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滅九族,慘遭朱棣滅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犯了什麼罪?

2020-12-19 一行史書

導語:人們都知道,還是燕時候的朱棣就已經有了雄心壯志。即使他的侄子朱允炆在背的時候,他也絲毫不畏懼,依然揮師南下,奪取朱允炆的權利。這也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件事情——靖難之役。

但是朱棣登基之後,他的猜忌心也越來越強。所以他身邊的人都提心弔膽,生怕自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方孝孺作為一介臣子,竟然會被朱棣滅十族,滅九族已經是比較高的刑罰,可見朱棣對方孝儒之恨,為什麼方孝孺會經此一劫?

一、誰為方孝孺?

方孝孺是浙江人,明朝的大臣,明太祖朱元璋崩逝之後,朱允炆繼位就將方孝孺招回到京師,擔任翰林學士的職位,。孝孺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有才情的人,他也寫過非常多的作品,也是一位明朝的文學家。

方孝孺從小就對學習非常感興趣,他的老師是宋濂。但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明成祖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一時間,屍橫遍野,燕王朱棣一直都有謀反的野心,現在終於得逞,人人都如牆頭草一般,隨波逐流。

在靖難之役之中,朱允炆和他的叔叔朱棣對戰的時候,方孝孺曾經寫過朱允炆對朱棣討伐的戰書。方孝儒本身自己的成就也是比較的高,也有著「小韓愈」的稱呼。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就已經肯定了方孝孺的才能。

就算方孝儒被仇家陷害,也曾一度鬧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也並沒有降罪於他,反而釋放了他。方孝孺也忠心耿耿,自從朱允炆繼位之後,他任翰林學士,一直盡心輔佐朱允炆。

二、朱棣為何滅他家十族?

朱棣登基之後,他一直想要名正言順的尊位,也想師出有名地登上這個位置。所以方孝孺就成了朱棣眼中,需要利用的人。因為方孝孺也曾經受到過朱元璋的誇讚,受過朱允炆的重用,倘若由他來寫朱棣的即位詔書也一定是民心所向。

雖然朱允炆的性格比較軟弱,也沒有他叔叔朱棣英氣逼人、器宇軒昂,但是他的臣子方孝孺卻堅韌不拔,從來沒有朱棣低過頭,也斥責朱棣,這是謀權篡位,誓死不從。

但是朱棣心狠手辣、軟硬兼施,方孝孺依舊不改初心。朱允炆雖然用削藩的一件事情挑起了燕王的謀反,削藩這一件事情不但讓其他的朱氏宗族人心惶惶,朱允炆也不會以這樣快的速度下位,也不會有朱棣逼迫方孝孺寫詔書的事情發生。

這個方孝孺在牢獄裡也大放厥詞,人人都批判他不識時務,朱棣從牢獄裡將方孝孺提出來,拒不寫詔書,朱棣先是拔了他的舌頭,後來就滅掉了一切和方孝孺有關的人。

三、滅十族是什麼概念?

我們都知道誅九族是古代的最高刑法,相當於把一個家庭經營過的根深蒂固勢力連根拔起、寸草不剩。這也是象徵著一個家庭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機會,把整個的一個大家族的人都殺死,其實九族已經是比較多的人了,父親的族系,母親的族系,再加上妻子的族系及其子女。

這個十族就是九族再加上一些朋友、門客,但是朱棣心狠手辣,他將方孝孺平時比較交好的同僚一起判了死罪。

這也可以看出朱棣對於這個位置的看重,也表現出方孝孺對於朱允炆的忠心,對朱棣這種謀權篡位行為的不屑。但凡和方孝孺有一丁點的聯繫都會被朱棣殺掉,和方孝孺一樣的其他幾個人。

倘若任何一位臣子家中,有他們幾個人的文章、遺書,凡是有關係的東西,這些臣子的家中將會遭遇橫禍,承受莫須有的罪名。

總結:方孝孺這樣看來,是一個忠君為民的好官。但對於方孝儒的這種做法,還是有兩種聲音交織而成。第一種看法就是,方孝孺忠於朱允炆,誓死不從朱棣,也不寫詔書的做法,是名垂千古,但是,他所有的親人,朋友,子女,親戚都被他所連累,掉了性命。

第二種看法是覺得方孝孺不能夠保全自己的家人,這是一種非常傻的行為,沒有什麼東西比命更重要,所以這兩種聲音是非常的難辨,因為我們不能說任意一方是錯誤的,也不能說是對的,既然當事人已經作出抉擇,我們只能尊重。

