血戰硫磺島,美軍在優勢兵力和裝備的條件下,為何傷亡數量超過日軍?

2020-12-21 騰訊網

硫磺島戰役——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超過日軍的島嶼攻堅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一個月的血戰,最終拿下了硫磺島,但美國大兵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讓美軍攻打硫磺島付出了比日軍多6000人的巨大傷亡?

硫磺島戰役美軍高傷亡的原因比較複雜,總體歸納為兩條。

第一:就是日軍構築了堅固的洞穴式防禦工事,其守島指揮官『慄林忠道中將』,早年間出使過美國,對於美國的工業能力和戰爭潛力有深刻的了解,還仔細研究過美軍在「瓜島」、「塞班島」戰役期間所使用的戰法...根據美軍的特點要求日軍放棄灘頭殲敵的做法,改用以坑道、洞穴為主的防禦體系,最大限度的殺傷美軍有生力量!比如說:整場戰役中爭奪非常激烈的「折缽山」,為了抵禦美軍的火力急襲,日軍從山頂開始往地下延伸構築了9層防禦工事和坑道,整座山被掏空了!由於是島上的制高點,日軍的火力可以打到島上的任何區域。

也正是日軍構築了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坑道給美軍奪島帶了巨大的障礙和傷亡。

美軍的火焰噴射器在硫磺島戰役,乃至其他太平洋島嶼爭奪戰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點:美軍雖然在技術裝備上處在絕對的優勢,但火力發揮並不好,這與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關,當時的航彈和炮彈大多採用機械觸發引信,這種引信引爆彈藥的效果並不好,甚至由於製造質量的問題「瞎火率」非常高! 而日軍在構築工事時材料缺乏用島上的火山灰拌上水泥進行灌漿加固...雖然強度不夠,但這種材料固結之後形成了彈性,當美軍航彈、炮彈打在工事上時瞬間被彈開幾十米開外,爆破效果大打折扣!這個問題也出現在了抗戰期間我軍進行的「騰衝爭奪戰」當中,騰衝縣城的城牆就是由火山巖砌築而成,當時「飛虎隊」的500磅航彈撞到城牆上也被彈開...後來在航彈的彈體上焊上了兩根鋼筋,投下之後插在城牆裡隨後爆炸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美軍雖然在火力上處於壓倒優勢,但是日軍的工事太多加上自己所彈藥性能不佳 造成了自己巨大的傷亡。

紀念「硫磺島戰役」60周年時美軍航母駛過硫磺島,折缽山依然在島上聳立,沒有因為戰爭而消失。

美軍花了這樣大的代價攻佔硫磺島是有極大意義的,因為美軍打算在島子上擴建B–29轟炸機基地,從硫磺島起飛的B–29轟炸機去轟炸日本本土航程要減少800公裡,而且轟炸機的攜彈量也會增加,不但B–29可以使用硫磺島機場,相對小一些的B–24轟炸機也因為轟炸距離縮短後參與轟炸日本本土,另外早些由於距離太遠美軍轟炸機沒有戰鬥機護航,受到過日本戰鬥機的攔截,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有了硫磺島這個基地美軍的戰鬥機就可以參加護航任務。

