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許巍告訴我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教給我們什麼是搖滾

2020-12-15 書劇影音

嚴格來說第一次聽搖滾樂還是聽的許巍的歌,那個時候並不知道這就是搖滾樂,腦子裡對搖滾一點概念都沒有(其實現在也並沒有太多概念),只知道好聽,節奏感強,無拘無束。

許巍

1950年早期搖滾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而且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喜愛,搖滾樂流行起來之後在中國最出名的就是黑豹樂隊,竇唯,許巍這些了。

許巍

我們之所以喜歡搖滾,更多的是嚮往自由,而搖滾恰巧能帶給我們自由自在,隨性灑脫的感覺,說到聽搖滾,首先想到的就是瘋狂的聽眾與同樣瘋狂的樂手,反而忽略了搖滾本身的意義,你也可以拿搖滾當流行音樂來欣賞,但是搖滾有著更實質的內在等著你去發現並且愛上他,這就是搖滾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

許巍

有人說聽許巍的歌,就像香醇的陳年老酒,不但好喝,而且還上癮,我想這不僅是許巍的魅力所在,也是搖滾所帶來的魅力,「讓他自然的來吧,讓他悄然的去吧,」聽《漫步》會有一種瀟灑的感覺,很多事情來不及思考,有時候自己認為難以釋懷的東西,時間和瑣事已經幫你放下了。

許巍

無論是《曾經的你》還是《藍蓮花》亦或是《故鄉》,從許巍的歌中,總能找到夢想中的自己,仗劍天涯,不問歸來。

許巍

聽他的歌總有一種江湖的灑脫和氣概,我們嚮往自由,但是又不得不限身於世俗之中,而許巍的歌幫我們實現了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找尋另一個平行世界的自己。

