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網絡小說不是很困難,翻譯成英文才是關鍵!

2020-12-12 網文新世界

網絡小說創作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歡閱讀這樣具有快節奏的作品,由於影響力巨大,不少優秀的網絡小說甚至都已經傳到了海外,可想而知,現在的網絡小說到底是有多麼的受歡迎。

人們一直以為創作一部網絡文學作品很困難,因為你需要完成一部幾百萬字的作品,整個情節全靠作者自己想像,如果作者想像力不足夠的話,是寫不出來的。

其實網絡作者寫網絡小說寫多了是信手拈來的,所以也沒有多困難,更困難的是將這些網絡小說翻譯成英文。

要知道,翻譯們所要面臨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幾百萬字的恢弘巨著,還有其中作為外國人難以理解的一些東西。

專用術語

所謂的專用術語很容易理解,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學習數學,勾股定理平方根公式,這就是專用術語。

作為一部網絡小說,它裡面也有它專屬的專用術語。

就拿天蠶土豆的《鬥破蒼穹》為例。光是天地玄黃就解釋不清楚,更不要說鬥氣,異火之類的。難不成翻譯的時候,碰見這些專用名詞就用拼音代替?

比如說將鬥氣寫作douqi。

這顯示是不合理的。

《鬥破蒼穹》裡面經典的一句名句:莫欺少年窮。翻譯成英文就是不要因為我窮就欺負我。顯然,經過這樣翻譯之後,原著的那分韻味就消之殆盡了。

還有就是裡面的等級也是難以翻譯的,因此要完成這樣一個翻譯工作,對於翻譯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句子太長不分句

有些小說為了追求所謂的氣勢感,會將一段一百多字的小說寫成一句話,這叫人怎麼翻譯?連句子的結構都沒有弄明白,更不要說翻譯了。

而且一個自然段,通常都是一逗到底,只有末尾是句號。還有很多的分句錯誤,這也是難以辦到的。

再者便是主角的名字,有些作者起名字,又不是外國名字,偏偏還要取那麼長,比如說《偽裝學渣》裡邊的賀朝夫斯基,麻煩翻譯一下這個名字用英文怎麼說?

錯別字太多

我們都知道,網絡小說的創作,作者為了追求速度,沒有嚴肅文學那樣嚴謹,於是便出現了大量的錯別字。

這些字的出現,對於我們來說稍微想一些還是可以明白的,但是對於那些翻譯者來說,可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了。

他們本來對中文就不太精通,一旦出現錯別字,那麼就會難以理解句子的大意,這樣一來就更不用說翻譯了。

總結

將網絡小說翻譯為英文,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不僅僅在於有些專有名詞難以用特別的單詞代替,還在於翻譯者對原著的理解程度。

