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鎮多部門調查「幼兒園煉奶兌水事件」: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

2020-12-18 騰訊大粵網

5月24日上午,黃江食藥監分局接到群眾的投訴電話,對方稱黃江鎮江杉基礎幼兒園的大米和牛奶存在質量問題,有小孩子食用後身體出現不適。隨後,相關執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進行調查。目前,黃江鎮食藥監部門、公安部門、教育部門暫未發現該幼兒園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而且也沒有接到相關醫療機構報告有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相關部門正在全面檢查幼兒園廚房

家長:有人說孩子喝的不是牛奶

當天上午,當執法人員趕到黃江鎮江杉基礎幼兒園時,相關家長正在討說法,情緒十分激動,家長稱園方給自己的孩子吃劣質食材、喝兌了水的劣質奶。

現場一家長表示,平時孩子在幼兒園喝的什麼牛奶,他並不清楚,不過有家長告訴他幼兒園給孩子喝的「不是牛奶,是一種劣質奶」。

另一名姓王的家長則拿出孩子的病歷,稱今年3月份小孩因腸道問題入院檢查,醫生的結論就是因為長期食用不健康的食物引起的。

由於現場家長情緒過於激動,爭吵一直持續到下午。家長主要提出兩個要求:一是要相關部門徹查此事,二是要園方「給一個說法」「賠償損失」。

煉奶兌水後的樣品

黃江食藥監分局:園方食物均未發現質量問題

事發後,黃江鎮食藥監部門、公安部門、教育部門迅速查扣了現場的有關食品,並對該幼兒園進行全面檢查。調查結果顯示,該幼兒園使用的煉奶是雀巢公司生產的鷹麥煉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均在有限期內,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此外,該幼兒園提供的大米是由仙桃市楚鳳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級粙米,均在保質期內。煉奶和大米均由一家供應商提供,園方還出示了該供應商的有效證件及有關票據。

圖為園方所使用的煉奶

大米檢測報告複印件

據了解,煉奶是一種牛奶製品,通常是將鮮乳經真空濃縮或其他方法除去大部分的水分,濃縮至原體積25%~40%左右的乳製品,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

黃江鎮食藥監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煉奶太甜,可以直接加水稀釋後再飲用;部分家長可能由於情緒太過激動,誤以為煉奶兌水後就變成了劣質奶。

相關部門表示,當天該幼兒園沒有接到報告有學生出現因食用食物引起不適而送醫事件,目前也沒有接到相關醫療機構報告有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園方:一旦發現問題,願承擔責任

經過相關部門解釋後,仍有部分家長堅持認為,由於幼兒園的食物存在質量問題,從而導致他們的小孩出現身體不適,為此他們要求幼兒園帶全體學生到正規醫院進行全身檢查。

第二天上午,該幼兒園的保健醫生與8名家長前往深圳某著名醫院進行諮詢。該醫院的設備由於剛剛投入使用,一時間無法對全體幼兒園學生進行體檢。經雙方協商最終達成統一意見:由家長帶各自小孩到二甲或三甲醫院進行體檢,費用由園方承擔。

園方後勤部門負責人表示,幼兒園的食物採購均有嚴格的規定,而且相關部門會定期進行抽查,自辦學以來從未出現過食物安全問題。此外,學生並不是每天都喝煉奶兌水的飲料,「每個月最多只有3次」。

