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投訴|進出小區必須人臉識別?社區回應:非強制 多數業主都錄入了...

2020-12-21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12月17日,天府新區萬安街道紅豆家園小區的劉先生(化名)向封面新聞反映,最近,他們進出小區必須使用人臉識別系統,且不允許辦理辦理門禁卡業務。

劉先生說,他在小區物業得到的回應是為了方便小區管理,沒有人臉識別信息不能進出小區。18日上午,記者在萬安街道高飯店社區採訪了解到,該小區採用人臉識別並非強制,如果需要進出,仍可採用在大門口登記身份證信息等方式,社區工作人員回應,「為了便於管理,5000多戶業主多數都同意人間識別,僅有兩三家租戶不同意」

進小區必須人臉識別?

業主質疑措施存在強制性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紅豆家園的一名租戶,小區是當地的安置房,流動人口較多。

從12月15日開始,紅豆家園小區開始使用人臉識別系統,且成為業主進出小區的主要方式。

劉先生說,由於擔心人臉識別會洩露個人隱私,他不同意這個方案,詢問小區物業是否可以繼續沿用門禁卡進出,被告知目前不再辦理門禁卡,只能採用人臉識別。

他認為這個方案存在強制性,且不尊重業主的隱私權,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妥善方案解決,「人臉信息本身就是很重要的隱私,為何小區要強制人臉識別?萬一洩露隱私怎麼辦?」

記者走訪:

進出門須摘口罩 非小區人員仍可登記

18日上午,就劉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來到紅豆家園小區。在小區大門口門禁處,確實已經設置了多個人臉採集機器,業主進出須摘下口罩識別。

記者看到,紅豆家園小區位於天府新區寧安東路188號,小區大門設置了一個出口一個入口,以及一個非機動車出入口。其中,每個出入口都要求人臉識別。

一旁的移動帳篷內,安保人員正在對小區外來人員進行身份登記,記者看到,在名單中,有記錄身份證號、聯繫方式以及姓名等信息。

在現場,記者了解到,該小區所在的物業管理公司就在社區,且由社區統一負責物業管理服務。

住戶意見:

人臉識別很方便 洩露隱私是個別情況

當天,在記者走訪過程中,有紅豆家園小區的業主反映,早在上周,社區就通知業主們前往錄入人臉信息,此前也不斷地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徵求業主意見。

「很方便,為了安全著想嘛!」業主李大爺告訴記者,對於小區採用人臉識別進出的措施,他持贊成態度,李大爺認為小區此舉能夠更好地維護治安,給業主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也有業主提出,從一些新聞中看到了人臉識別會洩露隱私的說法,「之前看到過一個去買房的戴著頭盔,不過那個隱私問題,應該是個別現象吧!」

社區回應:

非強制性 僅有兩三戶租戶不同意

18日上午,記者在萬安街道高飯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採訪了解到,紅豆家園小區採用人臉識別進出,是從上周開始,目前還在試運行階段。

「我們不是強制的,多數業主都是同意這個的。」社區工作人員說,在這之前,確實收到了來自兩三戶租戶的反對意見,擔心會洩露個人隱私等等,但社區進行耐心說明後,目前僅有一家人不同意。

在採用人臉識別之前,社區在業主溝通群中充分徵求過業主意見並召開過宣講大會,在徵得大多數業主的同意後,才開始投用,且如果有不同意的,仍然可以使用登記身份證等方式進出。

社區回應,目前該小區確實不再受理門禁卡辦理業主,由於之前門禁卡的使用存在「你借給我,我拿給他人」的不規範情況,給小區管理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為了管理,小區採用人臉識別,「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建智慧小區,和公安、政府部門信息進行聯通。」

而對於業主擔心的個人隱私洩露問題,工作人員稱,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洩露這些信息。

參與方式

1、進入封面新聞點擊首頁下方「雲求助」懸浮窗,即可進入求助平臺,分流至雲投訴、雲求助、雲線索。在求助平臺上,填寫相應的求助內容後,即可完成求助信息上傳。

2、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點擊進入青蕉頁面#雲求助-雲投訴#話題在線留言互動。

