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冬季篇】
秦嶺這道橫貫東西的地理分界線,古代一直是北方和南方在政治、軍事和商貿方面的巨大屏障,大秦嶺中密集的古道古棧道,就是古人尋求突破的印記。這些古道曾成就過劉邦建立大漢帝國的夢想,也曾見證諸葛亮壯志未酬抱憾而死的悲歌。有學者認為,秦嶺是中國古棧道最密集的地方。其實或許可以說,是秦嶺留下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在大秦嶺最著名的十條古道中,藍關古道榜上有名。它在古代是長安向東南方向翻越秦嶺的通道。因途徑藍田關和武關,也稱藍武道,武關道。
以前去藍關古道,看這麼一條窄窄的小路在山嶺中蜿蜒延伸,很久都沒有一輛車駛過,也很少有人走過。每次停在路邊享受著城市邊緣這不可思議的寂靜,都會懷疑這地方被時間遺忘了。
2018年冬天去藍關古道,是在一個大雪天的次日。在這海拔一千米的地方,雪後的遠山看起來竟像高原雪山一樣,非常神奇!不難想像,在沒有工業化、沒有氣候變暖的古代,「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情況在這裡是真的。
單看這幅照片,你會以為它是青藏高原的雪山,或是天山。很難想到這是拍攝自海拔一千米的藍關古道
那天開的車是1.6白寶來。路不斷向上盤旋,向陽的路段地面已經幹了,而背陰的路段積雪都還沒化。在積雪段上坡時,奇蹟發生了——寶來竟然原地打滑上不去!
地面上是寶來扭來扭去的車痕,衰得一塌糊塗(哎?我竟然沒好意思留下一張車痕的照片!)。也就是那次使我們徹底決定了:換車!
三個月以後就換了四驅歐藍德,個頭大,分量足(此處省略三菱歐藍德廣告),再也不怕雪地上坡了。
那天同一時刻,陽面的古道卻根本看不出剛下過雪。春夏時節小路兩邊的花花草草,這時都已乾枯一片。就像《那些花兒》裡唱的,如今這裡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站在高處向遠看,一邊是綿綿雪山,另一邊是西安市藍田區。在巨大而蒼茫的雲朵籠罩下,城區仿佛被壓得很扁。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大自然嘛!
有意思的是,換了四驅歐藍德以後,我們卻再沒開車去過藍關古道。似乎隱隱地,不忍心用這傢伙去打擾古道應有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