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在經歷了一個兩千人南極遊的成功出遊季之後,阿里巴巴旗下在線旅遊平臺飛豬於3月底正式開啟了2019年新船季的預訂。
正因為此前超低價受市場追捧,飛豬將新一期的包船合作擴大到了5個船期,從而有望在明年將2500名中國遊客送往南極旅行。
憑藉包船直採優勢,新船季的南極專線被拉到了42999元起,早鳥預訂還可領券直減3000元,意味著不到4萬元就能去趟南極,比去年的首發價便宜1萬元,使得南極遊這一高端旅遊產品價格能夠被更多旅行者所承受。
與此前更多促銷機會藉助雙十一等大型平臺活動放出不同,飛豬此次將更多低價產品早早放出,更採用賣完即止的方式吸引有意向的遊客更早下單。
除此之外,飛豬還改變了此前一價全包的產品策略,將船票單獨拆分出售,如果結合促銷活動最低只需要花費22999元便能夠買到一張從阿根廷烏斯懷亞起,包括全部南極行程和往返航期的單船票產品,這對一些年輕人而言吸引力更高,因為在規定船期之外,可以自行安排行程。
新的船期與2018年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南極遊的行程從四天增加至六天,這也使得旅行者可以有更多的登陸和巡遊機會,從而在行程中有更多機會觀賞和接觸到南極地區的自然景觀和地貌。
此前在與挪威海達路德遊輪公司的合作中,飛豬與船方已經在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務方面達成了更多共識,這也使得雙方在新的船期將繼續擴大這種合作,比如首次邀請中國廚師登船,為遊客提供更為地道的中式食物。
飛豬作為一個年輕的在線旅遊服務平臺,通過南北兩極遊低價切入競爭激烈的在線旅遊市場,同時也通過一系列運營過程中所積累的消費者數據發布了《中國極地遊熱點報告》,揭秘大熱的極地遊用戶特徵及消費趨勢,預測極地遊帶來的行業走勢變化,並首次公布目的地IP戰略下一步規劃,為飛豬的「全球遊」戰略勾勒出初步的藍圖。
《中國極地遊熱點報告》顯示,極地遊在消費者特徵上出現了明顯的「新面孔」,年輕消費者成為主流。46%的南極遊客是80後,這一年齡段遊客在北極遊中更高達70%。與此同時,「她經濟」在極地遊中的表現尤為明顯。女性遊客在南極遊中佔比58%,北極遊中佔比64%,均高於女性在整體旅行用戶的平均佔比。
在去極地旅遊上,長三角遊客最具探索精神,上海出發的遊客在南極遊和北極遊中均佔比高達63%,遠超北京和香港出發的遊客。
近一半的北極遊客是兩人同行,但南極則有21%的遊客是獨自前往,「兩極分化」較為明顯。
從2016年推出芬蘭「極光專線」開始,飛豬通過直採降低成本和售價,著重打造目的地IP的策略已經逐漸開始在年輕用戶中建立起口碑。
同時通過具有文化感、內容感的產品包裝,吸引和激發年輕消費者的價值認同。比如從芬蘭聖誕老人村的極光音樂節,到南極遊輪上的讀書、音樂分享會,通過為旅行產品嵌入文化內涵,實現了產品的差異化。
這也使得目的地IP的生態效應開始顯現。極光專線推出一年後,飛豬全平臺北極遊的商品數翻了3倍,購買人次同比上升143%。
而在阿里巴巴集團其他業務板塊的策應之下,飛豬的全球遊策略也逐漸開始建立起具有獨特優勢的服務矩陣,比如在海外支付方面,支付寶已經從芬蘭聖誕老人村、酒店、商場以及芬蘭航空的航班等諸多渠道全面鋪開。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