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臺區檢察院舉行兩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申請國家司法...

2020-12-20 法制網

為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增強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提升辦案質量,日前,陝西省漢中市漢臺區人民檢察院對兩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舉行了公開聽證會,聽證會由第五檢察部主任毛學武同志主持,邀請區人大代表、社區代表、申請人所在單位代表作為聽證員參加會議。

2018年12月2日對司法救助申請人向某某來說是「飛來橫禍」的一天。那天清晨向某某正在清掃街道時,被騎共享電動車的二人撞倒在地,二人見狀撒腿就跑,留下受傷且年邁的向某某孤立無援,向某某不得已只能求助家人,其家人報警後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治療。後經公安機關多方查證無果且未找到肇事者對其進行賠償,加之申請人年事已高經過醫院的治療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同樣悲慘的遭遇也發生在司法救助申請人李某某的身上。2020年9月16日,李某某騎著自行車正常行駛在路邊時,與彭某駕駛的小型客車發生碰撞。李某某經醫院診斷系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骶3、4椎體骨折。此次道路交通事故致使李某某至今仍臥病在床,需要人照顧。

兩起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助理向參會人員詳細闡述了案件審查情況、出示了相關證據並發表了審查意見,申請人向某某、李某某陳述了申請救助的理由,申請人所在社區的代表介紹了申請人的家庭基本情況。隨後,聽證代表圍繞申請人的生活現狀、實際困難、是否符合救助條件等問題展開了評議,最後一致認為向某某、李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條件,應當給予司法救助。

檢察聽證是人民檢察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保障司法公正、促進矛盾化解的一種重要案件審查活動。通過公開聽證,讓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等外部監督力量更多地參與到工作中來,不僅有利於提升檢察機關辦案透明度、公信力,更有利於加強釋法說理,化解社會矛盾。今後,漢臺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將繼續把公開聽證作為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的重要方式,以公開促公正、以聽證促和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通訊員 毛學武)

相關焦點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申請道路交通社會救助基金?
    11月18日凌晨,王某某駕駛重型貨車在膠州灣高速與一輛小型轎車相撞,造成轎車司機和乘客共三人受傷,民警立即護送傷者到醫院進行救治。隨後,民警了解到,乘客劉先生和韓先生受傷較重,兩人家庭均無力承擔大額的治療費用。事故處理民警立刻聯繫了救助基金中心,並協助辦理申請相關手續,為當事人家庭雪中送炭,得到了當事人家屬的一致好評。
  • 漢川:對4起司法救助申請案公開聽證
    12月18日,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檢察院就4起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與值班律師應邀參加了聽證會,並發表了聽證意見。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徐媚受尚方成檢察長委託主持聽證會。
  • 法根譚┃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
  • 公安部新《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今起實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事故處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修訂《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目的,就是要積極回應群眾對依法、公正、高效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斷推進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範化,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 廣東省2020年人身損害(含交通事故)賠償計算標準(超詳細)
    2020年5月29日,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發布《關於傳發廣東省2019年度相關統計調查數據的通知》文件,對處理省內發生的人身損害案件包括交通事故案件涉及的新計算數據給以了明確。相關規定如下▼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公安部146號令第八十四條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 「法治立檢」牡丹江林口縣人民檢察院:舉行國家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
    2020年11月27日上午,林口縣人民檢察院分別就韓某某申請司法救助案和王某某申請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會。聽證會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監督員參加並擔任聽證員。聽證會上,主持人詳細闡述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舉行公開審查聽證的重要意義和聽證程序,歸納了爭議焦點。案件承辦人對審查認定的案件事實、救助依據以及擬救助金 額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 用工遇三類人身傷害事故誰擔責?
    用工中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大體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使自己受到傷害;二是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被第三人傷害;三是工作人員在執行工作任務中傷害了第三人。在這三種類型的人身傷害事故中,誰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呢?房山法院對此給大家予以提示。
  • 將樂檢察:對司法救助案件舉行首例公開聽證會
    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增強司法救助案件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時促進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的了解和監督,11月19日,將樂縣檢察院按照最高檢最新規定召開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公開聽證會,這是將樂縣檢察院首次將公開聽證機制引入國家司法救助工作中。
  • 【司法溫度】向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新會法院這波操作...
    >勞務施工致身體損傷司法救助暖心窩林某為陳某提供勞務過程中,因施工事故造成其顱內損傷,根據法院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陳某需向林某賠付賠償金16萬餘元。後經林某兒子代為申請,新會法院審查林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相關規定,裁定給予救助申請人林某司法救助金2萬元。02交通事故無情致人損傷司法救助有溫情梁某駕駛二輪摩託車與劉某發生碰撞,致劉某損傷,根據法院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梁某需向劉某賠償9萬餘元。
  • 廣州市「8.4」 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發生後,省、市領導高度重視,分別作出了重要批示。8月5日,省安委辦對該起事故進行掛牌督辦,按照省、市領導的批示要求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的規定,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由市安全監管局牽頭,市安全監管局、市監察局、市公安局、市交委、市總工會組成,並邀請市檢察院派人參加的廣州市「8.4」 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組。
  • 交通事故立案後是否可以撤銷,交通事故立案期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中如果未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輕微、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清楚無爭議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採取「私了」的方式來解決。如果當事人自行撤離現場後,協商損害賠償未達成協議報警的,受傷人員認為自己傷情輕微,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但對賠償有爭議的,可以報警並向交警提供當事人籤名的交通事故文字記錄材料。
  • 【事故應急演練】大同市舉行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演練 「空中120...
    【事故應急演練】大同市舉行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演練 「空中120」參與立體式救援 2020-07-0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定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鑑定標準及賠償
    規定:「評定時機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因損傷所致的併發症治療終結為準。」何時為治療終結?治療終結是指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臨床效果穩定。經驗性做法是腿部傷害3個月,頭部傷害的6個月後到鑑定部門諮詢具體的鑑定時機。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鑑定標準及賠償交通事故從哪申請傷殘鑑定?申請有幾種方式?
  • 新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開通「線上申請通道」
    近日,我縣市民潘某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潘某家屬在交警部門的幫助下,第一時間通過手機APP完成了搶救款的「線上申請」,並順利為其先期墊付了6萬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新昌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是依法籌集用於墊付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和困難救助費用的社會救助專項基金。
  • 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2019年)┃法根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5.《人身損害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評定規範GAT1193-2014》9.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於經常居住地在城鎮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文號為(2005)民他字第25號)【適用前提】1.
  • 2020年雲南省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費用計算標準
    2020年雲南省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費用計算標準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雲南省公安廳文件雲公交[2020] 64號關於印發2020年雲南省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有關費用計算標準的通知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蓬萊法院發放司法救助金背後的故事...
    在收到了蓬萊法院給予的司法救助金之後,申請人修某說道。基本案情2016年6月19日8時50分許,王某某駕駛電動三輪車於蓬萊市村裡集鎮集市上將行人修某撞傷,該事故經蓬萊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責任認定王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修某無事故責任。
  • 「NO.71」交通事故常見法律問題彙編(含《民法典》新規)
    答: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人身傷亡」,是指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權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益所造成的損害,包括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和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各項損害。故,這裡的「人身傷亡」,包括精神撫慰金。14.營運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停運損失?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法律精神解析
    道路交通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的歸責原則順應了當代世界道路交通責任法制的發展潮流,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法律觀。為了充分滿足受害人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合理分散機動車駕駛人的賠償責任,應該全面推行法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並加快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