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承德普寧寺

2020-12-24 往事推送

普寧寺,俗稱大佛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外八廟」之一。建於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1961年,普寧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包括普寧寺在內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遺產。

普寧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北的武烈河畔,因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故亦稱「大佛寺」。清廷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臺吉達瓦齊叛亂後,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貴族封爵,乾隆帝仿西藏桑鳶寺(桑耶寺、三摩耶廟)的形制建造普寧寺。乾隆帝建普寧寺是效仿康熙帝解決喀爾喀蒙古問題之後在多倫諾爾建匯宗寺的做法。「普寧寺」意取邊疆民族「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之意。

普寧寺建在山坡上,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有主要建築29座。建築風格獨特,吸收並融合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寺院建築格局。以大雄寶殿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為漢傳佛教「伽藍七堂」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碑亭、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後半部分為藏傳佛教風格的寺廟建築,是仿西藏桑鳶寺而建的藏式曼陀羅。

大乘之閣:為整個寺院的最主要建築。大乘之閣下部是1.6米高的須彌座,前帶月臺,周圍有石欄板加雲龍望柱,南出三階,中嵌浮雕雲龍石陛,東西各出一階。面闊七間,進深五間,,五頂攢尖聚攏式樓閣,南面出六層簷(第二層為假簷),東西兩面出五層簷,南面和東西兩面各自下建抱廈,東西兩面山牆開有藏式梯形盲窗,北面依山勢而為四層簷,簷下均置鬥拱飾彩畫,簷上覆黃琉璃瓦。

閣中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通高27.21米,腰圍15米,重110噸,為世界上現存最高大的木質雕像。雕像採用松、柏、榆、椴、杉五種木材製成,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在蓮花座上持雙手合十,背上生出40餘只手,每隻手上有眼隋,並各持法器一件。其造型莊嚴與慈善並舉,紋理流暢通透。

普寧寺有佛門聖地「曼陀羅佛國世界的中心」之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自恢復宗教活動以來,截至2000年代,普寧寺先後舉辦過大威德怖畏金剛灌頂法會、展佛法會、時輪金剛灌頂大法會、觀世音菩薩灌頂大法會等60餘次大型法會。普寧寺僧眾還出訪過日本、菲律賓、香港、臺灣等地。

