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新增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等九個海淡水養殖原良種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我國又新增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等九個海淡水養殖原良種

2011-12-13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漁業報        瀏覽量: 4745 次 我要評論

  特約記者 王丹

  12月初,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中華絨螯蟹「光和1號」、海灣扇貝「中科2號」、松浦紅鏡鯉等9個水產新品種,經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的第四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按照《水產原、良種審定辦法》審議通過。&nbsp

&nbsp&nbsp&nbsp&nbsp農業部漁業局局長趙興武在會上說,審委會成立以來,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100種,其中一大批水產新品種已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推廣,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漁民增收做出貢獻;經審委會驗收通過的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共計60家,這些原良種場在水產種質資源搜集、整理和保存,新品種選育和優質原良種親本生產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這些成果充分表明,水產種業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展快,成效顯著。&nbsp

&nbsp&nbsp&nbsp&nbsp趙興武強調,漁業發展的基礎是苗種。今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為水產種業發展出謀劃策,全面提升水產種業發展水平,為「十二五」期間現代漁業建設貢獻力量。他要求審委會做好兩項重點工作,一是做好水產新品種審定工作。鼓勵水產育種領域各位專家加強研究,多出品種、快出品種、出好品種。要求各位委員在新品種審定工作中堅持標準、嚴格把關、不徇私情、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嚴格地開展評議,切實維護審定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二是指導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和管理。要求各位委員繼續深入研究水產原良種體系建設發展思路,為主管部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做好國家級原良種場驗收複查工作,引導原良種場生產建設向標準化方向發展。&nbsp

&nbsp&nbsp&nbsp&nbsp會議審議通過了鄧偉秘書長作的《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秘書處2011年工作報告》,並對2012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研究探討。&nbsp

