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學堂|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實現商業智能?

2020-12-24 騰訊證券

2019年,人工智慧、在線教育、新媒體、新零售、企業服務、移動互聯、商業航天、金融科技的趨勢如何?機遇又在何處?

11月21日至28日,騰訊新聞《奇點學堂》將與德勤攜手,陸續推出《對話明日之星》系列訪談!特邀7位來自不同行業、均獲2018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暨明日之星的企業創始人/高管與知名投資人對話,圍繞新技術、新趨勢、新商業模式、新政策變化等進行討論!

近年來,隨著企業成本大幅上漲,各行業都在想方設法的縮減成本。除了縮減員工成本之外,與企業運營成本最為相關的商業智能行業成為了關注的焦點。據悉,到2020年,全球的商業智能市場容量預計達到228億美元。《2017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研究報告》表明,我國已經進入商業智能領域第一方陣,成為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那麼中國的BI發展如何?BI該如何給企業賦能?未來大數據和BI的發展方向又在哪兒?

11月21日,永洪科技創始人&CEO 何春濤、東方富海投資總監湯潯芳做客《奇點學堂--對話明日之星》系列訪談,就「探索大數據時代下的商業智能」的話題進行了對話分享。此次的線上分享有六大精華觀點:

  1. 大數據產品,要有靈活的數據採集,有強大的計算能力,精準的分析、以及數據挖掘的能力。數據分析的產品還要結合各個行業,積累出不同的模型。
  2. 做通用型產品,需要清晰定義產品和應用的邊界。產品作為底層提供能力但不完成應用,上層通過應用去完成需求。
  3. 本土作戰中,從來都是本土企業獲勝。核心原因在於,拼盡全力與代理人作戰。
  4. 如果可視化、自動分析算法等被禁止出口,意味著不能採購國外的產品,那麼中國廠商如何能更好地服務這些大型企業?需要企業去不斷努力,也需要資本和客戶的支持。
  5. 未來規模很大很成功的BI廠商,一定是技術驅動和價值交付的廠商,也會是大型企業的戰略夥伴。
  6. 之前的一些數據平臺,是技術導向而不是業務導向,因而造成了一些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上的浪費,這些浪費是有意義的探索。未來,我們需要從戰略和業務入手,做數位化轉型。

以下是訪談實錄:

投資人眼中的大數據產品是怎樣的?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謝湯潯芳女士和何春濤先生做客騰訊新聞奇點學堂的系列對話《對話明日之星》,能否請湯女士先談談您在大數據、商業智能領域的投資邏輯?

湯潯芳:大家晚上好!非常開心今天能與永洪科技CEO何總交流!永洪科技是我在富海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大數據時代,數據將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在2010年左右,行業內就提出大數據概念,但那時並未真正落地。從2012年開始,國內創業者開始進入企業服務領域、大型IT公司開始布局雲計算、大數據,到2014-2015年,大數據與企業服務市場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VC的熱捧。

大數據產品,要有靈活的數據採集,有強大的計算能力,精準的分析、以及數據挖掘的能力。數據分析的產品還要結合各個行業,積累出不同的模型。既要有產品的通用性,又要有對行業獨特特點的深入理解。

在數據領域,目前的投資邏輯,一是投資大行業的、運用大數據能力來做數據、技術賦能的公司。比如,金融行業,數據可以用來營銷、風控建模。芝麻信用分、騰訊的微粒貸針對不同人,給的信用額度與利率都不盡相同,這是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這是比較偏應用層面的,需要大數據、與行業特性、內容、AI技術相結合。二是投資通用型的數據技術公司,在安全、存儲這兩個細分領域,富海都有布局。三是在數據資源整合上的平臺級公司,比如,富海投資了塗鴉科技,就是一家IoT的平臺級公司。

主持人:非常感謝湯總的分享!下面有請何總介紹下永洪科技是怎樣一家大數據公司,永洪科技在11月20日也獲得了「2018中國明日之星」稱號,恭喜何總,同時也要恭喜湯總!

