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羅門夫婦說,這是臺灣一個著名的景點,每年吸引70萬以上的遊客;不過詩人優儷卻因為生活忙碌,這裡離市區又較遠,也是在陪朋友遊覽時才到來過。張先生則說他不久之前曾與他們畫家朋友一起來這裡暢遊。
當我跨進北海岸邊的野柳岬,立刻被眼前的奇巖怪石迷住了。野柳是北海岸邊突出海中的小半島,長約1,700米,寬200米,最窄處不到50米,形狀像海龜離岸,又有「野柳龜」之稱。
如果說,大自然的神韻有什麼天斧神功的話,我真無法說出這千奇百怪的巖石是如何雕塑出來的。在那浩翰的大海邊,海灘的巖石,千百年來,水浸風蝕,自然的刻刀雕琢成千姿百態的嶙峋怪石,令人驚嘆不已。蓉子指著一塊巖石說:「你看,這端莊美麗的頭像,上面是皇冠,端正的鼻梁、小嘴,脖子下面柔和的線條像披紗,人們稱為女王頭。」
接著,我順著她的手指望過去,越看越像越叫絕。沿路踏著海巖走去,那秀美的礁石很像一隻繡鞋,美稱為「仙女鞋」。那形狀像豐滿隆起的雙乳,稱乳房石。那像盛開五瓣的美麗梅花,稱梅花石。那像尖尖的松茸,稱松茸石。那像一隻大海龜,匍匐在海邊,稱海龜石。那像一雙橫臥的牛,稱臥牛石。那像雙引吭高歌的鳥,稱瑪玲鳥石、鶯歌石。那中間有洞穴可以穿行的稱壺穴。
這些千奇百怪的海礁,石石有形,景景生色。聰明的臺灣人都給它們配上一個美稱,啟發遊人的想像力,令人忍俊不禁。海岬上還配植多種花草樹木,美人蕉、龍舌蘭、海芙蓉、南國薊等,伴列著錯落參差的巖石,使這幽靜的海灘頭在一派灰色的色彩中,點綴了一株一叢的紅花綠葉,有如畫家的神來之筆,濃淡相間,斑駁有致。讓海岬更具瀟灑神韻。
竊猜,這一幅幅的無比美景,該是天公醉時所作,才顯得如此自然韻流,如此隨意,如此多彩多姿。這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一簇簇的海上礁石,連經常來臨的畫家也讚嘆不已。張先生不斷為我們取景拍照,羅門和蓉子也興致盎然。羅門昂首挺立,手插在腰間,屹立於一塊平坦的巖石之上,背景是驚濤拍岸的海浪,張先生立刻按下快門。我與蓉子也取奇景拍了幾張照片。把這絢麗奇幻的風光保留一二正當我們迷醉於這一組組奇幻礁石時,陣雨早已停歇了,陽光穿雲而射。
白雲飄忽於寬闊的天空,覆蓋著波光粼粼的大海,海浪拍打礁石,發出一陣陣浪濤的響聲,如音樂的節拍,像心臟的搏動,整齊而有韻律,這一支海的歌,為歡迎我們而歌唱,我們歡樂地與海礁女王為伍,與這自然界中蛇立有年又安靜的海龜、瑪玲鳥為伍,與這些海風海浪腐蝕成的石花為伍,在這茫茫空闊的北海岸邊,在這滔滔滾滾的太平洋之濱,我遠眺海景,仿佛自己已飄浮起來了。野柳啊,您是一個奇異的世界!從野柳公園出來後,我們在飯店吃海鮮,稍事休息,就馳車前往基隆港。
蓉子告訴我,對峰基隆山巒的積雪是聞名一景。我們往上公園最高處,見一座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像,又見高7公尺、寬6公尺,佛身達5層的白色觀音像,這是公園的標幟。這些建築物,都是民間合力捐建的。我們乘興而遊,興滿而歸,雖遊興未盡,但也應該是回臺北的時間了。
篇結
基隆古稱雞籠,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島嶼港灣,山城海角,很像一個小香港。是遠東有名的國際貿易港,也是臺灣著名勝境,尤其是在亞熱帶的臺灣,聳入半空的山巔卻白雪皚皚,銀裝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