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愛吃麵的南陽人來講,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家從小吃到大的麵館。
家門口的小麵館,環境或許沒那麼好,服務或許沒那麼到位,但那口熟悉的味道,卻是無法替代的好。
南陽從來不缺麵館,就連市區周邊,也隱匿著各種好吃的麵館,這些麵館大多是附近居民吃了好多年,甚至幾十年。
今天要說的這家麵館,位於蒲山鎮政府對面,市區乘坐2路公交車就能到達,人們吃了二十多年,怎麼也吃不夠。
團長說的這家麵館,在蒲山鎮沒有人不知道,每到飯點,這裡總是「人山人海」。
本地人從小吃到大,隔幾天不吃想的慌。外地人去蒲山,都會推薦來一碗蒲山甩面嘗嘗,勁道、香濃、抓口。
以前還掛著「蒲山老字號甩面」的招牌,後來街道改造招牌拆了。現在乾脆不掛招牌,去過的人依然會去吃,這碗面,早已深入人心。
南陽人吃燴麵或者甩面喜歡來個火燒饃,湯香面軟,配著火燒饃吃更得勁。
老遠就能聞到誘人的面香味,面可以等會再吃,得先嘗嘗這火燒饃,太饞人了~
一塊錢一個,比市區的要便宜,但是個頭一點也不小,焦黃噴香,看著都可好吃~
趁熱吃,真的是超級好吃。外焦裡軟,一圈一圈,一層一層,一口氣吃完一個才能過癮~
這裡的滷豆腐皮也是特色,賣很多年了。老顧客一般都是一碗麵、一份滷豆腐皮、一個火燒饃,能吃的可得勁~!
團長推薦大家嘗嘗這家的豬血,特別的鮮香,沒有任何異味,微麻微辣,很地道的家常味。
很多人分不清燴麵、扯麵、甩面的區別,其實燴麵和扯麵差不多,燴麵講究的是湯好面滑,扯麵講究的是面香勁道,口味稍重。
甩面和板面差不多,都需要反覆揉面、醒面、再揉,不同的是板面是「摔」出來的,甩面更講究「甩」的功夫。
甩面的技巧和流程二十多年來從沒有改變,和面、壓面、揉面、甩面,一切都保持著傳統做法。
筋道的面片被師傅甩的啪啪響,不一會兒就被甩成了厚薄均勻、寬窄一致的麵條。看著這筋道誘人的甩面,真想趕緊來一口嘗嘗~
甩面是熗鍋做出來的,蔥姜蒜爆香,炒羊肉,然後添上熬了一夜的羊肉鮮湯,煮出來的甩面真的是自帶香氣,味道十足,吃一口下去,濃香可口。
無論多忙,一鍋最多做4碗,保證每碗面的口感。就這樣,這家店每天能做400碗面,沒有日積月累多年的功夫,還真忙不過來~
熗鍋之後,用羊肉鮮湯煮出來的純手工甩面,散發著濃鬱的香氣,這個香味兒,是南陽人最熟悉的家鄉味道。
吃蒲山甩面,一定要配大蒜才叫正宗過癮。一口面,一口大蒜,香滑筋道的甩面混合著大蒜的清香辛辣,那種難忘的味道,也只有吃蒲山甩面能夠體會了。
你吃一次就會懂得匠心美食的魅力,那種傳統的味道和執著,是如今新穎餐廳永遠無法超越的美味兒。
河南電視臺《香香美食》欄目的韓導,曾慕名來拍攝這家的甩面,吃過之後說:「吃過新野板面,方城燴麵,想不到這蒲山的甩面也是南陽一大特色,勁道、夠味、香的醇厚,回味悠長」。
在麵館逗留許久,店內食客已經換了一撥接一撥。每天中午或晚上,一碗甩面、一份滷豆腐皮、配著火燒饃,就是一頓飽腹美味~!
停留在舊時光裡的麵館,幾十年如一日的熟悉味道,仿佛無形之中,給這個空間布下了一層結界。
任憑結界外日新月異,只要端上一碗麵,來上幾瓣蒜,就仿佛回到那個呼哧呼哧捧著一碗麵,就能吃得很開心的日子~!
老字號蒲山甩麵館
地址:蒲山鎮人民政府對面(市內乘坐2路公交車,蒲山井窪站下車)導航搜索「蒲山鎮政府」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