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零時41分,迎來大雪節氣。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標誌著仲冬(即農曆十一月)時節的正式開始,氣溫將更低,白晝也將更短。
你那裡下雪了嗎?
大雪時節,冷空氣活動頻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到了大雪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更大、範圍更廣,天氣也變得更冷了。
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信息,未來三至五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受弱冷空氣影響,6日至7日,內蒙古中部、東北地區中南部、江南東部和南部、華南中北部等地將降溫4~6℃。
此外,8日至9日還將有一股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中南部、華北、黃淮等地將降溫4~6℃,其中,東北地區中南部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0~12℃;上述部分地區有4~6級風,陣風7~8級。
大雪三候
大雪時節分為三候:「一候鶡鴠(音:hé dàn)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鶡鴠不鳴: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
虎始交: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 (朱偉著)
大雪習俗,南北不同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經過一番製作,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大雪飲食,進補要得當
大雪節氣到來,天氣變得更加寒冷了,這個時候要注意調整飲食,多吃蔬菜來補充營養、防止上火。到底大雪節氣吃什麼比較適宜呢?
由於冬季天氣乾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蓮藕能清熱潤燥,深受歡迎。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鏽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儘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天冷時,人們容易飲食過量。美國巴斯帝爾大學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有助於防止身體發胖。西葫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含熱量相對較低,消化速度較慢,飽腹時間也較長,因而可以防止冬日過量飲食。
西葫蘆中還含有胡蘿蔔素,有益抗擊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蘆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湯吃。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稱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溼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痺、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後食用。
冬季是很需要補水的季節,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多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具有滋補清熱、通便解結的作用。
甘蔗含糖量高,應控制食用量,睡前不宜吃。
大雪養生有「七宜」
一宜保暖
冬屬陰,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飲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四宜調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運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五宜通風
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六宜粥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七宜早睡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
昨天小編拿到了體檢報告
好幾項有問題呢
哎~~~~
要好好養生了
點個
祝願小編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吧
好了
話不多說了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大家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雯雯醬
審稿人: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