相關焦點

  • 別被方孝孺的「滅十族」蒙蔽了,誅滅九族並不是想像的那樣
    滅族一法是於始皇帝時期形成,起初只有夷三族之說,後來才逐漸形成五族、九族,甚至在明朝永樂時期,方孝孺被滅了十族。但要說滅九族的執行標準如何,或是法律界定如何,並無全面的記載,且在歷史上爭論較大。只是到了明清時期,才從律法中確定九族的指向。滅族的主要目的是斬草除根,使受刑者無法擁有復仇的能力。
  • 歷史上被誅滅十族的兩個人——方孝孺、景清
    「九族」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嶽父、嶽母。可歷史上卻有兩個人被誅滅十族,他就是明朝方孝孺和景清;何為十族就是上述九族加上朋友門生。
  • 你只知道有「滅九族」,你不知道歷史上還有兩個人被「滅十族」!
    「滅九族」已經算是最頂級、最殘忍的刑罰了,然而歷史還有比這個更慘的「滅十族」,幾千年歷史上承受這個刑罰的人只有兩個人,他們分別是明朝的方孝孺和景清。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是明朝的方孝孺。方孝孺從小就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長大後拜了大儒宋濂為師。明太祖朱遠航駕崩後,傳位給皇太孫朱允炆,方孝孺於是被召進京城委以重任。
  • 方孝孺,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為了名節值還是不值?
    中國古代刑罰中有滅九族之說,所謂的九族一般意義上認為是: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媽一族)、妻二族(嶽父一族、嶽母一族)。九族五服圖在明朝之前,是沒有十族這一說法的,株連十族是明成祖朱棣發明的,方孝孺是中國歷史上(恐怕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人。
  • 咩九族?滅九族?
    一般是誅滅九族。誅滅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其實很多人有各種說法。誅滅九族實際上是非常殘暴而非常不人道的。在先秦的時候是夷三族,只有三族,但是到了後來一直沿革下來,最後變成五族、七族,一直發展到明清,就成了九族。而這個九族滅完以後,整個的家族基本上就解決掉了。這是非常慘絕人寰的事。九族,簡單地說實際上就是父系的四族,母系的三族,再加上自己的妻子的兩族,這樣加起來就是九族。
  • 歷史上滅九族已經是重罪,被滅十族的他,為何得到後人的讚賞
    株連之罪,從秦朝就開始了,像當時的荊軻,他就是因為刺殺秦王,而被秦始皇誅滅了七族,這是多麼嚴重的罪,能讓皇帝下令誅殺那麼多人,等於自己及稍微近的人都要被處死。至於誅九族估計一大家族基本上就被殺光了吧,根據一些資料顯示,這九族分別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反正就是把最近人都殺掉。這也是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起到威懾作用的一個方法。
  • 有史以來,被「滅十族」的只有這二人,又是哪位皇帝滅他們十族?
    歷史中的刑罰有「滅三族」「滅六族」「滅九族」的酷刑,株連九族這項刑罰在古代給人們不小的壓力,因為他們很有可能在平安度日之時,因族人的連累而被判處死刑,而今天說的「滅十族」是非常少見的。九族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自己的直系親屬;另一種說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歷史上常說的極其恐怖的「滅九族」,被滅的人為什麼不逃?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帝王朝代中,統治階級為了達到他們穩固江山的目的,曾經實施過一種極其殘酷的處罰,那就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無比的「滅九族」,就是說要把與朝廷為敵的罪犯相關聯的所有家人、族人和親戚,全部都殺光,一個都不留下。那麼,對於這樣的極刑,為什麼被滅的人不選擇逃生呢?
  • 方孝孺真的被滅十族?朱棣殺方孝孺是對還是錯,他到底該不該殺?
    ,從朱棣到現在,三族、四族,也有九族、十族一說,這完全不能信。士人們之所以會製造出朱棣誅滅方孝孺十族這樣的謊言,其目的就是為了污衊朱棣,讓世人認為朱棣就是一位殘酷的暴君。為何認為方孝孺被滅十族是謊言呢?
  • 誅九族的範圍包括哪些?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誅九族,除了誅九族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七族等,不過後面兩種的慘烈程度都遠遠比不上誅九族。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中國人一直都比較注重親緣血統,誅九族堪稱最慘烈的刑罰。這項刑罰,會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
  • 慘烈莫如「夷三族」「滅九族」,但卻偏偏發生過「誅十族」的奇案
