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這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書

2020-12-13 小君在悅讀

人與神、靈魂與肉體、孤獨與覺醒是紀伯倫作品的基本主題,而每一個命題都是任何時代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被譽為「小聖經」的《先知》,更是承載了他最為厚重也最為成熟的思想。

船至

1. 我已準備啟程,我的渴望與帆篷一起扯滿,只等風來。

2. 臨到別離之際,才知愛有多深,歷來如此。

論愛

1. 愛如何給你加冕,便會如何將你釘上十字架。他如何培育你,便會如何修剪你。

2. 除了自身,愛不給予;除了自給,愛不索取。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因為愛之於愛,便已足夠。

論婚姻

1. 奉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交給彼此掌管。因為只有生命之手,才容得下你們的心。

2. 要站在一起,但不要擠得太緊:因為神廟的支柱,也是各自分開站立,橡樹和柏樹,也不在彼此的蔭庇中成長。

論孩子

1. 你們可以給予他們關愛,而非思想;你們可以護佑他們的身體,而非靈魂;你們可以努力效仿他們,但不要千方百計把他們弄得像你們。

2.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弓放出的活潑潑的箭。

論施與

1. 應請求而布施,自然是好的;但更好的是,因為懂得,未經請求就布施。

2. 其實是生命在援助生命——而你,自命為施主,不過是個證人。

論工作

1. 懶散讓你成為時代的局外人,使你掉隊,而生命的行列帶著莊重尊嚴的順服邁向永恆。

2. 在勞作中熱愛生命,便是親近生命最深奧的秘密。

論悲歡

1. 憂傷在你生命中銘刻得越深,你能接納的快樂越多。

2. 當喜悅的時候,觀照自己的心,你會發現,是那曾讓你傷心的在讓你開心。當悲哀的時候,再審視自己的心,你會明白,你是在為曾讓你高興的而流淚。

3. 只有當你清空一切,你才能獲得平靜和平衡。

論房舍

1. 對安逸生活的欲望,會謀殺靈魂的激情,然後在其葬禮中嬉笑往來。

2. 無論你的房子多麼富麗堂皇,它都不應扣押你的秘密,隱藏你的渴望。

論買賣

1. 交換若不是伴著愛意和厚道的公平,就會讓一些人變得貪鄙,另一些人困於饑寒。

2. 離開市集前,務必不要讓任何人空手走上回家的路。

論罪與罰

1. 恰似孤零零一片葉子,若沒有整株樹的默許,它也不會變黃。

2. 懺悔將在夜間不請自來,讓人們警醒而且審視自身。

論痛苦

1. 你們的痛苦,是封閉你們心智的繭殼的破碎。

2. 你們要接受心田的季節起伏,正如你們一向承受原野上的四時更替。

論自知

1. 不要說「我發現了真理」,而是說「我找到了一條真理」。不要說「我發現了靈魂之路」,而是說「我邂逅了在我的道上行走的靈魂」。

2. 靈魂自在地綻放,猶如一株千瓣的蓮花。

論教育

1. 人無法把自己洞見之翼借給另一個人。

2. 你們每個人,在上帝的知覺中都是唯一的,你們每個人對上帝的認知和對大地的感悟,同樣是獨一無二的。

論友誼

1. 在友情中,無須言語,一切思緒、一切願望、一切企盼,都會隨著不事張揚的快樂產生和共享。

2. 那種謀求一切、唯獨不求顯露自身秘密的愛,絕不是愛,而是一張撒出的欲網:撈到的都是無用的。

論時間

1. 昨日之日不過是今朝的追憶,明日之日不過是今朝的幻夢。

2. 讓當下帶著回憶擁抱往昔,帶著憧憬擁抱未來。

論善惡

1. 沒有舵的航船,也許會在危險的小島間無目的地遊蕩,卻不至於沉淪海底。

2. 真正的善者,不會質問衣不蔽體者:「你的衣服哪兒去了?」也不盤問無家可歸者:「你的房子怎麼了?」

論祈禱

1. 你們在悲痛和匱乏中祈禱;但願你們也在圓滿的歡樂和殷實的日子裡祈禱。

2. 你若進入那座神廟不為別的,只是求告,就會一無所獲。

論美

1. 當生命揭開面紗,露出聖潔的容光,美就是生命。而你們既是生命,也是面紗。

2. 美是永恆,凝視鏡中自己的容顏。而你們既是永恆,也是鏡子。

論宗教

1. 把道德當作最美的華服披掛上身的人,還不如身無寸縷。

