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兩口年過半百再創業,河北傳統美食缸爐燒餅吸引了多少...

2020-12-14 農民日報

2月1日,大年初八。

早晨五點半,冀中平原還在夜幕中安靜地睡著,河北省定州市寨西店村村民李洪利夫婦的燒餅店已亮起了燈,燈光透過「李記缸爐燒餅」的燈箱牌匾,朦朧中映亮了街景。

「今天初八,是個好日子。」燒餅店老闆李洪利戴著口罩、從三輪車上卸下一袋麵粉,「開張討個好彩頭!」

同樣戴著口罩的妻子陳蘭芬正麻利地往面盆裡打著雞蛋,「這個年因為疫情防控,人們走動得少,但是大家也得吃乾糧啊,前兩天就有老顧客打電話問我們啥時候開張,咱也得保證乾糧供應呀!」說著,一盆雞蛋就打好了。

店面不大,顧客可不少

李洪利今年55歲,之前在農村是木匠,手很巧。年輕時學過修手錶,打燒餅,但之前一直沒用上。後來縣城手工定做家具的越來越少,慢慢也就不做木匠了。

老兩口育有一兒一女,孩子前幾年都在城裡安了家,孝順的孩子把老兩口接到城裡住。

從農村走出來的兩口子勤勞了一輩子,在城裡也閒不住,去年在縣城租下了這間只有一米二寬、四五平米的小店面,開起了缸爐燒餅店,把打燒餅的老手藝又拾了起來。

缸爐燒餅是冀中平原的一味傳統美食,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做成。講究用傳統釉面水缸盤成泥爐,把麵餅貼在缸壁上,再利用泥爐底部的炭火焙烤,這樣做出來的燒餅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口盈香。

大年初八一大早,李洪利夫婦打的第一爐燒餅新鮮出爐。

「你別看我們這店不大,顧客可不少!」

談起自家的燒餅,李洪利的神情透出幾分驕傲,「咱的燒餅個兒大,賣一塊五一個,始終沒有漲價。有的人騎自行車走十幾裡路來我這買燒餅,只要是吃過咱這燒餅的,沒有不說好的!」

原來,老李的缸爐是自己動手盤的,這個手巧的莊稼漢利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做了三口缸爐,經過反覆調校,在店裡留下了最好用的一個。

去年,他又積極響應政府環保的號召,主動撤掉炭盆,換上了燃燒液化氣的爐芯。「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現代技術!」李洪利談起改進的缸爐,不住地感慨:「舊炭盆火候難把握,而且汙染大、不衛生;新爐芯能精準控制火候,保證每爐燒餅都是飽滿酥脆,效率也高了。現在每天能比過去多打兩爐燒餅,多賺五六十塊錢呢!爐子不冒煙了,人也乾淨衛生了,咱也算給華北汙染治理做貢獻呢!」

小店雖不大,但為了開張,老兩口特意搞了衛生,邊邊角角都清理了,並做了消毒。

「現在是病毒傳播的高危時期,咱可不敢馬虎,電視裡天天說讓大家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俺們小店更得把衛生清潔放在第一位。」

老兩口愛乾淨、又勤快,怕今天起大早來不及,昨天晚上就把櫥窗和案板擦得乾乾淨淨,地面用消毒水擦了好幾遍,不鏽鋼案板鋥光瓦亮。

隔離病毒,不隔離鄉情

「這次的病毒可真厲害,看電視,每天確診和死亡的人數都在增加,新聞裡倡導咱老百姓儘量少去人多的地,少串門,在家過年自己安全,也是為了不給別人找麻煩。」老李邊說,手裡邊擀著面,一會兒功夫,幾十個十公分左右見方的燒餅面整齊成排擺滿了案板。

妻子在一旁也沒閒著,頭也不抬,手始終忙著和面、揪劑子。

當被問及對現在的生活滿不滿意,陳蘭芬眼睛眯成了一道縫,說,「孩子孝順,我們掙錢夠花,挺好!老了老了,俺們老兩口倒天天黏一起了。」

因為疫情防控,小店歇了十幾天。

「俺們尋思著,隔離病毒是咱每個人必須做的,但鄉情永遠都不會隔離。」說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老李眼神變得凝重起來。

