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高小歌,今年52歲,做了二十多年執業律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自助旅行走過世界118個國家和地區。
我這個人,天生喜歡大自然,每隔一段就要出去走走,不然就悶的慌,最瘋狂的一年大概是2016年,一年365天我在外面呆了300天,穿行在天地之間,內心無比充實。現在想想應該是空虛吧?
戶外走了很多年,走過陝西秦嶺的鰲太,四川的哈巴雪山、四姑娘山、雅拉神山和貢嘎大環線,新疆的喀納斯到禾木、喀拉峻大草原和夏特古道,河南的嵩山,山西的太行山穿越和五臺山大朝臺,西藏珠峰東坡噶瑪溝穿越,國外的走過美國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加拿大的班夫,智利的潘塔哥尼亞百內國家公園,阿根廷的查爾頓國家公園,秘魯的印加古道,挪威的惡魔之舌和布道石,紐西蘭的湯加裡羅大環線,澳大利亞的烏魯魯國家公園,肯亞的吉力馬札羅山,還有很多一天的短距離徒步已經記不起來了,徒步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但是迄今為止,我走過最艱辛的路,莫過於新疆的狼塔古道C+V路線,這是我鼓足勇氣才敢參加的徒步,也是咬牙堅持才走完的路,其中的艱難險阻非走過的人所不能理解,這也是我為什麼想把這次徒步的經歷寫出來的原因,更是想給更多熱愛徒步的人一種鼓勵和一些支持!
如果有朋友想了解具體的情況,可以留言問我,我一定會知無不盡,言無不詳,謝謝。
本文狼塔簡介部分,大部分摘抄和參考了網友李二大爺的《狼塔C/V線全攻略:狼塔C+V線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在此表示感謝。
本文照片除特別註明的,均為本人在狼塔路上的真實拍攝,未事先徵得被拍攝者同意,敬請原諒。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的腳峰
一天完成岡仁波齊轉山
智利潘塔哥尼亞的三峰
貢嘎轉山子梅埡口
珠峰東坡噶瑪溝
秘魯印加古道
紐西蘭湯加裡羅國家公園
挪威惡魔之舌
喀納斯到禾木路上
二,準備工作:
1、當然最重要的是心理準備,這麼艱辛的路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心,很難堅持下來。如果你準備要走這條路,那就要提前做好一切準備。
2、再有就是身體準備,你至少要有幾次長線徒步的經驗,長線以一周的時間為界定吧,提前半年開始鍛鍊身體,每天適當徒步走個5-10公裡,可以不負重,但要走快一點,像散步一樣的走就沒有什麼意義了。讓身體的關節和肌肉都做好準備。
3、裝備準備是比較重要的,需要比較專業的背包、登山杖、衝鋒衣、徒步鞋、羽絨服、抓絨衣、排汗內衣褲、高山帳篷、氣爐、-20度溫標的睡袋,戶外徒步裝備在關鍵時候是可以保命的,所以一定不要大意,迪卡儂之類的不是不行,只是你自己會受罪,特別是徒步鞋,一雙專業結實防水排汗的好鞋,在長距離徒步中實在是太重要了!
4、提前請假,準備好足夠的錢,跟家人打好招呼,這些就根據自己情況做好準備吧。
5、一定一定不要自己去走狼塔,雖然網上有軌跡可循,但山裡情況千變萬化,一旦下雪找不到路,等待你的就是兇多吉少了,所以,一定要找專業的戶外組織者參與,我加入的是首次探路並多次帶隊成功穿越的新疆樹林林戶外,跟著他們走了喀拉峻大草原、夏特古道和狼塔,今年十一還要跟他們一起走烏孫古道,嚮導的負責任,對線路的熟悉程度和突發情況的處理,樹林林應該都是第一流的。
三、狼塔古道簡介
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圖壁縣的狼塔意為「狼群守護的塔山」,是哈薩克牧民對於該地區最高峰河源峰地區的稱謂,也是哈薩克牧民的聖地,該地區人跡罕至,有大量的高山草甸,是優質的高原牧場,上個世界70年代為了便於放牧,呼圖壁縣還專門開鑿了牧道。
狼塔之路是穿越北天山最為漫長和危險的徒步線路。狼塔C線+V線穿越需要翻越冰山隘口、橫渡激流、行走空中棧道、穿越草原、森林…風景絕美而又驚險刺激、集巍峨壯美的天山風光之大成。二百公裡的無人區裡,森林茂密、遮天蔽日;奇花異草、聞所未聞。這裡是狼、棕熊、雪豹、野豬、北山羊、盤羊、雪雞等野生動物的樂園,更是富有探險精神的山友們的嚮往之地。
狼塔C線
近年狼塔路線的首次穿越,是2003年8月由新疆登山家王鐵男以及楊春風等人,帶領一支香港登山隊一共11人,從呼圖壁林場出發,經過9天9夜完成。行走路線,大致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狼塔C線。
圖片來源:mafengwo小宋的遊記《狼塔c線,危險與自虐之旅》
