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信了嗎?清華大學教授因缺乏歷史常識把名人譯成了「常凱申」

2020-12-17 覃仕勇講史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人們把類似「翻譯蔣介石為常凱申」的現象稱為「門修斯現象」。

簡單地說,這種現象是指:中國名人的名字被外國漢學家翻譯過去後,再由中國人翻譯回來時鬧出了笑話。

為什麼冠以「門修斯現象」的叫法呢?

原因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 Anthtony Giddens)著作的社會理論三部曲的第二卷《民族-國家與暴力》(第一卷為《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第三卷為《超越左與右》),由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與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胡宗澤和趙立濤負責翻譯,北京大學人類學教授王銘銘進行校對,三聯書店出版1998年5月出版。

譯者在「譯後記」中信誓旦旦地稱,對於人名,「儘量沿用了國內的固有譯法」。

但是,書中並未體現出這一原則,屢有棄習慣譯法於不顧的地方。

例如,其將19 世紀著名軍事學家、《戰爭藝術》的作者、瑞士人約尼(Jomini) 譯成了「喬米尼」;把著名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Herodotus)譯成「黑羅多特思」;另外,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 被譯成「阿肖卡」;公元742-814年在位的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被譯成「夏勒馬涅」。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譯、校者對西方歷史常識有所欠缺。

但安東尼吉登斯在書中引用了中國古代一位名叫Mencius的哲人的一句話,胡宗澤和趙立濤卻是這樣翻譯的: 門修斯(即安東尼吉登斯提到的Mencius)的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太陽,居子民眾之上的也只有一個帝王」,以適用於所有大型帝國所建立的界域。」

即使是普通讀者,讀到這兒也要懵逼了。

門修斯?中國古代哪有一位名叫門修斯的哲人?

其實,吉登斯在書中也做了注釋,即這條材料引自The Plltal History of Chn.1840-1928一書,作者是LChen-un(李劍農)。譯者既不知Mencius是誰,查一查李劍農的原作也就知道答案了,但他們偏不,用了一個洋氣滿滿的「門修斯」!

Mencius是誰呢?

就是中國先秦思想家孟子!

格言「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太陽,居子民眾之上的也只有一個帝王」原文出自《孟子萬章章句上》中的「天無二日,民無二王」。

