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與巴羅洛,風土至上

2021-02-08 紅酒世界網

摘要:勃艮第和巴羅洛是兩個非常重要且經典的葡萄酒產區,雖然所在的產酒國不同,但兩者間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最大的共同點便是以風土為尊。和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一起走進這兩個產區。


勃艮第巴羅洛(Barolo)可以說是葡萄酒世界裡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們各自擁有大量的粉絲,也是最近幾年非常受關注的葡萄酒產區,個性鮮明,擁有獨特的文化、各異的葡萄品種以及令人垂涎的美食。


但也有人說,在喝過波爾多、美國納帕谷(Napa Valley)、澳洲和智利出產的很多葡萄酒後,會發現勃艮第和巴羅洛的葡萄酒頗為相似,兩者均色澤淡雅,而且經過陳年後散發出很多類似的氣息。對比之下,我們會發現這兩個距離僅有幾百公裡的產區有許多共性,而其中頗為突出的便是兩者在對待風土方面都極為尊重珍視的態度。


勃艮第葡萄園(圖片來源:www.domaine-rousseau.com)


巴羅洛葡萄園(圖片來源:www.elviocogno.com)


在中世紀,基督教在法國興起,葡萄酒成為一種神聖飲品,是基督教慶祝儀式的關鍵元素。這一時期,宗教繁榮,宗教團體接受非常多來自貴族的土地饋贈,促使西多會和克呂尼教會成為兩大「地主」,而各個修道院的僧侶們則盡心盡力釀造高品質葡萄酒,因為葡萄酒的質量關乎修道院的聲譽。


慕西尼特級園周邊的低矮石牆(圖片來源:www.prieur.com)


經過僧侶們的不斷探索發現,克裡瑪(Climat)和園地(Clos)的概念應運而生。克裡瑪指某一些特定的地塊,它們擁有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促使這一地塊出品的葡萄酒擁有獨特的個性和品質。僧侶們參照葡萄酒的質量對這些克裡瑪進行分級,建立了現代勃艮第分級制度的雛形。因為一些特殊的歷史因素,僧侶們將一些優秀的克裡瑪用低矮的石牆圍住,打造出一種「與世隔絕」的葡萄園,這種葡萄園就被稱為園地。正是由於這些克裡瑪或者園地能夠生產出更高品質的葡萄酒,所以在勃艮第葡萄酒的酒標上,除了村名和等級,葡萄園或克裡瑪和園地的名字同樣重要。



此外,勃艮第還有數個大大小小的村莊,不同村莊衍生出了不同的法定產區,各個村莊獨特的風土也為這些村莊刻上不同標籤。比如,提到熱夫雷-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就會讓人想到強勁、飽滿、豐富和堅實的結構,以及極強的陳年能力。提到香波-慕西尼(Chambolle-Musigny)就讓人想到優雅與精緻。


巴羅洛產區亦是如此,產區包含11個村莊,各個村莊都可以表現出自己的特點,其中5個最為重要:拉夢羅(La Morra)、巴羅洛(Barolo)、塞拉倫加·阿爾巴(Serralunga d』Alba)、夢馥迪·阿爾巴(Monforte d』Alba)和卡斯蒂戈隆·法列多(Castiglione Falletto)。拉夢羅和巴羅洛由於鈣質泥灰土含量高,使得葡萄酒更加芬芳,風格更為優雅。塞拉倫加·阿爾巴、夢馥迪·阿爾巴和卡斯蒂戈隆·法列多地區的土壤更為古老,沙巖含量高,葡萄成熟緩慢,成酒擁有突出的結構與香料氣息。


2007年曼卓酒莊卡莫萊爾巴羅洛珍藏紅葡萄酒(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受到勃艮第的啟發,巴羅洛地區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出現單一園概念,使用特定葡萄園出品的葡萄釀造更能表達獨特風土的葡萄酒。雖然比勃艮第晚了幾百年,但對比其他產區,已經是起步很早的了。


除了以風土為尊的釀酒理念,勃艮第與巴羅洛在文化傳承以及釀酒葡萄的選擇方面也頗有共同語言。


勃艮第葡萄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2年。在羅馬徵服高盧後,羅馬人將葡萄藤帶到了勃艮第。隨後到中世紀,西多會(Citeaux)和克呂尼(Cluny)教會為這裡葡萄酒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形成了勃艮第葡萄園分級制度的雛形,並提高了勃艮第葡萄酒在整個歐洲的聲譽。


而關於巴羅洛葡萄酒的記載同樣古老,最早在公元1世紀,作家蓋烏斯·林尼·塞肯多(Gaius Plinius Secundus)記錄過一種葡萄品種,它與當地種植的內比奧羅(Nebbiolo)非常相符。到13世紀,裡沃利(Rivoli)城堡的資料中記錄了內比奧(Nibiol)這一葡萄品種。