狼塔C線有兩個版本的路線:一條全程版,起點在呼圖壁縣的白楊溝煤礦,終點在前往巴倫臺鎮的218國道506公裡路碑處,全程200公裡(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目前走的人相對少;另一條是現今山友們參與最多的,起始於位於北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圖壁河大峽谷,最後到達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縣巴倫臺,全程約130公裡(來源:馬蜂窩上小宋的遊記《狼塔c線,危險與自虐之旅》),主要是捨去了全程版本中簡易公路的路段,是當前山友們主要採用的路線。
徒步穿越C線,需要經歷:連續翻越5座海拔接近4000米的達坂:白楊溝達坂3850米、庫拉阿特藤達阪3700(另一說是3555)米、蒙哥特開曾達阪3950米、喀拉尕依特開曾達阪3767米、哈爾嘎騰達阪3844米;穿過總長近5公裡的空中棧道;面對激流,橫渡若干條冰河;進入百多公裡的無人區。
兩條線路拼出了一個大大的「v」字。圖片來源:領隊「樹」製作
狼塔V線
狼塔v線是穿越中部天山地區的一條探險線路,2011年8月由是樹、背包者、清風、公格爾和石頭五人完成首次穿越。該線路從靜縣巴倫臺啟程,至昌吉市廟爾溝出山,橫跨西天山中部四大河流源頭,穿越天格爾山,全長120公裡,徒步時間約需7天。
狼塔C+V,是狼塔C線與狼塔V線組合而來,徒步距離約180-200公裡,起點為呼圖壁白楊溝,終點為農大林場。此路線省去了c線最後的28公裡與v線開始的25公裡,由烏蘭達坂銜接,全程約需11天。
徒步穿越這條高難度的組合線路,除了需要穿越c線的前四座達坂外,還需要翻越另外五座達坂,依次為:烏蘭達坂3480米、夏熱達坂3150米、烏拉布圖達坂4008米、天格爾達坂3760米以及橋楞格爾達坂2500米。一路上,還會經過中天山地區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綠湖,約3500m,它也是呼圖壁河的源頭湖。
路線故事
狼塔(峰),也即河源峰是呼圖壁河的發源地,海拔5290米。在交通不發達的時候,狼塔線路是抵達南疆巴倫臺的捷徑。這裡有許多遠古的傳說,也留有真實的歷史軌跡,比如土爾扈特部蒙古人的「東歸」。
狼塔(峰),也稱河源峰。圖片來源:8264蕭縣阿諾的《蕭縣阿諾戶外第三站——狼塔c》
在狼塔v線中需要經過的烏蘭、夏熱牧場是300年前蒙古土爾扈特部東歸故裡後,由乾隆皇帝圈定的草場。它是和靜縣蒙古族牧民的冬季牧場(其他季節禁牧)。
夏熱達坂與烏蘭達坂、高山牧場並稱為黃金牧場。
土爾扈特部與準噶爾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同屬厄魯特蒙古,原遊牧於塔爾巴哈臺(今新疆塔城)附近的雅爾地區。17世紀30年代,為了躲避勢力日益強大的準噶爾部威脅,土爾扈特人西遷至俄國境內伏爾加河流域遊牧。直到1771年,因不堪忍受沙俄王朝的種族滅絕政策,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汗帶領全族,驅趕著500萬頭牲畜,從伏爾加河下遊的阿斯特拉罕出發,橫穿哈薩克草原,經過半年多的長途跋涉全部回歸祖國。
對此,當時的清朝政府十分重視。乾隆皇帝曾在熱河木蘭圍場的伊綿峪和避暑山莊多次接見﹑宴請渥巴錫等首領﹐對其部眾也給以牛羊糧食﹑衣裘廬帳。同時,他還親撰《土爾扈特部歸順記》﹑《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文兩篇﹐立碑於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內,此外封渥巴錫為卓哩克圖汗﹐其餘大小首領也分別給予封爵。
狼塔C線介紹
路段
伴隨著百公裡的徒步,可以欣賞到高山牧場、空中棧道、谷底原始森林、夏季牧場以及多種多樣的奇花異草。
此處被稱為「中國最美高山牧場。
翻過海拔3064米的喀拉莫依納克達坂後,河谷會漸開闊,林木稀疏,牧草豐富,河水蜿蜒平緩,牛羊成群,這就是喀拉莫依納克高山牧場。此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冰川退縮的痕跡,也可看到冰川運動隆起的高高的冰磧石。
蒙特開曾冰達坂,積雪厚度約40cm,但不足以承受人的重量,爬升時需要先用力將跺出一個個雪窩,才敢把腳踩實
蒙特開曾達坂是南北疆的分界線,北側被一巨大的冰川覆蓋,常年氣溫零度以下。這裡氣候變化無常,即使在七月和八月,也會隨時遭遇暴風雪。
棧道分布在呼圖壁河以及其支流兩岸的懸崖峭壁上,總長超過5公裡
長空棧道號稱狼塔「三險」之一,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呼圖壁縣為了利用河源峰地區的牧業資源而開鑿的,以方便牧民夏季轉場使用。因為年久失修,部分棧道還有塌方。通過時,務必要十分小心。
此外,一路上還能看到宛如油畫般的臺普希克瑪河谷和達爾特蘭塔河谷,還有可以長到一公斤以上巨型蘑菇、天山雪蓮。
