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起義後波蘭起義軍遭德軍鎮壓,蘇軍一河之隔為什麼見死不救?

2021-01-20 網易

2021-01-01 09:59:26 來源: 專注談話三十年

舉報

  說蘇聯見死不救的,請站在蘇聯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你就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要救?

  

  波蘭流亡政府是親英美的

  華沙起義的領導者是親英美的波蘭流亡政府,反蘇色彩濃厚,起義是針對德軍,但有強烈的反蘇意圖,起義不是為了幫助蘇軍解放華沙,而恰恰是為了阻止蘇軍解放華沙。想搶先一步控制首都,成立親西方政權,英美一承認就是既成事實合法政府,蘇聯再憤怒,總不至於滅掉反法西斯同盟國吧!真要這樣蘇聯付出巨大犧牲攻下波蘭,就變成了為別人做嫁衣。

  

  蘇聯在對德作戰上是不遺餘力的

  西方和波蘭一直認為是蘇聯不想資產階級政府控制波蘭,所以作壁上觀,眼睜睜看德國捶死起義軍。

  

  德軍俘虜起義軍戰士

  但是,從後來披露的各種歷史資料分析,蘇聯並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盡最大努力支援了起義軍,只是因為駐守波蘭的德軍實力強大,蘇聯紅軍剛打完白俄羅斯戰役,已經是強弩之末,急需要補充休整,所以沒有直接發動對華沙的攻擊,沒能做到與起義軍裡應外合。

  

  起義軍在廢墟上戰鬥

  

  起義軍準備並不充分,武器裝備不足

  

  起義軍在研究一支英國反坦克「彈弓」

  

  起義軍並不清楚自己的絕望處境

  後世責怪蘇聯見死不救的人,其實是不了解戰場形勢和蘇軍的困難,是怪錯了對象。真正應該被萬世唾棄的是起義的領導集團,是他們錯判戰場形勢,讓民族仇恨左右,被權力誘惑發動了這場其實沒有必要的起義。結果是在起義的63天中有一萬八千起義軍戰死,25萬平民死亡,起義軍投降後,暴怒的希特勒下令徹底摧毀了華沙這座世界歷史名城。

  

  德國人將華沙夷為平地

  

  面對德軍起義軍完全沒有希望

  

  實力懸殊,德軍對付起義軍很輕鬆

  蘇聯在整個事件中都是無辜的,而且算是相當仗義的。起義這麼大的事一直瞞著蘇聯,1944年8月1日起義,8月2日才通知蘇軍,怎麼配合?攻擊華沙這樣的戰役級行動不需時間策劃、準備兵力、物資嗎?

  

  翹首企盼援助的市民

  英美是支持波蘭流亡政府發動起義的,他們也不希望波蘭落在蘇聯手裡,但因為距離遙遠只能從義大利起飛運輸機給華沙空投了1000個降落傘的物資,而且大部分都落到了德國人手中,對起義的支援微乎其微。

  

  這些年輕人本來不用在黎明前死去

  蘇軍給予的援助則遠大於英美。首先是在準備不足和極其疲憊的情況下主動進攻德軍,白俄羅斯方面軍一個月就傷亡了20萬人,以自身巨大的犧牲拖住了德國精銳的黨衛軍部隊,其中包括骷髏師、維京師、赫爾曼.戈林師這樣的王牌,設想一下,如果這些部隊參與圍剿,起義軍怕是一天也頂不住。其次是向華沙空投了大量武器裝備、食品藥品,甚至根據起義軍要求專門空投繳獲的德國裝備,也曾經打算空投軍事顧問指導起義軍,但被拒絕。還有就是出動空軍和防空軍阻止德國空軍參戰轟炸華沙。

  

  德軍屠殺華沙居民不論老幼婦孺

  