「這年剛過沒幾天,就有老顧客打電話問我們啥時候開張。」老李說,「俺們做的是小本買賣,必須良心經營,選料上從來不糊弄人。比如說燒餅上撒的白芝麻都是俺們每天早晨四五點、天還沒亮去菜市場,優先挑選最飽滿的大芝麻;還有和面時捨得放雞蛋,這樣和出來的面才勁道、好吃。」

每逢節假日快要結束的時候,經常有人10個、20個地買,買了返程帶回石家莊、保定、北京等城市吃,嘗嘗家鄉的味道。

聽陳蘭芬說,有個小夥子,也不知道叫啥,每隔兩天肯定會準時來買兩三個燒餅,問他為啥,他說:「買給我媽吃的,我媽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但就是好這口,愛吃這個店的燒餅,每天都吃一個半個的,天天離不了。」

老兩口心裡打著鼓給小店開張,不圖掙錢,就想著能方便街坊鄰裡買點乾糧。「現在家家都不出門,懶得做飯了,買點燒餅吃,也能換換口味。」陳蘭芳說。

開春暖和了,我們加油幹

和面、揪劑子,擀麵,上油酥、鋪芝麻,掛爐,每個環節都用足了料。紅彤彤的爐火照得兩口子滿面紅光,個把鐘頭左右,伴隨著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兩口子在新年的第一爐燒餅冒著香氣出爐了。

此時,街道上開始有了三三兩兩的人,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戴著口罩。

「過年好啊!」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路過小店停下了腳步,「好久沒吃到這口了,惦記很長時間了,先來十個。」

原來這個老大爺也是缸爐燒餅的回頭客,家住得不遠,今天早上出來買東西看到小店開張,甚是歡喜。他說,過年孩子們都回來了,天天在家大魚大肉也吃膩了,正好買些燒餅換換口味。

「冬天是打燒餅的淡季,賣得少一些,不過每月俺們兩口子也能賺個五千左右。」李洪利期盼著春天的到來,「開春暖和了,我們加油幹,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等到了夏天,我們計劃換個新三輪摩託車,再租個大點兒的店面!」

談到夏天的計劃,老兩口眼裡放著光。

「等換了店面,再僱一兩個人,俺們也開發點新品種,比如燒餅夾雞蛋、燒餅夾燜子、燒餅夾驢肉啥的。」

今年春節與以往的每一年都不同,原本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街道格外安靜,燒餅店敞開的窗戶飄出陣陣香氣,偶有戴著口罩的過路人駐足,老兩口忙碌的身影正訴說著「新時代屬於每一位奮鬥者」。

庚子鼠年,開工大吉!