對於C線上會遇到的大片無人區,在許多穿越紀錄中都將其稱為「狼的天堂」,但也有記錄稱2013年後在此路段已鮮少見到狼,遇到它們的機率堪稱中彩票,後也有一些單人穿越的例子。無論如何,各位徒步愛好者們還是應避免單獨行動。
天氣
狼塔古道穿越天山,是典型的天山帶的氣候,有垂直分帶的特點。大致情況是海拔4000米左右的雪線以上,為永久積雪和冰川帶;1700~2700米高度之間為雪嶺雲杉林分布帶,1700米以下為山地草原帶。這個地區受高空西風影響較大,加上山體屏障作用等因素,北側呼圖壁一側氣候較溼潤,而南側的和靜縣一側氣候較乾燥。整個山區的而且氣候瞬息變化也較大,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地方,氣溫平均在10℃左右,常常有陣雨和陣性大風和冰雹,夜裡會降到零度以下,冬季最冷-40℃。
時間安排
狼塔c線基本均從烏魯木齊出發,乘車至白楊溝煤礦大水罐紮營,約150公裡耗時3小時,達到徒步起點。徒步時間約為7天,內容基本是達坂與河谷的交替路線。
第一天:白楊溝大水罐營地—羊圈營地,徒步15-20公裡,海拔上升約1000米。
第二天:翻越白楊溝達坂,徒步20公裡,海拔上升1100米,下降1000米。
第三天:空中棧道,徒步18公裡,海拔累計上升800,下降800。
第四天:翻越庫勒阿特藤達坂,徒步20公裡,海拔上升1000米,下降1400米。
第五天:翻越蒙特開增達坂和喀拉尕依特達坂,徒步20公裡,海拔上升1400米,下降500-1000米。
第六天:穿越哈爾嘎特郭勒溝大草原,徒步15公裡,海拔上升500米,下降500米。
從第七天開始,就是狼塔V線了。
第七天:C/V岔路口(啞巴家)-烏蘭達坂-夏熱達坂-呼圖壁河谷營地,行程25公裡,海拔3380。
第八天:呼圖壁河谷營地(雞爪岔營地)-綠湖,全程18公裡,海拔3550。
第九天:烏拉達坂-三屯河谷-三屯河幹流和棧道-廢棄金礦前營地,全程20公裡,海拔3960。
第十天:天格爾達坂-天格爾達坂下營地或喬楞格爾達坂下紮營,全程25公裡,海拔3780。
第十一天:喬楞格爾達坂下-喬達坂-頭屯河峽谷-農大林場,全程20公裡,海拔2500米。
四、狼塔徒步實錄
因為狼塔全程基本上沒有手機信號,我都是每天徒步結束吃完飯以後,躺在帳篷裡,把當天的路程記錄下來,把照片編輯好,用微信存下來,等到出山有信號的時候,再一起發出去。因為每天都很累,很難把當天的經過詳細記錄下來,或者有錯誤的地方在所難免,請大家原諒,如有錯誤之處,請朋友們留言提出來,我會進行修改。謝謝。
第0天,鄭州~烏魯木齊,隊友匯合。
期待已久的徒步狼塔古道C+V線路今天出發了,收拾好所有的東西,一個駝包加一個背包,當然還要帶著曾經跟我去過幾十個國家的小獅子,媳婦和旺福送我到機場。
隊友們在新疆昌吉集合,鄭州到烏魯木齊飛了四個小時也並不覺得疲憊,新疆的天氣真是好,那種邊疆特有的通透感覺。
開闢這條線路之一的久仰大名的戶外樹領隊到我房間檢查裝備,基本合格,畢竟我也是老驢了,哈哈。
五點半,全體隊員開準備會,樹和我們這次的領隊清風給我們詳細講了這條線路的情況,包括這幾天的天氣情況,河水的大小,重點說了幾點,第一,必須服從領隊指揮,不要以為自己有經驗就自以為是,這幾年都有死傷的血的教訓;第二,晚上溫度會達到零下十幾度,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失溫;第三,狼塔一路要過幾十次冰河,千萬要小心,聽從領隊安排或蹚水或結繩或騎馬過河,一定不要自作主張,之前有很多次都是因為被河水衝走而出現傷亡事故;第四,冰爪和登山杖一定要利用好,防止橫切時發生滑墜;第五,徒步中要把握好節奏,不要掉隊,也不要走太快,隊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聽樹和清風的介紹,他們都是走過幾十次狼塔的,但每一次還都會特別小心謹慎,因為大自然在你犯錯誤的時候是不會給你太多機會的,一定要尊重大自然。
之後大家一起聚餐,輕鬆愉快的聊著徒步旅行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一期走狼塔剛剛回來的領隊也參加了,給我們介紹了上次狼塔的情況,據說河水還是比較大的,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新疆現在正是葡萄和哈密瓜的季節,吃著真甜啊,回去時候要給媳婦帶點。
去超市買了6個蘋果6個梨,每天一個水果還是必須的,還有一些葡萄乾什麼的,路上補充能量。
明天早上出發,具有傳奇色彩的狼塔古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了。
前面的光頭是樹領隊,後面是我們這次的領隊清風。
第一天,白楊溝大水罐營地—羊圈營地,徒步15-20公裡,海拔上升約1000米。
D1,早上8點出發,下午12:50跟送我們到白楊溝口的樹領隊揮手告別,我們就開始了狼塔古道C線的行程。
白楊溝檢查站,進山了,十幾天後再見!