2. 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神廟和你的宗教。無論你何時進殿,請帶上你的一切。

論死亡

1. 相信夢境吧,因為其間隱藏著通往永恆的大門。

2. 死亡不外乎赤身佇立風中,融入太陽。

訣別

1. 縱使大地沉眠之際,我們也在旅行。

2. 生命,以及一切眾生,都是在迷霧而非水晶中孕育。

3. 你們心中看似最柔弱和最迷茫的,其實最強大、最堅定。

4. 你們若聽得到夢想的密語,對其他聲音必然會聽而不聞。

「不改初心,愛讀書,愛生活。」

一位深沉的思想家告訴了我們一些真理

相關焦點

  • 《我的心只悲傷七次》收錄紀伯倫最著名兩部詩集
    【黎】紀伯倫 著、冰心 譯,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6-1【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著名詩人紀伯倫最著名的兩部詩集:代表真理的小「聖經」《先知》和智慧格言集《沙與沫》,由著名文學家冰心翻譯,是一本關於生命、藝術、愛情、人生的箴言書。「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在紀伯倫的筆下,四季流轉,雲朵變幻,生命的解答蘊藏其中。
  • 紀伯倫:藝術是從自然走向無窮的一步
    紀伯倫小時候在當地上學。後父親因為被嫉妒者告密入獄,家被查抄。母親攜他和兩個妹妹以及同母異父的哥哥彼得一家五口,搬到一所偏僻的小屋,等到父親出獄,家裡一貧如洗。1895年,他與母親、哥哥和兩個妹妹一同赴美,移居波士頓,住在唐人街。在這段時間裡,紀伯倫結識了很多文化藝術界的名人,並在他們的鼓勵下開始為書籍繪製封面。
  •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這十句名言: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我們當中,有些人像墨水,有些人像紙張」、「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愛是光明的字眼,由光明之手,書寫在光明的冊頁上」… … 在我年少的時候,這些句子都曾被我欣喜地記錄在本子上,背誦在心裡。我覺得它們特別美妙特別詩意。
  • 《紀伯倫散文詩全集》Ⅰ——紀伯倫
    很厚的一本書,一直沒看完。就先上了第一部分。 一直覺得紀伯倫的散文詩很經典,哲思、理性、遐想,都不缺。紀伯倫——先知 船的來臨 聲音無法帶走賦予它翅翼的唇舌,它只能獨自尋找天空。 蒼鷹不攜巢禾,才能獨自飛越太陽。
  • 紀伯倫《先知》|經典之作or雞湯文?東方送給西方最珍貴的禮物
    這些空靈飄逸文字包含著豐富的想像和熾烈的感情,它們為語言塗上一層炫麗溫暖的色彩。著名文學評論家努埃曼在《紀伯倫傳》中評價《先知》時有這樣的話 :「他那美麗、協調、色彩雅致和勻稱豐富的曲調,包含在精煉的語言內,每一語句都跳動著生命的力量和斷然的回答。」
  • 紀伯倫:打動人心的5句話,「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
    其主要作品為:《沙與沫》、《先知》、《紀伯倫散文精選》、《我的心只悲傷七次》、《淚與笑》、《紀伯倫散文詩經典》、《El profeta》、《我曾悲傷地愛過這個世界》。與生存的年代相關,紀伯倫生活在一個比較痛苦的年代。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也造成了紀伯倫比較悽慘的前半生。
  • 紀伯倫詩歌《論友誼》欣賞
    紀伯倫詩歌《論友誼》欣賞 2020-10-17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紀伯倫:美就是當你見到它時,甘願獻身,而不索取。
    在美神的寶座前我從社會逃出來,徘徊在寬闊的谷地裡:一時追隨溪水流蹤,一時聆聽飛鳥啼鳴。最後來到一處地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我坐下後,默默地思索,然後又自言自語。這是一顆乾渴的心,認為眼下見到的都是海市蜃樓,不可見的方可飲用。
  • 重溫經典散文|紀伯倫:浪之歌