  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華沙被有計劃地摧毀

  華沙起義的領導集團根本就是以愛國之名煽動波蘭群眾用血肉之軀抵擋德軍鐵蹄,害死了近30萬同胞,毀了國家首都,竟然還要甩鍋給真心幫忙的蘇聯,冷血厚顏世間少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華沙起義後,波蘭義軍遭德軍鎮壓,蘇軍一河之隔為什麼見死不救?
    眼看反德形勢空前大好,一直潛伏在華沙城內的波蘭家鄉軍於8月1日發動了「華沙起義」,打算趁勢將德軍驅逐出去。 當時波蘭家鄉軍有5萬人,而駐守華沙的德軍只有2.5萬人,再加上蘇軍大部隊已近在咫尺,因此波蘭人對這次起義行動抱著非常樂觀的態度。華沙起義於8月1日下午發動,到入夜時,華沙城大部分區域已控制在波蘭家鄉軍手中了。
  • 華沙起義失敗,主要原因在于波蘭自己過於冒險,並非蘇聯見死不救
    1944年8月1日,波蘭地下抵抗組織在華沙發動起義。不過這場起義在經過63天的戰鬥以後,最終以失敗告終。波蘭地下抵抗組織損失慘重,有1.8萬抵抗組織士兵和25萬平民死亡,華沙也幾乎被夷為平地。波蘭和西方國家經常把華沙起義失敗歸咎於蘇軍見死不救。
  • 1944年華沙起義蘇軍隔岸觀火見死不救?蘇聯:不好意思這鍋我不背
    時間到了1944年8月,德軍節節敗退。蘇軍和英美盟軍東西對進,西線盟軍在朝法國腹地推進,東線蘇軍也已經打到了華沙城外的維斯瓦河岸邊。 所有人都以為德軍快完蛋了,流亡的波蘭統治者也這麼認為。
  • 華沙起義的失敗 是否因為蘇軍見死不救
    1944年10月2日,華沙起義結束,華沙全毀,超過250,000名平民死亡。華沙起義在1944年8月1日開始,是蘇聯盧布林–布列斯特攻勢中全國性的計劃暴風雪行動的一部分。波蘭家鄉軍的這次起義被安排在與蘇聯紅軍配合到達華沙的東部郊區和迫使德軍撤離。然而,蘇聯卻突然停止了行動,使得德軍重振旗鼓,剿滅波蘭在華沙的抵抗軍。50,000波蘭家鄉軍採用了遊擊戰對抗25,000德軍,整個起義持續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蘭軍隊方才向德軍投降。
  • 二戰5萬抵抗軍華沙起義與德軍激戰63天
    該行動分三步:首先在靠近蘇聯的東部發動大規模起義;接著在蘇波舊國境線至維斯瓦河之間襲擊德軍;最後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趕走德軍。在這個規模宏大的計劃中,收復華沙至關重要。1944年1月2日,「風暴行動」正式展開。在蘇軍進攻的道路上,波蘭遊擊隊掀起鋪天蓋地的暴動潮,把德軍後方攪得無一處安寧。
  • 不屈之城:1944年波蘭華沙起義
    該行動分三步:首先在靠近蘇聯的東部發動大規模起義;接著在蘇波舊國境線至維斯瓦河之間襲擊德軍;最後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趕走德軍。在這個規模宏大的計劃中,收復華沙至關重要。  1944年1月2日,「風暴行動」正式展開。在蘇軍進攻的道路上,波蘭遊擊隊掀起鋪天蓋地的暴動潮,把德軍後方攪得無一處安寧。
  • 波蘭華沙起義:約5萬波蘭抵抗軍展開自由之戰(圖)
    該行動分三步:首先在靠近蘇聯的東部發動大規模起義;接著在蘇波舊國境線至維斯瓦河之間襲擊德軍;最後在波蘭全境發動起義,趕走德軍。在這個規模宏大的計劃中,收復華沙至關重要。  1944年1月2日,「風暴行動」正式展開。在蘇軍進攻的道路上,波蘭遊擊隊掀起鋪天蓋地的暴動潮,把德軍後方攪得無一處安寧。
  • 華沙起義,為何波蘭人從一開始就悲劇了?
    華沙起義,是發生在二戰末期,也就是從1944年8月1日開始的,被德軍已經佔領了接近5年之久的波蘭首都華沙的起義。在二戰中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被佔領大城市的反抗行動,但是卻被德國佔領軍殘酷的鎮壓,起義堅持了2個月零1天,最終導致波蘭方面損失了超過25萬人。二戰以後,英美長期指責是蘇聯方面見死不救。但從實際過程來看,英美基本是在倒打一耙。實際是離間當時作為華約成員的波蘭和蘇聯關係的長期心理戰的一部分。實際上華沙起義從一開始,就註定要悲劇。首先,發動華沙起義的是長期在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
  • 佔領波蘭不是蘇聯的戰略嗎?為何華沙起義時不取華沙卻隔岸觀火
    一、 軍事上的三國演義,意識形態的五國演義波蘭的華沙起義,是由波蘭臨時政府指揮的,這時的波蘭臨時政府,是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流亡政府,受英國扶持。實際上,自1939年9月波蘭在蘇德雙方打擊下敗亡後,波蘭抵抗運動就形成了,這支抵抗運動在德國人眼皮底下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一支名為「國家軍」的武裝力量,到1944年,這支波蘭國家軍達到了四十萬人,其中,在華沙的國家軍有約五萬餘人。通過自行自造,黑市購買,接受盟軍空投以及獲得原來波蘭軍隊的物資等方式,國家軍獲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 華沙起義的幕後,波蘭有自己的小算盤,而英美也為利益出賣波蘭