一切就緒,帶著我的小獅子,準備出發。
狼塔古道面積很大,有很多徒步路線,有的簡單一兩天就可以完成,有的堅苦需要十幾天才能走完,就像我們這次走的路線。這次的線路由狼塔C線和狼塔V線組成,C線多山險峻陡峭,V短多牧場平緩開闊,因為C和V的終點和起點相連,一般人都會選擇連穿狼塔,但這樣就會很辛苦,尤其是重裝的徒步者,需要把所有十幾天的帳篷、睡袋、防潮墊、衣服、全部食物都要帶上,徒步包重量達到50-60斤之多,每天翻山越嶺艱苦徒步二十公裡,辛苦可想而知。
我們隊伍裡有三位大神都選擇的重裝全裝備徒步,我只能表示敬佩,為了多走幾年,我的年齡也不允許我傷到自己的膝蓋,就選擇了僱馬駝包,把重要的東西背在身上,比如水、路餐、羽絨服、雨衣雨褲、頭燈、充電寶等,這些都是保命的裝備,隨時要帶在身上,即便如此,我的背包重量也達到了15斤左右。
天漸漸變冷,牧民們開始轉場,把羊群和牛群趕出山,一路上遇到了很多。
今天就是一路沿著白楊溝走,和河流的方向正好相反,今天可以繞著山路走,不必蹚水過河,河上有獨木橋,水流湍急轟鳴作響,走過去還是需要謹慎小心的。
山裡的天氣變化無常,一會陽光明媚,藍天白雲,一會就是烏雲密布,忽然起了風,忽然起了霧,把衣服穿了脫,脫了再穿,隨時保持體溫的平衡,別嫌麻煩,山裡一旦感冒就是大麻煩。
下午6:50終於走到了第一天的營地,眼看著天越來越陰,趕快紮營搭帳篷,果然剛弄完把包放進帳篷裡,就開始電閃雷鳴,雨開始噼裡啪啦的下起來了。
今天走了六個小時,走了不到17公裡,但感覺特別疲憊,每次徒步的第一天好像都是這樣,身體也需要適應不同的環境吧,生火做飯,把明天的早餐小米粥用燜燒杯做好,再燒一保暖杯的熱水,隨便做點方便湯,就著烤饢隨便吃點,寫完今天的記錄,就準備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鑽進睡袋睡覺了。
狼塔第一晚,希望一切都好,晚安
第二天:翻越白楊溝達坂,徒步20公裡,海拔上升1100米,下降1000米。
D2,今天的主題是「考核達坂」。
早上起來,紅霞滿天,以為今天會是個好天氣,挺開心的。
洗漱、做早餐、收拾行李、收帳篷,9:18準時出發,今天的任務就是翻越海拔3860米白楊溝達坂。大約在在中午3點前到達白楊溝達坂頂,之後連續下降至馬鞍子營地紮營。營地海拔2900米。今天計劃行程18公裡,爬升1100米,大約需要行走10個小時。白楊溝達坂是狼塔c、v線穿越的第一道攔路虎,俗稱勸退考核達坂,驢友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白楊溝達坂下,不能按時到達或者依附其他幫助才能到達的驢友是無法順利完成後續路程的,而且只要過了白楊溝達坂,將很難再撤退回來,所以必須從這裡主動撤退或被勸退。這十年來,在這個地方退回去的達上百人之多。
一路繼續沿著白楊溝走,海拔不斷上升,呼吸也變得越來越困難,腳步也越來越沉重,走了四個小時還看不到白楊溝達坂的影子,考核達坂絕對是名不虛傳。
山裡的天氣瞬息萬變,早上的好天氣此刻已經無影無蹤,天陰陰的,風也嗖嗖的刮,快到達坂的時候,從山下開始往上翻滾著雲海,確實很美,給我的小獅子留個紀念吧。
努力努力,終於在六個小時的時候衝上了白楊溝達坂,全體合格通過,我們的隊伍還是很強大的。
達坂上怪石嶙峋,就像一個個哨兵守衛著,坐在大石頭上休息,也欣賞著這些美麗風景,感慨祖國邊疆的大好河山。
有上山就一定有下山,上山感覺特別累,而下山就考驗著我的膝蓋,一點也不輕鬆。天氣也突然起了大霧,隔幾米就看不到人了,這個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看不到下山的路就很容易出問題,領隊放慢了腳步,告訴大家一定要保持隊形,跟上隊伍。
不停的走啊走,走的我很崩潰,很多朋友不理解玩戶外的人,花錢受罪圖啥呢,其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這才形成了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下午6:20,九個小時艱苦徒步,終於到了第二天的紮營地,這個營地景色特別美,位於險峻的高山峽谷之間,一邊是滿是牛馬吃草的翠綠山坡,一邊是陡峭險峻的峽谷,河水轟鳴著向下奔騰。美則美矣,營地卻全是石頭,在這裡扎帳篷連地釘都打不進去,只好用大石頭把帳篷的四角壓住,但這樣內帳和外帳不能分開,雨水會沿著帳篷流進來。剛搭好帳篷就開始下雨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希望晚上不要下雨不要颳風吧。
渾身酸痛,這才是第二天,還有九天要奮鬥,不想明天了,活在當下,睡覺吧。
第三天:空中棧道,徒步18公裡,海拔累計上升800,下降800。
D3,今天的主題就是「渡河」。
