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為什麼要祭灶?6大禁忌做對了能旺運!

2020-12-20 田園易經

眼看著小年已經來臨了,意味著一年即將畫上真正的句號。小年的民俗活動多不勝數,其中祭灶是最為眾人所知的傳統習俗。

01

小年為什麼要祭灶?

從民俗角度來說:小年祭灶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目的是為了通過「賄賂」的方式,讓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候多說幾句好話,或者乾脆用糖瓜堵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在天上亂說話,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老天爺豈不是太好糊弄了嗎?

從天文角度來說:臘月二十三是一年當中月、地、日最後一次形成一個直角,因此這一天在曆法上顯得尤為重要。此外「灶」為鼎卦,代表著先祖和後代,為事物的基礎。人們在小年這個特殊的天文特徵之下祭灶,其實是以先祖、後代的名義重申自己對天道規則的遵循,這也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帶有承諾性質的民俗活動。

02

小年有哪些禁忌?

1、忌違背承諾

小年所有民俗,都是圍繞對天道的承諾來進行的,如果在小年的時候違反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和誓言,就是對天道規則的背棄,跳出規則必然會受到規則的懲罰。

2、忌生氣

家不和則難行天下,農曆臘月廿三小年的時候,正好是月忌日(即黑道日),在這期間如果家庭出現矛盾,引發生氣,這將代表著這一年的不圓滿,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來年的運勢。

3、忌紅色

小年到大年的這段時間,代表著一年的結束。開門紅,關門黃,我們在布置家具場景、穿搭的時候要以黃色為主,而不要出現大面積的紅色,否則就意味著一年過早開始,而舊的一年則沒有圓滿結束。不過對於在穿搭上推薦紅色的朋友們而言,則可以以自己為主,在服裝上選擇紅色穿搭。

4、注意宜忌事項

每天的時間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影響,小年對於全國而言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但對於北方的朋友們而言,臘月二十三日也是月忌日,因此您可以參照自己的專屬黃曆,按照宜忌推薦來安排生活,特別注意不要做忌的事情,以防造成負面的後果。

5、積福德

小年這一節日的文化底蘊厚重,人氣很足,通過傳播天道思想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讓自己的福德積累事半功倍,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等級。

6、心誠懺悔

小年意味著一年即將結束,是做年終總結的時刻,這一時間是人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因此人們可以藉助這個時間反省一年下來犯過的錯,是否違背過承諾、是否按照宜忌在行事,比如你的黃曆中某日提示為兇,而您卻安排了重要事宜;你的黃曆當中某日忌的事宜,你卻堅持要做,這些都屬於違背天道規則的行為,小年是你心誠懺悔的一個機會,不要錯過。

03

小年如何開運增福?

1、了解自己的先天命理

知曉自己的先天命理是開運增福的前提,了解自己的本命卦、黃道卦、木星卦,就能知道自己的先天優勢,並結合當下的時間規律來調整自己的運勢,從而達到開運增福之效。

2、定製開運玉佩

自古以來,玉石都是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歷史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作為王朝傳承信物的傳國玉璽,無不說明玉石與天道的連結之深厚。通過佩戴自己專屬的玉佩達到天人一體的效果,從而幫助自己在2020年開運增幅。

