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安全向前,曠視科技向後

2020-12-18 泰伯網

被稱為「AI四小龍」的依圖、雲從、曠視、商湯,以及雲天勵飛等在內的CV獨角獸,不約而同地衝向股市大門。

上市的鐘聲還未敲響,人臉識別的警鐘已經開始隱現。從「人臉識別第一案」勝訴到多地拆除人臉識別等一系列訴狀,將「人臉識別應用的合法性」問題真正帶入大眾視野。

而身在其中的曠視科技,自去年8月開始的IPO之旅已經沒有了想像中的順利。拋開人臉識別,又將拿什麼底牌上市?

該內容屬於精選文章系列,閱讀全文請先登錄泰伯會員帳號

立即登錄

相關焦點

  • 李開復口誤風波: 螞蟻曠視否認 引發數據隱私擔憂
    「我們早期幫助他們(曠視科技)尋找了合作夥伴,包括美圖、螞蟻金服,讓他們拿到了大量的人臉數據,幫助他們分析各個行業怎麼切入。」  這是9月12日,李開復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的一段話。本意無非是「秀」一下曠視科技獨特的發展路徑和強大的技術,同時展示出幫助曠視科技找到了有價值的商業化方向的能力。
  • 李開復「口誤」背後 曠視科技是家什麼公司?
    9月12日,在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上,谷歌全球前副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發言期間表示,創新工場曾幫助曠視科技從美圖、螞蟻金服(現改為「螞蟻集團」)拿到大量人臉數據。演講結束後,螞蟻集團、曠視科技官微都做出緊急回應,否認了李開復的說法。李開復也在期間致歉,「我的口誤,深感抱歉」。
  • 人工智慧成經濟政策重點 紅利之下曠視科技推動AI加速應用
    據畢馬威《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預測,2021年宏觀經濟一大主要趨勢為「創新、安全、環保」,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前沿領域有望獲得更大的政策支持,並在此基礎下加速發展。
  • AI寒冬、巨頭擠壓,曠視科技能走出「死亡谷」嗎?
    曠視科技CEO印奇在今年7月份對外溝通時提到,在經歷了5、6年的早期爆發期後,AI產業如今進入「深水區」,行業正處在「死亡之谷」的泡沫期。「所有的AI創業公司現在都很累,越走越重,又不得不往前走。」印奇說。而要穿越這個死亡之谷,需要3-5年時間。
  • 曠視科技穿越「死亡之谷」了嗎?
    而曠視科技作為AI行業的標誌性公司,它的一舉一動,往往也能反映出整個行業的變化。 鄺子平說出上面那番話時,曠視科技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和唐文斌就坐在他的對面。作為曠視科技的早期投資人,鄺子平一路見證了曠視以及印奇和唐文斌的成長。
  •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啟動試點工作 曠視等公司參與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1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曠視獲悉,《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範》(以下簡稱「《個人信息安全規範》」)試點工作已經啟動,曠視等企業是試點單位之一。本次標準應用推廣試點工作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參與本次標準應用推廣工作啟動會的試點單位還有: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騰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全知科技(杭州)有限責任公司、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互動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廈門美柚股份有限公司
  • 雲鑫創投、聯想之星紛紛出質曠視科技股權
    快訊 | 詳情 雲鑫創投、聯想之星紛紛出質曠視科技股權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5月15日新增7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分為別北京貝眉鴻科技有限公司(李開復任董事長)、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螞蟻金服百分百持股)、天津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納遠明志信息技術諮詢有限公司以及公司的三位持股人
  • ECCV 2018 | 曠視科技包攬COCO+Mapillary四項世界第一,中國公司成...
    自 ICCV COCO+Places 2017 拿下 3 項第一,打破谷歌、微軟「霸權」,成為第一個問鼎 COCO 冠軍的中國公司之後,本次 ECCV COCO+Mapillary 2018 曠視科技參戰四項,拿下四冠,全戰皆勝突破自我再創新高,彰顯了在物體識別與檢測領域的絕對實力。
  • 曠視科技香港上市臨近? AI業務商業化落地受關注
    作者:佩韋  近日,有香港媒體爆出,曠視科技計劃4月底至5月初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集資規模暫定為5億至10億美元(約39億港元至78億港元),並且正在考慮採用同股不同權的架構。  GPLP犀牛財經向曠視科技求證,截止發稿公司尚未給出明確的回覆。  2018年,香港市場為了吸引網際網路企業上市,修改了維持多年的「同股同權」制度。
  • ECCV 2018 | 10篇論文+5項世界第一,記曠視科技ECCV之旅
    曠視科技作為全球人工智慧獨角獸代表,是計算機視覺三大 「C 位」會議的積極參與者,ICCV 2017 曠視科技打破谷歌、微軟壟斷,成為第一個問鼎 COCO 冠軍的中國公司;CVPR 2018 曠視科技全面進擊,論文、Demo、挑戰賽、酒會,一個不少,掀起一股產學研交流熱潮。這次的 ECCV 2018,曠視科技同樣保持著較高的參與度並收穫頗豐: 1.
  • 傳曠視科技裁員15%,杭州分部全部裁撤!官方回應:傳聞不實!