    明成祖朱棣歷史上大臣違法,往往是實行殘酷的「夷三族」「誅九族」的株連法,但在大明王朝,卻出現了「滅十族」的事件,可謂是千古奇聞這個這個記錄的創造者,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根據史料,我們現在還原整個事件的過程------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攻餡南京,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謁見自己。
  • 方孝孺被「誅十族」,是真是假?
    「誅九族」是古代族誅連坐的刑罰。九族就是從當事人起,往上數四代而至高祖,往下數四代而至玄孫,這八代人,如此再加上自己這一代,正好是九族。所謂「誅九族」,就是將這九代人殺得乾乾淨淨,一個不留。按常理說,誅九族是將當事人和其親屬殺光,直到殺無可殺,已經算是刑法之極。
  • 誅滅九族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
    所以讓那些心有不軌的人知道刑法之酷烈,也不失為是一種針對於犯罪行為的預防。在重視親緣血統的中國人裡,一直都有一項被稱為滅門律條的刑罰,那就是株連九族,其實在誅殺九族之外,還有七族、三族等刑律,這些殃及家人的懲罰都出自與「族」刑。其中以九族最為酷烈,就是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
  • 歷史上第一個被血洗十族的人,究竟因為什麼?十族又是哪些
    朱棣這次通過地方兵力進行爭奪權力的戰爭,贏取了全國性的勝利,最終攻入京城登基為帝,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他攻入京城時許多的前朝大臣都投降了他,對於那些不服從他勢力的人進行了殺戮血洗。在當時有位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名字叫做方孝孺,被朱棣滅掉十族,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歷史上最有名的刑罰就是誅滅九族。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朱棣起兵之時,大明議定的討伐,詔令、檄文都是方孝孺一手操辦的。就這樣一個聲望.權勢極高的人才,為什麼會被朱棣盡滅十族。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被任命為詩講學士,也就和現代的顧問差不多,皇帝有不懂的都會向他詢問,所以方孝孺就成了建文帝最信任的重臣之一。但你看看他都做了什麼!
  • 古代的誅滅九族是哪九族?方孝孺誅十族,十族又指的是什麼?
    但是若大臣或者百姓們犯下了令帝王感到無法饒恕的大罪的話,那等待他們的就將是誅殺九族或者十族的極刑。不過說到九族和十族,可能會有不少人會感到好奇,不清楚它們到底具體是指啥。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九族和十族的意思。一、九族和十族的意思。首先,我們來看看九族的意思。
  • 他因與皇上頂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873人無辜慘死
    這項殘酷的刑罰最早起源於秦國的夷三族,而後可能歷代統治者都認為三族不足以洩憤,於是漸漸將三族擴大成了九族。那么九族是哪九族呢?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等於是幾乎把犯人生前的一切有關聯的親友圈全部一網打盡。歷史上受過這項刑法的不勝枚舉,往往一次行刑就是滅門慘案。
  • 中國歷史上真有誅九族嗎?燕王朱棣誅殺明代大文學家方孝孺算不算
    在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有這麼一幕: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攻入南京城,要求建文朝的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方孝孺起草「繼位詔書」,但方孝孺拒不受命並大罵朱棣「反賊」,朱棣大怒以「誅九族」來威脅方孝孺,但方孝孺不為所動,並以「誅我十族又何妨」反唇相譏,最終激的朱棣大開殺戒,誅方孝孺十族!
  • 株連九族指的是哪九族?那十族又增加了哪一族呢?
    株連九族,是古代一項極其殘忍的刑罰制度,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這個有違人性,卻又能斬草除根的方法歷來都是統治者剷除罪臣愛用的手段。那麼,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呢?九族:通俗意義上講包括父親母親,父親的兄弟姐妹,母親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妻子的兄弟姐妹。以鄭玄等為首的古文經學家認為九族是「上至高祖下及玄孫」,父、子、孫三代為三族,所以九代就是九族,其核心理論是異姓不在族中。
  • 古代被誅滅九族的人,為何他的家屬不逃之夭夭呢?原因很簡單
    往往京城發生點啥事,傳到南方都得幾個月或者幾年,像是你犯了謀逆之罪需要株連九族的時候,朝廷直接就拘押你了,家裡人還沒聽到消息,就被逮捕了,朝廷對待這些人,不會講究審判或者秋後問斬,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過一個。比如西漢的晁錯,漢景帝聽信小人直言要滅他三族的時候,晁錯還不知情,正穿著官服就上朝,沒想到半路就被殺了,他的家人更是不知為何就都被滅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