對於有些句子來說,用中文讀出來有那個韻味,但是用英文翻譯過來再去讀的話,那麼對於讀者而言是一臉茫然,完全不能夠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且即便翻譯者以他的理解翻譯過來了,那麼對於讀者的理解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因此,將網絡小說翻譯成英文這一件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絡小說徵服百萬英文讀者 老外自發追著翻譯
    不是十個八個愛看,而是十萬百萬愛看;不是我們花錢請人來看,而是老外自發追著翻譯;不是因為獵奇才看,而是沉迷到不可自拔。   中國網絡小說在東南亞地區早就成為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如今每年被翻譯到東南亞地區的中國網絡小說至少有數百部。
  • 金庸的書要翻譯成英文為什麼這麼難?
    英文版《雪山飛狐》、《鹿鼎記》、以及《書劍恩仇錄》2018年2月,英國學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的誕生》出版,此後她將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整個十二卷小說的翻譯。
  • 創作網絡小說的十二秘籍
    一、正確理解網絡小說,了解你的讀者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所謂網絡小說,就是把自己創作的小說貼在網上便是。首先這個認識是片面的。需要糾正的是:網絡小說是因網絡而催生的一種新的文學創作和閱讀形式,其讀者和作者以4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為主體,他們渴望新鮮事物,生活節奏極快,對傳統文學的高深姿態表現得比較冷漠。
  • 網絡小說海外「走紅」的啟示
    自2010年開始,網絡文學就已經邁出了海外傳播的步伐;2011年,晉江文學城籤訂第一份越南文版權合同,言情網絡小說開始大量走出國門,南派三叔《盜墓筆記》多個版本的英文譯作也開始在亞馬遜網站銷售;2016年底,起點中文網與美國WUXIAWORLD網站籤署協議,授權翻譯出版網絡小說。
  • 老外翻譯中國仙俠玄幻小說飽受困惑,直言有的時候真想砸電腦
    前幾天小編寫了一篇關於老外沉迷中國仙俠玄幻網絡小說的文章,很多人除了有和老外一樣的經歷之外,還很好奇這樣的玄幻小說是如何翻譯的。最早翻譯這些書的老外並沒有任何收入,他們只是單純想將中國的網絡小說分享給別人看,沒想到竟然太火爆了。
  • 國外網站評選2018最受歡迎翻譯小說,中國網文霸榜!
    第三名是白金大神作家「我吃西紅柿」創作的《盤龍》!加上第四名同樣來自我吃西紅柿的《莽荒紀》、第五名也是中國網絡作家「文抄公」創作的《巫界術士》,也就是說這個評選活動的前五名全都是來自中國的網絡小說!那麼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老外眼中最受歡迎的十本翻譯小說吧!1、《我欲封天》,作者:耳根《我欲封天》這本書的英文譯名是「I Shall Seal the Heavens」,這本網絡小說的英文翻譯版在國外網站 Wuxiaworld上連載,而且目前已經完成了全部章節的翻譯。
  • 《射鵰》英文譯者:有件事比翻譯"降龍十八掌"更難
    在距離創作發表足足60年之後,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一次有了正式出版的英文譯本。澎湃新聞近日報導了英國Maclehose Press出版社將於2018年2月出版該書英譯本的消息,網友緊跟著操碎了心:擔心武俠的意境太難翻譯,擔心西方人不能理解金庸,擔心英譯版賣不動……  討論最多的還是各種武功招式和人物名號應該如何翻譯。
  • 專訪《射鵰》英文譯者:翻譯武功招式不難,難在譯得流暢
    在距離創作發表足足60年之後,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第一次有了正式出版的英文譯本。不過她說,大家都以為最難的部分是翻譯那些武功招數的名稱,但對她而言,「最困難的部分是如何讓這些武功招數『打』得流暢。」網友貢獻的各種「中國式英譯」【對話】澎湃新聞:有些讀者對書名的英譯有異議,「射鵰」的「雕」,為什麼翻譯成表示「美洲禿鷲」的「Condor」,而不是通常譯作「鷹」和「雕」的「Eagle」?
  •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大家都很清楚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關鍵的。自古就有這麼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兩個階段基本上決定了其未來將會如何。如果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早點用心的話,以後想改變都很困難。總之,對於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今天要講的這兩位小學霸也是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 實時翻譯、自己創作東南亞才是中國網文的海外第一粉絲團
    (新華社/圖)中國網絡小說闖入英語世界之前,早已走紅東南亞。火熱來襲的中國網絡小說2015年一度驚動了越南官方,越南通訊傳媒部出版、印刷和發行局向各出版機構發出公文,要求「清理、仔細編輯言情、耽美內容的出版物」。尚比亞土木工程師奧斯卡曾經追更中國漫畫《妖神記》,到關鍵情節時,英譯版遲遲沒有更新。「這時我看到評論區的一個哥們留言說,越南語的版本已經翻譯到前面去了。」