&nbsp&nbsp&nbsp&nbsp農業部漁業局局長、審委會主任委員趙興武出席會議並講話,貴州省農委主任劉福成出席會議並致辭,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審委會副主任委員李彥亮出席會議。大會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魏寶振主持,新品種審定會由審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清印、桂建芳主持。&nbsp&nbsp
&nbsp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江海21號」成蟹池塘養殖,新品種「諾亞1號」的養殖方式
    諾亞1號 '2017年4月,中華絨螯蟹新品種「諾亞1號」獲農業部頒發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為GS-01-005-2016。「諾亞1號」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選育而得.
  • 2017年中華絨螯蟹、克氏原螯蝦病原檢測結果
    2017年,公司(利洋)研究所繼續對全國各中華絨螯蟹和克氏原螯蝦養殖地區主要病原進行跟蹤檢測,樣品來源主要是各地水產藥店不定期送檢及公司研究所補充採樣。實驗室檢測方法以PCR檢測為主,並結合解剖、細菌、病理、流行病學等方法輔助診斷,詳細記錄每個病例,樣品拍照並保存。主要檢測病原項目有:白斑綜合症病毒(WSSV)、螺原體(Spiroplasma)。
  • 9-11月,被緊盯的生殖洄遊 中華絨螯蟹的整個十月
    &nbsp  □撰文/張甜&nbsp攝影/朱輝峰&nbsp  中華絨螯蟹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浙、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長江上遊的四川也有。20世紀70年代開始,湖南開始引進中華絨螯蟹,現在已遍布嶽陽、益陽、常德、漢壽、湘陰、華容等15個縣市。
  • 如東縣大豫鎮與臺灣苗粟縣合作養殖中華絨螯蟹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如東消息 一隻只來之不易的「中華絨螯蟹」的蟹苗,孕育著希望,凝結著深情,從上海空運至寶島臺灣,一份情緣正在展開,一份份情意正被傳遞,一次農業領域深層次的合作正被成功地實現……  傾情相助,為了臺灣同胞的需求  中華絨毛蟹臺灣人很喜歡吃
  • 我國螃蟹產業「橫著」走出產量近30億噸 華東地區為主要淡水養殖區
    目前,我國常見的螃蟹有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青蟹和中華絨螯蟹(河蟹、毛蟹、清水蟹)等。 我國螃蟹主要類型 數據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鑑 目前,我國螃蟹養殖方式主要分為海水和淡水養殖兩種。
  • 它被稱之為江蘇省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是中華絨螯蟹的養殖基地
    地處長江中下遊的六朝古都南京,因城區周邊緊挨著長江水系,故這裡大大小小的湖泊密布,河叉縱橫,隨著水中的泥沙淤積,便形成了一個個的溼地公園。隨著當地水中養殖業的推廣,這裡又形成了中華絨螯蟹重要的養殖基地。養殖產品的優劣取決於水質的好與壞。所以,固城湖的水質是固城湖溼地公園引以為傲的資本。
  • 上海欲培育「滬」字牌良種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5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今天,以上海海洋大學為第一單位申報的「中華絨螯蟹新品種選育與產業關鍵技術集成創新」項目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記者從上海海洋大學了解到,這項「一等獎」或將在不久的將來給上海帶來「滬」字牌良種蟹,打破上海本地大閘蟹長期在陽澄湖大閘蟹面前「抬不起頭」的困局。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大閘蟹,雖然上海人以愛吃、會吃大閘蟹出名,但本地養殖的大閘蟹卻一直得不到認可。
  • 斑點叉尾鮰「江豐1號」良種推介會在湖北鹹寧嘉魚縣召開
    斑點叉尾鮰「江豐1號」良種推介會在湖北鹹寧嘉魚縣召開2019-05-30 17: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407 次 我要評論 「江豐1號」良種推介會暨2019年度斑點叉尾鮰良種生產現場觀摩會在湖北嘉魚圓滿舉行。
  • 淡水蟹中的霸主: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閘蟹(中華絨毛蟹)!
    大閘蟹的小名片:  蟹類家族極其龐大,僅我國便有800多種,但大閘蟹所在的方蟹科絨螯蟹屬,卻只有四種,即中華絨螯蟹(大閘蟹)、日本絨螯蟹、狹額絨螯蟹和直額絨螯蟹。以絨螯蟹相稱,是因為它們的鰲足上長有濃密的絨毛,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做「毛蟹」。
  • 中華絨螯蟹白斑症病毒病的流行特點和防控措施
    > 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是我國重要的淡水經濟蟹類,目前已在我國規模化養殖。,處於同一養殖塘中的中華絨螯蟹隨後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嚴重的整個池塘的小龍蝦和中華絨螯蟹全部死亡,發病順序明顯,很有規律。
  • 長江刀魚禁止生產性捕撈:產量急劇下降,野生每斤價格逾萬元
    2018年12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長江刀魚)、鳳鱭(鳳尾魚)、中華絨螯蟹(河蟹)專項捕撈許可證,禁止對這三種天然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在此之前,刀鱭和鳳鱭採取專項捕撈制度,即根據資源和生產情況限額發放《漁業捕撈許可證(專項) 》,獲得該許可的市場主體才可以進行相關的捕撈活動。
  • 「黃海1號」:我國海水養殖動物第一個新品種
    近日,「中國對蝦『黃海1號』新品種及其健康養殖技術體系」課題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王清印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專訪。&nbsp我國養殖對蝦的第一個新品種&nbsp對蝦是我國特產之一。中國對蝦是全世界20多種對蝦中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主要產於我國黃海和渤海,素以品質優良而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 今年起「長江三鮮」取消專項捕撈許可
    &nbsp&nbsp&nbsp&nbsp上個月起,江蘇長江、淮河幹流水域進入為期4個月的禁漁期。今年也是長江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取消專項捕撈許可的第一年。&nbsp&nbsp&nbsp&nbsp長江刀魚為何徹底禁捕,人工養殖現狀怎樣?
  • 淡水珍珠養殖亟待向綠色發展轉型
    我國的淡水珍珠養殖技術,始於公元11世紀的宋代。在那時,珍珠是達官貴人、巨商富賈的專屬品。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淡水珍珠蚌人工繁育技術的成功,我國淡水有核珍珠養殖一舉超越日本,並實現產量連續35年穩居世界首位。珍珠也成為我國早期重要的出口創匯農產品。
  • 我國當前淡水養殖市場分析與展望
    &nbsp隨著漁業行業的快速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淡水養殖。從最開始的普通池塘養殖到現在的多元化養殖模式,工廠化養魚池、家庭庭院水池、河渠水庫等方式被廣泛運用,我國已有將近1838萬平方米的淡水面積被大幅度開發用於水產養殖。&nbsp&nbsp據相關數據分析,2014-2017年我國淡水魚產量將持續增長。
  • ...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良種驢、牛和中華蜂增收養殖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漳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2018年度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良種驢、牛和中華蜂增收養殖採購項目 中標公告 甘肅全信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漳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委託,對漳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2018年度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良種驢、牛和中華蜂增收養殖採購項目以公開招標形式進行採購
  • 今年首批1.9噸上海崇明清水大閘蟹出口日本東京
    9月18日,今年首批1.9噸崇明清水大閘蟹,經上海海關所屬崇明海關查驗合格後,通過空運發往日本。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是我國的水產名品。上海市崇明島附近水域江海交匯,鹹淡水交接,不僅是自然條件下大閘蟹幼體生長的故土,也是我國最早開展大閘蟹苗種培育的地方。近三十年來,崇明島一直是我國長江大閘蟹優質蟹種培育基地,良種推廣養殖輻射到全國近18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崇明本島養殖的「崇明蟹苗」、「崇明清水大閘蟹 」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多年來不斷收到國外客戶的訂購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