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120」進入使用高峰期,昨從市急救中心獲悉,進入1月份,救護車平均每天出車量達280趟左右,最高峰的一日達到346趟,單車基本上1小時就要出車1趟。在急救資源如此緊張的狀況下,急救人員無奈地表示,還是常會遇到救護車被當「計程車」用、急救醫護人員被當「搬運工」用的現象。市急救中心人士呼籲,市民要學會正確撥打「120」,輕微擦傷、發燒等小毛小病儘量不要撥打「120」,把更多的急救資源讓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急救醫生最近遇到了一件奇葩事:一位患肺炎的病人撥打「120」要求從一家醫院轉院到另一家醫院,但卻拒絕睡擔架,而是將大包小包堆放在擔架上,讓急救人員搬抬。採訪中,不少急救醫生表示遇到過類似事,更讓他們氣憤的是,有人撥打了「120」,當急救人員到了以後卻拒絕接受急救措施,嚷嚷「我們只要送醫院,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到了醫院後甚至還不願意付急救費,只肯按計程車的費用支付。
在急救中,「跑空趟」是急救資源被浪費的一大突出問題。急救人員急急忙忙趕到準備救治時,卻發現現場無人;有時候到了現場發現,病患已經提前送醫了;有的是車開到中途,對方打來電話說不要車了。據不完全統計,救護車空車率約佔總出車輛的20%,存在較嚴重的急救資源浪費現象。
「你佔用的資源,可能正是別人的生命!」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張曉凡呼籲市民要理解尊重急救人員,配合「120」調度的指揮進行自救或呼救;不要為了圖方便而隨意佔用、浪費急救資源。(楊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