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2月7日電(吳小川)「注意保暖,做好防護……」這是新疆風城油田作業區員工木拉提江·巴依多來提每天到站下車前對妻子古米拉·別力克拜叮囑的話。
夫妻二人都為該作業區採油二站員工。丈夫在採油三班,妻子在採油五班。自春節假期開始他們就一直堅守在井上,共同為抗擊這場疫情和原油生產貢獻力量。兩個班組之間原本不到200米的距離如今卻因疫情變得「遙遠」,他們也只有在每天上下班一同坐車和打飯時才能見到彼此。
採訪中得知,這是夫妻二人在井上共同值守的第六個春節。作為一名黨員和班組主力,每年春節前的排班她主動要求把自己排上。而丈夫則是考慮到班組年輕員工多,且他們的孩子都尚小,假期正是多陪陪孩子的好時候。同時,二人一同上班也是一種支持和陪伴。
當聊起他們的孩子時,古米拉說,大兒子今年19歲,即將高考,小女兒9歲。春節剛開始時是丈夫每天晚上留守井上,妻子則下班回家照顧兩個孩子。但1月28日晚上古米拉接到丈夫的電話,說疫情防控可能要升級,明天也許是最後一趟班車了……掛掉電話,她經過短暫考慮後,悄悄關上臥室門開始整理行李。待收拾好後,她才給孩子們說,現在疫情形勢嚴峻了,可能從明天開始媽媽就不能回來了。老大你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做飯吃飯,同時抓緊時間複習備考。囑咐完大兒子後,她給小女兒穿好衣服送到了弟弟家,託付媽媽和弟弟幫忙照顧。因她的女兒從出生至今幾乎一直跟著自己,所以初到弟弟家非常不習慣,哭著鬧著要跟媽媽回家,但古米拉·別力克拜這次卻狠心關上門走了。到樓下時,她的眼淚早已打溼了口罩。
29日一早,她帶著行李來到烏爾禾。車剛剛停穩,站領導就上車告知大家防控升級,要求每個班保證4個人在崗,其餘人員全部返回市區。從通知到定人也就只有短短五分鐘的時間。當天,採油五班按照原計劃有六人上班,所以必須有兩個人返回。此時坐在她身旁的同事說,米拉姐,你還是下車回家吧,因為你和老公同時在崗,家裡兩個孩子沒法照顧,我老公至少還在家裡可以照顧孩子。而古米拉·別力克拜卻執意推著她下車,說你孩子才兩歲,又剛做完手術,現在更需要你。而另一名同事的丈夫因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也需要照顧。經過一番勸讓後,她還是堅持留了下來。看到這一幕,車上周圍的同事都被她感動了,站領導也向她豎起了大拇指。
入駐一線以來,夫妻二人每天相互鼓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下班各自回到宿舍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視頻和孩子們聊天。起初,小女兒因為那晚媽媽的「絕情」並不願見她,等快掛電話時匆匆說了一句:「你就在井上住著吧,不要回來了!」就這樣一直到第三天才有所緩和。古米拉·別力克拜心裡不禁欣喜了起來,因為女兒終於理解她了。
2月1日,是古米拉·別力克拜的生日。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沒有和孩子們在一起慶祝,也沒有蛋糕。但她沒有絲毫難過,因為疫情當前,能早日戰勝就是最大的禮物。當天零點剛過,她的手機微信突然不停地響了起來,已經睡著的她點開後收到了兩個禮物,一個是丈夫給她轉發的紅包,一個就是兩個孩子精心拍攝的祝福視頻。其實,兩個孩子一直牢記著爸媽的生日,之前也所有準備,但突然而來的變化將之前的計劃全部打亂,只好將寫給媽媽的生日祝福轉成視頻傳遞。因宿舍另一個員工已經休息,此時的她拿上手機「藏」在衛生間裡給孩子們打過去,沒想到大兒子一接上電話還沒等媽媽開口就說:「媽媽,我和妹妹都想你和爸爸……我想你們!」說著說著,古米拉·別力克拜第一次聽到兒子放聲大哭的聲音,此時的她在電話另一頭哭成了淚人。她哽咽著安慰著兒子,並希望他照顧好自己,安心備考,爸爸媽媽在這裡一切都好……
一早上班後,她的手機分別收到了來自站領導和班組員工的生日祝福。她一一回復向大家表示感謝。時至午飯,副班長厲軍叫上其他兩人在班組活動室用井上送的飯作為生日宴,並以茶代酒為她慶祝。當晚下班後,丈夫回到宿舍給她端來了一碗方便麵,寓意長長久久。
就這樣,夫妻二人在相互鼓勵和支持下一直安心堅守在崗位上。當彼此想家時,她說:「他在哪兒,家就在哪兒。」而他說:「堅持住!至少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這也是幸福……」
最後,說到還有什麼生日願望?她期盼疫情能早日結束,回家好好給孩子做頓飯,完成全家一起去海南旅遊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