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120」出車「跑空趟」 急救中心:把急救資源讓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春節臨近,「120」進入使用高峰期,昨從市急救中心獲悉,進入1月份,救護車平均每天出車量達280趟左右,最高峰的一日達到346趟,單車基本上1小時就要出車1趟。在急救資源如此緊張的狀況下,急救人員無奈地表示,還是常會遇到救護車被當「計程車」用、急救醫護人員被當「搬運工」用的現象。市急救中心人士呼籲,市民要學會正確撥打「120」,輕微擦傷、發燒等小毛小病儘量不要撥打「120」,把更多的急救資源讓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急救醫生最近遇到了一件奇葩事:一位患肺炎的病人撥打「120」要求從一家醫院轉院到另一家醫院,但卻拒絕睡擔架,而是將大包小包堆放在擔架上,讓急救人員搬抬。採訪中,不少急救醫生表示遇到過類似事,更讓他們氣憤的是,有人撥打了「120」,當急救人員到了以後卻拒絕接受急救措施,嚷嚷「我們只要送醫院,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到了醫院後甚至還不願意付急救費,只肯按計程車的費用支付。

在急救中,「跑空趟」是急救資源被浪費的一大突出問題。急救人員急急忙忙趕到準備救治時,卻發現現場無人;有時候到了現場發現,病患已經提前送醫了;有的是車開到中途,對方打來電話說不要車了。據不完全統計,救護車空車率約佔總出車輛的20%,存在較嚴重的急救資源浪費現象。

「你佔用的資源,可能正是別人的生命!」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張曉凡呼籲市民要理解尊重急救人員,配合「120」調度的指揮進行自救或呼救;不要為了圖方便而隨意佔用、浪費急救資源。(楊明潔)