何春濤:大家晚上好!我將用三張圖來介紹永洪科技。

永洪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於數據分析的企業。業務邏輯是將數據分析賦能給企業裡的每一個人,而不僅僅是IT部門。

永洪科技採用的技術邏輯是新一代大數據技術,核心產品從BI、高性能計算,到AI、應用,全部自研。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永洪科技處於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去年下半年推出了AI產品,得到了之前客戶的採納和喜愛。

永洪科技的客戶主要分布在商業競爭充分的行業。首選那些真正對數據分析有需求的行業,之後再慢慢滲透到更多的行業。

投資人對話創始人:

湯潯芳:現在永洪重點布局的行業?產品分別是怎樣的,幾個行業貢獻的營收情況如何?

何春濤:目前重點布局的行業是金融、製造、零售等充分競爭的行業,而電信、能源、教育等行業次之。重點布局的行業,收入已超千萬甚至幾千萬。預計未來兩三年,我們會看到收入過億的單個行業。

快速進入行業的秘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湯潯芳:永洪是怎麼一步步進入金融、製造、零售行業等充分競爭行業,市場拓展的策略是什麼?

何春濤:進入不同的行業,首先需要做的是適應行業,譬如金融行業,最大的幾家頭部客戶很難拿,那就從股份制銀行開始。而製造業的頭部客戶是可以直接拿到的。進入策略上,我們採取Land-Expand策略,暨先進入,再擴張。在這些行業,已經陸續出現了一些大企業貢獻的年收入在數百萬。

產品層次:顧客價值層次

湯潯芳:幾十萬、百萬、千萬、過億的收入,對應的是不同的產品線與產品組合,能簡單介紹一下,永洪現在針對不同規模用戶的產品線嗎?

何春濤:永洪將客戶分為KA和中小企業兩類。我們為KA提供Z系列產品,中小企業提供X系列產品。曾經有份研究報告顯示,大致10%的大企業IT預算佔所有企業IT預算的90%。所以永洪這幾年也逐漸清晰化了戰略發展,就是KP+KA。而KP,是合作夥伴,與騰訊雲、用友、京東、亞信等IT夥伴構建生態網絡,目前,這部分已經提供了近億的年收入。通過這些合作夥伴,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KA,是大型企業,對於大客戶,主要還是直銷模式,這樣可以與客戶發生粘性。從實戰經驗看,每年從大型企業得到的收入可以達到數百萬甚至千萬的體量。

湯潯芳:藉助大數據/BI 創造商業效益的,能不能分享一個應用案例或解決方案?

何春濤:以美的集團為例。美的集團是中國率先進行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已經於2016年完成了整個集團的數位化轉型。從採購、設計、製造、品控到營銷,全部基於內外部數據打造數據應用。這些數據應用改變了美的傳統的產品設計、品控等多個迴路,優化了傳統採購策略。當時永洪科技在業務理解上還很一般,提供了幾十臺集群類產品幫助美的打造技術棧。這個平臺至今還在不斷升級並發揮巨大的效益。

湯潯芳:永洪科技在數據集成、AI領域的進展如何?

何春濤:在數據集成領域,永洪很早就發布了自己的產品,是面向業務人員的數據集成產品。在AI領域,也通過自主研發在去年下半年發布了分布式AI產品。其中AI產品已經在保險、能源、零售領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以下是美國最新的14類技術出口管制清單中的一部分,其中第六項是數據分析。因此可視化、自動分析算法等都很可能被禁止出口。

圖表4:美國出口管制技術

來源:《出口管制法案》,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

與國際廠商肉搏的前提是豐富的產品線

湯潯芳:如果可視化、自動分析算法等被禁止出口,對中國的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如何在新的變化中 ,尋找生存與發展?

何春濤:這對中國企業而言,意味著不能採購國外的產品,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挑戰在於,如何能更好地服務這些大型企業,因為業務要求很高。當然這也是很好的機遇,無論如何,最近的時間可以讓大家看到,科技創新企業在中國很匱乏,需要類似永洪科技這樣的企業去不斷努力,也需要資本和客戶的支持。

湯潯芳:過去40年,中國市場不需要創新也能賺錢,企業也能發展得很好。未來,中國的企業、經濟發展一定需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並且也只能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永洪從數據分析入手,現在做一站式數據技術服務。這是每個BI企業都要去走的路,永洪在嘗試的過程中,也有自身的成績。但這條路挺難走的。你覺得這其中的難點是什麼,永洪又是如何突破這些難點?

