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風城油田採油工人抗「疫」:你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2020-12-06 新疆新聞網

  中新網新疆新聞2月7日電(吳小川)「注意保暖,做好防護……」這是新疆風城油田作業區員工木拉提江·巴依多來提每天到站下車前對妻子古米拉·別力克拜叮囑的話。

  夫妻二人都為該作業區採油二站員工。丈夫在採油三班,妻子在採油五班。自春節假期開始他們就一直堅守在井上,共同為抗擊這場疫情和原油生產貢獻力量。兩個班組之間原本不到200米的距離如今卻因疫情變得「遙遠」,他們也只有在每天上下班一同坐車和打飯時才能見到彼此。

  採訪中得知,這是夫妻二人在井上共同值守的第六個春節。作為一名黨員和班組主力,每年春節前的排班她主動要求把自己排上。而丈夫則是考慮到班組年輕員工多,且他們的孩子都尚小,假期正是多陪陪孩子的好時候。同時,二人一同上班也是一種支持和陪伴。

  當聊起他們的孩子時,古米拉說,大兒子今年19歲,即將高考,小女兒9歲。春節剛開始時是丈夫每天晚上留守井上,妻子則下班回家照顧兩個孩子。但1月28日晚上古米拉接到丈夫的電話,說疫情防控可能要升級,明天也許是最後一趟班車了……掛掉電話,她經過短暫考慮後,悄悄關上臥室門開始整理行李。待收拾好後,她才給孩子們說,現在疫情形勢嚴峻了,可能從明天開始媽媽就不能回來了。老大你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做飯吃飯,同時抓緊時間複習備考。囑咐完大兒子後,她給小女兒穿好衣服送到了弟弟家,託付媽媽和弟弟幫忙照顧。因她的女兒從出生至今幾乎一直跟著自己,所以初到弟弟家非常不習慣,哭著鬧著要跟媽媽回家,但古米拉·別力克拜這次卻狠心關上門走了。到樓下時,她的眼淚早已打溼了口罩。

  29日一早,她帶著行李來到烏爾禾。車剛剛停穩,站領導就上車告知大家防控升級,要求每個班保證4個人在崗,其餘人員全部返回市區。從通知到定人也就只有短短五分鐘的時間。當天,採油五班按照原計劃有六人上班,所以必須有兩個人返回。此時坐在她身旁的同事說,米拉姐,你還是下車回家吧,因為你和老公同時在崗,家裡兩個孩子沒法照顧,我老公至少還在家裡可以照顧孩子。而古米拉·別力克拜卻執意推著她下車,說你孩子才兩歲,又剛做完手術,現在更需要你。而另一名同事的丈夫因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也需要照顧。經過一番勸讓後,她還是堅持留了下來。看到這一幕,車上周圍的同事都被她感動了,站領導也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入駐一線以來,夫妻二人每天相互鼓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下班各自回到宿舍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視頻和孩子們聊天。起初,小女兒因為那晚媽媽的「絕情」並不願見她,等快掛電話時匆匆說了一句:「你就在井上住著吧,不要回來了!」就這樣一直到第三天才有所緩和。古米拉·別力克拜心裡不禁欣喜了起來,因為女兒終於理解她了。

  2月1日,是古米拉·別力克拜的生日。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沒有和孩子們在一起慶祝,也沒有蛋糕。但她沒有絲毫難過,因為疫情當前,能早日戰勝就是最大的禮物。當天零點剛過,她的手機微信突然不停地響了起來,已經睡著的她點開後收到了兩個禮物,一個是丈夫給她轉發的紅包,一個就是兩個孩子精心拍攝的祝福視頻。其實,兩個孩子一直牢記著爸媽的生日,之前也所有準備,但突然而來的變化將之前的計劃全部打亂,只好將寫給媽媽的生日祝福轉成視頻傳遞。因宿舍另一個員工已經休息,此時的她拿上手機「藏」在衛生間裡給孩子們打過去,沒想到大兒子一接上電話還沒等媽媽開口就說:「媽媽,我和妹妹都想你和爸爸……我想你們!」說著說著,古米拉·別力克拜第一次聽到兒子放聲大哭的聲音,此時的她在電話另一頭哭成了淚人。她哽咽著安慰著兒子,並希望他照顧好自己,安心備考,爸爸媽媽在這裡一切都好……

 

一早上班後,她的手機分別收到了來自站領導和班組員工的生日祝福。她一一回復向大家表示感謝。時至午飯,副班長厲軍叫上其他兩人在班組活動室用井上送的飯作為生日宴,並以茶代酒為她慶祝。當晚下班後,丈夫回到宿舍給她端來了一碗方便麵,寓意長長久久。