    摘要:繼年初的AI廠商科大訊飛的裁員風波之後,2月27日,網上又傳出AI獨角獸曠視科技將裁員15%,杭州分部人員全部被裁撤的消息。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
  • 曠視、依圖們註定不會成為新一代BAT、TMD
    依圖等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不會成為媲美BAT、TMD的科技巨頭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10年後,當前大名鼎鼎的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們,就會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包括曠視科技、依圖、寒武紀和雲知聲在內的人工智慧獨角獸,都在招股書中披露了高達數十億元的虧損。以曠視科技為例,2016年-2019年上半年,虧損分別為3.43億元、7.59億元、33.51億元、52億元。當中僅2019年上半年的淨虧損就達到52億元,與2018年上半年的7.29億元相比,同比擴大613.3%。
  • AI加速「走出去」:曠視Koala走進阿聯、巴西、泰國等地
    作為人工智慧行業的領導者,曠視也正加緊推進先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布局。目前,包含自研Koala人臉通行平臺在內的曠視AI解決方案已經在阿聯、巴西、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落地,讓世界共享中國科技的力量。據了解,曠視Koala人臉通行平臺依託計算機視覺算法打造,具備多種規格的產品形態,軟體功能可開發,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用戶在門禁、考勤等輕應用場景的個性化需求。
  • 徐福記與曠視籤署合作協議,建設全方位智慧園區
    未來,徐福記智能製造將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建立業務流程信息化平臺,消除數據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加大新技術應用,實現無人無燈運作,達成降本增效;開展數位化運營,用數字驅動運營管理,加快賦能轉型。此前,車間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料都是通過人工或叉車搬運,勞動強度高且工作效率和準確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作業區域內人流、車流、物流密集,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對此,曠視為徐福記定製打造了點到點+貨到人+智能搬運系統。
  • 曠視推出城市級全棧式AI解決方案,業務地圖再擴張
    如果說今年的安博會上,有什麼驚喜,那麼曠視發布的城市級作業系統絕對算一個。自2015年進入城市管理領域以來,曠視已經在城市安全管理、樓宇園區智能化等場景都有了長足發展。而隨著在城市場景下的不斷深耕,其業務地圖也從單點布局擴展到城市全景生態,這意味著曠視已經從原來的單一解決方案提供商,升級為全棧解決方案打造者。在2019深圳安博會上,曠視在其能力大成之時,也向業界呈現了其城市級全棧解決方案的全貌,並重磅推出了集全局管理能力為一體的城市物聯網作業系統。
  • 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榜單:百度、大疆、曠視挺進全球前十
    文/楊劍勇  1956年Dartmouth會議首次提出人工智慧這一概念,六十多年來,歷經多輪起伏後,隨著計算能力、大數據和算法上突破,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並在全球掀起新一輪信息革命。來自IHS Markit調研數據顯示,AI應用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428億美元,到2025年將增長至1289億美元。  另前瞻對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對中國人工智慧規模預測情況的匯總,中性預測,2020年我國AI市場規模約在700億-1000億元左右。站在AI風口下,國內擁有龐大用戶、數據以及應用場景優勢,憑藉這個優勢使得國內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也讓中國科技企業異軍突起。
  • 清華大學AI治理國際論壇召開 後疫情時代的數據治理受重視
    後疫情時代,數據治理需更加務實此次論壇中,無論是國內外學者,還是國內外的企業代表,都紛紛指出AI和大數據等技術在疫情期間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些技術不僅幫助我們在特殊時期建立安全防線,更是在危機中催生了新的經濟模式,如線上、無人化場景的催生。
  • 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如何打造雲、端、芯上的視覺計算(含30張...
    上午場的議題為「計算機視覺前沿與智能視頻」,由香港科技大學RAM-LAB 主任劉明擔綱主持。在他的串聯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權龍、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孫劍、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臻識科技 CEO 任鵬、雲飛勵天首席科學家王孝宇以及商湯聯合創始人林達華等學界、業界大咖進行了 6 場深度分享,既有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前沿研究動態,也有相關技術落地的具體方向。
  • 曠視研究院解讀Light-Head R-CNN:平衡精準度和速度
    前兩周,量子位·吃瓜社聯合曠視科技,對曠視研究院COCO2017物體檢測和人體姿態估計競賽的奪冠算法論文進行了深度解讀。   12月20日(下周三)晚19:30,曠視科技系列分享第三期上線,將解讀近期論文《Light-Head R-CNN: In Defense of Two-Stage Object Det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