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天氣不錯,陽光不是很烈,有點風,岕裡組織了一波古道探秘活動,一行八人,走的是南周古道。這是一條幾乎沒有被開發的古道,古道保存完好,且視野極佳,登頂可全覽八都岕千畝花海盛景。
南周古道位於八都岕南周村的南周山。清《長興縣誌》記載:「南周山北周山在縣西三十裡」。南周山下即是南周村,據。清《長興縣誌》記:「周家村屬至德區西北鄉第十圖五十七莊,距城四十五裡。」村坐落在南、北兩山的山谷間,沿楊嶺澗可直達白阜八都岕底,有山間公路穿村而過,系山區。這裡曾經種植有成片的青梅林,所產青梅經加工後,色澤烏、酸度高,供出口,國內外享有「合梅」 (舊時小浦地區通稱合溪,「合梅」即合溪所產之梅意)之稱。
楊林澗是長興四大水系之一合溪的支流,發源於巖山南麓的先鋒嶺,貫穿了整條八都岕,其南岸依山蜿蜒東去。舊時,因「楊嶺澗」而得名的「楊嶺村」,在楊林澗和大山庇護和滋養著百姓,盛產竹、柴、筍、犁、蠶絲、白果等土特產。沿著八都岕景區門口的楊林澗而上,依次分布著南周嶺古道、金雞嶺古道和排旗嶺古道,均系南周村和楊嶺村舊時山貨通往白魚埠碼頭的山路。據岕裡名人蔣乃鏞先生所著《我的往事》記載:「山裡的人民,每日挑柴掮竹往白魚埠出售,換些油、鹽、米等必需品回家過生活」,這些特產便經由山嶺小道運到白阜鎮(民國前為水陸碼頭)銷往外地。如今,運輸方式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肩扛手提、竹筏漂流早已淡出了今人的視線,但那千百年來由百姓所修築的古道依然隱於大山深處,藏住了那段古老的歲月曆痕。
之前我師父將這三條古道命名為「九都古道」,亦或是「楊嶺澗古道」,但我還是覺得不如「南周古道」的名字好聽。據當地的師傅說,南周古道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古道,舊時在戰亂的時候,曾經有大批量的部隊從長興往泗安長潮岕的方向撤退,當行至在白阜的時候,受傷的官兵和部隊人員會被遺留在這裡,他們通過南周古道進入八都岕,隱藏在當地的老百姓家中。
南周古道的入口在南周村的滾水壩處,離景區進口大約500米的距離,全場大約8公裡,行程一小時以內,南周古道為宋元時期的古道,古道內尚保存完整宋元時期的古寺、古井足跡。
進入古道,兩邊便是茶山,路面上可以依稀的看到當年古道的蹤跡,可惜大部分的古道以被茶葉山給掩蓋,我們一行人只能在茶葉間的小道上向前行走。大家甚至懷疑是否真的有古道的存在。
但當我們真正的穿過茶山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我既是激動又是惶恐,激動的是這一趟來的值了,惶恐的是我們好像進入了一個原始森林一樣。這是一條幾乎沒有足跡的古道,山洪造成的兩邊的樹木癱倒在路中間,毀壞了很多原先的路基,好在我和蔣總都帶了工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蔣總是山裡土生土長的人,習慣著上山帶把刀,用他們的土話講,「上山不帶刀 兔子也要咬」。岕裡人,上山都會帶把柴刀,方便砍伐一些枯枝爛葉,這也是最實用的工具。
一行人繼續前進著,行程中有兩位美女,都是古道的愛好者,估計他們也被這條路搞得夠嗆,畢竟不了解古道情況,也至於後來褲子上粘了很多的毛刺。
最值得表揚的還是我的小侄子,第一次走古道,除了茶山那一段沒辦法自己走,其他的路程基本上都是自己走下來的,很是勇敢,也沒有說過放棄的話語,為他點讚。
這是古道中的一個三岔口,左邊是我們走的路,右邊是另外一條未知的上山路,期待下次的探訪。南周古道上,完好的保存了八都岕為數不多的松樹林,有的甚至在百年以上。
往前約1公裡,我們又到了一個三岔口,三岔口往南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往太乙殿,一條是去往白阜。往北就是金雞嶺古道,金雞嶺兩側全是茶葉,岕裡人也稱該岕為茶岕。古道下午即是太乙殿橋,入口新修了綠道,遊客可在此野炊。
三岔口處也分布了大量了的松樹林,可惜很多已經被毀,當地村民在松樹之間種起了茶葉。
我們沒有從金雞嶺古道下去,而是繼續往南走轉向太乙殿古道,太乙殿古道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古道,這條道路寬約兩米,可開汽車,應該是當地村民上山採茶時擴寬的道路,方便車輛進入。所以沒有什麼古道的感覺了。順著這條路我們可以一直到達太乙殿。
太乙殿的東側是一處瞭望臺,此處喚作「鳳凰臺」。人站立在鳳凰臺,四面青山環抱,見一碧藍天。遠眺北面山勢,群山突起。登鳳凰臺前山,鳥瞰長興大地,生機昂然,晴天遠眺太湖,魚帆隱約,一線天光。
太乙殿廟宇座落在長興縣城西八公裡的彭耆嶺(現在叫排旗嶺),該廟建於南宋,大約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八次躲兵鳳凰山,故名「八都岕」,光武帝登基後,敇建「太乙天都」;南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曾在此禮鬥拜天;清代全真龍門派傳人徐陽真曾在此設壇建觀。改革開放後,當地信教群眾自發對太乙觀進行了恢復修建,並保護了石 碑、石刻、古井等文物遺蹟數處,但規模較小。可惜就是這麼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居然在縣誌等古書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沿著太乙殿的古道一路下來,路邊就是剛剛建成的八都岕老街和小火車的售票點,我們在古街休憩了一下,然後坐小火車去景區門口。
也許是只有一個小時的行程,所以在我的建議下,大家又去了六八古道走走。六八古道這次就不說了。
南周古道,也許是八都岕目前來說保存在完好,沒有被破壞的古道。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多來走走這條古道,這不該是一條被遺忘的古道,畢竟這條古道上有很多讓人驚喜的地方。
△文章轉載溪寧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