  就這樣,夫妻二人在相互鼓勵和支持下一直安心堅守在崗位上。當彼此想家時,她說:「他在哪兒,家就在哪兒。」而他說:「堅持住!至少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這也是幸福……」

  最後,說到還有什麼生日願望?她期盼疫情能早日結束,回家好好給孩子做頓飯,完成全家一起去海南旅遊的承諾。

相關焦點

  • 新疆油田又誕生一個200萬噸級採油廠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3日電(記者杜剛)位於新疆北部的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採油廠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廠今年產油氣當量已突破200萬噸,首次躋身新疆油田200萬噸採油廠行列,展現出瑪湖10億噸級特大油田勘探開發巨大前景。
  • 勝利油田民間採油亂象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據業內人士所提供的數據,勝利油田年產原油近3000萬噸,私人承包性質的油井產量總額就佔到了兩成以上。幾年前,在千裡之外的陝北油田和新疆油田,數以百計的「油老闆」被紛紛強行清理、整頓,與此鮮明對比的是,依附在勝利油田的民營資本卻在這裡實現了瘋狂淘金的財富夢想。
  • 新疆油田284口油水井封丼退出新疆卡山自然保護區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18日電(周林 邊旭 嶽琴 盧軼華)12月16日,新疆油田公司準東採油廠涉及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油田生產退出工程驗收交接儀式舉行。經過2年的努力,新疆油田公司準東採油廠284口油水井封丼,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油田生產退出整改工作全部完成。
  • 江漢油田松滋採油廠新油井在涴市鎮開鑽
    江漢油田松滋採油廠新油井在涴市鎮開鑽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政務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2-02-04 17:17   荊州新聞網消息:新春伊始,江漢油田松滋採油廠又一口油井在松滋市涴市鎮同心村境內開鑽,今年,江漢油田松滋採油廠將投資1.3億元
  • 大港油田採油女工尤立紅:創新路上攜手同行
    在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中,我將和同事一起全力以赴展現石油工人的新擔當、新作為,譜寫大港油田提質增效新篇章。」11月27日,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大港油田第五採油廠第一採油作業區採油女工尤立紅說。  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尤立紅所在的第一採油作業區員工認識到,依靠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我國石油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也要求新時期的石油工人必須具備技術創新、改造能力,不光能幹,還會巧幹。
  • [迎接黨的十九大]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重油開發公司採油班長肉孜...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我作為一名來自邊疆採油一線的黨員,既興奮又期待。我出生在新疆和田一個偏僻的村莊,15歲時考入克拉瑪依技工學校,成為和田縣第一個走出農村、走進石油企業的幸運兒。在這之前,坐毛驢車去幾公裡外的鎮上趕趟巴扎對我來說都是一次了不起的遠行,但這次,我卻來到了2500公裡外的克拉瑪依。可以說,我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企業的培養。
  • 江蘇油田採油一廠:探索建設新型採油管理區
    效率怎麼提,瘦身健體有妙招    今年中秋節是楊莉在新單位——金伯利口腔醫院度過的第一個中秋,而在五個月前,她還是江蘇油田採油一廠沙埝採油管理區沙20西班組的一名採油工人。    強化作業關鍵環節和重點工序質量監督,與作業方建立「聯產聯責」模式,實現快速響應,縮短扶躺時間,把作業、採油由「兩根線」變成「一股繩」,全力以赴「動手術」。    該區還通過開展油井健康分類管理、產量任務分解到班組等方法,提升產量穩定率和部署執行率,保證生產運行體系高效運轉,截至九月完成配產任務的100.4%。
  • 長慶油田戰「疫」:井不停、量不減
    長慶油田旗下某採油廠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雖然存在物資供應困難、交通運輸不暢、倒休員工不能及時到崗等諸多問題,不過,長慶油田一直堅持「井不停、量不減」,有信心超額完成油氣生產任務。事實上,與長慶油田一起復工的還有產能建設參建隊伍。據長慶油田方面介紹,其參建隊伍達4363支,目前已經有1607支隊伍就位,266支隊伍通過開工前驗收。復工已經在路上。
  • 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區油氣勘探全記錄之牛刀小試獨山子
    1913年,新疆礦務局成立,楊增新任命鄔銘魁為總辦,恢復新疆省工藝廠的煉油生產。同時改革採油辦法,將採油由官辦改為招商承包。商民承包後,僱工在獨山子等地開採,運到省城交售。  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獨山子油田石油生產力的發展。  比較典型的是商人餘兆龍,他因為開採石油,一年向政府繳納「官廳銀」二百兩,日產油達到35公斤。
  • 特別報導|新疆油田寫就「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華章
