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古道(一)—《南周古道》

2020-08-27 長景文旅


4月14日,天氣不錯,陽光不是很烈,有點風,岕裡組織了一波古道探秘活動,一行八人,走的是南周古道。這是一條幾乎沒有被開發的古道,古道保存完好,且視野極佳,登頂可全覽八都岕千畝花海盛景。


南周古道位於八都岕南周村的南周山。清《長興縣誌》記載:「南周山北周山在縣西三十裡」。南周山下即是南周村,據。清《長興縣誌》記:「周家村屬至德區西北鄉第十圖五十七莊,距城四十五裡。」村坐落在南、北兩山的山谷間,沿楊嶺澗可直達白阜八都岕底,有山間公路穿村而過,系山區。這裡曾經種植有成片的青梅林,所產青梅經加工後,色澤烏、酸度高,供出口,國內外享有「合梅」 (舊時小浦地區通稱合溪,「合梅」即合溪所產之梅意)之稱。


楊林澗是長興四大水系之一合溪的支流,發源於巖山南麓的先鋒嶺,貫穿了整條八都岕,其南岸依山蜿蜒東去。舊時,因「楊嶺澗」而得名的「楊嶺村」,在楊林澗和大山庇護和滋養著百姓,盛產竹、柴、筍、犁、蠶絲、白果等土特產。沿著八都岕景區門口的楊林澗而上,依次分布著南周嶺古道、金雞嶺古道和排旗嶺古道,均系南周村和楊嶺村舊時山貨通往白魚埠碼頭的山路。據岕裡名人蔣乃鏞先生所著《我的往事》記載:「山裡的人民,每日挑柴掮竹往白魚埠出售,換些油、鹽、米等必需品回家過生活」,這些特產便經由山嶺小道運到白阜鎮(民國前為水陸碼頭)銷往外地。如今,運輸方式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肩扛手提、竹筏漂流早已淡出了今人的視線,但那千百年來由百姓所修築的古道依然隱於大山深處,藏住了那段古老的歲月曆痕。

​之前我師父將這三條古道命名為「九都古道」,亦或是「楊嶺澗古道」,但我還是覺得不如「南周古道」的名字好聽。據當地的師傅說,南周古道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古道,舊時在戰亂的時候,曾經有大批量的部隊從長興往泗安長潮岕的方向撤退,當行至在白阜的時候,受傷的官兵和部隊人員會被遺留在這裡,他們通過南周古道進入八都岕,隱藏在當地的老百姓家中。


南周古道的入口在南周村的滾水壩處,離景區進口大約500米的距離​,全場大約8公裡,行程一小時以內,南周古道為宋元時期的古道,古道內尚保存完整宋元時期的古寺、古井足跡。


進入古道,兩邊便是茶山,路面上可以依稀的看到當年古道的蹤跡,可惜大部分的古道以被茶葉山給掩蓋,我們一行人只能在茶葉間的小道上向前行走。大家甚至懷疑是否真的有古道的存在。


但當我們真正的穿過茶山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我既是激動又是惶恐,激動的是這一趟來的值了,惶恐的是我們好像進入了一個原始森林一樣。這是一條幾乎沒有足跡的古道,山洪造成的兩邊的樹木癱倒在路中間,毀壞了很多原先的路基,好在我和蔣總都帶了工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蔣總是山裡土生土長的人,習慣著上山帶把刀,用他們的土話講,「上山不帶刀 兔子也要咬」。岕裡人,上山都會帶把柴刀,方便砍伐一些枯枝爛葉,這也是最實用的工具。


