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沙俄問鼎庫頁島時,兵強馬壯的乾隆為何不管?

2020-12-10 騰訊網

中國如今的版圖是從清朝時期繼承而來,但是受歷史的影響,我國失去了很多領土,特別是在清朝晚期,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奪走了我國的大片土地。

除了公認的被奪走的那些土地,還有一個地方被沙俄佔領,但是清朝不僅沒有做出抵抗,甚至沒有任何反應,清政府態度非常平淡。究其原因,原來清朝根本不清楚該地方是中國的領土,也不知道其隸屬中國管轄,這個地方便是庫頁島。

庫頁島是一個狹長的島嶼,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受地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清朝並沒有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連最基本的兵防都沒有,更談不上實際的統治和管理。而生活在那裡的土著居民,因為沒有政府做依靠,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繼承了明朝的疆土,而庫頁島在明朝被稱為「苦夷島」,清朝便

跟隨明朝對它的稱呼。但是在後來的時期,「苦夷島」被人們變音,最後成了「庫頁島」。

雖然明朝時期明朝政府將庫頁島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之後卻並沒有對其進行系統的、政治性質的管轄,從一定程度上講庫頁島依然屬於「附屬」。

另外清朝時期清政府對其採用「放養」政策,名義上庫頁島歸吉林將軍管轄,不過吉林將軍也只是每五年才會進行一次大巡查。

在這種情況下,吉林將軍對庫頁島的了解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說遠在天邊的清朝皇帝。並且古代的通訊設施不完善,消息的傳達存在很大困難,皇帝接收到的消息也非常局限,如此一來,政府對於庫頁島的管理便更加疏忽。

中國人對於庫頁島的記憶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史書中,因為當清朝意識到庫頁島是自己國家的領土時已經為時已晚,那個時候的庫頁島已經被列強入侵。據史書記載,庫頁島實行朝貢體制,生活在那裡的人們需要向朝廷進貢。

1790年之前,庫頁島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動,但是在1790年沙俄入侵後,庫頁島卻面臨被「改朝換代」的危險。不得不提的是1789年到1792年間,清朝正值鼎盛時期,當時的統治者是乾隆皇帝,國力強盛、兵力充足。

雖然清政府在之前發動了對廓爾喀的戰爭,造成了一些損耗,但是這並不影響其根基,面對沙俄,清朝還是能與之抗衡。可惜的是當時的乾隆皇帝並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東北一隅已被其他國家入侵。

沙俄在入侵庫頁島後並沒有遭到想像中的清政府的反擊,反而平靜無波。於是他們便更加膽大,不僅在庫頁島上生產生活,還對那裡的人們進行戶籍編制、稅收管理等。位於庫頁島南方的日本看到沙俄的種種行徑之後蠢蠢欲動,也想從中分得一杯羹。

在一番爭搶之後,沙俄佔領了庫頁島的北部,而後來居上的日本便佔領了庫頁島的南部。到了乾隆末年,庫頁島完全被沙俄和日本控制。

當時的庫頁島居民們並不知道他們已經不屬於中國,依舊延續著向清政府進貢的習慣,年年都會向清廷上交貂皮等,此制度還有一個專有名詞——貢貂賞烏綾。

清政府真正失去對庫頁島的所有權是在1860年。十九世紀時,西方列強經過工業革命後綜合國力大大提升,而清朝卻在鴉片戰爭之後國力衰退,漸漸失去了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面對西方列強的步步緊逼,清政府不得不步步退讓,即使是不平等條約,清政府也沒有拒絕籤字的權利。1858年5月28日,俄國覬覦庫頁島已久,於是趁機侵略中國的黑龍江,並且在清政府戰敗之後與其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中俄璦琿條約》。

在該條約中,俄國迫使清政府割讓以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為界限的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並與清政府共同管轄烏蘇里江以東的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這些土地中庫頁島便位列其中。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近兩年,到了1860年,俄國與清政府再次籤訂《中俄北京條約》,這次條約改變了原來中、俄共同管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土地的局面,俄國擁有了管轄所有土地的權利,而清朝完全失去了對庫頁島的所有權。