老天很眷顧,昨天晚上沒有風也沒有雨,半夜起來上廁所,看到滿天繁星,懸崖絕壁巨大的黑色影子,溝底河水轟鳴著不停息的奔騰而過。
早9:00準時出發,沿著峽谷一直走,逐漸的接近河邊,領隊要求我們一起換鞋,準備趟河。
今天來來回回一共過了九次河,剛開始河水比較小,然後逐漸變大,變得越來越湍急,有的只是淹到小腿,有的就淹到膝蓋,還有的齊腰深,所有的過河都有同樣一個特點,就是冰涼刺骨,腳一進去就麻木了,好在今天天氣不錯,陽光燦爛給我們足夠的溫暖,如果風雨交加的天氣,那種困難可想而知。
過臺普希馬克河的時候,領隊先過河固定好保護繩,然後我們逐一而過,即便有繩索的保護,仍然感覺到河水巨大的衝擊力,就在這裡,一位年輕的香港女徒步者被激流衝走而不幸遇難,勇敢本是一種美德,但無嚮導盲目探索未知世界絕不是勇敢的表現,我真的希望這樣「勇敢」的人越來越少。
河邊有一具很大的北山羊羊角,數了一下角上的年輪,這隻羊有15歲以上,北山羊是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知道什麼原因死在這裡,也是很可惜的事,讓我的小獅子合影留念吧。
過了河,然後又是絕壁棧道,在七十年代狼塔古道所在的呼圖壁縣,為了牧民能夠進來放牧,組織大量的人力,在懸崖絕壁上開鑿了一條棧道,也是勞動人民戰天鬥地的精神象徵。
然後就是不斷的上山下山,沿著河谷前進,下午四點多到了今天的一棵樹營地,走了七個多小時,身體慢慢適應了這種狀態,一切順利。
明天又要翻越達坂了,今天要好好休息,積蓄力量。
第四天:翻越庫勒阿特藤達坂,徒步20公裡,海拔上升1000米,下降1400米。
D4,今天的主題是「上山+下山」。
早上10:00從一棵樹營地出發,然後就開始了漫長的爬山,從羊腸小路爬,從巨石陣中爬,在大霧中爬,在碎石堆中爬,上山的路長的好像沒有盡頭,爬的氣喘籲籲、精疲力盡,終於登上了海拔3555米的庫勒阿特滕達坂。
在達坂上拍個合影,休息片刻,就開始了漫長的下山行程,上山有多高,下山就有多長,下山更考驗膝蓋的承受力,又是漫漫無止境的下山路,好在大霧散去,景色秀麗,稍微減輕了身體的疲憊。
下午5:20,終於到了營地,這個營地非常好,草地平整,周圍都是樹,背後靠山前面是河,即便我不懂風水,也都感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選擇了河邊一棵大樹下,把我的營帳搭起來,這一小塊草地四周都是石頭,就這裡特別平整,好像老天專門給我留的一樣。
營地裡還有一家哈薩克牧民,還有羊肉吃,前兩天的羊肉半風乾,加水加鹽煮,新疆的羊肉特別好吃,羊肉湯鮮美,每個人都吃好多,吃的我渾身發熱,感覺帳篷裡一點都不冷,為明天趟河積蓄能量。
潺潺溪流聲音就在耳邊,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入睡,晚安!
今天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早上,隊友追月發現丟了一個耳釘,還是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東西,她和同伴翻來覆去找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有找到,我和其他隊友也幫她找,卻都沒有找到,那麼小一個東西,掉到哪裡都不起眼。離出發時間越來越近了,她都準備放棄了,我想了想,再幫她找一下吧,在她帳篷附近草地裡找,突然感覺一個東西很像,扒開草叢仔細一看,果然是,她很開心,我也很高興。
這是一個不能再小的小事了,但徒步登山的路上,我想了很多。
為什麼我會找到?是因為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樂於助人,並且願意嘗試,不到最後時候絕不放棄,在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準備放棄的時候,我仍然沒有放棄,而且堅信可以找到。
為什麼她的東西可以找到?是因為她一直是一個很熱情的人,願意照顧和幫助別人,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我的朋友李大夫曾經分享過「善」這個字的意思,「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何謂善?符合自然之道的即是善。
做一個好人,做一個符合自然之道的人就是善人,「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找到她耳釘的並不是我,而是老天的安排,老天安排讓我幫她找到東西,她因為善的因得到了善的果,而我積了一次善,以後也一定會因為我的善因得到善的果,這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嗎?