    紀伯倫是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然而他的一生卻飽經風霜,讓人同情。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12歲時,因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國的殘暴統治,他隨母親去美國,在波士頓唐人街過著清貧的生活。後來,立志報國的詩人,又被「莫須有」地遭到放逐。
  • 關於購買二手書的一些思考
    最近常常會在二手書店買書,因為我不習慣被其他讀者的思路和筆記所幹擾,所以我只會買那些品相較好的二手書。不過我也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那些我買到手的那些品相較好的二手書其實大部分都是新書。這說明什麼呢?
  • 達州,秋秋分享一首紀伯倫關於愛情、關於婚姻值得深思的經典小詩
    達州,秋秋今天給好友們分享一首紀伯倫關於愛情、關於婚姻值得深思的小詩,願在這炎炎夏日,給你們帶來陣陣清涼,首先我們來對紀伯倫做一個快速了解:紀伯倫是一名著名作家,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
  • 小學文化的C羅拽紀伯倫詩句!其實不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嗎
    其實不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嗎》自從皇馬巨星C羅登上家鄉的最高山頂,晾曬出自己的十餘座金杯,並放眼宇宙,說出了「我就是史上最佳」後,不知是不是下山時,不太走運,連一泡狗屎都沒踩到?——他最近很不走狗屎運:聯賽進球,遲遲未到!
  • 讓我仿佛是紀伯倫筆下的一朵花
    一個問題下去,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在小手的叢林中,尋找著一張張熱切期盼的臉,油然而生「大王叫我來巡山」的威武霸氣。今天,是暑假「生成性作業」競賽成績公布的日子。分特等獎和優勝獎,我特意準備了一些獎品。給第一名,頒發了我的散文集《我的愛彌兒》,其餘是一些報刊雜誌。孩子們一一恭敬地從我手裡接過獎品,微笑著回到座位。
  • 紀伯倫的小詩裡有你尋找的答案
    有些人快樂地施與,這快樂就是他們的回報; 有些人痛苦地施與,這痛苦就是他們的洗禮。你們當中一些人說:「歡樂甚於憂愁。」而另一些人說:「否,憂愁甚於歡樂。」 但我對你們說,它們是不可分的。深夜分享紀伯倫的詩歌片段,道一聲晚安,說一聲,再見!
  • 關於思維方面的書,我推薦這7本
    有人問:有沒有關於思維方面的書?有,當然有,以下就是關於思維方面的書,我推薦這7本書。文章環環相扣,一步一步的解決讀者困惑,教會讀者真正的有邏輯的思考以及怎樣高效的解決問題。一般讀者讀起來應該比較順暢,比較基礎的入門讀物,但有些地方讀起來也不輕鬆,有的地方我要看好幾遍才能理解裡面的意思,整體邏輯性很強。
  • 風景與書·和7位藝術家一起跨越千年,東方漫遊!
    恰逢兩周年慶典,「風景與書」這一大展,更是深入其所根植的文化淵源。這一母題展開的精彩而多元的當代探索與創造。,引發人們對於書籍的藝術與歷史、文本與圖像、傳統與當代關係等議題的重新發掘與思考。」然而這種圖像引用卻關聯起傳統與當代,構建起風景與書與人的關係思考,詩意且耐人尋味。
  • 別樣的「旅行」——書之旅
    想說下最近看的書。那天借的書到期了,去還,然後又借了。有一本是《麥克白》,希望有一天能講講它~講講我的想法。還書左側那間屋子是第一次進去。書的味道撲面而來,有一種書被很多人借過或者塵封很久的味道。我很喜歡。憑著好奇,在那些書架邊走了走,沒想到是有關刑事類的書。眼睛馬上就亮起來了,雖然我自身的專業跟這個沒啥關係,但就是特別喜歡看這方面的書。
  • 從三月女嬰窒息事件,我看到了這一點
    也不想批判誰,只覺得從這位可憐又可恨的媽媽身上讓我看到,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多麼得重要。小嬰兒不會說話表達,當有需求時只能通過大哭尋求父母的幫助,這不是常識嗎?尋求別人的意見,別人又不是孩子的父親、母親,會真心對孩子好嗎?但凡那位媽媽明白這兩點,或許也會果斷退群,在孩子發出第一聲啼哭時,就果斷跑到她身邊,抱起來撫慰一番。可惜她沒有,在我看來,她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