相關焦點

  • 變味的家鄉缸爐燒餅
    我的家鄉位於河北石家莊西北部平原一帶。家鄉的缸爐燒餅,香脆爽口,筋道耐嚼,可謂特產美味。每逢回老家,午餐總要買幾個解解饞,吃了還得帶幾個回市裡,給親朋好友分享。一問店主方知:農村禁煤了,現在環保治理不讓賣煤,也不讓農民燒煤了,全部改為用電和燃氣取暖做飯,所以做缸爐燒餅的沒煤可買。(註:傳統缸爐燒餅都是用煤做燃料)
  • 河北小吃-缸爐燒餅
    燒餅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麵食,酥脆香是評價燒餅的最佳形容。在河北石家莊、唐山等地有一種燒餅,味香酥脆、外焦裡嫩,又因獨特的製作工藝而令人讚譽,叫「缸爐燒餅」。缸爐燒餅,相傳元朝末年,戰爭連年、人們流連失所,因缺乏炊具,一個火爐匠利用廢墟中的缸瓦片,將麵團放在缸瓦片上,再用火烤,結果發現口味不錯,酥脆可口,人們吃了反響不錯。再後來火爐匠用鑿穿底的水缸,架上炭火,將燒餅貼到缸內壁進行烘烤,生意很好。這之後,人們將它稱作缸爐燒餅。
  • 缸爐燒餅:縱到唇邊更放香
    文/林慶榮在《中國烹飪百科全書》中收錄的各地傳統名小吃中,燒餅共有十九種,其中七種源自河北。石家莊的缸爐燒餅、唐山棋子燒餅、邯鄲老槐樹燒餅、保定張嘴燒餅、衡水鞋底燒餅……實際上,河北的燒餅數也數不清。
  • 據說燒餅有100多種,井陘人最愛吃的還是缸爐燒餅
    關於燒餅的種類大概有:大餅、烤餅、縉雲燒餅、溫縣古麵坊傳統(老面)燒餅、傳統燒餅、瑚溝燒餅、芝麻燒餅、油酥燒餅、起酥燒餅、發麵堆、掉渣燒餅、糖麻將燒餅、爐幹燒餅、缸爐燒餅、蘿絲轉燒餅、油酥肉火燒、什錦燒餅、爐粽子、牛舌餅、狗舌頭等 等100多個花樣!
  • 河北美食系列:香脆的古月缸爐燒餅,饞動您的味蕾
    缸爐燒餅這一北方的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讓無數食客回味。其中平山古月鎮的缸爐燒餅更是一大亮點,這裡的缸爐燒餅是古月的兩大美食之一,現在石家莊市區裡面很多商店都在銷售古月的缸爐燒餅。今天我們一起看看一對做缸爐燒餅十餘年的小楊夫妻,他們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做一千多個燒餅,靠著燒餅,發家致富。
  • 地方美食:記憶裡的缸爐燒餅
    地方美食:記憶裡的缸爐燒餅缸爐燒餅,用火爐燒缸製作的燒餅,因此叫缸爐燒餅。用缸製作食品是一缸爐燒餅 配料圖片 種很獨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燒出的燒餅不糊、面光,吃起來香、酥、脆。這種燒餅的製法在火候上極講究,因缸裡呈凹形,涼或熱燒餅都要滑下來。缸爐燒餅形圓,上有花簷,大小同現在的芝麻燒餅差不多。所謂的缸爐燒餅,製作過程並不複雜。首先要起面,就是用約五十度的水,加上適量的食用鹽(切記不能加多,加多則無法下咽)和面。面和好後,置於案板,用擀麵杖壓成薄餅狀,手指沾油,均勻塗抹於餅上,灑一些生面,摺疊,再壓。如上動作反覆幾次,可成。
  • 石家莊特色缸爐燒餅,解鎖小時候的花樣吃法
    石家莊的特色燒餅「缸爐燒餅」莊裡人都知道也愛吃,我是從小吃到大的,記得小的時候每個村都有一個打缸爐燒餅的,用一個鐵皮桶改成的大煤爐子,中間燒煤球,周圍一圈貼滿了長方形的燒餅,有芝麻的一面衝外,烤的金黃酥脆,尤其剛剛出爐的酥酥脆脆特別好吃。
  • 傳統小吃也能走進尋常百姓家,家庭版缸爐燒餅,香酥脆,一口掉渣
    缸爐燒餅,顧名思義是用火爐燒缸製作的燒餅。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燒出的燒餅不糊、面光、吃起來香、酥、脆。缸爐燒餅是京津冀地區特色小吃之一,在河北出現較多。我第一次吃到缸爐燒餅,就被這一口掉渣的口感所吸引,再看到咬開後的燒餅截面,層次分明,更是喜歡。
  • 大缸當烤箱,做唐山樂亭缸爐燒餅的人家
    相傳一個叫石老化的人創始於清代 ,缸爐燒餅是用陶製大缸橫臥,內壁貼餅用炭火烤制而成。精選上等豬肉調製肉餡,運用傳統方法烤制。燒餅色澤焦黃,酥脆可口,味道鮮美,香而不膩。
  • 河北十大中國地域名小吃公布,石家莊缸爐燒餅、驢肉火燒入選
    河北十大中國地域名小吃公布,石家莊缸爐燒餅、驢肉火燒入選 2018-01-21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有吃過缸爐燒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去過石家莊的人都聽說過缸爐燒餅,缸爐燒餅原是河北省美食,傳入北京後成為北京小吃,所謂的缸爐燒餅就是用火爐燒缸做成的燒餅,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製作方法,缸爐燒餅呈圓鼓形,色焦黃、味鮮美,香酥可口,別有風味,是外地遊人極喜愛的食品。缸爐燒餅有著香。酥。脆。