一行人繼續前進著,行程中有兩位美女,都是古道的愛好者,估計他們也被這條路搞得夠嗆,畢竟不了解古道情況,也至於後來褲子上粘了很多的毛刺。


最值得表揚的還是我的小侄子,第一次走古道,除了茶山那一段沒辦法自己走,其他的路程基本上都是自己走下來的,很是勇敢,也沒有說過放棄的話語,為他點讚。


這是古道中的一個三岔口,左邊是我們走的路,右邊是另外一條未知的上山路,期待下次的探訪。南周古道上,完好的保存了八都岕為數不多的松樹林,有的甚至在百年以上。


往前約1公裡,我們又到了一個三岔口,三岔口往南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往太乙殿,一條是去往白阜。往北就是金雞嶺古道,金雞嶺兩側全是茶葉,岕裡人也稱該岕為茶岕。古道下午即是太乙殿橋,入口新修了綠道,遊客可在此野炊。

三岔口處也分布了大量了的松樹林,可惜很多已經被毀,當地村民在松樹之間種起了茶葉。​

我們沒有從金雞嶺古道下去,而是繼續往南走轉向太乙殿古道,太乙殿古道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古道,這條道路寬約兩米,可開汽車,應該是當地村民上山採茶時擴寬的道路,方便車輛進入。所以沒有什麼古道的感覺了。順著這條路我們可以一直到達太乙殿。


太乙殿的東側是一處瞭望臺,此處喚作「鳳凰臺」。人站立在鳳凰臺,四面青山環抱,見一碧藍天。遠眺北面山勢,群山突起。登鳳凰臺前山,鳥瞰長興大地,生機昂然,晴天遠眺太湖,魚帆隱約,一線天光。



太乙殿廟宇座落在長興縣城西八公裡的彭耆嶺(現在叫排旗嶺),該廟建於南宋,大約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八次躲兵鳳凰山,故名「八都岕」,光武帝登基後,敇建「太乙天都」;南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曾在此禮鬥拜天;清代全真龍門派傳人徐陽真曾在此設壇建觀。改革開放後,當地信教群眾自發對太乙觀進行了恢復修建,並保護了石 碑、石刻、古井等文物遺蹟數處,但規模較小。可惜就是這麼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居然在縣誌等古書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沿著太乙殿的古道一路下來,路邊就是剛剛建成的八都岕老街和小火車的售票點,我們在古街休憩了一下,然後坐小火車去景區門口。

