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大年初八。
早晨五點半,冀中平原還在夜幕中安靜地睡著,河北省定州市寨西店村村民李洪利夫婦的燒餅店已亮起了燈,燈光透過「李記缸爐燒餅」的燈箱牌匾,朦朧中映亮了街景。
「今天初八,是個好日子。」燒餅店老闆李洪利戴著口罩、從三輪車上卸下一袋麵粉,「開張討個好彩頭!」
同樣戴著口罩的妻子陳蘭芬正麻利地往面盆裡打著雞蛋,「這個年因為疫情防控,人們走動得少,但是大家也得吃乾糧啊,前兩天就有老顧客打電話問我們啥時候開張,咱也得保證乾糧供應呀!」說著,一盆雞蛋就打好了。
店面不大,顧客可不少
李洪利今年55歲,之前在農村是木匠,手很巧。年輕時學過修手錶,打燒餅,但之前一直沒用上。後來縣城手工定做家具的越來越少,慢慢也就不做木匠了。
老兩口育有一兒一女,孩子前幾年都在城裡安了家,孝順的孩子把老兩口接到城裡住。
從農村走出來的兩口子勤勞了一輩子,在城裡也閒不住,去年在縣城租下了這間只有一米二寬、四五平米的小店面,開起了缸爐燒餅店,把打燒餅的老手藝又拾了起來。
缸爐燒餅是冀中平原的一味傳統美食,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做成。講究用傳統釉面水缸盤成泥爐,把麵餅貼在缸壁上,再利用泥爐底部的炭火焙烤,這樣做出來的燒餅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口盈香。
大年初八一大早,李洪利夫婦打的第一爐燒餅新鮮出爐。
「你別看我們這店不大,顧客可不少!」
談起自家的燒餅,李洪利的神情透出幾分驕傲,「咱的燒餅個兒大,賣一塊五一個,始終沒有漲價。有的人騎自行車走十幾裡路來我這買燒餅,只要是吃過咱這燒餅的,沒有不說好的!」
原來,老李的缸爐是自己動手盤的,這個手巧的莊稼漢利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做了三口缸爐,經過反覆調校,在店裡留下了最好用的一個。
去年,他又積極響應政府環保的號召,主動撤掉炭盆,換上了燃燒液化氣的爐芯。「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現代技術!」李洪利談起改進的缸爐,不住地感慨:「舊炭盆火候難把握,而且汙染大、不衛生;新爐芯能精準控制火候,保證每爐燒餅都是飽滿酥脆,效率也高了。現在每天能比過去多打兩爐燒餅,多賺五六十塊錢呢!爐子不冒煙了,人也乾淨衛生了,咱也算給華北汙染治理做貢獻呢!」
小店雖不大,但為了開張,老兩口特意搞了衛生,邊邊角角都清理了,並做了消毒。
「現在是病毒傳播的高危時期,咱可不敢馬虎,電視裡天天說讓大家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俺們小店更得把衛生清潔放在第一位。」
老兩口愛乾淨、又勤快,怕今天起大早來不及,昨天晚上就把櫥窗和案板擦得乾乾淨淨,地面用消毒水擦了好幾遍,不鏽鋼案板鋥光瓦亮。
隔離病毒,不隔離鄉情
「這次的病毒可真厲害,看電視,每天確診和死亡的人數都在增加,新聞裡倡導咱老百姓儘量少去人多的地,少串門,在家過年自己安全,也是為了不給別人找麻煩。」老李邊說,手裡邊擀著面,一會兒功夫,幾十個十公分左右見方的燒餅面整齊成排擺滿了案板。
妻子在一旁也沒閒著,頭也不抬,手始終忙著和面、揪劑子。
當被問及對現在的生活滿不滿意,陳蘭芬眼睛眯成了一道縫,說,「孩子孝順,我們掙錢夠花,挺好!老了老了,俺們老兩口倒天天黏一起了。」
因為疫情防控,小店歇了十幾天。
「俺們尋思著,隔離病毒是咱每個人必須做的,但鄉情永遠都不會隔離。」說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老李眼神變得凝重起來。
「這年剛過沒幾天,就有老顧客打電話問我們啥時候開張。」老李說,「俺們做的是小本買賣,必須良心經營,選料上從來不糊弄人。比如說燒餅上撒的白芝麻都是俺們每天早晨四五點、天還沒亮去菜市場,優先挑選最飽滿的大芝麻;還有和面時捨得放雞蛋,這樣和出來的面才勁道、好吃。」
每逢節假日快要結束的時候,經常有人10個、20個地買,買了返程帶回石家莊、保定、北京等城市吃,嘗嘗家鄉的味道。
聽陳蘭芬說,有個小夥子,也不知道叫啥,每隔兩天肯定會準時來買兩三個燒餅,問他為啥,他說:「買給我媽吃的,我媽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但就是好這口,愛吃這個店的燒餅,每天都吃一個半個的,天天離不了。」
老兩口心裡打著鼓給小店開張,不圖掙錢,就想著能方便街坊鄰裡買點乾糧。「現在家家都不出門,懶得做飯了,買點燒餅吃,也能換換口味。」陳蘭芳說。
開春暖和了,我們加油幹
和面、揪劑子,擀麵,上油酥、鋪芝麻,掛爐,每個環節都用足了料。紅彤彤的爐火照得兩口子滿面紅光,個把鐘頭左右,伴隨著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兩口子在新年的第一爐燒餅冒著香氣出爐了。
此時,街道上開始有了三三兩兩的人,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戴著口罩。
「過年好啊!」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路過小店停下了腳步,「好久沒吃到這口了,惦記很長時間了,先來十個。」
原來這個老大爺也是缸爐燒餅的回頭客,家住得不遠,今天早上出來買東西看到小店開張,甚是歡喜。他說,過年孩子們都回來了,天天在家大魚大肉也吃膩了,正好買些燒餅換換口味。
「冬天是打燒餅的淡季,賣得少一些,不過每月俺們兩口子也能賺個五千左右。」李洪利期盼著春天的到來,「開春暖和了,我們加油幹,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等到了夏天,我們計劃換個新三輪摩託車,再租個大點兒的店面!」
談到夏天的計劃,老兩口眼裡放著光。
「等換了店面,再僱一兩個人,俺們也開發點新品種,比如燒餅夾雞蛋、燒餅夾燜子、燒餅夾驢肉啥的。」
今年春節與以往的每一年都不同,原本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街道格外安靜,燒餅店敞開的窗戶飄出陣陣香氣,偶有戴著口罩的過路人駐足,老兩口忙碌的身影正訴說著「新時代屬於每一位奮鬥者」。
庚子鼠年,開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