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編輯 | 許悅1
5月起,由於疫情影響,不少需要使用境外新藥的患者不能出國,繼而轉道海南博鰲的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由於需求大增,復旦大學皮膚病研究所所長張學軍教授把在樂城先行區博鰲超級醫院的開診次數,由每月一次增加到了兩次。
「我是皮膚科醫生,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慢性蕁麻疹這類皮膚病,(我)都希望有更好的藥可以引進。」張學軍教授表示。
在樂城先行區設立前,國內引進境外藥品,需要經過3期臨床試驗,通常需要3-5年時間;而在先行區設立後,這個時間被大大縮短。
2013年,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並在先行區先行先試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快先行區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註冊審批,先行區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申報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等九條國家優惠政策。
以特應性皮炎為例,這是一種難治性、復發性、全身性皮膚病,以劇烈瘙癢和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2019年2月份,藉助博鰲樂城先行區的政策,博鰲超級醫院就成功引入了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地已經上市的賽諾菲「雙靶點」生物製劑度普利尤單抗(Dupilumab),為國內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同樣以度普利尤單抗舉例,「雖然藥品很快在中國上市,可以服務內地更多的市場和患者,但『先行先試』在樂城的使用,就代表了樂城的政策能夠提前為廠商、為患者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2019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四部委聯合發文支持博鰲樂城先行區發展,明確提出「開展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應用研究」。這就意味著,樂城先行區可以開展對未經中國註冊、臨床急需的進口藥械產品,在真實臨床環境下使用產生的數據,通過科學的研究設計、嚴格的數據採集、高效的信息處理、正確的統計分析及多維度的結果評價,用於加快其在中國註冊的探索與實踐。
對於跨國藥企而言,將樂城先行區作為其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一方面有助於通過在樂城真實世界數據的使用,加速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另一方面,除觀察患者在真實世界中的反應外,藥械提早進入樂城先行區有助於儘早培訓醫生,使其儘快熟悉新藥械的診療流程。
「如果沒有樂城,賽諾菲特應性皮炎這款藥物要在國家申報註冊完成後,才能尋找醫生對患者進行診療、採集數據等。」顧剛對界面新聞表示,樂城在促進創新藥物加速在中國上市方面壓縮了9個月到1年的時間,「而且是在沒有花費更多費用的情況下獲得的,極大地降低了費用,這對於患者和廠商來講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從患者端而言,國內每年大約60-80萬患者到海外就醫,如何留住這部分患者,使大病不出國成為可能?尤其在新冠疫情發生後,滿足患者急需的醫療需求,將成為樂城先行區的新機遇。
疫情期間,由於航空管制或者入境限制等原因,不少需要進行人工耳蝸安裝或者升級的兒童家長,選擇在樂城先行區進行。顧剛介紹僅一個周末,樂城先行區就完成了33例兒童人工耳蝸升級。
藥械方面,目前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首例使用已達到了100例。顧剛介紹,未來先行區也希望能夠和全國各地更多公立醫院的醫生建立更好的聯繫,「希望解決他們的多點執醫,能夠帶著病人來樂城進行相關的執醫。」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其中明確提出「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此前由於關稅、增值稅等因素,樂城藥械價格較國際平均貴20%左右。而顧剛表示未來隨著自貿港的推動,樂城藥械價格會和國際趨於一致。而隨著藥械價格的下降,樂城的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