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什麼?
年是嫋嫋的炊煙
年是大紅燈籠高高掛
年是一年來滿滿的收穫
當然,還少不了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
蒼南,依山傍海,物產豐饒,美食遍布
2021,如果你在蒼南過年,
這些上榜百縣千碗之蒼南十大名小吃
且最具蒼南飲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千萬別錯過咯!
滷鵝是一道蒼南民間無不知曉的滷製品,具有新鮮的口感和誘人的色澤。滷鵝的製作過程十分講究,必須選擇生長兩年期的大白鵝。滷製的工藝核心技術是滷汁的調配,為了調出最佳滷汁,蒼南當地美食家花了整整十年時間研究滷汁的調料比例、燒制的火候,堅持用柴灶,獨創了文武火滷製法。憑藉這種略帶淡淡的甜味,香酥入骨的獨特口感,再配以秘制的醬油醋,名聲大噪,當地人都把滷鵝當成走訪親友的禮物。
製作時取黃牛的後腿精肉,切成肉塊放在鍋裡用大火燒,運用改良的滷製牛肉配方,用茴香、黃酒、醬油等為佐料,將牛肉經八道工序滷製而成。其以色澤漂亮,香氣襲人,味道鮮美而膾炙人口。
豬油渣是一種肉類加工品,具有獨特的風味。系選用瘦肥合適的本地豬肉,放入鍋中加火待到豬肉熬出大部分油後,倒去豬油,趁熱將豬肉裝入專用設備進行幾個小時的擠壓,使豬肉內部的豬油基本滲出,成為扁狀豬肉渣。具有香味濃,富有嚼勁的特點。
炒米,採用上等糯米蒸煮、曬乾成晶瑩的米粒,然後經燙沙攪爆膨脹成米花,再把炒米花倒入冰糖融化後的熱液裡,使勁攪拌均勻,隨後成形、切塊、包裝。金鄉炒米以香、綿、酥、脆而名揚溫州,每逢年關,更是千家萬戶的必備年貨。
早期煎包圓而扁,以肥肉和蘿ト絲、包菜等時令蔬菜為餡。後經不斷改進、加工,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調面、調料技術。現今煎包外如餃形,餡料多為瘦肉和包菜,具有餡香而不膩,油大而色清的特點。煎包講究色、味、香、料,吃起來膨鬆勁韌、香脆可口,再加上皮薄餡多、個大實惠,已成為浙南一種特有的民間小吃。
在蒼南,魚餅歷史悠久,是溫州傳統民間特產。它均以東海的鮸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再配以獨特的調味品,採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製而成,肉質鮮嫩、鮮而不腥。魚餅外形圓滑白潔,食之香口滑軟、味鮮,韌脆適度,已成為人們酒桌、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酒、佐餐之佳品。2018年「蒼南魚餅製作技藝」也正式獲批蒼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月餅是溫州蒼南橋墩的傳統名小吃,其做法也堪稱當地一絕,用料選材相當考究,工藝也相對複雜。主要原由精麵粉,花生,芝麻,桂圓,白糖,植物油,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紅瓜,蔥,果脯等優質原料精緻而成的本地特色月餅。蒼南橋墩月餅以個大、餡足,外皮酥脆、肉餡順滑而聞名。其美味的關鍵來自於外層的脆皮和豐厚的芝麻吸收了從內餡溢出的油脂,吃起來肥而不膩,芳香撲鼻,
蒼南滷雞翅要經歷10多道工序,良心選材,精選百味香料,經文火慢滷充分入味,鮮香味美,嚼勁十足。選用透明真空包裝,經高溫殺菌,第一時間將美味牢牢鎖住,延長保存時間,方便隨時隨地享受美食。它價格實惠,是居家旅行必備首選美食。
陳永傑/攝
是蒼南的特色糕點,製作方法是把淘洗浄的大米放米桶裡浸泡一晝夜,用石磨帶水細細研磨成漿,加八角、槐花、小蘇打、精鹽等配料,將湯汁調勻,然後舀進竹籠蒸,一層熟了加一層,一直加到九層,故名「九層糕」。冷卻後,色澤金黃,味道清香,口感馥鬱,不軟不硬,很有彈性。
敲糕是普通年糕的升華版,具有香甜可口,綿酥兼有的糯潤滋味。其特點一在於「敲」,使用了溫州蒼南地區擅長用木槌敲擊食材使其改變纖維結構的製作方法。具體做法是取拳頭大小的糯米糰,沿鍋邊滑入鍋內,用圓勺反覆敲打糯米糰,將其不斷敲大、敲薄,敲打至金黃色酥脆即可,火候的掌握和敲打的節奏是最考驗製作者的功力的;二是具有「糕」的特點,即將出鍋的大圓餅鋪平,撒上一層花生、芝麻、紅糖等原料磨成的粉料,將其卷合,切塊,裝盤,具備「白富美」品相。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蒼南味道就是萬千山海交融的味道。無論你是海鮮、山珍的愛好者還是偏愛市井小吃,這裡總能找到屬於你的那份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