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老廖沉香"↑免費訂閱本刊
黎母山自古被譽為黎族的聖地,黎人的始祖山。黎人有生、熟二種。生黎有名無姓,不與漢人交往。熟黎慕化服役,稍同編氓,多符、王二姓。其地有五母山,山之中皆黎族盤據,聚而成村者曰峒,峒各有主。……釀酒多雜榴花。地產水沉、龍涎、犀象、翡翠、珠璣異物。
清人屈大均說生黎獸居黎母山中,熟黎環之。熟黎會說漢語,到州縣貿易,天黑則鳴角結隊而歸。生黎從不進城,外人罕見。黎人當額作髻,髻有金銀鈀,或牛骨簪,「其縱插者,生黎也。橫插者熟黎」,以此區別生、熟黎人。
蘇軾詩讚:「黎婺山頭白玉簪,古來人物盛江南」。黎母山屬熱帶山地雨林,珍稀植物和要經濟植物物種量高達120多種。沉香是上蒼賜給黎人的禮物。在海南黎人居住的黎峒地區,自古出產野生沉香樹(白木香樹),而且「諸郡悉有,傍海處尤多,交幹連枝,岡嶺相接千裡不絕。葉如冬青,大者數抱」,頗為壯觀。
黎母山是海南沉香黑油格的著名產地,在文人筆記中有時被稱為香山或香洲。《廣州志》稱香洲即海南的黎山,此山產名香。蘇軾被貶海南時,曾說島上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要什麼沒什麼,惟一幸運的就是沒有瘴毒之氣。
沉香可以除臭避穢,海南沒有瘴毒之氣可能與盛產沉香有關。這種環境影響了黎人的生活。黎人採沉香木回去建房、造橋、制飯甑、做狗槽,常用不易蟲蛀的沉香木製作獨木器具。獨木器具是指用天然的木料刳空製成的各種器具。用沉香木製成的獨木蒸飯器具煮的米飯能散發一股淡香。
沉香是白木香樹的樹脂,白木香樹只有受到刀斫、颳風、蟲蛀等外力 傷害後,才會在傷口處結成沉香。李時珍將沉香分為三等:入水即沉的「沉香」、入水半沉的「箋香」、入水不沉的「黃熟香」。周嘉胄則把沉香分為四個種類:因香木自然枯死而膏脈凝結的「熟結」,因刀斧伐鑿香木而使樹脂凝結的「生結」,從枯朽香木中挖剔出的「脫落」,因蟲蛀樹體而使香脂凝結的「蟲漏」。黎峒沉香品質上乘,薄如紙的也入水即沉,顏色堅黑為上,黃色次之。
沉香中的角沉黑潤、黃沉黃潤、蠟沉柔韌,多以外觀或性質命名,色如鳥羽的被稱為「鷓鴣斑」,形如獸牙的叫做「馬牙」,擲地有聲的稱作「鐵格」、「菱角殼」、「香角」,顏色堅黑又擲地有聲的叫做「黑格」。黎峒沉香形態各異,如石杵、肘、拳、鳳雀、龜蛇、雲氣、人物、馬蹄、牛頭、燕口、繭慄、竹葉、芝菌、梭子、附子等樣,不少於20種,都因形命名。
如果大家還有疑問,可以加掌柜的微信號:18250 8888 76,可近一步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