    SAGD技術 開發革命 2006年,由於新疆油田稀油發現儲量有限,如果沒有新的產量及時補充進來,油田就很難保持2002年就已達到的1000萬噸年產量。 風城超稠油資源的動用,勢在必行。
  • 尋找四十多年前大港油田「六四一」的足跡(圖)
    何正中: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的記憶  何正中,77歲,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石油工人,1952從部隊整編到玉門油田,之後,又從玉門輾轉青海、新疆,然後東進勝利油田,直至隨石油大軍落腳「六四一」大港油田。當過汽車駕駛員,車間主任。在油田的「村莊」,他曾經帶領700多人的家屬連從事農副業,是一把種地的好手。
  • 大港油田公司採油工周小東:石油戰線上的技能大師
    >&nbsp&nbsp&nbsp&nbsp天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網上學校&nbsp&nbsp&nbsp&nbsp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今年56歲的周小東,是一線採油工
  • 堅守荒漠的採油人
    1月7日,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地質技術員任世君(右)和採油工李海燕(左)在為「獅205井」更換油嘴。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荒漠之中。嚴寒天氣下,石油工人不畏嚴寒,堅守在採油一線,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 鐵路部門為大慶油田開行「石油工人返崗專列」
    來源:央視原標題:鐵路部門為大慶油田開行「石油工人返崗專列」 3月17日7時50分,從黑龍江大慶火車站駛發的K5191次列車抵達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嵯崗站,來自大慶油田呼倫貝爾分公司等油田企業的700餘名職工搭乘返崗專列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採油一廠冷採降黏「激活」低產稠油井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許潔)紅001井區h83234井是新疆油田採油一廠一口低產稠油井,自6月18日實施冷採降黏措施後燜井3天開井生產。截至11月3日,累計增油238噸,單日平均產量由1.5噸上升至3.5噸,效果顯著。
  • 10億噸級油田!新疆喜訊傳來震撼中東各國,沙特和阿聯火速表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4日報導,東方某大國10億噸級油田發揮力量,這一喜訊傳來,震撼了中東各個國家,沙特和阿聯火速表態要優惠。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還有達到十億噸級的瑪湖油區,隨著瑪湖10億噸大油田的發現,以瑪湖油區為主戰區的百口泉採油廠率先在瑪18井區獲得突破,快速將滾動勘探發現向儲量、產能轉化等。瑪湖油區是新疆油田公司歷經多年勘探攻關,在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中心區發現的10億噸級礫巖油區,是當前東方某大國重要石油增儲上產接替區。
  • 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讓油井融入風景
    這裡是剛剛獲得「山東省工人先鋒號」的勝利油田現河廠六戶採油管理區辛154注採站。「綠色生產我有責,綠色生活我受益」的綠色發展理念厚植於此。這個站先後獲得中國石化安全環保班組、勝利油田青年綠色生產示範班組、勝利油田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 油田創新:讓工業的「血液」活力湧動
    油田創新:讓工業的「血液」活力湧動  ---「新疆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實踐課堂發現·紀錄大美新疆」實踐成果  中新網新疆新聞9月3日電(周麗 劉美惠子)在新疆油田公司準東採油廠吉木薩爾頁巖油作業區的井場上,採油工葛榮勝師傅正在進行更換油嘴的工作
  • ...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行時」勝利油田為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搭「雲梯」
    這是勝利油田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結果。近年來,勝利油田聚焦全面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服務員工成長成才,堅持依靠人才強企,為產業工人成長搭舞臺、創新建平臺、晉升暢通道,激發了隊伍活力。油田技能競賽金獎、中國石化技術能手、齊魯工匠……作為勝利產業工人隊伍中的佼佼者,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技能大師張春榮看來,她的成長除了自身奮鬥外,更離不開勝利油田為產業工人鋪就的舞臺。「通過競賽,理論和技能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好運用於生產實踐。」技能競賽,改變了張春榮的命運,也成就了她的今天。
  • 從農田到油田的勞動模範——記中石油集團新疆油田公司員工肉孜麥...
    1991年的一天,新疆和田縣一個偏僻的村口,一個維吾爾族小夥子走幾步就回頭看一眼自家的土坯房。他永遠也不會想到,此次踏上離家2500公裡以外的求學之路,會改變他的人生。那一年,他15歲,他叫肉孜麥麥提·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