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每天不重樣的食譜,健康又美味
精選幾款特色美食,讓你每天食譜不一樣,快來看看吧,健康又美味。
雞燉熊掌
原料:熊掌一對,老母雞一隻,光鴨一隻,瘦豬肉700克,火腿肉340克,北菇100克,上湯八杯,酒400克,姜100克,蔥150克,鹽半茶匙,味精、胡椒粉少許。製法:肥嫩熊掌一對(不包括熊腿部分),放鍋中加清水7500克,用大火煮一時半左右,撈出,除淨繭巴,用夾子拔去節毛,洗刷淨。把姜去皮,切六片。蔥(約六條)去老葉和鬚根洗淨。北菇用水浸軟,洗淨去蒂,擠去水分。將鍋放爐上燒紅,放入豬油一湯匙,蔥一條,姜一塊,注入二湯約2500克、酒200克,放入熊掌,煮十分鐘後撈出熊掌,倒出鍋中各料不用。按上述各用料和做法再繼續煮三次,撈出熊掌,取去掌骨,然後用刀將熊掌切成長方塊十數片。因熊掌之羶味很大,故處理要細緻。將剝好之雞,去毛除內臟。與光鴨、瘦肉分別洗淨,各切成四大塊,放入沸水中燙過,使血漬除去,取出洗淨。火腿切片,先與熊掌件排放在燉盆內,然後放入雞、鴨和瘦肉塊,加姜二片,蔥二條,酒200克,注入上湯八杯,加鹽少許,蓋上燉盆蓋,放蒸籠鍋內隔火燉約五小時左右,將燉盆內之雞、鴨、瘦肉塊撿出不用。最後,將處理好之北菇加入,封好(用砂紙將燉盆蓋封密)再上蒸籠鍋內燉二十分鐘即成,調味供用。接下來看下這道美食中熊掌的歷史吧,熊掌古代八珍之一,《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楚成王好食熊掌,臨死之前不忘食之,"俟其熟而食之,雖死不恨!"長子商臣說:"熊掌熊掌 難熟。"硬是將楚成王逼死。枚乘《七發》:"熊蹯之臑,芍藥之醬。"曹植有《名都篇》:"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南宋陸遊有《東窗偶書》詩之二:"萬事何曾有速醃,熊蹯魚腹自難兼。"清代趙翼有《食田雞戲作》詩:"由來雋味在翹肖,何用猩唇獾炙熊蹯胹。"最早食用熊掌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吃熊掌的本意是為了報復周王統治。這個淵源很久遠,如《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以熊、羆、貔、貅、貙、虎六種獸為部落圖騰,熊是六個部落的總領被看做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漢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靈。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楚國祖先族姓羋,正是熊氏,但是因為遠離中原,在當時中原人認為楚國是蠻族但是國力強盛所以吃熊掌來表達蔑視,因此吃熊掌開始流行成為當時的時尚。
燉老母雞
原料:老母雞一隻1000克,老薑150克,紹酒一匙。製法:老母雞剝洗淨,從背脊處進刀將之剖開,並放入沸水中燙片刻,去血水,取出放清水中洗淨,隔去水分備用。姜去皮切厚片。將雞放入燉盅內,上鋪放薑片少許鹽,灑入紹酒,注入適量冷開水,蓋上盅蓋,放入沸水鍋中,隔水約燉五小時左右,候雞夠酥而成。此燉品有祛風散寒之作用。接下來看下這道美食的營養價值吧,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雞肉的存儲:1.活雞肉:家庭購買鮮活雞可讓服務人員宰殺,如果需要長時間的保存,可把光雞擦去表面水分,用保鮮膜包裹後放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鮮,一般可保鮮半年之久。2.鮮雞肉:雞肉在肉類食品中是比較容易變質的,所以購買之後要馬上放進冰箱裡,可以在稍微遲一些的時候或第二天食用。剩下的雞肉不要生著保存,應該煮熟之後保存。雞肉可單獨燉、蒸、煮熟後食用,或與其他蔬菜、肉一起炒、燉、炸後食用。
燉雙鴨
原料:嫩西洋菜500克,光鴨半隻500克,臘鴨半隻350克,鹽半茶匙,姜一片,生抽半湯匙。製法:將西洋菜之老葉除去,洗淨摘段,放入沸水中稍過備用。光鴨洗淨切件,放入沸水中燙一燙,取出。臘鴨亦放入沸水中燙片刻,撈出置冷水中,洗去鹽分和油膩,切片,與鴨件、西洋菜、薑片先後放入燉盅內,注八成滿沸水,蓋上盅蓋,然後放入蒸籠鍋中燉約三小時左右。以鹽、生抽調味,原盅上席。
多寶燉鴨
原料:鴨一隻1200克,瘦豬肉80克,冬菇五隻,芡實20克,慄子十二粒,白果十二粒、蓮子二十粒,糯米80克,筍(中)一個,火腿40克。紹酒一湯匙,蔥粒一湯匙,姜茸半湯匙,生抽40克。製法:將鴨剝好洗淨,在其頸處開一寸許小孔,取出頸骨,再從兩肩關節部分向後輕輕劃開至尾部,不要弄破鴨皮,取出鴨骨和內臟,並去腿骨。再將糯米洗淨,筍去皮放入沸水中煮片刻,取出與火腿、瘦肉同切丁,香菇浸軟,去蒂洗淨切丁,白果去殼去皮去芯,蓮子去皮去芯,慄子去皮。全部料放入大碗中加上紹酒、蔥粒、姜茸和生抽拌和。從鴨頸小孔處逐次填入,最後將鴨頸皮也一同填入內,不宜填得太滿,以免各料熟後因膨脹而使腹破裂。將鴨放入燉盅內,加適量冷開水,放沸水鍋內,隔水燉約三小時左右,用竹筷子插入試鴨及餡料酥烘而成。看下這道美食的營養價值吧,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而鴨肉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適中,特別是脂肪均勻地分布於全身組織中。鴨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含飽和脂肪酸量明顯比豬肉、羊肉少。有研究表明,鴨肉中的脂肪不同於黃油或豬油,其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其化學成分近似橄欖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對於擔心攝入太多飽和脂肪酸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來說尤為適宜。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等功效;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鴨肉的存儲:一般採用低溫保存是比較合理的,家庭中可把鴨肉放入保鮮袋內,入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一般情況下,保存溫度越低,其保存時間就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