3、可以通過封面新聞的官方微博、微信或抖音帳號,以及青蕉視頻官方微博進行留言,發起求助。

4、您還可以撥打熱線028—86969110,進行求助。

所有求助內容,經編輯審核通過後,即視為發布成功。

封面新聞將24小時實時解答、跟進,並提供相關協助(為保護隱私,相關信息將會保密,請放心)。

相關焦點

  • 合肥博澳麗苑小區強制人臉識別採集 警方表示採取要自願
    近日,合肥蜀山區博澳麗苑小區強制採集人臉識別信息,業主若不按照規定時間錄入信息則無法正常進出。
  • 街道推「刷臉進小區」業主憂隱私被洩 警方:未強制
    進小區不用再刷門禁卡,只需「刷臉」即可。新科技在給江蘇常州新北區三井街道的居民帶來便利之前,不少人開始擔憂個人隱私可能會被洩露問題。近日,三井街道多個小區的居民向澎湃新聞反映,他們被強制要求安裝「人臉識別」微信小程序,而且必須上傳人臉照片,錄入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
  • 常州一街道刷臉進小區業主憂隱私被洩 警方:未強制
    近日,三井街道多個小區的居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他們被強制要求安裝「人臉識別」微信小程序,而且必須上傳人臉照片,錄入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上述居民表示,登錄相關頁面後,他們吃驚地發現,相關微信小程序是由一家民營企業開發,頁面充斥著大量廣告,因而,他們擔心個人隱私信息一旦遭到洩露,並被商家用來牟利,後果不堪設想。
  • 青島一小區裝了人臉識別系統 部分業主擔憂面部信息洩露
    12月18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這一小區,見證了叢先生等不願錄入人臉信息的業主和業主委員會成員們的見面會——雖然雙方有過激烈的交鋒但在社區調解員、維保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問題得到初步解決。進出要「刷臉」?
  • ...警方:未強制|告全體業主書|門禁卡|門禁系統|三井街道_網易新聞
    近日,三井街道多個小區的居民向澎湃新聞反映,他們被強制要求安裝「人臉識別」微信小程序,而且必須上傳人臉照片,錄入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上述居民表示,登錄相關頁面後,他們吃驚地發現,相關微信小程序是由一家民營企業開發,頁面充斥著大量廣告,因而,他們擔心個人隱私信息一旦遭到洩露,並被商家用來牟利,後果不堪設想。
  • 南海新區:「人臉識別」進小區,精細管理防疫情
    今天一早,不少居民都發現了自己小區門口新安裝了人臉識別器。「疫情期間,為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我們在每個小區入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信息認證。」南海新區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社會穩定組工作人員表示。
  • 「人臉識別」進小區 威海南海新區防疫管理更精細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3日訊 2月3日一早,威海南海新區不少居民都發現了自己小區門口新安裝了人臉識別器。「疫情期間,為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我們在每個小區入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信息認證。」南海新區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社會穩定組工作人員表示。
  • 徐州一小區裝人臉識別系統,業主質疑事先未告知,「臉」丟了咋辦?
    ↓↓↓位於雲龍區萬達廣場附近的榮盛香榭蘭庭小區,日前在小區一期二期四處大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小區業主「刷臉」進出。有小區業主質疑,小區已經安裝門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沒有必要,且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未經同意,物業公司採集業主人臉信息有洩露隱私之嫌。
  • 合肥博澳麗苑小區二次採集人臉信息,居民擔憂信息洩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市民任女士反映蜀山區博澳麗苑小區強制採集人臉識別信息,業主若不按照規定時間錄入信息,只能通過「叫門」的形式回家。據其介紹,該小區去年曾經進行過人臉信息採集,今年又再次進行採集,且現在採集信息的設備企業為2019 年註冊的小型企業,任女士對人臉信息的安全性產生擔憂。就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 人臉識別技術濫用:不少景區、小區強制「刷臉」丨新京智庫
    如果用戶開通了人臉識別,97%的APP支持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僅有3%的APP不支持用戶關閉「人臉識別」,用戶必須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在人臉識別的使用規範方面,這67款APP使用之前都出現《隱私政策》,並需要用戶點擊「同意」,代表已閱讀並同意《隱私政策》內的全部內容。