曾隸屬於法萊蒂家族的巴羅洛城堡(圖片來源:langhe.net)


現代意義上的巴羅洛葡萄酒出現在19世紀初。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加富爾伯爵(Count of Cavour)——卡米羅·本索(Camillo Benso)聘請法國釀酒學家路易斯·烏達爾(Louis Oudart)用現代工藝釀造出幹型巴羅洛,另一種說法是,巴羅洛女侯爵朱莉葉塔·法萊蒂(Giulietta Falletti)聘請法國釀酒學家路易斯·烏達爾,嘗試釀造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以吸引國王的注意,成就了她的「巴羅洛」。


一邊是僧侶,一邊是貴族,兩個產區的歷史不可謂不豐富。它們各自文化孕育而出的氣質,就有別於「快餐文化」下誕生的葡萄酒的內涵,造就了現如今獨特的性格。


對於葡萄酒來說,釀酒品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終風格和實際種植、生產上的難度。這兩個產區都崇尚使用單一葡萄品種,以突出這一品種本身的風味和地區特色。所謂「五味調和」,也就是說使用多品種混釀葡萄酒,可以借其他品種來遮掩另一品種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單一品種葡萄酒嘗起來更具個性的原因。


黑皮諾葡萄(圖片來源:www.meo-camuzet.com)


勃艮第最常見到的葡萄品種有2個,紅葡萄酒通常由100%黑皮諾(Pinot Noir)釀造,白葡萄酒通常由100%霞多麗(Chardonnay)釀造,兩個品種佔比達到產區總產量的90.5%,剩下的9.5%是一些不太受重視的葡萄品種,這些葡萄品種中,比較出色的是白葡萄品種——阿里高特(Aligote)。也許會有人說,大多數勃艮第產區是允許混入不多於15%的其他法定品種釀酒,這不是混釀麼?但在實際生產中,較少酒莊會選擇混釀。


內比奧羅葡萄(圖片來源:Doris Schneider, Julius Kuhn-Institut)


巴羅洛則更為簡單,如果想釀造一款巴羅洛葡萄酒,那麼只能使用內比奧羅這一葡萄品種,而且只能釀造紅葡萄酒。如果說有人通過技術去除了葡萄酒的顏色,那麼這款由內比奧羅釀造的白葡萄酒也不能被稱為巴羅洛。


關注完風土與文化,要想更確切了解這兩個產區,當然離不開此處的美酒。


勃艮第紅葡萄酒通常為明快的寶石紅色,有時有紫羅蘭色邊緣,隨著時間推移,顏色變淺,色調趨向石榴紅或磚紅色。而巴羅洛葡萄酒因為更長的陳年時間,酒液多呈現為石榴紅色,酒款經過幾年陳年後,也會轉為石榴紅或磚紅色,同時巴羅洛葡萄酒的酒液顏色也相對較淺。對比市場上常見的波爾多、澳洲和智利等地的葡萄酒,勃艮第和巴羅洛葡萄酒經過幾年陳年後,很容易呈現出較淺的顏色和磚紅色色調。


勃艮第葡萄酒和巴羅洛葡萄酒常見顏色


勃艮第紅葡萄酒年輕時以櫻桃等莓果香氣為主,交織著胡椒、肉桂和香草香氣,有的酒款還會有一點咖啡或煙燻的風味。成熟後,會呈現菌菇或松露氣息,時而伴隨著動物性氣息,比如皮革和皮毛。而巴羅洛葡萄酒年輕時香氣以紅色莓果為主,比如櫻桃,伴有玫瑰、紫羅蘭花瓣、胡椒、肉桂、豆蔻和香草的香氣,有時還會呈現出甘草、可可豆、菸草、皮革和松露香氣。


仔細對比不難發現,兩者皆以莓果香氣為主,比如櫻桃,帶有花瓣氣息,香料以胡椒、肉桂、香草為主,陳年後同樣會呈現皮革、蘑菇或松露的氣息,這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兩種葡萄酒香氣澎湃,時而純淨,時而飄逸,讓人著迷。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內比奧羅、黑皮諾和霞多麗這三個品種都可以很好地表達風土,種在不同的地塊,能夠反映這一地塊的特色。

雖然兩種葡萄酒在顏色和香氣上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也都擁有不錯的酸度,但兩者在口中的表現卻極為不同。首先,它們單寧含量不同,內比奧羅是典型的高單寧葡萄品種,黑皮諾單寧含量一般不多,而且它們質地不同。巴羅洛葡萄酒在年輕時飲用收斂性強,單寧會附著在牙齦、舌頭甚至牙齒上,呈現出非常強烈的「抓口」感,這也是為什麼巴羅洛產區規定,在酒款離開酒莊前,至少需要38個月的陳年,如果酒標上標註「Riserva(珍藏)」,那麼陳年時間要延長到62個月。勃艮第葡萄酒的單寧則要少很多,而且更加精緻,兩者反差明顯。明顯的口感差異註定它們分屬不同的版塊,滿足不同人的喜好,當然更多的人會兼容並包。


通過簡單對比可以看出,勃艮第和巴羅洛在許多方面都有共通之處,出產的美酒卻又各有特色。更重要的是,兩者在風土前屈膝珍視的態度都難能可貴,值得肯定。


↙↙↙文章結束仍意猶未盡?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下載紅酒世界】APP,了解更多紅酒知識,註冊會員還可享180天金卡會員權益!