出現這樣的錯誤,而且,是出現北京大學、哈佛大學、三聯書店這些品牌人士的身上,太不應該了。

人們因此把這種錯譯現象稱為「門修斯現象」。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把蔣介石翻譯成常凱申引發批評
    中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12時30分報導,學術界的浮躁之風又一次「吹」遠了常識,只是這次「吹」得更遠。與前些年北大教授將孟子錯譯為「門修斯」一樣,這次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給蔣介石起了個新名:「常凱申」。
  • 有的網絡人戲稱蔣介石姓常,是某人誤譯廢除的「韋氏拼音」引發
    (蔣介石晚年在金門遙望祖國大陸)一些網絡歷史愛好者經常戲謔稱呼蔣介石為「常凱申」,令人費解。原來蔣介石的這個別致的雅號來源於一次著名的誤譯事件。在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將ChiangKai-shek譯為常凱申,成為中國名校製造的又一起學術笑料。
  • 「常凱申」?你敢說自己精通拼音嗎?
    你聽過「門修斯」這個人嗎?不要以為這是個老外,他其實是孟子。你聽過「常凱申」常公嗎?不要以為他姓常,他其實是蔣介石。你聽過「雙鴨山」這座山嗎?不要以為這真是座山,他其實是孫中山。回到我們前面說到的「常凱申」,拼寫出來就是「Chiang Kai-shek」,乍一看是不是很容易讀成「常凱申」?在2008年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蔣介石的拼音名就被正式譯作「常凱申」。這本書也因為連蔣介石的名字都能翻譯錯誤而在豆瓣僅獲得了2.9星的評分。
  • 蔣介石姓名的英文版為什麼會被有些人翻譯成「常凱申」?
    對網絡歷史圈比較熟悉的朋友們都知道,蔣介石在網上有個代稱叫「常凱申」,還發展出了「凱申物流」的梗。而「常凱申」來源於國內某學者的錯誤翻譯。那麼蔣介石的英文為什麼會被翻譯成「常凱申」呢?結果有些對威氏拼音法不了解的學者按照拼音把「Chiang Kai-shek」錯翻成了「常凱申」。類似的情況還有把孟子(Mencius)錯翻成「門修斯」。
  • 清華大學教授一個月工資高嗎?大概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為了幫助大家更了解生活中所發生的奇聞趣事,今天由小編和大家說說清華大學教授一個月工資高嗎?大概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其實對於大學裡的教授,會分成許多等級,根據等級的高低來決定工資的高低,大家肯定都知道等級越高發到手的工資也很高。在一般的大學裡,教授每個月的工資是四到五千左右,當然還會有其它方面的獎金,根據教授所教的課程多少來增加。
  • 名人信札受藏家追捧 或因其為"歷史孤本"(圖)
    資料圖片  文\本利特約撰稿 陳方  日前,備受關注的「錢鍾書信札拍賣案」有了結果,經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理判決,中貿聖佳拍賣公司和李國強因侵犯著作權和隱私權,錢鍾書遺孀楊絳獲賠20萬元。百歲老人楊絳的維權之路,暫告段落。  名人書信都是歷史的孤本,一封信往往成為解讀歷史的一把鑰匙,收藏愛好者對名人書信的熱情自然可以理解。
  • 常凱申下令決堤,熊先煜在關帝廟磕三個頭,坑了390萬河南百姓
    花園口決堤的前因-蘭封戰役花園口決堤的前因就是蘭封戰役。1938年4月,李宗仁指揮了臺兒莊戰役,在取得勝利後常凱申的抗戰觀點急劇變化,從原本的消極迅速轉變為激進。當日軍逐漸形成包圍圈的時候,常凱申擔心二十萬大軍命喪徐州,所以迅速指揮部隊逃離徐州。在匆忙中雙方打響了豫東會戰,老蔣甚至親自飛向鄭州,指揮一戰區增援徐州國軍。但是土肥圓率第14師團強渡黃河,以兩萬兵力阻止了一戰區的增援行動。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邱勇校長提到四位歷史名人,他們成就有多大?
    楊晨煜與柯潔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邱勇,在開學典禮講話之中,單獨提到了四位名人,分別是趙九章、錢鍾書、王竹溪、喬冠華。他們是清華大學的四位歷史名人,那麼他們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呢?邱勇校長提到的四位歷史名人,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耀眼的光芒。那麼跟隨小編,共同了解一下這四位名人的生平。1、趙九章趙九章先生是我國的「航天之父」,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 清華大學教授的月工資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敢信
    無論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還是其他大學的教授,光是靠工資,絕對不算是社會裡的高薪階層,頂多算個中等水平吧。不信,那咱們來看看唄! 根據職場專業網站「看準網」的數據,清華大學的正教授,平均月薪達到1.5萬人民幣左右,包括基本工資、獎金、補助和其他收入等等組成。
  • 雄安譯成Male Safety 學術翻譯不該這麼「雷」
    原標題:雄安譯成Male Safety,學術翻譯不該這麼「雷」  即便你並沒有出色的外文表達能力,面對學術翻譯,該有的嚴謹還是不能丟。  新學期開學已有一些日子,對於明年畢業的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來說,畢業論文(學位論文)將是畢業前最後也是最艱辛的一道坎兒。
  • 清華大學跨界論壇帶您暢想未來
    加州大學美國人文科學院聖克魯斯分院林潮教授,清華大學大禮堂教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朱聽教授,科幻作家、第74屆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從天文學、生物學甚至科幻小說的角度展開了「系外行星與地外生命」的話題討論和思考,實踐了清華大學大禮堂最著名的四個字「人文日新」。清華大學天文系主任舒德教授也參加了討論。基金會主席XXX-12也參加了這次活動。。
  • 【科普】食品謠言知多少——牛奶常喝 這些「常識」不能信
    【科普】食品謠言知多少——牛奶常喝 這些「常識」不能信 2020-12-0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倒轉紅輪》捲入網絡爭議 發難者稱其缺乏常識
    發難者指該書缺乏東正教基本常識,但表示不會公開自證 《倒轉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回溯》是中國政法大學金雁教授的新著,它以俄國20世紀幾個知識分子代表和19世紀幾個知識分子類型為案例,描繪俄國知識分子百年來跌宕起伏的命運,揭示影響世界的「紅輪」是怎樣成型,如何以壓倒之勢碾壓過來。
  • 佛山票選歷史名人 名人雖多故居不存
    也有市民找出了那些失落在名單之外的佛山名人,比如祖廟、通濟橋的修造者李待問以及嶺南詩派的開創者孫蕡。  詹天佑為啥是佛山人?  「詹天佑不是廣州西關人嗎?我還去過他的故居,在廣州荔灣區。」對於「十大歷史名人」名單,有市民提出這樣的疑問。
  • 潮州市的歷史名人都有誰?如果評選十大名人,該是哪些?
    潮州市是歷史文化名城,自從韓愈刺潮後,潮州山水皆姓韓,韓愈當然是潮州第一歷史名人,但韓愈在潮州只有幾個月的時間,硬將韓愈劃入潮州名人,恐怕很多地方都不會同意的,所以本文僅討論潮州(潮州、潮安、饒平)出生的歷史名人,其它潮汕名人暫不列入,請老鄉們勿見怪。
  • 清華大學教授的工資很高嗎?一個月大概能拿多少工資?
    清華大學教授,代表了國內最權威的學術,是國家的學術瑰寶。那麼,清華大學教授工資是不是出奇的高?但是,事實上,清華大學教授的工資卻並不像他的學術權威和個人權威那麼高,他們的工資並不比其他大學教授的工資高。
  • 清華大學女教授被騙1800萬 8名臺灣嫌犯落網
    中新社臺北2月16日電 北京清華大學女教授被詐騙1800多萬元人民幣的案件告破。臺中警方近日逮捕以劉姓男子為首的臺灣詐騙集團8人,依法送辦。  據了解,2016年7月,54歲的北京清華大學黃姓女教授遭假冒的大陸檢察院人士以微信實施詐騙,共被騙走人民幣1800多萬元。  綜合中央社、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等臺媒16日報導,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清水警分局當天表示,黃姓女教授被騙的部分資金在臺灣的ATM(自動取款機)被取現,另發現部分款項以網絡銀行方式轉帳,嫌犯使用的QQ帳號IP位址位於臺灣。
  •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魏正宗受聘清華大學訪問教授
    臺灣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魏正宗受聘清華大學訪問教授清華新聞網9月18日電(通訊員 柳玉倩 陳華夏)9月12日,臺灣中山醫學大學教授魏正宗受聘為清華大學訪問教授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醫學院舉行。魏正宗表示,很榮幸受聘清華大學訪問教授,今後將通過與清華大學醫學院以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合作,力爭在風溼免疫疾病的臨床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 英國兩成在校小學生缺乏地理常識 不知祖國位置
    英兩成小學生不知祖國位置   學生如此缺乏地理常識引起有識之士密切關注  英國《每日郵報》22日刊登一項調查顯示,兩成英國在校小學生無法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英國,而且2萬餘名居住在倫敦的小孩竟然沒有意識到自己住在英國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