何春濤:大多數BI廠商的業務太薄,導致不能形成價值交付;話語權弱,也不能黏住大客戶。而美國SAS公司在提供全方位服務(BI、AI、高性能極端、數據應用)上走得很遠,它的收入已經超過30億美元,比Workday還多,收入體量大致相當於Salesforce的一半。SAS最大的單一客戶,會有超過1億歐元的年收入。這些收入來自於豐富的技術棧產品,也來自於豐富的業務棧應用。未來規模很大很成功的BI廠商,一定是技術驅動和價值交付的廠商,她會是大型企業的戰略夥伴。

您提到的難點一定有,但好在客戶可以陪著我們一起成長。以家樂福為例。家樂福是全球第二大零售集團,最開始他們選擇了我們的BI和高性能計算產品。從今年開始,他們採購了我們好幾款應用,幫助各種部門做數位化轉型。單純一個促銷,就需要很複雜的數據模型去支撐。客戶與我們共同成長,我們越來越有信心成為像SAS這樣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戰略、技術棧產品、業務棧應用,圍繞數據分析幫助企業提升能力。

湯潯芳:您說得很對,客戶與我們共成長。國際IT公司的發展,正在伴隨著歐美大企業的國際化、全球化,而得到能力的快速提升,也成為全球化的公司。未來,中國的BI公司也會伴隨著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規模化而獲益頗多。也許會有某個階段,中國的BI公司也會與國際BI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競爭。作為一家本土BI廠商,您覺得永洪在和國際上其他服務商相比,核心競爭力在哪?

何春濤:在國外,BI已經是所有企業的標準配置,從特大型企業、大型企業一直到中小型企業。BI在國內已經從特大型企業的頭部客戶逐漸擴展到大中型企業。另外,我們發現一些頭部客戶已經開始了換代工作。

現階段,我們還是堅持做好自己,尤其是堅持技術驅動和價值交付。我們大致統計過中美企業的交戰史,在本土作戰中,從來都是本土企業獲勝。我想,核心原因在於,我們是拼盡全力與代理人作戰吧。

另外,除了從國外巨頭手上搶奪特大型客戶的市場份額之外,我們更多的收入來自於增量市場,也就是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這是因為很多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前沒有體系化構建BI平臺。

湯潯芳:最重要的還是客戶的接受度。您覺得中國的客戶接受度,近幾年呈現了怎樣的變化?未來,永洪科技要繼續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

何春濤:實際上除了全球500強,其他3000強實際上還沒有開始大規模做數位化轉型,這是很好的機會。中國客戶的接受度越來越好。作為一家只有4年營銷歷史的我們,拿下了很多頭部客戶。製造業中,美的、海爾、格力、奧克斯等,都是我們的客戶。股份制銀行基本是我們的客戶。當然這些客戶有的年收入突破500萬有的還不到100萬。但我們可以看到客戶的接受度是沒有問題的,實際上之前的國外廠商並沒有很好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湯潯芳:接下來,問一些行業問題:每個行業都會面臨海量數據,有一些數據其實是沒有價值的,但卻造成了存儲資源、計算資源的極大浪費。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些海量數據發現有價值的信息?

何春濤:來自Gartner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到,這些中大型企業正在做數位化轉型。

圖表5:亞太地區數位化轉型比例

資料來源:永洪科技

圖表6:企業數位化轉型實例

資料來源:永洪科技

之前的一些數據平臺,是技術導向而不是業務導向,所以造成了一些浪費。不過我認為這些浪費是有意義的探索。實際上,我們需要從戰略和業務入手,做數位化轉型。一般情況下,數據會幫到企業:如實呈現企業發展的狀況,發現企業發展的問題並幫助解決,以數據應用模式進入企業的業務中。

湯潯芳:過往的試錯,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何春濤:是的。

AI和高性能計算將越來越重要

湯潯芳:您覺得未來BI發展的方向是什麼?有哪些熱門技術是必備的?