美軍攻佔硫磺島之後擴建了原來的「元山機場」,可以起降B–29轟炸機,P–51戰鬥機也參加到護航當中。

B–29從硫磺島起飛,遠處的「折缽山」上已經建立了導航臺。

總體來說,雖然硫磺島戰役美軍在戰術上有些失誤,但是戰略目的到達了。

相關焦點

  • 血戰硫磺島,美軍傷亡人數為何會比日軍多6000餘人
    硫磺島戰役——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超過日軍的島嶼攻堅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一個月的血戰,最終拿下了硫磺島,但美國大兵也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這種構築陣地的方式雖然犧牲了射界,但有效保存了日軍為數不多的炮兵支援力量,使得日軍炮兵在美軍的猛烈炮擊下能生存下來。炮兵和通訊網絡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 硫磺島之戰,佔盡優勢的美軍,為何戰損還高於日軍?
    然而,發生於1945年2月19日的硫磺島戰役是二戰中唯一的登陸一方(美軍)傷亡超過守備方(日本)的戰役。日軍此役全軍覆沒,陣亡22703人,被俘1083人,共計23786人。而美軍陣亡6821人,傷21865人,共計28686人。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在三個多月的衝繩苦戰中,共有75000名美軍傷亡,另損失飛機763架和大小艦船404艘,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一戰。 在1945年的大反攻期間,坐擁海空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會損失如此慘重呢?
  • 硫磺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有2萬8千傷亡?
    硫磺島面積不過21平方公裡,是地道的彈丸之地。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相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會如它眾多孤懸海外的兄弟島嶼一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當日美之間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結束以後,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叫「硫磺島」的地方,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
  •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中,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卻遭受慘重損失?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之一,作戰雙方是美國與日本,這期間儘管日軍負隅抵抗但經過美國的不屈不撓最終還是將其攻破。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硫磺島戰役)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那麼,明明美軍當時擁有巨大的人數優勢,為何不對硫磺島實行圍而不攻,讓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呢?
  • 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獲勝,為何美軍卻覺得,此戰不堪回首
    但是,硫磺島戰役同時又是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最為艱苦的一次戰役。美日雙方在區區20多平方公裡的小島上,殊死搏鬥了一個多月。整個島嶼幾乎沒剩下一片完整的土地,小島上彈坑密布,屍集如山。美軍最終付出了傷亡近3萬人的巨大代價,艱難地拿下了硫磺島。但同時也創造了太平洋戰役中,奪島方的傷亡人數超過守島方的唯一戰例。
  • 殘酷的硫磺島戰役,佔據優勢地位的美軍損失卻比日軍還要慘重
    硫磺島戰役是一場可以載入史冊的戰爭,使得自視甚高的美軍首次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傷亡高於日軍。日軍的頑強抵抗使得美國人膽寒,幾乎沒有勝算的日本人沒有打算投降而是寧可全體"玉碎"也要阻止美國人。甚至可以說正是硫磺島戰役讓美軍重新開始審視放棄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轉而思考是否要使用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
  •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敵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作者:軍事帥哥1945年,美軍向日軍駐守的硫磺島展開展開大規模的登陸戰。由於美軍在戰前出現一嚴重錯誤——情報機構對日軍實力出現了錯誤評估,導致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中損失慘重,其傷亡比敵軍多6000多人。由於硫磺島的防衛關乎本土防衛戰的成敗,因此日軍在該島上部署了2萬多人的部隊,日本駐軍包括第109師團,海軍第27航空戰隊和警備隊。除了增加兵力,日軍還在島嶼上投入了大量火炮。比如,日軍部署了120毫米,155毫米的海岸炮,100毫米高射炮等大口徑火炮。正是這些大口徑火炮和綿延不絕的地下工事給登錄美軍造成了重大殺傷。
  • 太平洋戰爭:美軍血戰硫磺島慘烈紀實[組圖]