相關焦點

  • 河北承德市政府公開拍賣普寧寺南側地塊
    河北承德市政府公開拍賣普寧寺南側地塊 >   中新網承德9月2日電(記者 張帆)2日下午,記者從河北承德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市將對普寧寺南側地塊(規劃總用地面積448.4畝)進行公開拍賣,申請人可單獨購買,也可聯合競買。
  • 承德外八廟之一 普寧寺
    普寧寺 位於承德避暑山莊東北的武烈河畔,因寺內有一尊世界上最高的金漆木雕大佛,故稱「大佛寺」。寺院佔地33000平方米,主體建築貫穿於中軸線上,呈縱深式對稱格局,是一座規模較大的藏傳佛教寺廟,也是「外八廟」中等級最高的一處。
  • 新春見聞:河北承德普寧寺喇嘛的春節
    新春見聞:河北承德普寧寺喇嘛的春節 >   中新社承德2月17日電 題:河北承德普寧寺喇嘛的春節  中新社記者 張帆  「春節最大的感覺就是更忙了,比平時更累了。」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張家口宣化古城
    其中,清遠樓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於1996年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清遠樓。宣化城牆於2006年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與清遠樓、鎮朔樓合併為宣化古城。戰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縣(州縣同治),明代為宣府鎮,清朝改為直隸省宣化府。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河北曲陽修德寺塔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3篇:河北曲陽修德寺塔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其中一張早年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修德寺塔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曲陽一趟也不容易,既然都到跟前了,自然是要去看一下。眼瞅著那條小路(登嶽街)不好行車,於是老小們留在車裡休整,我便一個人小跑過去觀摩了。
  • 抗戰期間日本發行的老明信片上的河北承德風光
    這是一組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館藏老明信片,是日本人當年發行的明信片,記錄了日本侵略時期的河北承德魅力風光。日本帝國主義出版的這組明信片是為了美化對華侵略戰爭及殖民統治,所以說這組照片也記錄了中華民國那段特殊時期屈辱的歷史。承德最有名氣的當屬避暑山莊了。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河北曲陽北嶽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2篇:河北曲陽北嶽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而當時的北嶽,亦是指如今位於河北阜平縣境內的神仙山(又名大茂山)。至於北嶽改封和改祀山西渾源的時間,則分別是在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和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距今「區區」三四百年耳,其在河北的歷史,顯而易見是數倍於山西矣。
  • 暢遊河北(四)——承德(市區)
    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承德還是中國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中國攝影之鄉、中國剪紙之鄉。201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承德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承德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一市鄰五省的城市。註:1.相關旅遊景點信息見文末。
  • 青海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北篇(1)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 西海郡故城遺址、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門源古城及海晏縣尕海古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承德普寧寺"善財""龍女"木雕佛造像將獲修繕資金
    佛教在線3月17日消息  據燕趙都市報承德電: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承德普寧寺獲悉,於2004年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入世界100個瀕危重點保護古蹟之一的承德普寧寺「善財」、「龍女」兩尊木雕佛造像,將由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提供修繕資金進行修復。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河北元氏封龍山石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6篇:元氏封龍山石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元氏新復建的封龍書院封龍山中有石窟造像,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卻比封龍山景區更為冷僻,連詳細位置也鮮有介紹,我只知是在南麓。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大同善化寺
    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3篇&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41篇:大同善化寺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佛像及老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善化寺正門善化寺與華嚴寺同為遼金建築遺珍,也均是1961年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善化寺已取消門票免費參觀,顯得非常敞亮。剛參觀了九龍壁不久,又在善化寺門前見到了一個五龍壁。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篇):溪州銅柱
    1968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90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以其為馬氏所建,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都長沙。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人。楚全盛時,轄域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貴州省東部和廣東省北部。楚王馬希範是馬殷之子,932年至947年在位。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篇:廣州沙面建築群
    近代以來,這裡曾經是英、法兩國的租界區,島上建有眾多西洋風格建築,目前有50餘處文物保護建築。1996年,沙面建築整體被認定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法兩國原本打算在舊有「廣州十三行」的河對岸設立租界,但遭到當地居民反對,無法徵收土地,遂決定將江中一處小沙洲作為租界地址,隨後填築成島,命名為沙面島(Shameen Island)。
  • 為什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是山西?而不是河南陝西
    據數據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西452處、河南357處,河北273處、陝西243處。為何自古繁華的江浙和古都雲集的陝西河南都不是第一,反而是山西。一是山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較長,古蹟也多。
  • 河北省承德普寧寺原住持哈木爾活佛圓寂
    哈木爾活佛法相(資料圖)佛教在線河北訊 河北省承德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承德普寧寺原住持、普寧寺喇嘛教委會原主任哈木爾活佛,因病醫治無效,於2014年7月20日3時30分在承德圓寂,享年94歲。哈木爾活佛法名道德畢敦日布,生於1920年,內蒙古赤峰阿魯科爾沁旗人。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3篇:河北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此前我一直挺納悶,如此聲名遠播、底蘊深厚的一處古蹟,緣何直到2013年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了之後,方有所悟,因近日開始研讀梁思成先生的《圖像中國建築史》,對於古建,似乎也稍能看出一些門道了。呂仙祠的大部分建築,尤其是內部結構,看起來並不甚古早。回來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是在文X時期,這裡曾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古建當是損毀於此時,只留下一些底子,故而本身的文物屬性大幅降低。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篇):南京棲霞寺舍利塔
    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舍利塔始建年代沒有明文記載,相傳該塔建於隋代仁壽二年(602年),隋文帝向全國83個州散舍利建塔的時期,其中棲霞寺位於83個州中的蔣州,最早為木塔,但原塔已毀。五代南唐年間,重建該塔,是為現存石制舍利塔。該塔是南京市境內現存最古老的舍利塔,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現存最大的舍利塔。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篇):先農壇
    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國以後先農壇逐漸衰敗,後很多建築被拆除。1916年,先農壇被闢為城南公園。1936年,在原址東南角蓋起北平公共體育場,後更名先農壇體育場。1949年7月華北育才小學(後稱北京市育才學校)遷入北京,進駐先農壇。先農壇太歲殿被育才學校佔用,具服殿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佔用。1979年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
    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10月,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之一,2019年10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果洛和平解放紀念地(查朗寺)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