也許是只有一個小時的行程,所以在我的建議下,大家又去了六八古道走走。六八古道這次就不說了。

南周古道,也許是八都岕目前來說保存在完好,沒有被破壞的古道。但我還是希望大家多來走走這條古道,這不該是一條被遺忘的古道,畢竟這條古道上有很多讓人驚喜的地方。


△文章轉載溪寧的博客

相關焦點

  • 浙江長興21°靜謐的夏日角落!
    南周古道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古道,舊時在戰亂的時候,曾經有大批量的部隊從長興往泗安長潮岕的方向撤退,當行至在白阜的時候,受傷的官兵和部隊人員會被遺留在這裡,他們通過南周古道進入八都岕,隱藏在當地的老百姓家中。
  • 浙江長興21°靜謐的夏日角落
    南周古道的入口在南周村的滾水壩處,離景區進口大約500米的距離​,全長大約8公裡,行程一小時以內,南周古道為宋元時期的古道途徑四方堂、振天禪寺、銀杏長廊,登上巖山山頂可俯瞰周邊群山,可觀古銀杏長廊(八都岕)全貌,秋來整條長廊一片金黃,煞是好看。
  • 長興:徒步紅色古道 銘記革命歷史
    長興:徒步紅色古道 銘記革命歷史 2020-10-20 14:12:39 來源:浙江在線-長興新聞網 作者:記者 王晉焱
  • 【11/29周日】一腳跨三省,徒步長興三洲古道
    三洲古道全程穿越茅山、三洲山、襄王嶺、太華山,途經過新四軍後方醫院,三洲古村落,一腳踏三省,太華古鎮、九峰古蹟等。三洲古道所途經的三洲山,海拔高程521.9米,古代為浙江湖州、江蘇常州、安徽宣州的交界點,一腳踏三省,故名三洲山。
  • 長興:古道越野徒步健身樂
    近日,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首屆長三角美麗鄉村紅色古道健步接力賽鳴槍開賽。據悉,此次比賽共設置越野賽專業組、親子組兩個組別,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名越野跑愛好者穿越百裡古道,以越野徒步的方式盡情享受全民健身的快樂。
  • 山野浪行歸丨山、水、茶香,長興古道只等你來野
    比賽日: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07:00/8:00*本屆比賽將為參加過2019第壹屆「山野浪行歸」長興越野挑戰賽的選手以及服務志願者提供優惠參賽價格(老鳥價/第壹屆志願者價格),請符合以上條件的報名者
  • 即將成行‖1.31徒步長興烏石古道 攀爬石浪 尋乾隆古道(贈送雪菜肉絲麵)
    活動諮詢:光頭強15325354115(微信同號)
  • 滬外遊集:帶上寶貝去徒步,長興貢茶古道遊一遊
    本次介紹「長興貢茶古道」,遊玩時機:每年春季踏青最宜【簡介】貢茶古道分處於浙江長興和江蘇宜興境內,在兩省邊界處的懸腳嶺相匯。另有文獻記載,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至大曆二年(767年)期間,著名的茶文化大家、後世稱其為「茶聖」的陸羽在當地品完陽羨茶後大加讚賞,將之推薦給李唐皇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一直到了宋代,陽羨貢茶的地位才讓位於福建建州茶。
  • 走白陘古道:穿越南太行(二)
    這是怎樣的一條古道,能入吾中華典籍、載入史書呢?  南太行,高山峽谷。古時無大路可行。先人在今河南輝縣的南太行關山,至山西陵川縣馬疙(音gē)當大峽谷之間,闢出了或傍深谷、或依懸崖、或涉水流的全程百五十餘公裡的一條山路。路以石築,或憑自然,因傍古老的白鹿山通過而稱白陘(太行有八陘,白陘是其一)。
  • 徽杭古道徒步攻略(全)
    因為我們就走錯了,多繞了四五公裡(捂臉)用我們的教訓,來提醒大家勿犯相同錯誤。現在回到正文一,交通:徒步徽杭古道,正門的入口在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還有的原因是這裡離高鐵站近,高鐵站出門2分鐘就能到,同時也意味著去古道入口也很方便。三,進入古道之前大巴車到達目的地,我們下車後,首先需要走一小段路,才能到達古道入口售票處。門票60多塊,網上會便宜幾塊錢,但需要提前一天預訂才行。
  • 北碚「張飛古道」考證(一)
    然而與北溫泉只有一條嘉陵江之隔的對面,還有一個躲在深閨的知名景點—張飛古道。張飛古道,本地人又叫張飛大道。於是,還處於完全未開發狀態的張飛古道也被人們發掘出來這段古道,本地人一直傳說,當年蜀國五虎大將之一張飛,曾經率軍隊從這裡北上閬中。這個傳說是反映了一段真實歷史呢?或者真的只是一個傳說?本文就此進行考證。