相關焦點

  • 51歲少年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懂得憤怒也要學會和解!」
    其實那些事,並不是他不會做,而是不願意。與許巍認識20多年的吉他手李延亮,私下告訴魯豫:「許少年平時完全不是你們看到的那麼嚴肅,他萌,特別萌。嘻嘻哈哈講段子,肢體語言豐富,是個表情帝。」其實小時候的許巍,並非一個安靜美少男。
  • 生活遠遠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遠遠不止眼前的苟且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原來,我們都虧欠了愛情。曾經,有一個主持人問林夕,黃耀明對他的抑鬱症有什麼影響,林夕直言:「他就是我抑鬱症的起源。」林夕說:「我寫了那麼多詞,卻始終贏不到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黃耀明。
  • 周末好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本周「周末好歌」,一首來自高曉松填詞作曲,許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送給此刻每一個努力追求光明未來的你,讀者周末好歌,和你一起聆聽生活的美好。 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煙臺的山和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相信最大家都都聽過許巍的這首經典的歌,生活中有多少人渴望著他們心中的理想國,卻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囿於周遭藩籬。
  • 先正雜評:致驢友,生活不止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今次,先正無意針對具體到某個人評論什麼,只是關於驢友這一群體,有一些話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造物主賦予了我們雙腳,就是用來徒步旅行的,健康地行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快樂的事。所以,我不反感徒步旅行,相反,先正本身也是一個驢友,喜歡爬山,喜歡徒步穿越。
  • 陪著我們長大的許巍,我們的不惑都寫在他的歌裡,你聽懂了嗎?
    不過考慮到我們手中的3塊錢,還收購買了許巍的《那一年》。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這個來自黃土高原的搖滾歌手。在這張專輯中許巍帶來了《故鄉》,《九月》等十首極具許巍風格的全新系列專輯。整首磁帶全部是由他一個人進行填詞和後期的製作。整個專輯中帶給我們的許巍關於很多矛盾的思考,音樂的歌詞還有曲風無一不留露出這種感覺。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七七八八
    它是一個巨大的火球,無論發生什麼他都發光發熱。光,一直是我們人類嚮往的地方。沒有光的地方是壓抑的。太陽,光源的提供者,在我們的心中,無疑它是神一般的存在,萬物都離不開太陽。就連黑漆漆的黑夜,通過月球的折射,又透露出一絲太陽的存在。遠方的光明前景,一直是我們的前進的動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烙印在每個奮鬥路上的拼搏的人兒。
  • 恰似如夢初醒,眼前就是歸途——空谷幽蘭的許巍。
    在90年的一個夏夜,對旁人來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他聽到了人生中第一場搖滾演唱會「崔健在西安」。就在那個瘋狂的夜晚,二十歲剛出頭的他和現場的所有人一樣心靈被震碎了,山呼海嘯般的一起吶喊一起瘋狂一起熱淚。「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許巍仿佛被一種強大的不可名狀的力量所深深的牽引。
  • 恰似如夢初醒,眼前就是歸途——空谷幽蘭的許巍。
    那是你破碎的心,我的心卻那麼狂野,你在我的心裡永遠是故鄉……1994年的中國搖滾是破天荒的一年。中國搖滾人把最頑強最血腥的吶喊帶到了香港紅磡,那一次,這些來自宇宙的嘶吼掀翻了香港,掀翻了世界。他們是何勇「魔巖三傑」,他們是崔健,他們是唐朝,他們是中國搖滾!經此之後,再無盛況。同樣在那一年,許巍背著吉他走向了北京,走向了離他夢想最近的地方。
  • 《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師姑娘美好的歌聲!
    《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師姑娘美好的歌聲! 生命不止眼前的苟且 詞/曲:許巍 演唱:師葭希 聲樂老師:石棟穎 MV:皮皮 小石頭和孩子們
  • 央視主持人季小軍朗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作者:高曉松 朗誦:季小軍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看淡出世執著,曾夢想仗劍走天涯,許巍卻超越不了這平凡的生活!
    也從來沒有一個人對於秋天的體驗會如此豐富,從對秋天的描述中,我們竟可以窺探到許巍音樂的鮮明軌跡,宛如從一個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許巍,1968年7月21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86年,18歲的許巍,在高考前離家出走,在這個「爸爸的理想是中科院」的知識分子家庭,少年許巍生活在分數決定前程的恐懼之中,「我記得小時候考試,88分回家都要挨揍,父母對我要求太嚴。」
  • 生活沒有苟且(深度美文)
    許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裡有這樣的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可能我們每個人聽到這首歌曲之後,都會生出一些感概,確實,每個人都有曾經,每個人的曾經都有一個夢想,都曾嚮往過遠方,嚮往過詩意的生活。
  • 3年前許巍、高曉松合作的這首歌,你真的聽懂了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2013年高曉松把這句話寫進了歌裡,歌的名字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寫這首歌的契機源於他母親說過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輕易,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時空戀旅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時空#「孩子,你可以普通的過完這一天,然後再重新體會,你會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而卻讓我們體會到了非凡的意義。我印象最深,全片最美好的故事情節就是是Tim和Mary的相遇了。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餐廳」中,一位失戀卻意氣風發的男孩和一位美麗卻有些不自信的女孩子撞在了一起。在見不到外表的情況下,兩人坦誠地交流了自己的愛好,想法,因為共通性太強讓他們對彼此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 許巍:佛系搖滾歌手的時光漫步
    這裡,我們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名字,陳健添,而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Beyond樂隊的經紀人。在中國搖滾蓬勃發展的短暫春天裡,是他獨具慧眼發掘了黑豹樂隊,並成立唱片公司「紅星音樂生產社」。紅星社表現出對許巍極大的興趣,答應為他錄製發行作品。於是我們在《紅星壹號》和《紅星三號》裡聽到了這兩首歌曲。這兩首歌至今仍被奉為許巍早期的經典作品,尤其是《青鳥》,它是筆者最喜歡的國內搖滾歌曲之一。
  • 生活沒有苟且(深度美文)
    許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裡有這樣的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可能我們每個人聽到這首歌曲之後,都會生出一些感概,確實,每個人都有曾經,每個人的曾經都有一個夢想,都曾嚮往過遠方,嚮往過詩意的生活。
  • 音樂是治療、愛情是恩典 許巍:也會唱竇文濤寫的歌
    本期大家期待已久的「許少年」許巍重磅來襲,這是許巍首次向媒體公開自己的工作室,樂隊成員也將一一露面,並且攜魯豫開啟戶外燒烤模式。節目中,許巍向魯豫揭露了自己是如何走出多年的抑鬱症困擾,更是獨家回應了為何首次演唱別人創作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 信奉生活中只有苟且,到了遠方還是一樣苟且
    如果一桌爛菜加個濾鏡就想冒充我們不能因道德總被解構就「躲避崇高」甚至追崇鄙俗,也不能因「苟且都是生活所迫」而覺得理想就多餘。這些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攻陷」了朋友圈,也將輿論從「小眾的許巍一夜之間大眾化」的人物臧否,帶入「苟且VS詩與遠方」的社會爭論。
  • 不甘心眼前的苟且,閱讀胡適的《詩與夢》,生活有詩和也有遠方
    很多人喜歡高曉松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更像是一首現代詩,許巍那沙啞而充滿溫情的嗓音戳中了現代人的淚點,讓人回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滿滿的都是情懷。人人都有好奇心,喜歡出彩而厭倦苟且,然而柴米油鹽、人情世故都是平常事,平常才是人生的常態,也是原汁原味的人生。詩中列舉了四種平常事:經驗、影象、情感、語言,這些事都是平常事。追求新奇只是短暫的感官刺激,吃飯還是家常飯,穿衣還是粗布衣,這不是苟且,而是生活。生活也有詩大多數人不甘心平庸的生活,希望有更多的新奇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