何春濤:從技術演進上,AI和高性能計算將越來越重要,以及基於AI的增強計算。增強計算在最近兩年的研究報告中反覆提出,為什麼?是因為我們需要將數據賦能給不懂數據科學的業務人員,才能最大地釋放數據的價值。而從業務演進上,應是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基於數據重構企業的決策和業務。

互動環節:

關於永洪科技:

提問:中國BI在和國外的發展相比如何?如何才能挑戰國外巨頭?您覺得中國廠商該如何與國外廠商搶奪市場份額?

何春濤:中國的客戶大致晚10年,中國的研發在技術上是不落後的,但在成熟度上還有三年左右的差距。

提問:我想問的是何總,在頭部企業服務中遇到的信息安全情況。比如處理企業可能面臨敏感數據外部洩露的風險?

何春濤:大企業在數據安全上要求很高,當然我們在技術上也會做好準備。譬如在安全洩露上,每個版本發布都會做第三方的嚴苛檢測,掃出來的每個問題都會處理掉才會發布產品。而在功能上,要能支持大企業內部複雜的權限控制,我們遇到最大的客戶差不多兩萬個活躍用戶,需要很好的訪問控制。至今,我們尚未出現數據外部洩露的問題。

提問: 何總,軟體企業在面對客戶的時候,比較大的問題是處理客戶在同質環境下的不同需求,永洪是如何處理這類問題,有效降低自己的邊際成本的?

何春濤:做通用型產品,需要清晰定義產品和應用的邊界。產品作為底層提供能力但不完成應用,上層通過應用去完成需求。這是我的一點經驗。

關於東方富海:

提問: 湯總,想問一下,未來投資您看好哪些領域?

湯潯芳:我們很看好企業服務板塊,在細分領域,我們看好企業安全、大行業的應用級SaaS,因為SaaS上面可以+營銷+供應鏈+金融,這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魅力。比如,我們投資的巧房科技,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此外,我們也非常看好中國的消費升級。在這個領域,我們比較看重前端的品牌、渠道,以及供應鏈服務公司。另外,在AI、物聯網等領域我們也有布局。總之,VC就投變化。只有變化才能帶來新機會。

提問:目前東方富海在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偏好是什麼?都有投資與哪些階段?大致額度是多少?

湯潯芳:東方富海的TMT基金,剛剛募集了幾十億的基金,在這樣的資本冬天裡,很幸運。我們主要看消費、企業服務、B2B交易平臺、教育、AI、物聯網等各個細分領域的ABCD輪次的項目,在各個細分領域也都有很不錯的投資標的。

