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趨勢大家注意到沒有?
一個食品趨勢有人注意到沒有?
幾年前的超市麵包貨架上,三明治麵包(sandwich bread)和吐司麵包(toast bread)基本各半。
現在,你再去超市裡數一數,大部分都是toast bread。
三明治麵包則越來越少。
如果去逛周邊的超市,你有可能只找到一兩種sandwith bread,但卻能數出七八種toast bread。
本來,在紐西蘭,sandwith bread和toast bread做法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最大的差別只是toast的要厚一點。
也許有人會認為,sandwith bread可能會做的軟一點,主要是白麵包。
但紐西蘭這裡的實際情況,的確只有厚薄差別。可以卷著用的sandwith bread要切薄一點。
要用來烤的toast bread則做厚一點。
可是食品專家說:「醒醒吧!紐西蘭,三明治麵包可能已在滅絕邊緣了!」
原來,上周開始終於大家都注意到了。
上個星期南島報紙發了一篇文章,提醒大家三明治麵包的現狀:
某些地區已經快要買不到三明治麵包了。。
本來,兩者功能上差別不大,只是sandwith bread做cheese roll是最佳的,夾sausage也比厚的要好。
記者找了超市,超市的發言人說,市場需求如此,他們並沒有動手腳。
當地Foodstuffs超市集團(旗下New World, Pak'n Save和Four Square)發言人說,三明治麵包市場需求持續下降,已經連降好幾年了。
超市方面認為有2個原因:
一個是很明顯,這一屆紐西蘭消費者更喜歡厚實、吃上去感覺有料的toast bread,傾向於diss sandwich bread。
第二個原因是做三明治的替代品增加了,人們的選擇也增加了,
同樣是做一份上班、上學的三明治午餐,現在有的人選用ciabatta義大利麵包中間剖一半,吃那個皮的嚼頭:
有的人改用pitta麵包,好處是裡面的東西不容易流出來:
超市還有各種wrap也銷量比以前多,碎的食材也可以卷:
還有近兩年流行用craker做飯,好像很時髦,上班帶這個午餐現場做了吃,倍兒有面子,
結果,切片麵包之間就得拼個你死我活了,
結果,sandwith bread敗給了toast bread。
Countdown超市也證明了同樣的情況。
實際超市走訪中,厚片麵包在貨架上處在dominating的地位。
到底什麼原因讓紐西蘭人拋棄了三明治麵包呢?
大家七嘴八舌,總結一下吧:
「三明治麵包看起來就便宜、沒品味……」
「三明治麵包太薄而且吸水,吃的時候打開已經軟趴趴……番茄都不能夾」
「三明治麵包太薄hold不住裡面夾的東西,而且吃不飽……」
誠然,不可否認,三明治麵包在紐西蘭傳統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做那種俱樂部用的三明治給大家吃,一般都用whitesandwith bread。
還有路邊或者event上的小攤販,賣的sausage roll也是用三明治白麵包,一般不用toast麵包的。
但現在這種趨勢,已經讓toast 和 sandwich的麵包分類變尷尬了。
有人建議,紐西蘭的 toast bread應該改名為「bread」麵包,
而sandwich bread三明治麵包市場上應該叫「thin-slice bread」薄片麵包,
這樣反而更清楚。
有的Kiwi說,sandwich bread太普通,普通到最適合餵鴨子……
說不定以後商家真會把sandwich bread改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重新做市場推廣,那麼到時候「sandwich bread」就徹底拜拜了~
珍惜眼下的三明治麵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