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過,杭州除了下雨,還是下雨,而且氣溫慢慢地,階梯式下降,早晨起床腦子裡只有一個字,冷!當然,在北方的室外,早已零度以下了,即便有暖氣供暖,人們也必須吃些溫補的食物,出門前胃暖了,身體也就不會冷,而當下最熱門的食材必然有它啦!
羊肉性熱,在冬天有進補和防寒雙重功效,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大眾的歡迎。
往年,三四十一斤的羊肉,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已經很貴了,但今年豬肉價猛漲,竟要趕超羊肉了,於是更多的人也願意花錢買點羊肉吃了。羊肉味道比較羶,所以處理起來比豬肉稍麻煩一些,在做法上也比較保守統一,煲羊肉湯,紅燒,白切,爆炒等。
可天氣那麼冷,喝羊肉湯更暖身。但購買羊肉時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選,賣肉的老闆也不情願說大白話。所以,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羊身上這3個部位,而且買到就是賺到了!
1.羊蠍子
羊蠍子其實就是羊的脊椎骨,因其形似蠍子而得名。它有「補鈣之王」的美譽,低脂肪,高蛋白,經過長時間地燜煮,更有利於鈣質的吸收,還有滋陰補腎,美顏壯陽等功效。
因此,在北方的冬天,最常見的就是羊蠍子火鍋,還有白湯,紅湯和麻辣等各色風味,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北方重口,南方清淡。家中燉上一鍋清湯蠍子,吃完後還能下入蔬菜,菌菇,豆製品等各種食材,鮮美的羊湯浸入其中,絕對是上乘的美味佳餚。
2.羊排
比起羊蠍子要啃,要嗦,羊排吃起來就非常利索了。羊排跟豬肋排一樣,肥瘦相間,肉質鬆軟,特別適合長時間煨燉。燉好的羊排,輕輕一咬,就骨肉分離了,鮮美多汁。
煲湯時除了羊排,絕佳配搭的還有蘿蔔和山藥,比較注重滋補的朋友,還會加入一些中藥材,去羶還少不了生薑,花椒料酒等。不過,新鮮的羊排一定很搶手,去晚了就沒有了。
3.羊頸肉
顧名思義,羊頸肉自然就是羊脖子那一圈的肉了。這個部位肌肉較發達,肥瘦相間,肉質也比較緊實細嫩,通常可以用來剁肉餡汆丸子,燉湯等,比吃羊腿肉還要爽滑!
不過,買肉時攤主總愛給你配點其他部位的肉,而且大多都是沒肉的,所以購買時還是要機靈著點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