同時,園方承諾,後期一旦確認有學生因吃了學校的食物而出現身體不適,園方願意承擔相關責任,希望家長客觀理性看待問題。

相關焦點

  • 巴中一幼兒園被舉報食堂食品有問題 當地多部門正聯合調查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11月5日,巴中市巴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11月4日上午,有學生家長舉報巴城瑞思頓幼兒園食堂,巴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教科體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該園食堂進行現場核實並展開調查,發現該園食堂存在管理不規範現象。
  • 湖北荊州通報「幼兒園幼童墜亡」事件:未發現體罰跡象
    事發前未發現有教師體罰劉某某的跡象。12月2日,荊州金陵達幼兒園幼兒劉某某墜亡事故發生後,荊州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公安、應急、住建、消防、教育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開展勘查現場、調查走訪、安撫善後等工作,現將相關情況予以通報:經問詢走訪和現場偵查實驗等手段查明,12月2日下午,該園大(2)班2名教師組織34名幼兒在幼兒園操場集中排練元旦匯演節目,因下雨臨時改到教學樓四樓職工之家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對此,不少網民呼籲徹查是否存在供應商與相關部門上下勾結、共同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還有網民建議當地對食品安全監管失守的相關負責人進行嚴厲問責。官方還發布了兩段視頻顯示,網傳駭人的問題食品照片、視頻均是人為製造擺拍,目前有三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警方調查。此調查結果立即被多家媒體報導,引發網民熱議。人民網評論文章稱,「這些信息和案例,雖然晚到了一點時間,但卻是真相大白的定音鼓」。
  • 聯商網年終策劃:2012食品安全事件回顧
    2012聯商網年終策劃:傷不起,食品安全事件大盤點  2012年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形勢嚴峻,從老酸奶果凍門到毒膠囊,再到鬧得沸沸揚揚的速生雞事件,食品安全問題貫穿了2012全年。網友用「談食色變」來形容民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恐慌。聯商網編輯根據媒體報導綜合整理,2012年與零售業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下16件。
  • 豐泰事件與華人食品安全口碑
    由於VHC方面尚未公布正式調查結果,此次由李氏桿菌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是否就一定系豐泰超市食品品質或食品衛生管理問題,目前並無法作出定論。 「楓葉事件」的應對被譽為「北美食品汙染公關危機的典範」:官方這一邊,聯邦食品檢驗局(CFIA)2008年8月5日首次在三明治中檢測出李氏桿菌,第二天便鎖定楓葉食品廠,8月14日CFIA召開全國電視會議部署全國深入調查,兩天後正式報告出爐,8月24日聯邦衛生部便正式通報事態情勢,從事態被發現到全面防治措施鋪開,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楓葉食品廠方面,8月20日廠家未等官方通報即開始關停生產線
  • 漢堡王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食品安全問題不能容忍
    歷來食品安全問題,實在讓人擔憂。我們來盤點近幾年食品安全的問題1.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9月13日,衛生部證實,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為加入的。
  • 青島食藥部門抽檢20家洋快餐39個批次 未發現問題
      半島網8月4日消息  日前,因為美國一家麥當勞門店冰淇淋機底部接滴漏盤長期不清理的油汙照片被曝光,引發輿情,中國大陸的麥當勞發出聲明,稱不存在曝光的美國店面問題。上海、浙江、江蘇部分省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麥當勞當地店面的現場檢查情況,沒有發現接滴漏的盤子有油汙等問題。
  • 食藥監部門突查「南區信軒」和「德恆幼兒園」,發現哪些問題?
    近日,南區開展第三期「全民查餐廳」檢查行動,此次行動先後到「大信信軒酒家」和「德恆幼兒園」進行監督檢查。經檢查,兩家被檢單位食品安全總體情況良好,「三防」設施、洗消設施、冷藏設施均正常運轉,託幼機構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在職在崗履行職責,但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問題。
  • 貴州未發現「漢堡王」等快餐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南昌市「漢堡王」門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加工製作食品以及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問題,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迅速出擊,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以「漢堡王」快餐店為重點開展食品安全全覆蓋、全要素監督檢查。
