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仔遊野柳岬:千姿百態的嶙峋怪石,令人驚嘆不已

2020-12-21 華仔侃旅遊

導言

羅門夫婦說,這是臺灣一個著名的景點,每年吸引70萬以上的遊客;不過詩人優儷卻因為生活忙碌,這裡離市區又較遠,也是在陪朋友遊覽時才到來過。張先生則說他不久之前曾與他們畫家朋友一起來這裡暢遊。

當我跨進北海岸邊的野柳岬,立刻被眼前的奇巖怪石迷住了。野柳是北海岸邊突出海中的小半島,長約1,700米,寬200米,最窄處不到50米,形狀像海龜離岸,又有「野柳龜」之稱。

如果說,大自然的神韻有什麼天斧神功的話,我真無法說出這千奇百怪的巖石是如何雕塑出來的。在那浩翰的大海邊,海灘的巖石,千百年來,水浸風蝕,自然的刻刀雕琢成千姿百態的嶙峋怪石,令人驚嘆不已。蓉子指著一塊巖石說:「你看,這端莊美麗的頭像,上面是皇冠,端正的鼻梁、小嘴,脖子下面柔和的線條像披紗,人們稱為女王頭。」

接著,我順著她的手指望過去,越看越像越叫絕。沿路踏著海巖走去,那秀美的礁石很像一隻繡鞋,美稱為「仙女鞋」。那形狀像豐滿隆起的雙乳,稱乳房石。那像盛開五瓣的美麗梅花,稱梅花石。那像尖尖的松茸,稱松茸石。那像一隻大海龜,匍匐在海邊,稱海龜石。那像一雙橫臥的牛,稱臥牛石。那像雙引吭高歌的鳥,稱瑪玲鳥石、鶯歌石。那中間有洞穴可以穿行的稱壺穴。

這些千奇百怪的海礁,石石有形,景景生色。聰明的臺灣人都給它們配上一個美稱,啟發遊人的想像力,令人忍俊不禁。海岬上還配植多種花草樹木,美人蕉、龍舌蘭、海芙蓉、南國薊等,伴列著錯落參差的巖石,使這幽靜的海灘頭在一派灰色的色彩中,點綴了一株一叢的紅花綠葉,有如畫家的神來之筆,濃淡相間,斑駁有致。讓海岬更具瀟灑神韻。

竊猜,這一幅幅的無比美景,該是天公醉時所作,才顯得如此自然韻流,如此隨意,如此多彩多姿。這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一簇簇的海上礁石,連經常來臨的畫家也讚嘆不已。張先生不斷為我們取景拍照,羅門和蓉子也興致盎然。羅門昂首挺立,手插在腰間,屹立於一塊平坦的巖石之上,背景是驚濤拍岸的海浪,張先生立刻按下快門。我與蓉子也取奇景拍了幾張照片。把這絢麗奇幻的風光保留一二正當我們迷醉於這一組組奇幻礁石時,陣雨早已停歇了,陽光穿雲而射。

白雲飄忽於寬闊的天空,覆蓋著波光粼粼的大海,海浪拍打礁石,發出一陣陣浪濤的響聲,如音樂的節拍,像心臟的搏動,整齊而有韻律,這一支海的歌,為歡迎我們而歌唱,我們歡樂地與海礁女王為伍,與這自然界中蛇立有年又安靜的海龜、瑪玲鳥為伍,與這些海風海浪腐蝕成的石花為伍,在這茫茫空闊的北海岸邊,在這滔滔滾滾的太平洋之濱,我遠眺海景,仿佛自己已飄浮起來了。野柳啊,您是一個奇異的世界!從野柳公園出來後,我們在飯店吃海鮮,稍事休息,就馳車前往基隆港。

蓉子告訴我,對峰基隆山巒的積雪是聞名一景。我們往上公園最高處,見一座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像,又見高7公尺、寬6公尺,佛身達5層的白色觀音像,這是公園的標幟。這些建築物,都是民間合力捐建的。我們乘興而遊,興滿而歸,雖遊興未盡,但也應該是回臺北的時間了。

篇結

基隆古稱雞籠,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島嶼港灣,山城海角,很像一個小香港。是遠東有名的國際貿易港,也是臺灣著名勝境,尤其是在亞熱帶的臺灣,聳入半空的山巔卻白雪皚皚,銀裝素裹。

