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人員,發生工傷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嗎

2021-01-11 通俗倡法

前面接待過一個建築施工單位客戶諮詢,相關情況也不是蠻複雜,一進城務工人員在工地上作業時被第三方車輛撞傷,該客戶前來諮詢應如何處理。

一般來說,人員是由外來第三方的車輛撞傷,即工傷是由於道路交通事故引進的。產生了賠償責任競合,工傷保險賠償與第三人道路交通事故侵權賠償競合(這點不是本文論述的重點,關於侵權責任競合將另文詳述)。

但該客戶進一步反饋,該員工為進城務工人員,年齡已有六十多歲,在農村每個月可領取百來元左右的基礎養老金。這種情況下,還可申請工傷認定及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嗎?

我們來看看相關規定,工傷認定需提交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也就是說,存在勞動關係是認定工傷的前提條件),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則勞動合同終止。

可以看出,規定是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為界,而不是以年齡為界的。年齡只是表象,關鍵是是否已經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即使達到退休年齡,但如果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仍可以成立勞動關係。按上面的規定,享受了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就不成立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合同(勞動關係)也就不成立工傷。

那麼問題來了,何謂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者說農村居民每個月領取百來元左右的基礎養老金是否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我國仍處在轉型期,各種情況並存,就拿基本養老保險來說,目前我國並存三種養老保險制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職工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居民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農保)。可能有些地區新農保被整合至居民保險,但不管新農保是否被整合至居民保險,目前,仍有部分地區農村居民人均一個月領取百來元左右的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是國家對農村居民的一項最基本、託底的養老保險制度。政府對農村居民發放基礎養老保險金後,不妨礙農村居民在企業務工時應當享受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事實上,最高人民法院有相關規定,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歡迎分享轉發、點讚、跟帖評論、收藏!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最新: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
    》的通知 各設區市、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蘇州工業園區、張家港保稅區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 為適應新時代要求,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制度,保障勞動者權益,化解用工單位工傷風險,現將《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出臺
    《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出臺 發布日期:2020-12-18 07:51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經過近1年的醞釀、調研和修改,省人社廳聯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和國稅總局江蘇省稅務局12月17日印發《江蘇省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實習生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從明年2月1日起,江蘇省內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就業人員、實習生都可以參加工傷保險。
  •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務工時受傷是否能夠認定工傷?
    李某要求做工傷認定,但是火鍋店認為李某摔傷時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夠構成工傷。那麼李某是否構成工傷呢法官說法:某火鍋店因經營需要,給員工安排了食宿,李某每晚是等客人走完後與大家一起吃工作餐,既然是工作餐,就不可否認是屬於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李某雖為前廳勤務工,但在去吃工作餐時,在後廚因地溼而滑倒摔傷,屬於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情形,某火鍋店作為用人單位,不能因年齡等因素來否定這一客觀事實。
  • 到了退休年齡後繼續打工,發生交通事故卻沒被認定工傷?是何原因
    只要超齡勞動者沒有辦理退休手續或享受城鎮養老保險待遇,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仍可以認定工傷,並由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工傷保險責任。已達退休年齡仍在工作回家路上遇車禍近些年,王阿姨一直在門頭溝區一家快捷酒店做客房服務員。
  • 以案釋法 | 已達法定退休年齡 與用工單位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 超退休年齡打工,受到工傷如何維權?
    張女士今年54歲,已經退休,為了補貼家用,在寧夏路上的麗江龍繼斑魚莊飯店打工當服務員,雙方籤訂的是勞務協議。去年12月28號晚上11點多,正在店裡值班的時候,突然發生了意外,幹了14個小時,身體有點透支,兩條腿也發軟,再加上那個地也滑,然後就摔倒了。右手尺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醫生表示要進行手術才能恢復。
  • 廣東超齡勞動者首次納入工傷保險!此前曾因超齡引發多起訴訟
    此前曾因超齡引發多起訴訟   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出臺了《關於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在2021年4月1日起實施。
  • 超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可建立勞動關係(上)