我一直都以為,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遵從上天的旨意行事,按照自然之道為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一件小事而已,囉哩囉嗦想這麼多,無聊。
第五天:在河溝裡走,不斷的過爾特蘭塔河,徒步20公裡。
D5,今天的主題是「過河」,「鞋壞了」。
狼塔的渡河特別多,而且因為是雪山融水,河水冰冷刺骨,所有走過狼塔的人都印象深刻。
早上10:00出發,為的是晚一點爾特蘭塔河的河水會稍微不那麼冰冷,從營地出發800米開始渡河,一個接一個,今天過了十二次河,凍的腳發麻。更為悲催的是,我的沙灘鞋壞了,鞋面和鞋底分成兩塊,等下我再單獨寫這個事。
渡過河也就中午了,找個河邊休息吃午餐,陽光明媚,河水潺潺,舒服的不行不行的。
繼續趕路,漫長的四個小時上山路,走的精疲力竭,咬牙堅持下來,營地很美,只是碎石灘上紮營挺困難,連地釘都打不進去,用大石頭壓住帳篷四周,希望晚上沒有風和雨。
明天是狼塔C線最後一天,也是最辛苦的一天,早點休息,為明天積蓄能量!
說說鞋壞掉的這個事吧。
這雙沙灘鞋已經買了三四年了,徒步也用它,潛水也用它,去海邊也用它,一直也沒什麼毛病。這次狼塔徒步,因為要渡河需要沙灘鞋或溯溪鞋,沒有太多考慮,就直接把它塞包裡了。
前十幾次渡河都沒有發生問題,今天第五次過河的時候,就感覺鞋底掉了,上岸一看,完全不能用了,可是,今天還有幾次渡河呢,必須堅持下去啊。
在包裡找繩子沒有找到,乾脆用毛巾綁住,拖拖拉拉的往前走,過河雖然不好用,但總比沒有強。
過完河問領隊,以後還有沒有渡河了?回答說,明天還要連續在河裡走四十多分鐘。這就必須想辦法解決問題了,第一個方法,下午到營地找繩子,綁著對付著用;第二個方法,只穿襪子走,這個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為河底石頭特別多,有些尖銳的石頭會把腳劃破,對後續行程造成更大的麻煩;第三個辦法,看看能不能在路上撿一雙鞋子,因為有些徒步的人渡完河以後就把鞋子扔掉了。
幸運的是,快到營地的時候,就撿到一雙簡易的雨鞋,雖然薄一些,但可以用繩子綁著我的沙灘鞋再穿雨鞋裡面,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更幸運的事還在後面,在營地搭好帳篷,然後去打水的時候,一塊石頭上放著一雙黃膠鞋,一看尺碼還就是我的鞋碼,回來試試正合適,問題解決了,真是挺開心的。
高興之餘,反思一下從這件事情上得到的教訓。
首先,狼塔徒步本身就是很艱苦的行程,徒步裝備一定要保證質量,這回是沙灘鞋壞了,還能想辦法補救,如果是徒步鞋壞了,我是不是只能退出了,更可怕的是,深山峽谷深處根本就出不來了,所以,我回去以後就要徹底檢查一下我的戶外裝備,不能百分百保證質量的,一定要換,這些東西都是保命的,絕不能大意!
再多想一些,這次準備裝備的時候確實有些粗心大意:1,沒有檢查帳篷上次回來晾乾後有沒有把地釘和帳杆裝進袋子裡,還好在裡面。2,沒有檢查吃飯的爐頭和飯盒有沒有完備,結果發現沒有帶勺和筷子,找朋友借了一雙簡易筷子對付著用。3,沒有檢查常用藥物是否完備,肚子不舒服的時候發現沒有帶每次都帶著的止瀉消炎藥和胃藥。4,沒有計算路餐安排是否合理,結果發現路餐帶的有點不夠,只有節儉著吃了。
我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越是在哪些方面馬虎大意,你就越會在這些地方吃虧,嚴謹務實精神任何時候都不能缺乏。
另外,我覺得當我開始按照大自然之道做善事的時候,老天就會特別眷顧我,就像這次的壞鞋事件,老天先安排讓你撿一雙簡易的雨鞋,我覺得不太好用的時候,老天再安排讓你撿一雙好鞋,是偶然嗎?不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這回事,所有你以為偶然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必然發生的。
感恩上天的眷顧,我會繼續做一個「善良」的人。
第六天:翻越蒙特開增達坂和喀拉尕依特達坂,穿越哈爾嘎特郭勒溝大草原,徒步15公裡,海拔上升1400米,下降500-1000米。
D6,今天的主題是「狼塔C線完成」,「艱苦翻越冰達坂」和「蹚水穿越峽谷」。
就像戰爭越是快到勝利就越燦烈,黎明前的黑暗才是至暗時刻一樣,今天我們就要完成狼塔C線了,而今天的行程卻是整個狼塔徒步以來最辛苦的一天,深刻感受到了狼塔的虐!