  • 東莞鳳崗蒙田幼兒園被列入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曾致百名兒童食物中毒
    當日,東莞市啟動食品安全Ⅲ級響應,成立應急指揮部,統籌處理鳳崗鎮蒙田幼兒園食物中毒事件,全力救治患者,開展全市專項檢查。9月27日,蒙田幼兒園發表致歉信,稱經東莞市疾控中心調查發現,這是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系合作餐飲公司當值廚師為幼兒園提供的三明治午點製作過程中嚴重違規操作不當致沙門氏菌汙染引起。
  • 上海市食安辦公布"新東陽"問題食品初步調查結果
    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記者 俞麗虹、周琳)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8日公布了對南京新東陽公司問題食品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兩家「新東陽」餐飲門店被監管部門查處。    據調查,南京新東陽公司上海分公司註冊在吳中路1389號,主要批發其母公司生產的產品。同時,上海現有3家「新東陽麵館」。
  • 青島一幼兒園多名孩子感染這種病毒!
    即墨一家幼兒園的孩子家長 趙女士向記者反映。 記者採訪了解到,即墨區衛健局、教體局等多部門聯合調查發現,腹瀉等症狀是諾如病毒感染所致,並不是食物的問題,目前相關部門已對該幼兒園進行了消毒、整改處理。現在幼兒園已經恢復正常秩序。
  • 盤點2011食品安全十大類事件
    2011年是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一年,「染色饅頭」、「瘦肉精」、「牛肉膏」、「塑化劑」等諸多名詞湧現,食品安全問題也由原來的單一性事件演變為各行業內的「群體性事件」,眾多行業內的知名企業紛紛「淪陷」。在此,我們盤點了2011年發生的十大「類」食品安全事件。
  • 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廈門康萊德酒店蛋糕致24人發燒腹瀉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楊卉)國際高端酒店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業界關注。6月3日深夜,北京商報記者從廈門康萊德酒店處獲得一份道歉信。針對此前網友反映的「康萊德酒店蛋糕致多人高燒腹瀉」一事,廈門康萊德酒店表示,將依照法律規定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要求,對賓客給予合理的賠償。
  • 淺談諸城市南湖區幼兒園安全管理問題策略
    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的幼兒園交通安全事故數千起,包括校車管理不當和幼兒沒有遵守信號燈穿越馬路所導致的事故此外,還有部分幼兒園的校車存在安全隱患,出現了幼兒在車內窒息死亡的事故。基於上述情況,需要強化道路安全管理,幼兒園教育中也應該向學生滲透安全意識的內容,出行時格外注意。其次,幼兒園食品安全隱患。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過程中,考慮的關鍵性指標為幼兒園的餐飲水平等。
  • 94%受訪者擔心食品添加劑 多認為進口食品安全
    據復旦大學三年級研究生吳恆和其志願團隊新近披露的調查數據顯示,不足半年的時間裡,新聞報導出來的食品安全事件已超過500件。  面對如此多的食品安全事故,我們究竟能吃什麼,能在哪吃?《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日前做了一項食品安全調查。回收到的206份有效問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中國人在「吃」上所面臨的嚴峻現狀。
  • 金龍魚"問題油"事件調查:誰在製造問題油?
    安徽省工商局不久前對外發布通報,該部門抽檢7家生產廠家10組食用油後發現,合肥市有2批次食用油不合格。其中,金龍魚玉米油被檢測出色澤和煙點項目不合格。「為加強元旦、春節期間食品質量監管,省局在合肥、蕪湖和宿州等地市場流通環節對食用油開展抽樣檢驗。」
  • 未發現雨潤公司有回收食品再加工情況
    http://ah.anhuinews.com  2011年05月28日 00:01  中安在線   2011年5月26日上午各大網站貼出「雨潤火腿疑摻過期肉」的新聞報導後,馬鞍山市質監局高度重視,立即趕赴馬鞍山雨潤食品有限公司開展調查。
  • 南京排查「漢堡王」:有餐廳垃圾桶沒蓋子 暫未發現明顯食品安全問題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南昌漢堡王餐廳,存在篡改生產日期標籤、偷工減料等問題。晚會播出之後,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場監督部門迅速行動,進行檢查。那麼,江蘇的漢堡王能令消費者放心嗎?
  • 進口日本食品連續發現嚴重質量安全問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2日 09:07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9月21日訊 記者原國鋒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自今年9月7日我國通報從進口日本食品中發現質量問題至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