相關焦點

  • 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野柳的奇巖怪石,歷經千萬年不斷地接受海水及海風的洗禮,雕琢成今日這番絕色之姿。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隨著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的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背包客發現了令人驚嘆的臺灣美景。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臺灣野柳:滄桑歲月造就的自然奇觀
    野柳地質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再不去野柳看看,「女王」也許就沒了!
    野柳地質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野柳,中國最神奇的海岸
    野柳海岸是臺灣北部一個伸入海中的山岬角,岬角有如海龜蹣跚離岸,匍匐於海面之上,做翹首拱背欲遊出海之狀,因此野柳海岸又有野柳龜、野柳岬、或野柳半島之稱。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野柳海岸的礁石,都有一種無何挑剔的獨特的野性美。這裡的奇巖怪石,都是歷經千萬年不斷地接受海水及海風的洗禮,才被雕琢成今日這番絕色之姿。
  • 獨一無二的野柳
    野柳是伸入大海中的一個山岬,就象是個小小的「半島」。海浪拍打著岸石,海風吹亂我的頭髮,湛藍的天空,海面上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一切都那麼地靜謐。然而,當隨著我的腳步慢慢踏上半島之後,展現在眼前的景象讓我震撼不已。我開始被周圍那變幻萬千的怪石嶙峋所吸引,為這些奇怪的巖石而驚嘆。
  • 國內最美麗的海灘,怪石嶙峋美輪美奐,讓人們在沉醉中無法自拔
    野柳別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這裡不是單純的海灘,這裡的引人之處還有植被,鳥類,奇石,黃昏暮色,每一樣都美輪美奐,令人流連忘返。首先是鳥類,這裡既有留鳥,也有候鳥,有鳥也就更能證明這裡環境好,所以也就證明了這裡景色好。
  • 怪石嶙峋的狹長海岬,酷似女王頭像的蕈狀巖石是標誌性景觀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野柳地質公園是一塊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侵蝕、風化,逐漸形成規模龐大、奇石遍布、造型各異、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讓全長1.7公裡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 臺灣7日 野柳,一個去臺灣不能不去的地方
    我知道野柳,是因為我來臺前做了些功課。 野柳地質公園是世界奇觀之一,它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岬本是伸進海裡的一個岬角,長1700多米,寬僅200多米的小半島,故有「野柳半島」之稱。遙望半島形如海龜,所以當地人又稱野柳龜。由於長年海蝕與風化的作用,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瑰麗景象,其奇異怪絕之姿,出人意表,令人心往神馳。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處臺灣大屯山系延伸到海中的一個岬角,千萬年來的風吹雨打和日曬侵蝕使這一帶的砂巖地質形成千姿百態的風化石、風蝕溝、風蝕崖和大小不一的孔穴,遍布在海灘上的奇巖怪石種類繁多,不論人物,巨獸還是各式器物無一不是惟妙惟肖,是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 寶島臺灣看「野柳」
    前不久,終於和朋友一起來了次環寶島遊,上阿里山,遊日月潭,品特色美食……一通遊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多麼好聽的名字。大巴載著我們一行十人離開臺北向野柳駛去時,我的思維跳躍起來:今天要去的野柳地質公園莫非是個柔條垂拂、綠色蔭蔭的海邊公園?我遐想著,企盼著。當來到野柳地質公園時,我被完全震撼了。
  • 野柳地質公園
    到臺灣後,第一個旅遊景點就是距離基隆市不遠的野柳地質公園。前往野柳地質公園的路上,導遊就問我們知道不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沒人回答。估計多數人和我一樣,皆因這趟旅遊才知道野柳這個名字。 經導遊介紹,我終於知道去野柳主要看什麼了。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野柳,從新北萬裡鄉野柳村一路輾轉延伸至海,形成一個小小的「半島」,長約1700公尺,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盤山道俏公主灣流  永遠不知疲倦的海水,伴著永恆的潮汐漲落,一片片、一遍遍地衝刷著野柳。
  • 臺北-野柳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維妙維肖,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么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神工之美妙。此外還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龜石、臥牛石等等,這裡的海蝕石乳,風化窗、豆腐巖諸景都是引人入勝的美景。
  • 再不去臺北野柳玩 「女王頭」就要斷掉了
    「女王頭」就要斷掉了      臺灣的野柳是一處被海浪雕塑形成似人像物的各種奇特形狀的海岸,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     野柳公園是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的一處公園,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
  • 臺灣野柳 不可錯過的地質奇觀
    野柳風景區位於臺灣省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個突出海面的岬角,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圖/來源於網絡)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造型各異其趣,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海天一色,最是令人心曠神怡
  • 臺灣旅遊業的名片——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風景區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攝影師 錢靜) 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接下來,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造成野柳的奇巖怪石。
  • 野柳(臺灣基隆)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