  • 《射鵰》將出英文版,郭靖翻譯成「禿鷲英雄」,看翻譯笑哭!
    《射鵰英雄傳》作為金庸小說裡翻拍次數最多的一部,在中國基本上無人不知,每個版本都是一代人的回憶。最近《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不過這個翻譯問題一直是網友擔心的話題。負責《射鵰》英文版翻譯的譯者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了《射鵰》第一卷《英雄的誕生》的翻譯工作,人家也不想翻譯的這麼慢,只是武俠小說翻起來真的是超級困難。「九陰白骨爪」則被譯作「Nine Yin Skeleton Claw(九陰骷髏爪)」。(這個翻譯的沒毛病)《射鵰英雄傳》被譯為「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禿鷲英雄的傳奇)」。
  • 這些人是怎麼把60萬字的修仙遊戲翻譯成英文的
    本地化遠不止「翻譯」這麼簡單現在有這麼一個詞,「棲霞洞天」。得益於中文的精練簡潔,在看到這個詞的時候,你的腦海裡可能會自然浮現出一座霞光滿溢的仙山洞府。可如果給你一個任務——將這個詞彙翻譯成英文,就變成了一件頭疼的事情。
  • 新手如何寫網絡小說
    網絡閱讀的市場相信現在已沒有人懷疑,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很多人拿著手機閱讀。於是網絡小說已然成了一個產業。目前,有很多人從事於網絡寫作,從大學教授到農民工,可以說網絡小說的創作門檻並不高,只要你了解網絡小說,具備一定的文字基礎,就可以從事這個行業。
  • 長沙地鐵站名英文翻譯 看得懂才是硬道理
    不是叫南二環的嗎?!yangguang我不能接受!  1網友說  音譯加意譯最靠譜  長沙晚報官方微信、微博日前發起網絡調查,請網友們針對長沙地鐵1、3號線共45個站名的英文翻譯「是否靠譜」進行投票。  對比兩組榜單不難發現:被認定為「靠譜」的英文站名,基本都是採用音譯和意譯結合的方式翻譯,將地名中一些詞彙的具體意義翻譯了出來;而那些單純採用漢語拼音的站名,則被打入了「搞笑」之列。  2老師說  應遵循「外國人看得懂」原則  音譯和意譯相結合才足夠「高大上」?
  • 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超簡單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的簡單方法。我們都知道,中文翻譯成英文或將中英文進行互譯,前提條件都是英文要好,但語言學習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大量聽、讀、寫,甚至是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但即便是這樣,短期內想要獨立完成翻譯工作或是溝通交流都是比較困難的。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對,從外國人的視角來看,你翻譯了你的論文,去多國期刊上發表,有助於擴大這篇論文的影響力,有利於優質學術內容的傳播,這是好事。如果期刊社都不告你侵權,允許你這樣做。那你還擔心什麼。大家還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是一個作家,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小說作品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全世界傳播吧?
  • 孫思邈成「毒梟」 西安景區英文翻譯惹爭議
    網友  如果翻譯有歧義最好別採用  大雁塔景區將「藥王」翻譯成「毒梟」的新聞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後,在銅川的網友裡也引起了廣泛討論。4月13日,華商報記者在藥王故裡銅川藥王山景區採訪,在山下的一塊指示牌上看到,藥王山直譯為「YaoWangMountain」,「藥王大殿」直譯為「yaowang cave」。
  • 趙紅娟:小說·歷史·文學翻譯——海外漢學家白亞仁教授訪談錄
    如何翻譯他這個口頭禪?我們外國人學漢語時,用的教材都不會出現「他媽的」這個慣用語,我們的老師也絕對不會說,所以我們容易產生一個錯覺,以為「他媽的」是一句非常下流的話,翻譯成英文時必須用很下流的英文才行。其實,在中文的粗話中,「他媽的」不一定是很重的話,有時候甚至有點親切的味道(這一點,魯迅在《論「他媽的!」》
  • 大學副教授質疑《白鹿原》英文翻譯不妥(圖)
    昨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張敏對海報英文翻譯提出質疑:認為將「白鹿原」譯成White Deer Plain是不妥的,這樣一來「把原著中白鹿原的『原』變成了『平原』」。記者深入採訪了解到,原來對「白鹿原」的翻譯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風靡海外 用英文原來這麼翻譯
    怎樣把《三生三世》翻成英文給「歪果仁」看?夜華的神秘與仙氣用英文如何表達?近日,記者專訪了《三生三世》的英文版譯者,英國人陶麗萍(Poppy Toland)與被中國網友評為「最美桃花字句翻譯」的南京大學講師陳星,談談她們眼中把「桃花」翻譯給世界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