相關焦點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吃糖瓜前面咱們說了祭灶,祭灶的供品,有一樣家家戶戶必備的。就是糖瓜。咱們過小年有一句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這糖瓜為什麼要供奉給灶王爺呢?因為一來拜神有糖,甜甜蜜蜜。二來哪,這糖瓜非常的黏,灶王爺吃了糖瓜,糖糊在嘴裡,開不了口和玉帝說人間不好的事情。人們哪怕有些過失之處,也得以倖免。
  • 今日小年,除了祭灶和吃祭灶糖,這4點禁忌要了解
    小年這天,由於區域不同,各地的習俗有差異,不過,相對比較統一的,主要有以下3點:1、祭灶王小年又被稱為「祭灶節」,因此,祭灶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灶指的是灶王爺,在這天,會購買新的灶王爺畫像,把老的換掉,新換的畫像稱作「請」,新的一年,請回來新的灶王爺畫像,然後會放上水果、糖果等祭品
  •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底為什麼要祭灶?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 小年習俗:祭灶為什麼要吃糖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俗語說: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以前過小年的時候就經常聽家裡的長輩說,吃灶糖是為了甜灶王爺的嘴,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俗習是「送灶爺」據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會敬獻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為的是讓灶王爺嘴甜一點,多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給家裡一個更紅火的光景。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
  • 小年祭灶來歷傳說你知道多少 臨沂這一天為什麼要祭灶
    昨天就是小年,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祭灶節,我們臨沂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選擇祭灶,尤其是在農村都會祭灶。不過你知道祭灶的由來嗎?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
  • 臘月二十三,小年,做一盤祭灶餅,不為祭灶,只為懷念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傳說中是灶王爺回天上工作匯報的日子,在我的家鄉,每家每戶都會做祭灶餅,配著芝麻糖供奉灶王爺,希望他上天言好事,明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並不是迷信,僅僅是一輩一輩傳下的習俗,一種對未來越過越好的祈盼。
  •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每年到了小年的時候,在農村裡普遍都有祭灶神的習俗,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各家各戶的情況。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小時候,爺爺也每年會在廚房的灶臺邊上貼上一張灶神圖,其中一般右邊就是灶王爺,而在灶王爺的左邊還坐著一個老奶奶,爺爺說她是灶王奶奶。在灶神圖上還會有一副對聯,上下聯分別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東廚司命」,或「一家之主」。而「東廚司命」四個字,則描述了灶王爺的職責。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南北方過小年有什麼不同區別 南北方小年時間為什麼差一天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 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馬上臘月23小年,不妨看看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春節進入倒計時十天的時間了,今天是臘月二十還有3天的時間就到了小年,在農村小年也是非常受到人們重視的,當然小年這一天也有很多的風俗禁忌。其中廣為人知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了,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李山語‖小年
    農曆臘月二十四小年,也稱「小除」。 過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時間不同,古代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就是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日,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是臘月二十五日。清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祭灶,自此,開始了官民過小年不同日子的分野。黃梅人自古以來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 今天過祭灶,是俺老家的小年!
    自打我在外地讀書以來,我家的小年,總是選擇在臘月二十四過,俺娘的話:「家裡有人在外頭,二十三不能過小年,要等一天,不管能不能等到,一家人總是要等的。但是,在我們那個鄉村裡,過祭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二十三那天過,而我家,為了等我,總是要等到二十四那天,這與別人家的不同,讓弟弟妹妹,總是感到很不適應,對他們來說,眼巴巴的望著同伴們香甜的吃著餃子,那心裡的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 祭了娘家的灶 拉回去沒人要 今天小年 各地讀者爭相曬祭灶風俗
    【今天你過「小年」了嗎?】「臘八祭灶,節年來到,小姑娘要花兒,小小子要炮。」小年兒到了,祭灶的年俗你還在堅持嗎?祭灶的規矩你還記得嗎?灶糖灶飯「到碗裡」沒?發麵燒餅給灶王爺帶上了沒?
  • 歲時記 | 廿三廿四,小年祭灶
    作為感謝,這一天家家戶戶要「謝灶」。保佑自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而民間也稱其為「過小年」。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除了掃年和祭灶,還有吃灶糖的習俗。(南方諸位別急,我們在二十四祭灶。)宋人孟元老在《東京繁華錄》上記載:二十四日交年.貼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
  • 2020小年說說微信朋友圈句子 描寫小年詩詞古詩
    2020小年說說微信朋友圈句子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今天開始,春節拉開序幕,人們約定俗成地祭灶、掃塵、穿新衣、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拜年,大人們還會向晚輩發壓歲錢。期待嗎?距離春節僅剩一周啦~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一、食糖嘴甜:上供的各種糖類小年祭灶呢,主要是送灶王爺上天,民間有「上天言好事」的說法,主要是讓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候,多給家裡說說好話,期待明年老天爺能給個好運氣。所以自然而然的,人們就想到給灶王爺吃各種糖啊,希望老人家能嘴甜一點。不過這甜食的做法,各地差別可就大了。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除了一些少數民族的特殊習俗外,全國的春節日期都是統一的,為什麼在小年的日期上南北方會出現割裂呢?這件事情追究起來還要怪雍正皇帝。小年是怎麼來的?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過出儀式感?
    不過,小年的日期並不一致,有的是在臘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臘月二十四……但一般而言,小年都被當做是春節的序曲,等那首「過年謠」唱起來,人們就開始按部就班做準備,直到迎來熱熱鬧鬧的中國年。資料圖:正值中國民間傳統的「小年」,海南海口大街小巷的「年味」漸濃。圖為市民選購福字。
  • 過大年前先過小年——祭灶
    其又有大年、小年之分,大年即春節;小年就是老百姓說的「祭灶」(「祭灶節」的簡稱)。 如果把年比喻為一幕大戲,冬至是人們剛剛邁起步伐準備趕去看大戲;臘八節則只是徐徐地拉開序幕;接下來小年粉墨登場,年味開始越來越濃……那些在家的老人、婦女和孩子,都在掰著指頭數日子,期盼在外面的親人早日歸來;那些在外的遊子,雖然堅守自己的工作,心時常會飛到故鄉,下班後會整理回鄉的東西。 祭灶,說白了就是祭祀灶王爺。
  • 今日小年:人間最美是團圓,全民悅讀祝您小年快樂!
    · 小年傳統 · 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稱「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