都說在小冰湖宿營將是最冷的一晚,這話一點沒錯,晚上先下雨後颳風,帳篷裡冷的像冰窖一樣,在睡袋裡凍的瑟瑟發抖,為了今天的最後衝刺,天還不亮就早早的起來了。
9:20出發,直接爬山往上走,一個小時以後看到蒙特開增達坂,因為這個達坂常年積雪,雪下面又是千年不化的冰,因此又叫冰達坂,狼塔C線的這個達坂是最難徵服的。
承蒙老天眷顧,今天的冰達坂並不是太滑,太陽曬化了一部分雪,形成一個個孔洞狀的碎冰茬,踩上去並不是太滑,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慎重的換上了冰爪,這樣走起來更穩健。
冰封的達坂看起來很平緩,但有些地方卻有著深深的藍色冰縫,如果不小心踩進去還是挺危險的,在戶外徒步任何時候都要小心謹慎,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釀成悲劇。
大家走的都挺快,走著玩著照著相,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衝上了達坂,領隊說有一次帶隊衝這個冰達坂足足花了四個小時。全隊照個合影,然後下撤。
往下走的路並不輕鬆,坡度很陡,膝蓋很疼,碎石很多,稍不留神可能就直接滾到山底下了,所以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走,這樣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又爬上一個達坂,又往下走,到溝底平坦的地方休息吃午餐。
再繼續走的時候,領隊說到終點還有四個小時,而且要不斷的過水,如果說之前的蹚水是小學生水平,今天的蹚水就是大學生水平了。
然後就像之前過水一樣,換上昨天撿的黃膠鞋,一次又一次的蹚水過溪流,水依舊冰涼刺骨,大概過了十幾次水後,我們以為就要結束了,誰知道卻是剛剛開始,更嚴峻的挑戰在前面。
我們要經過一個峽谷,這個峽谷裡蜿蜒曲折流淌著溪水,必須趟著水從峽谷穿過,峽谷裡的溪水更加冰冷,水流也更加湍急,水位也更高,而且要連續蹚水近一個小時,走到峽谷終點的時候,腿和腳已經凍麻了。
下午4:50,終於到終點了,啞巴家的小木屋盡人皆知,他們都選擇住木屋裡,我還是選擇搭帳篷,茫茫草原上,對面是連綿的群山,景色極美。
說一個途中的感悟吧!
中午在河邊休息,我眯著眼睛曬太陽,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也思考著一些人生的問題。
微風陣陣吹過,滿天的蒲公英打著小傘,飛往遙遠的地方,白雲飄過,不斷的變換著形狀,草叢裡,飛蟲們忙著享受最後的生活,胖嘟嘟的土拔鼠也在準備著過冬的糧食,溪流潺潺流過,加快匯入大河,葉子變成紅色,小草也變成金黃。
秋天已經接近尾聲,寒冬即將來臨,屆時,我們現在走過的地方都會被嚴酷的冬天統治著,小蟲死去,土拔鼠開始冬眠,樹葉掉光,小草枯萎,溪流結冰,大雪覆蓋著一切。
它們會感覺自己敗給了嚴寒嗎?
樹對葉子說:這就是生命的循環,你雖然不久於世,但你會作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繼續存活,你的汁液已經融入我的身體,我們已經是一體。
嚴冬季節,萬籟俱寂,但春天來臨之際,萬物都將復甦。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在這個生生不息的循環中,既沒有贏家,也沒有敗者,有的只是必須經歷的階段。
順境也好,逆境也罷,一切都將過去,在我們的人生中,順境逆境輪番登場,這一循環將一直循環下去,直到我們輪迴到另外一個生命。
倘若我們能明白這些道理,就不會為一時的成功所狂喜,也不會為一時的挫折所痛苦,一切都會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用平等心對待生活吧。
2019-09-08感悟於狼塔徒步途中。
第七天:C/V岔路口(啞巴家)-烏蘭達坂-夏熱達坂-呼圖壁河谷營地,行程25公裡,海拔3380。
告別啞巴家,我們開始了狼塔古道徒步的V線之旅,加油!
D7,今天的主題是:「下馬威」,「風雨雪交加」和「饑寒交迫」。
如果說狼塔C線已經給我們考驗的話,那麼今天的狼塔V線給我們帶來的是嚴峻的挑戰!