    說起1944年8月1日的華沙起義,估計很多人都要感慨波蘭國內軍的不自量力。波蘭國內軍自信滿滿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奪回華沙,然後發兵解放整個波蘭——至少也要口頭宣布解放波蘭。結果波蘭國內軍卻被德軍打了一個暈頭轉向,落得一個滿盤皆輸,成為了世人的笑柄。
  • 德軍老兵回憶錄:1944年華沙起義後 阻擋蘇軍攻勢付出慘重代價
    1944年夏,蘇軍終於回到了他們三年前離開的邊境地帶。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第三帝國的領土,而波蘭是通往柏林最短的路線。蘇軍要想拿下第三帝國的首都,必須首先佔領波蘭首都華沙。此時華沙爆發了大規模起義,德軍趕忙調集龐大的坦克部隊進行鎮壓,同時也為了保衛這座城市,阻擋蘇軍前進的步伐。
  • 1944年8月1日 波蘭華沙起義
    1944年8月1日 波蘭華沙起義  1944年夏秋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同盟國大反攻階段。東線,蘇軍和波蘭人民軍已兵臨華沙城下;西線,盟軍已在諾曼第登陸。7月26日,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授權在國內的「國民軍」司令博爾·科莫羅夫斯基將軍發動起義。29日,莫斯科電臺廣播了波蘭工人黨號召華沙人民起義的呼籲。8月1日下午5時統一開始軍事行動,由於組織工作不善,加之起義發動的時間不一,打亂了整個戰略部署的預定計劃,起義軍各點未能打通聯繫,成為各自作戰的「孤軍」。2日,華沙人民加入起義隊伍,形勢很快好轉。到5日,華沙市的8個區中,起義軍攻佔了5個區。
  • 悲壯的波蘭華沙起義,蘇聯軍隊已殺至城下,但是卻選擇見死不救!
    蘇聯本來對於此事應該是樂見其成,這時候應該和城內起義軍裡應外合一舉擊敗德軍才是,然而不知道為什麼蘇聯紅軍卻一直選擇袖手旁觀,眼睜睜的看著華沙起義軍被德軍撲滅。波蘭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就接受了炮火的洗禮,近乎遭到了滅國的悲劇,但是波蘭人並沒有停止反抗。
  • 被放鴿子的起義,二戰末期的突擊虎和卡爾臼炮把華沙轟成碎片
    華沙起義的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場悲劇  1944年8月,英美聯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而在東線的德國也一步步潰敗,此時蘇軍距離波蘭首都華沙僅隔著一條河。波蘭流亡政府既不想被德國佔領,也不想被蘇聯解放,看準時機發動起義,計劃堅持幾天德軍就會在蘇聯的進攻下放棄華沙,由此華沙便會被自己人解放。
  • 波蘭的重生,1944年華沙起義,20多萬犧牲,城市變成一片瓦礫
    二戰末期最激烈的戰鬥當屬波蘭起義,這場戰鬥持續63天,波蘭軍民死亡20多萬人,至今波蘭起義還有很多謎題沒有解開,當時起義時候為何蘇聯在城外不支援,在70幾年之後分析了一些公開的波蘭蘇聯德國情報之後,真相越來越清晰起來。
  • 華沙起義是對是錯?波蘭人是這麼說的
    二戰後期,蘇軍進逼東歐,為了戰後不被蘇聯控制,波蘭地下抵抗軍決定搶在蘇軍前面解放首都,在華沙發動了起義。德軍迅速調兵遣將,兩個月後起義被鎮壓,抵抗軍加上被炮火轟死的平民,總計20多萬人殞命。
  • 二戰1944年8月華沙起義最終演變成一場德軍屠城戰役25萬人喪生
    1944年7月的波蘭華沙城,看似平靜繁榮的外面下,實際上是各種暗流湧動,當時蘇聯的炮擊聲,坦克引擎聲,已經響徹華沙郊外的維斯瓦河東岸,而波蘭華沙起義軍領導人為提前控制華沙城決定在1944年8月1日全面展開軍事行動。
  • 歷史上的今天1944年8月1日波蘭華沙起義
    歷史上的今天1944年8月1日波蘭華沙起義 2013-08-16 11:5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拆遷辦的大錘,二戰華沙起義期間的德國巨炮
    圖為1944年華沙起義前在波蘭集結的三輛長身管卡爾。包括試驗車在內卡爾一共生產了7輛,分別為1號亞當、2號夏娃、3號奧丁、4號索爾、5號洛基、6號提爾和7號測試車,卡爾全重124噸配備一門8.45倍徑的600毫米火炮,最大射程6.6千米,1942年為增加射程,研發了一款名為041設備的540毫米新炮管,射程達到了10千米,1944年1號車亞當、4號車索爾和5號車洛基換裝了新炮。
  • 蘇聯軍隊,波蘭華沙起義後,不動兵看著起義失敗
    蘇聯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並在1944年中,蘇聯越來越強大,在收復了大部分被佔的領土後,最終贏得了對德的戰爭,發動了大規模反攻,並將戰線推向了波蘭。進入波蘭的蘇聯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他們迅速佔領了德國曾佔領的波蘭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