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人們把類似「翻譯蔣介石為常凱申」的現象稱為「門修斯現象」。
簡單地說,這種現象是指:中國名人的名字被外國漢學家翻譯過去後,再由中國人翻譯回來時鬧出了笑話。
為什麼冠以「門修斯現象」的叫法呢?
原因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 Anthtony Giddens)著作的社會理論三部曲的第二卷《民族-國家與暴力》(第一卷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第三卷為《超越左與右》),由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與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胡宗澤和趙立濤負責翻譯,北京大學人類學教授王銘銘進行校對,三聯書店出版1998年5月出版。
譯者在「譯後記」中信誓旦旦地稱,對於人名,「儘量沿用了國內的固有譯法」。
但是,書中並未體現出這一原則,屢有棄習慣譯法於不顧的地方。
例如,其將19 世紀著名軍事學家、《戰爭藝術》的作者、瑞士人約尼(Jomini) 譯成了「喬米尼」;把著名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Herodotus)譯成「黑羅多特思」;另外,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 被譯成「阿肖卡」;公元742-814年在位的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被譯成「夏勒馬涅」。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譯、校者對西方歷史常識有所欠缺。
但安東尼吉登斯在書中引用了中國古代一位名叫Mencius的哲人的一句話,胡宗澤和趙立濤卻是這樣翻譯的: 門修斯(即安東尼吉登斯提到的Mencius)的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太陽,居子民眾之上的也只有一個帝王」,以適用於所有大型帝國所建立的界域。」
即使是普通讀者,讀到這兒也要懵逼了。
門修斯?中國古代哪有一位名叫門修斯的哲人?
其實,吉登斯在書中也做了注釋,即這條材料引自The Plltal History of Chn.1840-1928一書,作者是LChen-un(李劍農)。譯者既不知Mencius是誰,查一查李劍農的原作也就知道答案了,但他們偏不,用了一個洋氣滿滿的「門修斯」!
Mencius是誰呢?
就是中國先秦思想家孟子!
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太陽,居子民眾之上的也只有一個帝王」原文出自《孟子萬章章句上》中的「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出現這樣的錯誤,而且,是出現北京大學、哈佛大學、三聯書店這些品牌人士的身上,太不應該了。
人們因此把這種錯譯現象稱為「門修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