奇點學堂,由騰訊新聞傾力打造的知識分享平臺,邀請頂尖學者、國內外卓越的企業家、創業家,股權投資人、產業投資資本、二級市場基金投資人、金融家、律師、會計師、行業監管者,通過公開課、微訪談、案例分析、沙龍、研討會等形式,聚焦時事熱點、投資風向、資本市場實戰培訓、企業管理和經典案例分析。----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智能汽車如何用車聯網數據?奇點汽車如何定義安全?
    汽車智能化核心是車聯網及大數據應用,但車聯網卻給黑客入侵汽車CANBus總線,進而控制汽車駕駛,提供了新的機會,那麼車聯網如何給黑客攻擊機會?奇點汽車如何看車聯網大數據?奇點汽車如何定義汽車安全?貓哥為你展開深入分析:1、車聯網如何給黑客攻擊機會?
  • 奇點汽車運用智能化讓汽車成為一個可移動的智能終端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對汽車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出行工具了,我們更需要一個能為我們提供多維的智能娛樂內容、連結商務人士的出行安排、實現車載支付等更多功能的智能終端,還能做到遠程自升級,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智能化需求。
  • 旅遊批發商如何利用數據挖掘實現差異化?
    全球旅遊批發商Tourico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幫助中國分銷商評估消費者的旅遊預訂行為,從而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全球旅遊批發商Tourico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幫助中國分銷商評估消費者的旅遊預訂行為,從而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本文將深入研究商業智能是如何幫助B2B領域的旅遊公司提升競爭優勢的。
  • 航司如何利用大數據提升輔營收益?國雙告訴你
    航司如何利用大數據提升輔營收益? 國雙商業事業群全國解決方案總經理盧元 在2018年中國航空營銷峰會上,國雙商業事業群全國解決方案總經理盧元向與會嘉賓分享了國雙如何利用大數據助力航司提升輔營收益。
  • 卓詩尼 × 奇點雲:抓住會員的品牌才有未來
    卓詩尼,這家國內女鞋的領軍企業,忠實地實踐著這句話,並且在過去數年,從全國3000家門店中,收穫了800多萬客戶。「留住他們!」在創造客戶的喜悅之後,卓詩尼馬上就面臨了新的挑戰,「如何留住客戶?」不同的會員受到不同的定製化信息,其體驗感相較於「通投」也更好、更貼心。另外,奇點CDP還實現了會員客群的持續跟蹤管理。在系統內可以看到會員若干月內的趨勢變化,消費趨勢分析、消費特徵分析與異常分析從而成為可能。
  • 卓詩尼牽手奇點雲:抓住會員的品牌才有未來
    將這80多個標籤進行多系統全域數據的輸出,以供企業高效、便捷地使用。標籤分類示例3、提供了會員智能化運營工具以會員全域數據和標籤體系為基礎,奇點CDP實現了客群圈選。不同的會員受到不同的定製化信息,其體驗感相較於「通投」也更好、更貼心。另外,奇點CDP還實現了會員客群的持續跟蹤管理。在系統內可以看到會員若干月內的趨勢變化,消費趨勢分析、消費特徵分析與異常分析從而成為可能。
  • 李鴻飛:如何利用大數據賺大錢?學習馬雲輕鬆套現430億!
    最近我們在系列文章裡討論數字經濟、產業數位化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數位化如何能夠帶來新盈利,或者說數位化技術如何改變企業的盈利模式,我們不妨先從如何能夠利用大數據賺大錢開始。本篇為數位化系列的第7篇,可參考前期相關內容。大數據已成為產業互聯時代的石油,成為產業效率提升的新動力。
  • 奇點雲CTO王樂珩:零售行業精細化運營本質是數據基礎設施更新
    【獵雲網北京】12月3日報導12月3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新基建新機遇新徵程」專場上,奇點雲CTO王樂珩表示,今年疫情等困難重重的背景下,整個零售行業正在反思總結和思考,靠純粹的「砸錢上量開更多店」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需要用數據實現精細化運營,本質上是數據的基礎設施要更新
  • 像開淘寶店一樣經營實體店,奇點雲想讓線下消費行為也變的可追蹤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數據化運營已然成了每家零售企業的必備能力,不過對於大部分傳統企業來說,自己打造一套智能零售系統並非易事。於是,一部分傳統企業選擇與線上巨頭牽手,接入其輸出的一套零售解決方案,不過,也有一部分企業仍然希望能有一套自己的系統來保持數據的獨立性,打造自己的商業閉環,而這正是奇點雲這家公司看到的機會。
  • 墨跡天氣副總裁包越千:如何利用大數據「看天吃飯」?
    我們最重視的還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精準的天氣服務。」在隨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包越千進一步解釋道。在創業型公司紛紛倒閉的資本寒冬中,墨跡天氣已在2015年完成C輪融資。那麼,作為工具類應用的代表性產品,墨跡天氣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天氣精準預測?下一步,又將怎樣利用數據技術服務商業領域?