相關焦點

  • 120年前的庫頁島,曾經中國最大的島嶼,1900年沙俄老照片中模樣
    庫頁島,早在唐朝時,屬於黑水都督府管理。此後歷朝歷代封建王朝都會在這裡設立一個專門管轄的機構,明朝設「奴兒幹都司」管理整個東北,其在庫頁島設置了壌哈兒衛,波羅河衛和兀烈河衛這三個衛所。清朝建立以後,庫頁島歸寧古塔副都統管理。圖為沙俄時期流放到這裡罪犯,從事煤礦的開採。
  • 庫頁島原本是中國領土,為何沙俄要佔領它卻要和日本人打商量?
    庫頁島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其位於日本北海道以北,面積有76400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臺灣島那麼大,於1860年《北京條約》割讓給沙俄,可是想要佔據庫頁島的沙俄為何要和日本人打商量?這其中有一個深刻的現實,以至於人們總是將「庫頁島曾是中國領土」掛在嘴邊,而往往忽視了它。
  • 俄國人在庫頁島發現一石碑,上面刻著乾隆對聯,中國專家:太恥辱
    史書記載,庫頁島先後被唐朝、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康熙十八年(1689年),清朝和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裡明確規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都屬於中國領土。
  • 庫頁島老照片:原為中國領土,島上資源豐富,被迫割讓給了沙俄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中國唐、遼、金、元、明、清等朝都直接或者間接對庫頁島進行統治,1689年清朝與沙俄籤署了《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庫頁島為我國領土。此後庫頁島上的居民一直向清朝稱臣納貢,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
  • 俄國人在庫頁島發現一石碑,上刻乾隆御筆親書,中國專家:太恥辱
    除了歷史的沿襲以外,康熙還和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了中俄的邊境,確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江流域範圍內,庫頁島當然也在這個範圍內。從這個條約上看,庫頁島原本就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後來被佔領了。但是不久以後對於庫頁島的爭奪戰裡,卻幾乎聽不到中國的聲音。
  • 日俄兩國曾為庫頁島大打出手,為何清政府卻輕易的拱手讓人
    不過在近代,清政府卻把庫頁島輕易的讓給了俄國人,大清國黑龍江將軍奕山根本沒有反抗,就在沙俄的淫威下擅自籤訂了《璦琿條約》,把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讓給了俄國人。而擅自籤訂賣國條約的奕山大將軍雖然被革職,但很快又被重新啟用,真是讓人大跌眼鏡。而同樣是為了爭奪庫頁島,俄國人和日本人曾多次大打出手,爆發了武裝衝突,直到日俄戰爭後兩國平分了庫頁島才算告一段落。
  • 日本在宗谷海峽能看到庫頁島,為何古代沒擁有它?看北海道就知道
    日本在宗谷海峽能看到庫頁島,為何古代沒擁有它?幾個原因能說明   日本在宗谷海峽能看到庫頁島,為何古代沒擁有它?   到了努爾哈赤後金時期,更是將庫頁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大清入主中原後,康熙《皇輿全覽圖》在庫頁島上標明有七個「噶山」,乾隆時期對庫頁島也有詳細的標註,這說明,大清已經完全掌握了庫頁島整體概況;大此外清政府作出庫頁島的少數民族首領來京娶媳婦的規定,又在庫頁島徵收「貢貂」等貢賦,這都有力反駁了,網民所說的乾隆不知庫頁島存在傳言;要想拿文件來證明庫頁島的歸屬,我中華秒殺那兩國
  • 庫頁島和日本有什麼關係,為何日本人對庫頁島念念不忘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庫頁島和日本有什麼關係,為何日本人對庫頁島念念不忘?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一直以來,人民總是普遍認為日本和庫頁島沒什麼關係,實際上並非如此。作為和庫頁島一水之隔的鄰居,日本不可能和庫頁島沒什麼交集。實際上,日本人是庫頁島上最早的居民之一。庫頁島上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就來自日本。
  • 庫頁島本是中國領土,為何清政府要將其拱手送給人?
    當時清政府派遣奕山將軍駐守庫頁島,可是在當時沙俄的強力威迫下,未經清政府同意的奕山便將這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轉讓給沙俄政府。奕山雖然因為這件事被朝廷上剝削官職,但是這只不過是做給百姓看看,不久之後奕山便官復原職。 庫頁島在清政府眼中如此的不受重視,但是日本和俄國人因為這片島嶼的所屬,在近代歷史當中可謂是爭的頭破血流。
  • 被割讓的九龍島,已經收回,為何庫頁島卻始終無法回歸?
    忽必烈時期與金交戰,庫頁島上的骨嵬部屬於金國管轄,多次與元朝交戰,戰敗後在1284年還進行了反元之戰,次年平定叛亂後,元朝在奴兒幹設置元帥府,加強了對外東北與庫頁島的管轄,之後又將庫頁島納入遼陽行省,這也是中原王朝首次將庫頁島納入行政範圍,此後明朝、清朝都曾長時間建立了庫頁島的統治事實,而清朝擊敗沙俄侵略者之後,更是從法理上直接確定了庫頁島、外東北地區的歸屬權。
  • 俄羅斯在庫頁島發現漢字石碑,我國專家趕到,石碑內容讓雙方尷尬
    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泱泱大國,元朝時我國的國土面積最大,外東北和庫頁島都曾在我國範圍內,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也都在日益強大起來,清朝時期,中國國力漸衰,許多領土都因為不平等條約而喪失,我們現在所說的歷史遺留問題就是由此而來。
