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今日霜降這樣吃,健康過秋冬

2020-12-10 騰訊網

霜降

2020年10月23日,九月初七,星期五。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

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那麼霜降我們該吃些什麼來滋補養生呢?

霜降習俗

1、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古人眼裡,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

2、吃柿子

「霜降紅柿子」食柿不但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泉州對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也有說法在霜降這天吃杮子的話整個冬天嘴唇都不會裂開。

著名醫學家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裡面提到,「柿果性味甘澀,微寒,無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嗽、熱渴、吐血和口瘡」。

柿子富含果膠,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糾正便秘,調節腸道菌群組成,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注意:胃寒和糖尿病人不建議吃柿子。

霜降一定要吃這些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

1、煲羊肉

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因此,民間有「煲羊肉」的習俗。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大廚用古書記載的「羊肉秘法」和杏仁,做一道最近很流行的水盆羊肉。

2、霜降吃山藥

山藥被稱為「秋季第一補」。《本草綱目》記載:「鐵棍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霜降後的山藥是營養豐富、口感好的時候。

霜降後山藥葉子枯萎,營養成分回歸到根部,吸取了土地的精華後,山藥的口感也更加粉糯綿軟~

用霜降後的山藥來煮粥或者煲湯,那叫一個美味~

3、霜桑葉

古籍《本草圖經》當中,桑葉被譽為神仙服食方。

專家告訴我們,桑葉的採摘還是有學問的,要採摘兩種桑葉一起製作成藥,前一種是每年四月桑葉茂盛時採摘,後一種則是十月打霜後的桑葉。

霜桑葉,即經霜後採收的桑葉,多於霜降後9-10月間採收(故名「霜桑葉」)。採收自霜打後還殘留在樹上的為霜桑葉,去除雜質曬乾,如下圖的幹桑葉

王教授提醒:中藥裡面用的桑葉多為霜桑葉,霜桑葉藥效最好。含的黃酮、多酚等有效成分更多。

霜降注意這幾點

防寒保暖

霜降一到,早晚溫度明顯更低,應注意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以免寒邪入體。

晨間運動推遲

霜降後早上氣溫降低,習慣清晨運動的人群晨練時間可以適度推遲,避免吸入過多的冷空氣。

防心血管疾病

氣溫降低會刺激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增高,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復發,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基礎的朋友們更要注意,記得經常測量血壓,按時用藥。

