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來歷傳說你知道多少 臨沂這一天為什麼要祭灶

2020-12-20 今日臨沂

  昨天就是小年,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祭灶節,我們臨沂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選擇祭灶,尤其是在農村都會祭灶。不過你知道祭灶的由來嗎?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

 

  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底為什麼要祭灶?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農村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啥意思?女人為什麼不能祭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很多地方小年有祭灶的習慣。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這樣說?其實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說男人不拜月亮,女人不拜祭灶神。
  • 「二十三,祭灶官」,自古有祭灶的傳統,那你知道灶神的來歷嗎?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了,不過南方人都是過得臘月二十四,所以對於我來說,今天是個普通的日子。但不管南北方小年上的時間差異,重要的是大家在臘月二十三號這一天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那就是送灶王爺上天。送灶王,可能現在不是很普遍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爺爺奶奶還蠻喜歡搞這些的,所以我還算是稍有了解吧。
  • 小年習俗:祭灶為什麼要吃糖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俗語說: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以前過小年的時候就經常聽家裡的長輩說,吃灶糖是為了甜灶王爺的嘴,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俗習是「送灶爺」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裡一個更紅火的光景。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
  • 過大年前先過小年——祭灶
    其又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即春節;小年就是老百姓說的「祭灶」(「祭灶節」的簡稱)。 如果把年比喻為一幕大戲,冬至是人們剛剛邁起步伐準備趕去看大戲;臘八節則只是徐徐地拉開序幕;接下來小年粉墨登場,年味開始越來越濃……那些在家的老人、婦女和孩子,都在掰著指頭數日子,期盼在外面的親人早日歸來;那些在外的遊子,雖然堅守自己的工作,心時常會飛到故鄉,下班後會整理回鄉的東西。 祭灶,說白了就是祭祀灶王爺。
  • 臨邑:掃塵祭灶過小年 家家戶戶盼吉祥
    齊魯網德州1月20日訊(臨邑臺郭俊傑 龐永月)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我們中國民間傳統的「小年」,過年的各項「準備活動」也隨之開始,人們會在這一天掃塵
  •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每年到了小年的時候,在農村裡普遍都有祭灶神的習俗,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各家各戶的情況。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小小一張灶神圖其實也是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元素的,其中有些人應該發現了,有些灶神圖只有灶王爺一個人,有些卻還有一個老奶奶。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小時候,爺爺也每年會在廚房的灶臺邊上貼上一張灶神圖,其中一般右邊就是灶王爺,而在灶王爺的左邊還坐著一個老奶奶,爺爺說她是灶王奶奶。
  • 小年祭灶神祭的是誰?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一進臘月各方遊子都歸鄉心切,先是在臘月初八想起家中妻子或者母親熬製的臘八粥,當然也只能回憶,很多人在這一天還在上班上課,之後,過了臘月初八之後就是臘月二十三了,也就是小年,一旦接近小年,說明年味就像熬幾個小時快出鍋的臘八粥一樣,味道已經香味撲鼻了,這個時候在外的遊子基本上也都回到了家人身邊
  • 歲時記 | 廿三廿四,小年祭灶
    作為感謝,這一天家家戶戶要「謝灶」。保佑自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而民間也稱其為「過小年」。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除了掃年和祭灶,還有吃灶糖的習俗。(南方諸位別急,我們在二十四祭灶。)宋人孟元老在《東京繁華錄》上記載:二十四日交年.貼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而南方人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為什麼南北方小年夜只差一天?小年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編整理小年夜來源及傳說故事,過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小年夜節日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小年為什麼要祭灶?6大禁忌做對了能旺運!
