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瑞幸發布二季度財報時,CFO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小鹿茶是一款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市場潛力大,客戶接受度高,我們對茶飲料的前景激動不已。」
這個話講完沒幾天,9月3日瑞幸正式宣布旗下小鹿茶獨立運營,聘請人氣明星肖戰擔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並面向全國招募新零售運營合伙人。
瑞幸的做法既令人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的是戰略決策如此之快,而且動作幅度遠超外部觀察者的預期。不意外的是瑞幸團隊從組建的第一天開始就是這樣:強決策力,強行動力。
瑞幸不是一個「常規預測型」的商業物種,對外界來說,常常是瑞幸先行,觀察者再隨之剖析和解釋。
這一次瑞幸宣布小鹿茶獨立運營也不例外。如果細細分析市場風口、小鹿茶的試水效果、瑞幸的底層優勢以及戰略布局,會發現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決策。
有產業研究機構經過測算,將人口數、城鎮化率和年均購買杯數、杯均價相乘後,得出中國現制飲品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其中茶飲的市場規模達500億以上。
這兩年,喜茶、奈雪的茶、因味茶、茶顏悅色等一批新式茶飲品牌異軍突起,搶足了風頭,引來資本的競相追逐,成為這兩年飲品市場最令人興奮的投資熱點。在下沉市場,各式各樣的新茶飲店面也不斷湧現。
美團點評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其中一線城市現制茶飲門店增長59%,二線城市增長120%,三線及以下城市增長最高,達138%。
面對這樣的市場蛋糕和增長速度,瑞幸的入場也就顯得毫不奇怪。從小鹿茶7月份推出到現在很短的時間,市場反響很不錯,迅速獲得年輕人和名人明星的喜愛,擁有上億品牌曝光量,這無疑堅定了瑞幸決策層加碼擴張的信心。
而且,瑞幸本身的底層模式優勢也支持這樣的跨品類裂變。瑞幸能夠成為IPO速度最快的公司,能夠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把店面從0做到3000,其背後對新零售的理解、店面擴張速度的把控、供應鏈管理能力、資本能力無疑是經過極限壓力測試的,具有裂變的能力。
未來,一旦小鹿茶這張牌打贏了,瑞幸就可以實現「咖啡+新茶飲」雙品牌驅動,將辦公場景的咖啡消費和休閒場景的茶飲消費結合在一起,將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和三四五線下沉市場結合在一起,相互促進,更快獲客,更快發展,實現更好的營收和市值。
知易行難。
雖然小鹿茶進入的是一個風口賽道,但能否打好這一仗,卻需要仔細研究,周全決策。
新茶飲行業有新茶飲行業的特點。
過去20年,茶飲行業基本上經歷了三個時代:粉末時代,以粉末衝調為代表;街頭時代,以茶末和茶渣做基底茶,有鮮奶出現;新茶飲時代,設備專業+茶葉上等,配以鮮奶和水果。
這個變化基本上反映了一個大的趨勢,那就是更強調健康和品質,更時尚,更新鮮,更注重顏值,更迎合年輕人,注重身份標榜和粉絲效應。
總結起來,新茶飲的新,既新在產品和品質,也新在市場、營銷、獲客、運營模式。
從目前公布的小鹿茶的打法來看,符合新茶飲行業的市場特點。
小鹿茶的動物卡通品牌logo,黑色的富有張力的英文字體,注重社交媒體營銷宣傳,打造年輕人的潮流標籤,基本上都是精準地瞄準了年輕人受眾群體。從一開始手捧小鹿茶的劉昊然,到人氣明星肖戰,小鹿茶一直在強調對年輕人的IP號召力。
從小鹿茶目前公布的個性化店面品牌視覺來看,也在強化年輕元素、個性化、顏值,以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小鹿茶產品體系本身包括了牛乳茶系列、啵啵奶茶系列、可爾必思系列、水果茶系列、瑪奇朵系列等,在顏值和口感方面符合目前茶飲的新趨勢和新潮流。
在數位化運營和流量獲取方面,小鹿茶延續了瑞幸咖啡已經被試驗成功的打法。小鹿茶開發了獨立的APP和小程序點單系統,獨立的全新媒體矩陣,強化APP下單,用戶數據獲取,大數據精準設置店面點位,APP一鍵式智能門店管理,同時推出線上首杯免費補貼,線下品牌活動支持等。這是延續了瑞幸咖啡的數位化新零售打法。
有所不同的是,瑞幸咖啡一直走直營模式,而小鹿茶推出的是新零售運營合伙人模式。小鹿茶不收取任何形式加盟費,雙方是共同開拓市場、共擔風險的關係。運營合伙人負責門店選址、裝修、人員招募、訂單製作,總公司負責品牌營銷、客戶來源、產品研發、供應鏈採購、倉儲配送、收款、人員培訓等。如果合作夥伴不賺錢,總公司就不收費。