我想用倒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精彩的一天。
20:27,我躲在狹小的帳篷裡,躺進睡袋,感覺暖和多了,帳篷裡的溫度在五度左右,外面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風夾著雪不斷飄落在帳篷上,我必須隔半個小時就拍打一下帳篷,以防止雪太厚壓塌帳篷,但這樣已經不錯了,至少在蒼茫大地上,我有一個小小的避難所。
18:40,我哆哆嗦嗦的裝好灶具,從帳篷外面抓一把雪放進鍋裡,我已經沒有多餘的能量去河邊打水了,好在新疆草原上的雪還是比較純淨的,把火點著,看著雪在鍋裡一點點融化,我把凍僵的手腳靠近火烤著,先煮一鍋酸辣湯,就著油餅吃下去,身體和手腳都漸漸暖和起來,感覺生命一點點的回到了我的身體裡。吃完還是覺得餓,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再化雪燒水,煮上一鍋麵條,牛肉切塊放進去,再放一袋泡椒豇豆,一口氣希裡呼嚕吃完,差不多了,我又活過來了。
17:38,我穿著溼透的黃膠鞋,剛剛蹚水過河來到營地,腳已經凍的麻木了,我卻顧不上換鞋,因為我必須儘快在強勁的風雨中搭好帳篷,建立我的避難所,否則我很快就會身體失溫而導致危險。在平時搭帳篷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更別說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我迅速拿出帳篷,組裝好帳杆,把地釘準備好,先把內帳搭起來,動作必須要快,否則雨水很快就會把內帳打溼,手也已經凍的麻木,動作也變得不那麼靈活。搭好內帳,我必須一隻手抓著內帳,防止被風颳飛,另外一隻手把外帳甩到內帳上,風雨越來越大,我只能大概放到正確的位置,顧不上歪歪扭扭了,用地釘固定好風繩,這樣至少外帳不會被吹飛,然後一個角一個角的把內帳外帳一起固定到地上,這時雨已經轉成大片大片的雪花了,大風吹著雪打在臉上手上,穿的雨衣雨褲都已經溼透了,我感覺自己已經快被凍僵了!把溼漉漉的背包和駝包拿進帳篷裡,溼漉漉的我穿著溼漉漉的衣服也鑽進帳篷裡,終於安全了。但我沒有多餘的時間休息,我需要儘快把帳篷裡面弄乾,然後換上乾衣服,儘快吃點熱東西,否則失溫會要了我的命。拿毛巾擦乾內帳,鋪上防潮墊,拿出乾衣服換上,生火做飯,一切都要快。
15:20,我們一行人頂著山谷裡強勁的風,在茫茫草原中穿行,雨也時大時小抽打在身上,穿著的雨衣雨褲都好像都被打溼透了,考驗裝備的時候到了。已經走了七個多小時了,精疲力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營地,需要風雨中搭營嗎?
13:57,雨太大了,領隊清風要求大家就地搭上帳篷,進去躲一下再走,我和大文文、明月、小魚擠在清風的帳篷裡避雨,清風把剛從草原上採摘的釘子蘑菇煮了一鍋湯,味道簡直鮮美極了,清風說釘子蘑菇是新疆最好吃的蘑菇之一,新鮮的就更好吃了,以後有機會要買點帶回去,媳婦一定特別喜歡吃。
11:35,天空飄著小雨,走在大草原上感覺很舒服,清風一邊走還一邊在草地上採蘑菇,跟我們講草原上蘑菇的不同種類,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有的能吃有的劇毒,分不清楚亂吃會出大問題的,據說今年博格達峰徒步就有兩個人隨便吃蘑菇給吃死了。
10:40,剛離開啞巴家不久,天開始下雨了,領隊清風讓我們換上雨衣,我問要不要換雨褲,他說你自己決定,小雨就不需要。我判斷不會下大雨,就決定先不換,後面的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決定,我的速幹褲幾乎溼透了,風吹在腿上像針扎的一樣,我們要慎重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錯誤的決定都要付出代價,或者身體,或者金錢財產,或者生命!
10:16,跟清風邊走邊聊,他是狼塔古道的探路者之一,已經走過30多次狼塔了,戶外經驗非常豐富,他說的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在戶外運動中,徒步鞋的好壞決定你能走多遠,登山杖的好壞決定了你生命的長短,而你的意志力決定著你能走多久。」你看,都是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又是最重要的東西,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嗎?
~~~~~~
時間又回到現在,21:47,雪還是下個不停,我要出去把帳篷周圍的雪挖開,以免壓塌我的帳篷,然後就要睡覺了,明天什麼天氣,能不能走,幾點出發,那都是未來的事情,做好現在的事情,不去想將來不確定的事,活在當下就好。
第八天:呼圖壁河谷營地(雞爪岔營地)-綠湖,全程18公裡,海拔3550。
D8,今天的主題是:「雪原暴走」,「嘔吐加摔跟頭」和「美麗但寒冷的綠湖營地」。
早上起來,四周一片白茫茫大地,看來今天要踏雪前進了,這樣會比平時慢很多,也要累很多,但沒辦法,老天要我們這樣,那就這樣吧。
10:00出發,因為大雪蓋住了所有的路,清風要在前面探路,走的也非常慢,天氣很好,大太陽在雪地上反射出更強的光線,我不想用飛巾捂住臉,因為感覺呼吸困難,但這樣一來就會被曬傷了。
也許是走的太累了,走到一半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嘔吐起來,然後又莫名其妙的摔了兩個跟頭,疲勞會影響到我的平衡能力。
今天的行程就是一直走,一直走,不停的走,崩潰的走,直到到達綠湖營地,到綠湖營地之前還有一大段沼澤地,那真叫一個難走。
綠湖的美是真的很美啊,但也是真的很冷,我現在穿著羽絨服羽絨褲躺在睡袋裡,還是冷的發抖,要早點休息了,晚安啊!
因圖文和字數限制,只好另起一文了,請繼續閱讀《用1萬多字和大量照片記錄此生走過最難的路~狼塔古道(二)》,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