相關焦點

  • 男生拉肚子女生痛經也打120 七成「急救」並不急
    截止到11月25日,全年共接到急救電話近66萬次,救護車出車12萬次。其中,有2萬次是無效出車。近日,武漢市急救中心公布一組數字稱,因為「不急」的急救擠佔資源,導致大量真正需要急救服務的患者,苦等不到「救命車」。急救醫生們紛紛呼籲:急救資源有限,請把機會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 溫州救護車收費新標準出臺 院前急救費用列基本醫保
    溫州網訊 7月30日起,溫州市急救中心將啟用新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收費標準。收費標準的調整,一方面是為了落實浙江省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動工作要求,按照改革行動指南要求,市急救中心將在醫院急診收費窗口或救護車上安裝院前急救費用實時結算系統,方便患者結算醫保費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實現院前急救收費同城同標準,更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讓生命通道更安全、便捷、通暢。
  • 南昌市急救中心年底將開通急救APP 只要你撥打120 就可瞬間定位...
    數據:120急救交通事故佔六成  南昌市急救中心120急救科科長姜曉軍介紹,外傷急症主要包括交通事故(佔比60%~65%)、跌傷、一次性損傷等。「往年急救任務調派量一般同比增長8%左右,今年增幅小主要是受天氣影響。」姜曉軍說,今年5~7月,南昌天氣相對比較涼爽,一些和天氣相關的疾病發病較低。
  • 120和水泥罐車相撞,病人連同急救床被甩出車外
    120救護車是於生命危急關頭救人的,我們平時行車的時候,一般遇到救護車,都會往邊上讓一讓!青松在這裡為這樣的行為點讚!今天在湖南長沙,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這場交通事故不同於其他的交通事故!發生事故的車輛分別為水泥罐車個120救護車!當時120車上拉著急救病人趕往醫院!在十字路口紅綠燈為綠燈的時候,與一輛水泥罐車發生碰撞!救護車被撞得180度大漂移,在車輛漂移旋轉過程中,病人連同急救床被甩出車外!當時地上散落一地的急救物資!
  • 烈日下炙烤和生命賽跑120急救醫生的一天
    在大家都習慣性地躲在蔭涼處時,有這麼一群人卻時刻迎著高溫接受著烈日的「烤」驗。8月17日上午,記者在鄞州區120急救站採訪時了解到,8月以來,隨著氣溫的攀升,各種120急救任務也「水漲船高」,該站轄下的一個急救點每天的轉送量就達到16次。
  •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特勤隊員在戰「疫」前線爭分奪秒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特勤隊員在戰 " 疫 " 前線爭分奪秒穿著尿不溼上崗 8 小時不吃不喝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特勤隊員承載了全市轉運病患的重任特勤隊司機黃江衛:"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南寧 120 疫情防控急救轉運特勤站裡的特勤隊員們,就是急救 120 的 " 先鋒戰士 "。1 月 29 日,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急救轉運站(以下簡稱特勤站)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青秀分院啟用。該特勤站的啟用,可以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轉運和救治效率與質量,加強疫情防控隊伍的管理,切實把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 「非急救轉運服務車」將上路 填補120不接的業務空白
    家人撥打120,希望能叫輛救護車送她回家,卻因為屬於「非急救業務」被拒。救護車「專車專用」後,老百姓的這部分需求該如何解決?記者近日了解到,經多部門協商探尋,此類業務將交由南京長客集團統一規範運作,市民不日就將在街頭看到越來越多標有「非急救轉運服務車」字樣的車輛。
  • 溫州120急救中心護士成網紅 畫漫畫介紹急救知識
    9月27日,溫州市120急救中心護士金汀汀推出自己的第二季Q版漫畫,介紹貓狗咬傷後預防狂犬病的急救措施。金汀汀此前因手繪漫畫「一不小心」成了「網紅」,她的Q版漫畫,生動演繹了如何正確撥打120的步驟、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 120收費標準各地差別大 急救中心運行成本有多高?
    救護車收費標準各地差別大大約9年前,國內曾發生過「120急救車被指先要錢後救人」的新聞。但2014年,我國就已經明確提出,「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絡醫院不得因費用問題拒絕或者延誤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網友表示,這項法律規定「讓人感覺到了社會的溫度」。在一些沒呼叫過急救車的網友眼裡,可能誤以為120急救車是免費的,但實際上我國大部分救護車服務都是要收費的,各地收費標準不同。北京急救中心網站顯示,120救護車使用費「按實際載客裡程計價」,即以接到患者至目的地的實際行駛公裡數為準,3公裡以內50元,3公裡以上每公裡7元。
  • 市二院非急救醫療轉運「轉」出新境界
    跑趟望江,收費六千;去次羅嶺,要價三千。在市區各大醫院門口,「黑救護車」車主獅子大開口的漫天要價,坑了患者,苦了家人。這種讓患者家屬叫苦不迭的現象,嚴重擾亂了市場,極大幹擾了醫療秩序。為改變這種「黑救護車」亂象,安慶市成立了非急救醫療轉運站,由市緊急救援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市二院承擔全市非急救轉運工作。
  • 給湖大碩博研究生當「導師」——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
    11月30日,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科普進校園活動。56名湖南大學碩博研究生走進120急救培訓中心,通過VR體驗、仿真練習等方式,對課堂學習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進行練習與鞏固。此前他對急救認識並不深刻,通過這次現場培訓,他對急救有了更深的體會,對急救知識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他認為,120急救中心的老師們在急救知識的科普上奔走、呼籲、力行,是醫者關愛生命最生動的詮釋。
  • 問診急救醫療困境 如何破解「急救不急」
    西安市的"120"呼救總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但是急救中心的人員和車輛、設備等的增長幅度遠遠低於這個數字。「我們中心平均一天的呼入電話總量是1400-1700人次,而日均有效呼叫電話數大約為460-500次,有效派出救護車平均是390-410趟次,調派高峰期間最高達到480趟次/日。」郝劍表示:西安市的院前急救人員在超負荷運轉,難以滿足每一位呼叫者的要求。
  • 市急救中心提醒:現在打120時提供...
    每天打遊戲、追劇,晝夜顛倒;飲食不規律,有時候一天只吃兩頓,有時候家裡菜餚豐盛,一頓又要吃好多。上周三,小李在家突然感到肚子疼,短時間內劇痛難忍。家人連忙撥打了120,將小李送到了浙江省中醫院湖濱院區。到了醫院急診,CT做出來顯示是胃穿孔,馬上手術,所幸沒有大礙。
  • 120急救竟撒謊出車收費200元 患者較真醫院退錢
    本報鞍山消息(特派鞍山記者王世海)鞍鋼某醫院出動120急救竟向患者撒謊,出車一次收費200元。患者家屬認為院方多收,並於昨日到醫院理論,該院向其退回90元錢。  據患者家屬郭某介紹,前日(3月12日)晚上5點半左右,郭某的父親因病準備住院,撥打了鞍鋼鐵東醫院120急救電話。醫院的急救車趕到,沒有對患者作處置,卻收了200元出診、出車費用。
  • 「北鬥」指路 讓急救更精準
    延安北鬥120指揮系統建成運行以後,在錯綜複雜的交通路線中,能第一時間選取最暢通、最適合的路線趕赴急救現場,守護百姓生命安全。在延安市人民醫院120急救站,一聲急促的警鈴聲響起,值守調度員高海龍接警後,迅速根據北鬥導航系統提供的求救患者位置,症狀及聯繫電話,安排急救車輛和救護人員出警,從接警到出車,前後不到4分鐘。
  • 男子給120打了1748個電話 急救中心一接通就"K歌"
    很多人都喜歡唱歌,一般都會選擇去KTV唱。近日,在哈爾濱市有一名男子頻繁撥打120急救電話,電話一接通就開始唱歌。「短時間內多次撥打,撥上來以後就是唱歌,要不就是不吱聲,就是一直這樣佔用咱們的急救線。」
  • 120急救也有電子票據了
    提到看病就醫淺黃色的收費票據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在更多人的印象去醫院就診開發票的時候>讓不少患者報銷時省心又省事但市民一直期盼120急救環節也能有這樣便捷的方式21日天津市急救中心召開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上線啟動會今後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結束後天津市急救中心會通過
  • 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急救培訓進交巡警支隊
    12月1日,市120急救指揮中心來到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開展健康知識與急救技能培訓。現場有關專家講授了心腦管疾病預防保健、早期識別、現場處置等相關知識,並從呼救、預判到操作等環節進行了實操練習。此次培訓,旨在提高交通巡邏警察的應急避險和自救他救能力,讓更多的現場第一目擊者會急救並敢於施救。市交巡警機關各部門5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來源:邯鄲市衛健委】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零下16度的深夜,急救「戰士」救下車禍傷者
    這個時間大部分人都躺在暖暖的被窩裡,在漸襲的困意中結束一天的奮鬥,而此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夜晚還在繼續,並且隨時待命,他們是120急救人員。凌晨2歲幼兒突發高熱驚厥急救車爭分奪秒將其送去醫院1月6日晚10:43,濟南市急救中心直屬急救站裡的接警電話響了。「喂,你好。」
  • 武漢:中心城區打造「10分鐘急救圈」 水陸空立體急救覆蓋全市
    武漢將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包括機場、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客運碼頭、地鐵站、商業中心、醫院、學校、旅遊景區等配備AED等急救設備,到2025年逐步達到50—100臺/10萬人的標準。有急救醫生認為,對市民進行急救知識及急救技能的普及教育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