  • 缸爐燒餅羊雜湯,好比一對花鴛鴦,羊雜湯攤旁準有家賣缸爐燒餅的
    石家莊一帶有種特色美食叫缸爐燒餅,堪稱中國北方麵食中的一絕。燒餅略呈長方形,扁扁的,一面沾了芝麻,一面烙著微黑的煳印。打燒餅時熱乎乎的香味就從爐膛裡衝出來,直往鼻腔裡拱,拱得你饞涎欲滴,顧不上燙,伸手進去抓一個出來,「嘎巴」咬一口,整個燒餅的「芝麻皮」便脆生生地爆裂開來。
  • 實拍:讓吃貨欲罷不能的缸爐燒餅!網友:震撼
    文/鄉土365(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缸爐燒餅,顧名思義是指用爐燒缸製作的燒餅,這種特色的小吃以河北地區較為流行,缸爐燒餅外形如鼓,色澤焦黃,吃起來香酥美味,受到不少人的青睞,而當看到製作過程的時候,不少網友也表示震撼。
  • 河北燒餅(火燒)知多少?
    而這些年剛剛興起的炸燒餅,則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吃法。平泉燒餅採用發麵,配合芝麻醬做出分層效果,表面沾有芝麻,相同做法的燒餅,在山海關和北京也有,但個頭較平泉燒餅遜色了很多,記得今年夏天在山海關吃燒餅,起碼要吃兩個才能飽。
  • 舌尖上的石家莊:正定八大碗、缸爐燒餅...美味!
    導語:對於一個吃貨來說,永遠不會嫌棄吃的太多,對於美食的追求也是永無止境的。那還等什麼,就跟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石家莊的美食吧!由河北正定郝家傳承祖上排骨烹飪秘方而成。其做法是選用新鮮排骨,搭配各種天然中草料及特殊煮製工藝製作而成,其風味獨特,肉質爽滑。  麵食篇  藁城宮面  宮面系藁城傳統名特麵食品,風味獨特。
  • 石家莊這一家的缸爐燒餅,三十年老店,味道怎麼樣呢
    要說到缸爐燒餅,清真寺街上有一家不得不提。小編有很多同學都在清真寺街附近住,吃完之後都讚不絕口。做缸爐燒餅的是一位奶奶,據說她從三十歲就開始在做燒餅了,到今天已經三十年了。它的名字就叫白家缸爐燒餅。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小柵欄裡面,居民樓下面,不是一個很顯眼的地方,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要說缸爐燒餅,還是她家的值得一試啊。
  • 屬於石家莊人的特殊記憶「缸爐燒餅」
    但是很少有人吃過石家莊的特產「缸爐燒餅」吧!這缸爐燒餅夾驢肉也是另一種風味呢,酥脆的表面鋪滿了芝麻,燒餅裡面夾滿了剛出鍋的驢肉,一口咬下去,口感回味無窮!其實說起來這道美食,那石家莊這座城市是最有發言權的了。
  • 單車一路下雲南(1)石家莊美食多,大冷天要吃燙嘴的缸爐燒餅
    說起燒餅,河北絕對是燒餅大省,四面八方的種類和叫法都不相同。石家莊地區有眼前這種缸爐燒餅,冀東的唐山地區有著名的棋子燒餅,保定的河間府更有火遍了華北的驢肉火燒,就連我的老家玉田縣都有皮燒餅、脆燒餅、肉酥燒餅等等不一而足,可見大河北的燒餅文化有多發達。我估計大多數河北人都會有燒餅情節,因為這是深藏於味蕾之中的家鄉記憶。
  • 缸爐燒餅等河北9種小吃榮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
    來自河北的石家莊飯店紅星包子、石門一味缸爐燒餅、承德老三羊湯、張家口撈汁莜麵、昌黎趙家館餃子、唐山鴻宴飯莊棋子燒餅、唐山鳳凰園酥餅、保定白家牛肉罩餅、滄州李春秋驢肉火燒9種小吃榮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獲獎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獲獎企業代表在現場進行了展示與製作,李金早局長親自到河北展區進行視察指導,眾多參會代表與市民到河北展區品嘗小吃,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 麵點師教你做缸爐燒餅,又香又酥少油健康好吃不膩,學會能擺攤
    無論你走到哪一個地方,都想嘗一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不知道你有沒有來過河北,河北有一種特色小吃,叫「缸爐燒餅」。河北的缸爐燒餅非常有名,外殼上一層密密麻麻的白芝麻烤得金黃焦香,皮脆內軟,很有嚼頭。尤其是剛出爐的缸爐燒餅,吃起來格外香,一個燒餅三兩下就進肚了。很多來河北玩的外地朋友都會帶一些缸爐燒餅回去給家人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