往期精選


☛ 值得一試的名莊副牌酒

☛ 別具一格的品麗珠

☛ 香檳釀造為什麼要加糖?


相關焦點

  • 【官宣】酒百科獨家代理《福布斯》提名巴羅洛鼎級名莊!
    傳統派巴羅洛強調的是複雜性和優雅性,新派巴羅洛追求的則是力量感和濃縮的酒質。兩者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風格的差異。巴羅洛的傳統派喜歡將葡萄皮和葡萄果肉在破碎後一起浸皮發酵,長達20多天甚至更長。因而,傳統派的巴羅洛葡萄酒含有豐富的單寧。
  • 巴羅洛不好喝?可能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一、巴羅洛的生命周期在說巴羅洛該怎么喝之前,先得知道「生命周期」這個概念,因為處於不同「酒生階段」的巴羅洛,需要採用的侍酒方式也不同。這裡就不得不提巴羅洛的 2 種風格。巴羅洛東西部土壤成分不同,可以粗略地分為「左山」和「右山」。
  • 勃艮第產區入門指南
    古往今來,勃艮第都如此令人著迷,只因它別致的葡萄酒文化和無懈可擊的美酒……但同時,勃艮第也讓人望而卻步。它傳統、質樸,質樸到有一種游離於世俗之外的高級感,讓人不敢觸碰,卻又心馳神往。精通勃艮第也許很難,但入門卻沒那麼複雜。
  • 勃艮第傳奇獨佔園 Clos de Tart大德園
    在風土至上的法國勃艮第,葡萄園就是一切。勃艮第紅酒的酒標,如果上面加上了一個Monopole的字眼,會令人產生肅然起敬的感覺。這個字也出現在被譽為世界酒王的羅曼尼康帝紅酒瓶的酒標上,更增加了它的高貴血統。
  • 巴羅洛:義大利Icon,皮埃蒙特Superstar
    而事實上,巴羅洛是一個村莊,位於阿爾巴(Alba)以南幾公裡處,而自從「傍上」義大利這款最著名的葡萄酒,巴羅洛的名氣也在全球迅速廣為人知,成為義大利的Icon(偶像),皮埃蒙特的Superstar(超級明星)。
  • 了解勃艮第,從這五個方面開始
    其實,入門勃艮第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困難,本文就帶你從五個方面開始了解勃艮第產區。「Climats」一詞是勃艮第獨有的概念,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說法。它是指具有獨特地理氣候特徵並經過明確界定的地塊,在這些地塊之上,種植著特定的葡萄品種,人類活動與地理和氣候條件相結合,出產了世界聞名的葡萄佳釀,並形成了獨特的葡萄酒文化。簡言之,「Climats」是人文與自然因素長期碰撞的結晶,因為它,人們才能體會為何勃艮第是一片講求「風土至上,以地為王」的土地。
  • 超難找的巴羅洛膜拜名家Roberto Voerzio,珍藏款配額僅7支
    要問近年來價格漲幅醉明顯的葡萄酒都是誰,前三名毋庸置疑:勃艮第,納帕谷,還有迎頭趕上、絲毫不落後的義大利。當然,漲歸漲,酒還是要喝的,尤其是金字塔頂那些陳年潛力非常出眾的意酒,越早入手越賺!9支;最後一支重頭戲是Voerzio在發售前花了十年時間窖藏的巴羅洛雙園混釀,過了12年居然仍處在上升期,完全說明了Roberto Voerzio對於巴羅洛的精準理解,但數量只有7支。
  • 【義大利勃艮第】獵奇:義大利超級名莊經典「火山」酒
    醉近聽說有個供應商那兒有個著名酒莊的火山酒,喝了下真不錯,很勃艮第。又去仔細搜了搜資料,整理了一篇文章知識文章發出來趕趕時髦,沒想到大家都挺感興趣:好喝也不貴,那就推薦給大傢伙兒吧。要知道這 10 佳葡萄酒裡可都是像艾多勒酒莊(Ettore Germano)的巴羅洛、碧安帝山迪(Biondi Santi)的布魯奈羅這樣的國寶級天價酒款。3、此酒獲葡萄酒志 93 分2017 年皮埃杜嘉埃特納火山幹紅獲葡萄酒志(Vinous) 93 分。
  • 為什麼義大利巴羅洛Barolo被稱為「王者之酒,酒中之王」