相關焦點

  • 今日霜降!
    今日霜降!有《霜降》詩云:「時逢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採收忙。」霜降養生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2018霜降是什麼時候 霜降是幾月幾日
    一聽到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第一時間就感到冷冷的寒意。隨著它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我們將進入寒冷的冬季。那麼今年的霜降節氣在什麼哪一天呢?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裡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
  • 明日霜降!推薦喝黨參黃芪烏雞湯進補,補秋補冬不如補霜降
    明天迎霜降節氣,霜降之後,天氣越來越冷,冬天也即將來臨,民間有個說法叫「補秋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更有效果,所以霜降前後推薦喝點健脾益氣又養血的黨參黃芪烏雞湯。烏雞又名烏骨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紅棗的補血,黃芪、黨參的補氣益氣,和烏雞一起燉食能夠迅速補充人體血氣,起益氣養肺,滋陰養血作用。組合之後可謂絕佳!和烏雞一起燉食能夠迅速補充人體血氣,起益氣養肺,滋陰養血作用。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傳統食物風俗習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2019霜降的微信簡訊心情句子 關於霜降的經典朋友圈說說文案
    關於霜降節氣的問候語錄心情句子有哪些?每到節日節氣的時候,我們都會在QQ空間、微信朋友圈,甚至是微博裡都會發一兩句心情句子、問候短句。整理2019年霜降節氣的微信朋友圈經典文案和個性說說,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今日霜降後就入冬了嗎?
  • 今日霜降:風冷霜重,願君從容向寒
    吃柿子俗話說:「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所以在南方,很多地區都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宜進補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俗話說吃啥補啥,醫書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在寒冷的天氣,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進補湯,人間絕味也不過如此了。霜降好養生。
  • 霜葉紅於二月花:二十四節氣之霜降,一年最後的秋天
    霜降節氣主要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風俗。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禦寒、內清熱」。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秋令屬金,脾胃為後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後天。
  • 霜降:走過最後的秋天
    · 霜降習俗 · 霜降時節,秋冬相交 天地肅穆,草木凝霜 黃葉零星,紅柿掛枝頭 中國一些地方要吃柿子 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 還可補筋骨,皮薄味美 但是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吃不完的,做成柿子餅 色澤金黃,柿面粘甜
  • 2016年霜降是幾月幾日? 霜降節氣由來及霜降養生習俗(圖)
    2016年霜降節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2016年霜降時間2016年10月23日 農曆九月廿三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霜降風俗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
  • 今日霜降,2℃!淄博「雨+大降溫」都要來!入冬前最恐怖的節氣到了!
    今日霜降顧名思義初霜要來了!天氣真的冷了!要是你感覺山東這幾天溫度還可以那小編要告訴你:霜降後,山東將真正進入冷天了!本周四之後,溫度蹭蹭降啊下周的最低氣溫直接掉到3°C最高溫度跌到13°C這等寵幸也沒sei了
  • 秋梨清熱、蘋果防燥 霜降時節該吃些什麼?
    霜降之際,天氣漸冷、初霜初現,是秋末冬初。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足見這個節氣的重要性。那麼宜平補的霜降該吃些什麼呢? 秋梨清熱 霜降時節,是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易發或加重的時期,吃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
  •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
    · 霜降習俗 · 霜降時節,秋冬相交 天地肅穆,草木凝霜 黃葉零星,紅柿掛枝頭 中國一些地方要吃柿子 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 還可補筋骨,皮薄味美 但是要注意應適量而止 吃不完的,做成柿子餅 色澤金黃,柿面粘甜
  • 墨魚乾烏雞煲,紅燒鴛鴦丸子,霜降吃食不簡單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到了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秋收掃尾,而南方則是」三秋「大忙季,所以也就有了這句諺語的誕生。每到節日,民俗不能少。您瞧瞧這各地風俗大不同。廣西霜降是要吃湯圓、吃鴨子,更要遊神賽歌,慶祝豐收。而山東平邑有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拔蘿蔔等等。
  • 今日霜降,大人、孩子多吃這些蔬菜,對身體最好
    1 進補鴨肉,秋季潤燥 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人們認為秋補比冬補更要緊,霜降這天進補的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很多地方在霜降期間一般選擇吃煲羊肉、煲羊頭、四物老鴨湯等。四物指黨參、當歸、熟地、黃芪四種中藥,都是補藥。
  • 蝦仁和它搭配,嫩滑爽口,養顏護髮,好吃助消化,霜降後要常吃
    霜降後多做這道家常菜,孩子補鈣全靠它了,貴點也值。老話說「秋冬進補,來年打虎」,秋天是補益身體的關鍵時期,尤其是霜降過後,有道是「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霜降在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性。霜降過後晝夜溫差會變大,秋天會慢慢遠去,冬天正悄悄走來,這個時候沒有了秋燥,補身體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顧慮,因此要抓住這個進補的關鍵時期,為過冬急需足夠的能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很適合霜降後常吃的家常菜,孩子常吃補鈣助消化,女人常吃養顏護髮,而且口感嫩滑,非常美味,雖然貴點,但是也值,秋天要常吃,它就是——蝦仁炒冬瓜。
  • 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滋陰湯水最適宜
    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滋陰湯水最適宜編者按:「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10月23日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養生防病呢?我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飲食篇】「補冬不如補霜降」 滋陰湯水最適宜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 今日霜降,廣東最低24℃,注意添衣
    「補冬不如補霜降」?今年秋補不宜大補 雖然霜花未降,但寒意漸來。 在飲食養生方面,霜降可開始適當進補。中醫學認為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文補,即「四季五補」。而諺語有云「補冬不如補霜降」,意味秋補比冬補更重要。
  • 文章頻道 - 秋天最後的儀式感,都藏在這些品牌的霜降借勢海報裡
    聚划算曾推出過全國優選農產品頻道「食令」,把網際網路電商、《中國國家地理》與中國傳統文化24節氣無縫融合,向消費者倡導應時令、按季節進補美食的吃文化。以及我們上期盤點過的路虎#發現中國最美24節氣#,同樣是捆綁《中國國家地理》這個IP,開啟貫穿 2018 整年的關於自然、人文及智慧的探索新徵程。
  • 全域旅遊 | 霜降:一起到和平來尋找「黃色」的秋天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賞過秋景現在也是板慄上市的季節天津人喜歡吃板慄
  • 桂林氣溫立馬抖三抖 補冬不如補霜降 營養美食來啦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中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然而霜降期間(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我國出現初霜的地區僅限於黃河中下遊及其以上地區,我區初霜日期出現比較晚,一般要到11月中旬以後才出現,但個別地方高海拔山區10月中旬也有出現初霜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