    眼看著小年已經來臨了,意味著一年即將畫上真正的句號。小年的民俗活動多不勝數,其中祭灶是最為眾人所知的傳統習俗。01小年為什麼要祭灶?從民俗角度來說:小年祭灶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目的是為了通過「賄賂」的方式,讓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候多說幾句好話,或者乾脆用糖瓜堵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在天上亂說話,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老天爺豈不是太好糊弄了嗎?
  •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
    小年祭灶神,臘月23、24,到底哪天祭灶神?灶王爺又是誰?文/農夫也瘋狂今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的小年,每年到了小年後,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在過去,在外的遊子都會提前趕回家,然後和家裡人一起打掃房子,因為在小年這一天有掃塵的習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灶神。民間的說法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意思是祭灶神必須是要家中的男主人來完成。那祭灶神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呢?我們每年祭拜的灶王爺又是誰呢?(1)灶王爺到底是何方神聖?
  • 臘月廿四|祭灶神、吃灶糖、剪窗花、掃房子!灶王爺的傳說你都知道嗎?
    北方的臘月二十三南方的臘月二十四儘管時間上有差異但小年一到這年就算來了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神祭灶早在商周時就已經存在了是國家「五祀」之一傳說灶神是玉帝的「特派員」,常駐每家每戶,不僅管著一家人的飲食之事,還兼管言行。
  • 今日小年,除了祭灶和吃祭灶糖,這4點禁忌要了解
    小年這天,由於區域不同,各地的習俗有差異,不過,相對比較統一的,主要有以下3點:1、祭灶王小年又被稱為「祭灶節」,因此,祭灶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灶指的是灶王爺,在這天,會購買新的灶王爺畫像,把老的換掉,新換的畫像稱作「請」,新的一年,請回來新的灶王爺畫像,然後會放上水果、糖果等祭品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麼說?小年臨近,不妨了解一下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麼說?小年臨近,不妨了解一下隨著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新年的腳步聲是越來越近了,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期盼著過年吧?這不僅是闔家團圓的節日,更是代表著辭舊迎新,意義重大。尤其對於自古以來規矩和講究很多的中國人來說,更是馬虎不得,打掃祭拜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細心周到,畢竟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與發揚。說起祭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老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擁有著俗語的特性,通俗易懂,它的意思也是很簡單明了,就是男性不會祭拜月亮,女性不能祭拜老灶爺。
  • 穆紅(安徽定遠):民俗與祭灶
    民俗與祭灶作者:穆紅祭灶也稱小年,在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也證明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在宋朝就有。因為灶神畫像貼在灶臺邊,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經過一年煙燻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此時,要把舊像揭下,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上天后說好事,然後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重新將灶神請回貼上。
  • 今天過祭灶,是俺老家的小年!
    自打我在外地讀書以來,我家的小年,總是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過,俺娘的話:「家裡有人在外頭,二十三不能過小年,要等一天,不管能不能等到,一家人總是要等的。後來,工作後的我依舊遠離家鄉,自然,受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很少有機會回到家裡正兒八經的和家人一起過小年,所以,每次遇到過年,在娘的安排下,家裡都會等我一天,這樣以來,我家過小年的日子,就基本上改了時間,從原來的每年臘月二十三轉移到了二十四這一天,這種改變,對娘來說,就是對千裡之外的兒子最大的思念與寄託,與我而言,每每想起,也都會禁不止眼淚漣漣。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馬上臘月23小年,不妨看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春節進入倒計時十天的時間了,今天是臘月二十還有3天的時間就到了小年,在農村小年也是非常受到人們重視的,當然小年這一天也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了,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小年祭灶了,咱們農村為啥講究「女不拜灶」呢?
    我們知道,月亮是陰柔之氣的代表,月神自然是女子,傳說女子們拜月神,月神就會庇佑參拜人女人味道十足,容貌變得俊美,舉止言談優雅,並且心靈手巧,手工活會做的越來越好,所以民間的女子都會選擇拜月的。男子要是拜月的話,好像是有點不相符,大家可以想想月神是保佑長相陰柔媚人的,是保佑手工心靈手巧的,哪個男人會祈求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