    因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是否可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案例較多,將通過3期推送,第一期是關於未領取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與用人單位之間關係的裁判要旨,第二期是關於領取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與用人單位之間關係的裁判要旨,第三期是關於從其他角度論述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農村居民與用人單位之間關係的裁判要旨。
  • 職工終止、解除勞動關係或退休後患職業病的其工傷待遇如何支付?
    法妞網友諮詢:職工終止、解除勞動關係或退休後患職業病的其工傷待遇如何支付?從廣義的職業病範疇而言,有一些常見病,以體重超標、脂肪肝、痔瘡、頸椎病為甚,但這些常見病和法律意義上的職業病不同,只有納入《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的職業病才能按法定職業病規定的程序進行診斷、鑑定、賠償。職業病對於大多數勞動者來說,聽著似乎很是遙遠,一旦發生,不僅僅是對勞動者自身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 說說工傷那些事兒|買了意外險,還用參加工傷保險嗎?
    那麼問題來了,買了「意外傷害險」還用參加「工傷保險」嗎?或者"意外傷害險"能替代「工傷保險」嗎? 答案是:不能。雖然它們本質上都是一種事故風險分散機制,但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 江蘇省統一調整工傷保險待遇 宜興市相關待遇已發放到位
    原標題:我市相關待遇已發放到位 根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於調整工傷保險有關待遇的通知》,自去年開始,江蘇省統一調整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均有上調。
  • ...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廣人社辦發〔2015...
    按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保險費用由項目建設總承包單位代繳,項目建設總承包單位在建設項目開工前按項目中標或議標總價中人工費的一定比例預繳,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結算的方式繳納,其所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涵蓋專業承包單位、勞務分包單位等項目建設施工單位所使用的所有法定退休年齡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建設單位要在工程概算中將工傷保險費用單獨列支,作為不可競爭費用,不參與競標。
  • 《工傷保險條例》常見問題解答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2)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 商業意外傷害險不能代替工傷保險
    2017年,呂某在工作中受傷,被人社部門認定為工傷,呂某要求單位支付其工傷待遇時,單位稱已為呂某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已經進行賠償,單位不再向其發放工傷待遇。呂某對此與單位發生爭議。」工傷保險待遇水平更高在勞動能力鑑定後,評定了傷殘等級的職工,可以領取本人7個月到27個月工資不等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對於無法繼續工作的工傷職工,按不同等級發放傷殘津貼,並且傷殘津貼每年都會上調。需要生活護理的職工,工傷保險還支付生活護理費。
  • 工傷諮詢:工傷常見問題解答?
    包括工傷治療及相關補助待遇,工傷康復待遇,輔助器具的安裝配置待遇等,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 打工人遇工傷,傷殘九級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現代社會勞動保障系統為了保障打工人遭遇這種傷害時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和救助,大多數國家都在社保系統設置了工傷保險。平時每個打工人和所在的企業單位按照法律規定從收入中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費統籌到社會工傷保險基金;而發生工傷事故後,則由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費用以及生活後續保障進行賠付。以眾助寡,通過保險的力量解決這一社會的難題!
  • 介紹通化市一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至十級傷殘的,除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待遇外,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個人應當從領取傷殘津貼當月起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下面,就和健康界工傷保險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通化市一級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 工傷賠償的各種待遇標準,是什麼時候才可以計算出來?
    發生工傷,首先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代表著雙方的法律關係。不管用人單位繳沒繳納工傷保險,只要有工傷認定結論書,就代表著工傷待遇有著落了。(一)如果用人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那麼會有工傷保險基金,賠償相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賠償內容。比如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等等。即使參加了工傷保險,用人單位也應當承擔的部分就是停工留薪期的工資待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等等。
  • 北京集中上調2020年養老、工傷、失業社保待遇
    北京集中上調2020年養老、工傷、失業社保待遇 新華網 | 2020-07-15 10:05:23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4日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北京市2020年相關社會保障待遇集中調整方案,上調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和失業保險金
  • 吉林省人社廳發布關於2019年度調整和確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通知
    &nbsp&nbsp&nbsp&nbsp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人社廳了解到,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吉林省實施辦法》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工傷保險待遇調整和確定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規定,經省政府同意,決定調整和確定全省工傷保險待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