    說起義大利葡萄酒,誰能漏掉久負盛名的巴羅洛?巴羅洛(Barolo DOCG)保證法定產區坐擁多家頂級名莊,出品的巴羅洛(Barolo)幹紅風格多樣,在葡萄酒界被譽為「王者之酒,酒中之王(Wine of the King, King of the Wine)」。
  • 美國巴羅洛酒桶煙燻乾式熟牛排
    「巴羅洛酒桶」就是放在餐廳正中間的紅酒桶,當天餐廳公關跟我們介紹這次牛排是用巴羅洛紅酒桶煙燻,愛喝紅酒的老公郭郭聽到整個眼睛一亮!巴羅洛(Barolo)產區的紅酒是義大利的酒中之王!因為西華飯店的老闆非常喜歡巴羅洛紅酒,所以TOSCANA有非常多巴羅洛紅酒酒藏,之後他們又發想,這麼棒的紅酒~酒桶本身也蘊藏著酒香。
  • 葡萄酒愛好者WE雜誌給兩款巴羅洛Barolo100分
    這再次印證了2016年份是巴羅洛產區歷史上最為傑出的年份之一。  在今年1月舉行的Grandi Langhe活動中,意酒網已經體會過2016年份Barolo的迷人魅力。2016年9月,特別是9月下半月理想的天氣狀況,決定了這個年份的巴羅洛(Barolo)葡萄酒能從眾多年份裡脫穎而出。
  • 拾味劇場No.4期|皮埃蒙特×巴羅洛燉牛肉佐巴薩米可香醋巧克力
    而在這16個DOCG產區中最為知名的莫過於以內比奧羅Nebbiolo為特色的巴羅洛Barolo和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既然來到了皮埃蒙特Piedmont,Vincent就為旅伴們帶來這道以Barolo紅酒來提升風味的巴羅洛燉牛肉佐巴薩米可香醋巧克力。
  • 勃艮第的酒
    這片位於法國中部偏東的土地,由於勃艮第地形特殊,被稱為「地球上最複雜難懂的葡萄酒產地」。整個勃艮第上空都瀰漫著一種葡萄酒的醇香。勃艮第的葡萄酒早在古羅馬時代就已享有盛譽,歷久不衰,而當地最好的酒大都冠以當地種植園的名稱。  5月26日在鍾書閣見到《被遺忘的勃艮第》的作者馬努·吉約先生就是法國勃艮第慕皮爾園酒莊的負責人,他的祖父母開闢了勃艮第的第一片有機種植葡萄園。
  • 勃艮第葡萄酒貴族氣質的由來—勃艮第公國強權時代
    勃艮第公爵14到15世紀,在中世紀跨入文藝復興的時代,位於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之間的勃艮第公國,成為歐洲的重要強權。菲利普二世從菲利普二世開始,接連四任勃艮第公爵都來自瓦洛王朝( Valois),其華麗的宮庭,精緻豪奢程度為當時歐洲之最。公爵所鍾愛的勃艮第葡萄酒,借著勃艮第公國的政治實力與影響力,在公爵親自推薦下,變成高質量的商品,銷往巴黎、教皇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是當時西歐最知名的葡萄酒。
  • 勃艮第的望族
    按照這一理論,倘若你只熟悉勃艮第的英文拼讀「Burgundy」,而不曾嘗試以法國式的抑揚頓挫吟讀它的法語稱謂「Bourgogne」,親身在舌尖把玩這個詞如同手風琴般的張合跌宕,你恐怕很難真正體會這個詞背後蘊涵的勃艮第葡萄酒特有的一唱三嘆,更不必提掩藏在它們根底裡的那種法蘭西式的天生傲骨。
  • 勃艮第也有1855分級?一篇文章帶你了解勃艮第分級歷史
    也許是波爾多的1855分級太過耀眼,讓大家都忘記了其實同樣在1855年,勃艮第也建立了葡萄酒分級。在資深勃艮第葡萄酒愛好者的心目中,1855年Jules Lavalle博士編寫的勃艮第金丘產區分級,可是難以取代的「經典」之作,它的詳細程度遠遠超越了現有的AOC官方分級。其實,我們目前所熟知的勃艮第分級體系的建立就是以1855年Lavalle博士的分級為基準。
  • 法國勃艮第酒莊旅遊須知
    法國勃艮第酒莊旅遊是葡萄酒發燒友的摯愛,勃艮第葡萄酒產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聖地。法國勃艮第酒莊旅遊-第戎在勃艮第酒莊開設旅遊項目,提供食、住及參觀酒莊的不是很多,因為勃艮第大都是家族式酒莊,他們沒有能力接待遊客影響葡萄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