    太平洋戰爭:美軍血戰硫磺島慘烈紀實[組圖] 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 (Iwo Jima)進行的一次激戰,也是惟一一次日軍傷亡低於美軍的島嶼攻堅戰。
  •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只因戰前出現嚴重錯誤 原標題: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為何比日軍多6000人?
  • 同是坑道攻堅戰,為何美軍在硫磺島和上甘嶺的遭遇大相逕庭?
    二戰時期,在一系列太平洋奪島戰中,1945年硫磺島一役堪稱慘烈。守島日軍2.3萬人,除千餘人投降外,盡皆斃命。美軍傷亡數字更大,陣亡6800餘,總傷亡超2.8萬。在美軍盡佔上風的情況下,何以遭受如此重大挫折?
  • 硫磺島戰役,慄林忠道的坑道防禦體系,為何能打得美軍損失慘重?
    其慘烈程度令雙方都感到詫異,日軍震驚於美軍的武器裝備,美軍則震驚於日軍的兇殘和頑固。就拿硫磺島戰役來說,這場太平洋戰爭中最殘酷的兩棲登陸戰役,美軍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駐守在島上的日軍,能對途徑這條必經之路上的美軍轟炸機編隊進行實時監控,對本土提供及時的預警,從而提前做些規避措施。對此,美軍迅速作出反應,自1945年2月9日起,由黑爾少將指揮第七航空隊B-24轟炸機,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基本上每天都飛臨硫磺島上空,以極大的火力猛烈轟擊日軍基地。
  • 太平洋戰爭中的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不採取圍困戰術?
    李三萬摘要: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硫磺島戰役,戰況極為慘烈,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付出了巨大代價,美軍的傷亡甚至超過了日軍。美軍為什麼對硫磺島不採取圍困戰術?太平洋戰爭後期的硫磺島戰役,戰況極為慘烈,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付出了巨大代價,美軍的傷亡甚至超過了日軍。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常採用跳島戰術,對一些日軍佔領的島嶼進行圍困或海空封鎖,而不是每個島嶼都要進行強攻予以佔領。那麼,美軍為什麼對硫磺島不採取圍困戰術?
  • 同樣是坑道戰對打美軍,為何我軍守住上甘嶺,日軍守不住硫磺島?
    上甘嶺戰役中坑道中的我軍士兵那麼,同樣是坑道戰對付美軍,為何我軍守住了上甘嶺,而同樣用坑道作戰的日軍卻被美軍打的紛紛跳崖呢?上甘嶺戰役作戰示意圖1951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憑藉裝備和火力優勢發動秋季攻勢,為了保存實力和抵禦經過,我軍將原有的防炮洞改為馬蹄形坑道工事,此後坑道工事的優勢顯露出來,隨即被廣泛應用
  • 《血戰鋼鋸嶺》中,美軍利用懸崖上的攀爬網進攻,日軍為何不割斷
    然而日本人早就已經為美國人設置好了陷阱,在攀爬的過程中美軍士兵無法使用武器,日軍卻可以對懸崖上的美軍進行盡情施展打擊,因此美軍在這個過程中損失的士兵數量甚至超過了正面戰場進攻的傷亡。 日軍的這一計劃也確實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對美國人的攻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 硫磺島戰役美軍為什麼傷亡慘重?不要過分抬高慄林忠道的戰術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於1945年2月19日發起的「硫磺島戰役」被稱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之一,也是美軍傷亡高於日軍的唯一一次戰役,它與慘烈的衝繩戰役一起,最終迫使美國方面選擇動用了原子彈襲擊日本,因為根據美軍的估算,按照硫磺和衝繩兩島的損失代價,美軍登陸日本本土還需要付出100
  • 3-26紀念:二戰老兵眼中的硫磺島血戰(組圖)
    6,821名美軍陣亡或失蹤,19,217名美軍受傷,2,648名美軍在慘烈的戰鬥中患上戰鬥疲勞症。日本守軍也損失慘重,22,000名守軍惟有212名生還。  一批當年經歷了那場血戰的二戰老兵今年3月重新回到硫磺島,回顧當年硫磺島血戰的歲月,追憶那些為推翻日本軍國主義而浴血奮戰逝去的戰友,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累累罪行。以下是幾位當年參加硫磺島作戰的美海軍陸戰隊員回憶血戰經過。
  • 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只有兩萬多人,為何能夠抵擋美軍那麼久?
    前兩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以及剛剛上映的《決戰中途島》都展現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激烈對抗,在太平洋戰爭中,以硫磺島和衝繩島的戰役最為慘烈。相比於衝繩島來說,硫磺島更小,日本守軍人數更好,為何卻是阻擋日軍進攻時間最長的島嶼?本文將從實際作戰情況,以及日軍的精神層面進行分析。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然而,令美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戰鬥中,美軍雖然具有著絕對的海上和空中優勢,但仍然付出了高達7.5萬美軍傷亡的代價,從而成為了二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軍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