  • 徐州一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部分業主擔心信息洩露!
    位於雲龍區萬達廣場附近的榮盛香榭蘭庭小區,日前在小區一期二期四處大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小區業主「刷臉」進出。有小區業主質疑,小區已經安裝門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沒有必要,且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未經同意,物業公司採集業主人臉信息有洩漏隱私之嫌。
  • 進出小區只能刷臉?哈爾濱這些小區居民要求有更多選擇
    社區在進行人口普查登記時,同步也要錄入「臉」。從敞開式小區到全封閉小區,居民當然很高興,但也有人擔心:自己的臉會不會被人利用,給自己帶來風險和麻煩?搜索發現,全國多個城市採集業主「臉」、如何保護業主信息已成為新的熱點話題。
  • 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應有法可依
    近日,有用戶反映,他們所在小區正在安裝人臉識別,且和住址、身份信息綁定在一起。小區給出的理由是智能化管理可以精準識別出入小區人員,讓小區管理更安全、更高效。但有居民擔心人臉信息被洩露:我什麼時候不在家,別人都知道。
  • 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探索小區人臉識別防範系統
    鄭州市公安局東風路分局探索小區人臉識別防範系統,把社區民警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提高防範的實效,「白名單制度下的人臉識別防範系統」應運而生。「我們的社區民警李警官特別負責,帶著義務巡邏隊日夜巡邏了近兩年,我們作為物業公司,也希望給小區居民打造一個平安和諧的居住環境,提升大夥生活的幸福感,所以,我們決定引入科技手段,在東風路分局的指導下,積極開發「白名單」制度下的人臉識別系統。我們也認識到了『白名單』制度下的人臉識別防範系統的優勢。」
  • 香榭蘭庭,業主請注意!
    位於雲龍區萬達廣場附近的榮盛香榭蘭庭小區,日前在小區一期二期四處大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小區業主「刷臉」進出。 業主: 有人擔心,有人支持 質疑方 小區一期業主王女士告訴記者,業主們進出小區都有磁卡,小區大門、單元入戶門以及電梯都要刷卡,「物業公司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刷卡進出作用相同,是否有必要安裝?
  • 想進門必須先「刷臉」?徐州這個小區的做法你怎麼看?
    通知中提到:面部識別錄入需申請人本人身份證和智慧型手機;錄入人員標準為:申請人本人、配偶、子女及父母,其他人員不得錄入;11月23日起開始執行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包括(南門、小北門,各單元樓門),不符合人臉識別錄入標準的住戶請儘快搬離本公租房小區,執行之日起將不能進入本小區!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你家小區或者鄰家小區,有沒有裝上人臉識別進出系統?有人覺得方便,不用帶卡,刷個臉就能進門。有人表示擔憂,錄入的信息會不會洩漏,隱私要如何保護?日前,《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出「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進入小區」。
  • 蘇州一小區門禁引進指紋識別系統引爭議
    據業主委員會說,該系統不僅方便住戶進出方便,還能有效降低小區的各種安全隱患,如群租、盜竊等。對此,小區物業和業主們卻是意見不一。律師表示,業主的指紋也是隱私之一,錄入需謹慎。據了解,目前,不少用人單位,確實有利用指紋識別系統,作為上班打卡考核系統,但這一系統用在居民小區管理上,確實比較少見。藍牙、門禁卡、指紋識別小區「高大上」!
  • 前沿︱0.5S極速識別,準確度達99.9%!達實大廈AI人臉識別了解一下
    這就是人臉識別的魅力,在任何想到或是想不到的場景中展示出獨特的價值。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更多地追求舒適便捷的智能居住和辦公環境,智慧社區、智慧辦公、智慧城市的建設都離不開出入口人行閘機,人臉識別閘機更是打造智能化樓宇管控的不二選擇。在未來的達實大廈,門禁全部採用AI人臉識別技術,由達實智能自主研發。
  • 雲投訴|成都新都一小區停車場收費紛爭後續 有關部門回應:收到反饋...
    原本規劃的小區菜市場原本規劃的幼兒園小區門口商鋪小區門口,有幾個零星的賣菜攤位。詢問後得知,這些攤主都是小區業主。「雖然之前發了每月抵扣100元的優惠券,但必須一次性交完全年停車費才能使用。」小胡說,「而且我們小區的地下停車位還不能購買。」物業公示停車費小區地下停車場內部隨後,前往離該小區最近的小區泰興裡探訪,該小區位於泰興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