從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小鹿茶選擇合伙人模式並不奇怪。從其他行業來看,不管是順豐這樣的優秀快遞品牌,還是叮噹快藥這樣的醫藥配送企業,當他們面對下沉市場門店開拓時,比如進入縣城甚至鄉鎮、村寨,往往會選擇合作模式。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快速複製。而且就像日本著名連鎖超市7-11一樣,只要供應鏈和標準管理到位,加盟不會影響品質。
小鹿茶的市場定位就是三四五線下沉市場,與瑞幸咖啡主打一二線城市形成差異互補。而且小鹿茶主打休閒場景,瑞幸咖啡主打辦公場景。在茶飲市場,一線城市已經是競爭的紅海,而在下沉市場還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品牌。小鹿茶選擇進攻下沉市場,合伙人模式是節約成本,快速複製,迅速形成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的最好選擇。
更關鍵的是,小鹿茶的新零售合伙人模式,通過APP線上交易、大數據計算、AI圖像識別、生產設備物聯網化,完全可以區別於傳統加盟模式來控制好各個店面的交易、生產,比如線上下單可以避免私自收費,線上店面標記可以幫助識別線下店面的真偽,確保品質。這一點至關重要。
瑞幸這些年一直是風口浪尖的企業,褒揚與擔憂的聲音都有。
很多人擔心瑞幸的模式是否可持續,會不會一直虧損,但從二季度財報來看,瑞幸已經很接近實現盈虧平衡,運營效率不斷提升,規模效應顯現,虧損收窄。
今年二季度,瑞幸總營收9.09億元,同比增長689.4%。二季度門店運營虧損額度為5580萬元,同比2018年Q2下降了31.7%,門店運營虧損正在降低;二季度單店單日虧損額為555.2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收窄725.5元。瑞幸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客單價上漲、單杯成本下降共同形成了這個結果。
如果說過去一年多瑞幸走出了一條「店面裂變」的路,那麼小鹿茶獨立運營則是「模式裂變」。
小鹿茶本質上是將瑞幸咖啡驗證有效的新零售模式運用在了茶飲品類,其營銷模式、粉絲裂變、拉新獲客、數位化運營本質上是相通的,但同時又結合了茶飲行業的特性以及下沉市場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運營合伙人模式。
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可裂變的核心是可複製性,可複製性的背後是方法論的有效性。如果沒有有效的方法論,不可複製,那麼一個組織是不可能實現裂變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瑞幸咖啡作為新零售時代咖啡新物種,其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驗證了新零售時代新方法論的有效性,這可以對其他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啟發。
據瑞幸咖啡營運長劉劍在發布會上介紹,雖然小鹿茶和瑞幸咖啡分別有獨立的APP,但後臺是打通的,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可以通過已有的瑞幸咖啡APP購買小鹿茶,小鹿茶APP的用戶也可以通過小鹿茶APP購買瑞幸咖啡,客戶共享,產品共享。而且統一對接外賣平臺,以及全年各類線上、線下市場營銷活動支持。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小鹿茶複製和裂變了瑞幸咖啡「品質至上、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理念,這是瑞幸咖啡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底色。瑞幸咖啡掀起的咖啡「平權運動」令人印象深刻,這個理念本身是具有可複製性的。
總之,從瑞幸咖啡到小鹿茶,變化的是品牌和品類,不變的是運營者強大的品牌、技術、資本、供應鏈管理能力、數位化能力和對新零售的理解。在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茶飲市場,小鹿茶表現如何,能否再造一個估值百億的品牌,無疑是值得關注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