  • 嘉慶時期沙俄有過東徵大清的念頭嗎?
    沙俄在嘉慶階段對庫頁島的蠶食主要是通過沙俄成立的俄美公司進行的,俄美公司通過沙皇特許在北緯51度以北進行殖民(包含庫頁島、北美阿拉斯加等地)。俄美公司屬於殖民公司以掠奪動物毛皮等財富為主,所以算不上沙俄東徵大清。沙俄真正割佔清朝領土還是在克裡米亞戰爭以後,在東南歐擴張受挫的情況下沙俄才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東。
  • 俄羅斯在庫頁島發現漢字石碑,專家趕到,內容讓俄羅斯啞口無言
    曾在網上看到一種說法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專家曾經到庫頁島進行過勘測研究,在庫頁島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一副對聯,即:「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孫曾餘一人」,是乾隆70大壽所作。這幅對聯其實就是乾隆的自賣自誇,意思是說七十歲的皇帝自古至今只有六個,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滿足玄孫五世同堂的,其他五人也沒有,我是唯一。
  • 沙俄為何沒有侵佔朝鮮半島?
    中原王朝強盛時,朝鮮半島則可以高枕無憂,比如明朝萬曆年間,倭寇入侵,明朝直接發兵,幫助朝鮮王朝趕走了倭寇。但中原王朝衰落時,朝鮮半島失去保護,也會陷入被敵人群起圍攻的尷尬境地。就比如近代以來,隨著帝國主義國家的入侵,清朝尚且不能自保,朝鮮半島更是只能任人宰割。西方列強逼迫清朝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也逼迫朝鮮王朝籤訂了各種各樣的不平等條約。
  • 俄羅斯在庫頁島發現漢字石碑,中國專家趕到一看,內容讓雙方尷尬
    過程中發現了一塊漢字石碑,上面寫著一副對聯,對聯內容基本上是乾隆誇讚自己做到了五世同堂,還沒有一個皇帝能這樣。最開始俄羅斯人看到這個石碑時,搞不懂上面的文字,更不明白文字的意思。後來找了一位中國專家,中國專家去了之後研究了一下,解釋出了石碑上文字的意思,雙方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這幅對聯已經可以證明庫頁島屬於我國領土,但是,現如今庫頁島是屬於俄羅斯的領土。在唐代之前,我國對這個島嶼認知不多,到了遼代以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這個地方。
  • 庫頁島是如何成為俄國領土的?
    嚴寒氣候的給予了庫頁島千年的安寧,然而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註定了這安寧終將破碎。我們知道,庫頁島是在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被割走的。然而早在清朝強盛之時,沙俄和日本就已染指庫頁島。正如民國輿地學家石榮暲所言,「庫頁既亡於俄,復亡於日本,正乾嘉盛極之時,非國家微弱也。」在地理發現史上,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家。
  • 俄國佔領庫頁島時,清朝還很發達,為何卻坐等俄國全部佔去
    一直到1412年,明朝首次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正式在島上駐兵。後來到了1616年,庫頁島被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佔領。清軍入關後統一全國,庫頁島也被划進了清朝版圖。不過,清政府自從佔領庫頁島之後,卻一直沒有在島上進行駐軍。而這就給了俄國人入侵的機會。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的庫頁島,面積為臺灣2倍,清朝時脫離至今未歸
    01「毛民之國,為人身生毛」,這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庫頁島,其實從漢代開始庫頁島就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文中的庫頁島氣候非常炎熱,所以島上的民眾身上的體毛也比較重。到了清朝後期,由於清政府的懦弱導致我國不得不幾次三番割地賠款,《尼布楚條約》的籤訂,讓庫頁島的實際擁有權從清政府直接變成了沙俄帝國,但由於當時的沙俄並不知道庫頁島的詳細位置,所以說是割地,但是庫頁島的實際統治權還是在清政府手上。
  • 庫頁島和日本僅一水之隔,為何庫頁島之爭日本卻輸給了俄國
    在近代歷史上,俄國人和日本人對庫頁島進行了激烈的爭奪。眾所周知,俄國是後來者,距離庫頁島萬裡之遙,而日本和庫頁島僅僅一水之隔,北海道最北端的的宗谷岬距離庫頁島最南端僅42公裡,晴天的時候能在北海道看到庫頁島。不過在近代庫頁島的爭奪中,庫頁島卻落入了俄國人的手中。不禁有人要問:庫頁島和日本僅一水之隔,為何庫頁島之爭卻輸給了俄國?
  • 中國曾經的第一大島嶼庫頁島,為何最終變成了俄羅斯的領土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全島面積為7.6萬平方公裡。作為一個兩倍於臺灣島面積的大島嶼,庫頁島處於黑龍江入海口東南方,其西邊與大陸僅僅相隔著韃靼海峽,南部與日本北海道隔海相望。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庫頁島對於中俄日三國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戰略意義之外,庫頁島的資源還極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