  • 福州周邊古道行之:鼓嶺古道—南洋村—青羊座(24公裡大圈越)
    全程路線:鼓嶺古道入口(0km)——公共廁所(0.6km)——過侖村鼓嶺坪121號(1.3km)——鳳秀亭(1.8km)——張聖真君殿(2.2km)——雙貴頂(2.8km)——王厝山(3.7km)——石厝人家(4.3km)——牛頭寨(4.6km)——南洋村(7.0km)——楻段(9.0km)——青羊座(11.8km)——鼓嶺磨溪入囗(13.0km)——鳳池觀景臺(15.1km)——觀音掌(16.3km
  • 3.15秘境桃花源 徒步穿越長興十大古道之一城山古道—清涼寺—城山溝景區穿越
    【活動行程】 07:30 在指定地點準時集合出發,兩個小時之後到達長興,修整片刻後開始徒步,我們沿著歷史的痕跡前行,遠處流水花香,林間鳥兒囈語,戰爭洗滌的古道碎石,忙碌的採茶人,還有那蔥鬱的竹林,彎彎曲曲,真是「曲徑通幽處」
  • 天字古道(右)攻略-相傳天字古道是當年朱元璋避難和隱居點之一
    天字古道(山宕村入口,因在整個古道遊玩路線圖的右半邊,所以簡稱(右))位於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鏡內的「天字山生態旅遊景區」,相傳天字古道是當年朱元璋避難和隱居點之一。一條環形古道貫穿山宕村、裡陽村和茅塢村三個自然村,全程十五公裡左右。
  • 立冬爬古道
    立冬,說要有儀式感,於是來到長興水口鄉顧渚村。顧諸產茶名紫筍,唐時貢茶,沿著這古道翻過山嶺,進入江蘇宜興,和宜興的陽羨茶一起送往長安,現在依然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我們是沒有力氣徒步江蘇了。[捂臉]顧諸水庫,綠水依青山,有宋代慈雲古道通山頂慈雲觀。一公裡處有霸王潭,項羽曾在此飲馬。
  • 遇見最美春天,湖州的古道走一走~趁著暖陽馬上出發!
    九度嶺古道為古代杭州至德清武康的交通要道之一,是「杭寧古道」必經之地。也是古道關隘、要扼之地。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史上亦稱「安溪關」。站在九度關隘上,南北群山起伏,四周林木蔥蘢,松濤陣陣波動,讓人們遙想起當年雄關內外馬蹄聲聲,戰車轔轔的鏖戰場景。
  • 【可自駕可大巴·烏石古道】2月9日(寒假)長興縣十大古道之一烏石古道+乾隆古道大環線,天下第一祖庭,獨特攀爬體驗,竹海深氧穿越
    【烏石古道】烏石古道位於浙江長興西北部,因古道有烏石浪奇觀而得名。此線路穿竹林,走亂石坡,山路錯蹤複雜。特別是千古之謎——烏石浪極具旅遊開發價值。一條以自然風光為主,適合獵奇探險的古道。【乾隆古道】東佘山有一條蜿蜓起伏的石徑,自山南越山脊鬥折向北,形若一條巨龍騎於山脊,便是乾隆古道(一說騎龍堰),相傳是為乾隆皇帝遊山而築。古道石階千尋,寬僅一米。兩旁修篁夾道,濃蔭蔽日,環境清幽,山風習習。
  • 悠久的歷史文化—雲南茶馬古道(20——210)
    雖說早晨一大早趕路,一路向西南行駛231公裡,拐100多個彎,還是安全、順利地抵達了目的地——茶馬古道。雲南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聯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道路在歷史上主要由馬幫承擔運輸任務,運輸的物資以茶葉最為大宗,因此稱之為「茶馬古道」。
  • 我要去新疆(四)從夏特古道到昭蘇油菜花
    第一天 吃菜比吃肉更難的地方第二天 烏魯木齊→獨山子→賽裡木湖第三天 賽裡木湖→(果子溝大橋-伊昭公路)→昭蘇縣第四天 昭蘇縣→夏塔古道→特克斯→巴音布魯克第五天 巴音布魯克→(伊若線)→庫爾勒第六天 庫爾勒的羅布人村寨和胡楊林第七天 庫爾勒→庫車→那拉提
  • 【徽州古道61】磯嶺古道:徽浮古道的核心路段
    其路徑先走水路,經新安江、漸江、率水至休寧陳霞或溪口,再轉旱路經江潭、汪村、馮村、右龍、瑤裡,至浮梁,古道部分殘存。(全文4500字,閱讀需20分鐘)江西浮梁是古徽州農產品輸出及糧食輸入的重要集散地,至浮梁的古道是古徽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徽商南下湖廣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