  • 奇點iS6預覽版發布,沈海寅如何用「軟體定義硬體」的方式造車?
    這次發布會持續了一小時四十分鐘,沈海寅對奇點 iS6 的介紹詳盡到諸如「在下雨天,用戶使用雨傘進入車內後,雨傘要怎麼放置才能更好提高用戶體驗」或是「汽車『大腦』採用了車規級八核處理器」之類——以至於在現場,有人打趣說是不是參加了一場「手機發布會」。
  • 如何利用大數據為航空業服務
    大數據能夠創造大量的商業機會。比如,通過數據分析,我們能夠了解融資、項目管理、製造、二級市場等方面的機會。我們能夠從大數據中了解一切,包括消費者為什麼會購買這些商品,找出工作中需要改進的環節,預計何時我們必須補充存貨,找出未來的發展趨勢等。
  • 大數據智能營銷將成為品牌營銷制勝的關鍵
    大數據智能營銷將成為品牌營銷制勝的關鍵隨著新技術和平臺的湧現,消費者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如此多的選擇,注意力也從沒有如此分散。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期待與日俱增。他們不僅期待高品質的產品,更期待高質量的消費體驗。
  • 進入奇點創世的DeFi項目DFC究竟什麼來頭?
    眾所周知,以太坊智能合約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它使區塊鏈不再僅僅只是一種電子現金系統,而是具備了邏輯處理能力的圖靈機。但是,基於資產安全等多種考慮,以太坊智能合約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不可修改不可升級的機制,這就對基於智能合約的應用開發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 奇點雲獲1600萬元首輪投資,湖畔山南資本、阿里巴巴榮譽合伙人...
    奇點雲成立於2016年12月,隸屬於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團隊致力於通過數據智能幫助政府做高效治理、幫助傳統企業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創始人張金銀告訴獵雲網(微信:ilieyun在雲端小鎮領域,奇點雲專注研發特色小鎮的大數據智慧化平臺,並在杭州夢想小鎮落地試點。2個月時間,奇點雲已經幫助多個小鎮完成「全媒體數據中心」的大數據系統研發及部署。
  • 這家特立獨行的中臺企業,如何俘獲卓詩尼的「芳心」?
    在張金銀看來,奇點雲或許是四家企業中最與眾不同的一家。奇點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提供中臺架構,還開發了底層的智能IoT設備和頂層的數據智能應用,三者共同組成了「雲+端」的整體解決方案。不得不提起一樁軼事:2017年奇點雲剛成立不久,一家客戶主動找到張金銀,表示希望用他的技術來推動業務改造。張金銀喜不自勝,正當他準備大施拳腳時,卻發現這家客戶手裡只有區區300G數據,連一臺普通電腦的硬碟都裝不滿。哭笑不得之餘張金銀敏銳地意識到,實體零售企業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不是如何利用數據而是如何獲取數據的問題。
  • 被特斯拉首席撰稿人翻牌,奇點汽車是值得期待的
    在造車新勢力中,奇點汽車是不容忽視的存在。這話,要從特斯拉的首席撰稿人哈米什·麥肯齊說起。馬斯克為了向外界展現特斯拉的商業模式和整個公司捨命狂奔的生存哲學,特地聘請哈米什·麥肯齊以首席撰稿人的身份在特斯拉工作,遍訪高管和員工,歷時一年寫下《特斯拉傳:實現不可能》。這本書即將在中國出版。
  • 從《星際穿越》看「奇點」來臨
    據說讓很多文科生和物理盲都很抓狂,不少人看完電影大呼看不懂,並為此大損「腦細胞」。而《星際穿越》裡出現的一些專業物理詞彙當中,「奇點」一詞尤其引起我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百家最近將要舉辦一期活動,而邀請的正是由Google和NASA(美國航空航天總署)聯合創建的奇點大學的三位教授來講課。《星際穿越》當中的「奇點」那麼,什麼是奇點呢?
  • 如何利用5G等技術讓旅遊服務更便利?謹防大數據「殺熟」
    張奧平:如何利用5G、大數據、數位化等新技術發展智慧旅遊、推進旅遊服務便利化? 臧偉仲:藉助這些創新技術,旅遊目的地行政管理部門能夠實現對目的地核心節點的車輛、停車場、客流、遊客密度等的快速響應管理。
  • ofo召集復仇者聯盟 車、鎖、奇點組合拳能否KO摩拜
    該鎖使用了GSM、NFC、藍牙三種通信方式,可實現手機貼近解鎖。相比目前市面的二維碼開鎖方案,NFC在用戶體驗、數據傳輸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優勢。在用戶體驗方面,NFC技術可實現貼近開鎖,大大簡化了解鎖步驟;在數據傳輸方面,NFC支持信息的離線傳輸,車鎖與手機之間無需網絡便可實現信息的交互;在安全性方面,NFC技術的通信擁有雙向鑑權、數據加密等手段,能達到金融級別的安全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