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億行業掀戰火,借財報看貝殼、易居、房多多牌桌上的底牌

2020-12-12 騰訊網

房地產交易線上化變成了一個趨勢,同時也形成了一個新的增量市場。偌大的蛋糕也吸引了科技巨頭的湧入。

今年7月,阿里以8.281億港元增持易居,交易完成後,阿里持股比例達13.26%。

今年8月,騰訊在貝殼找房上市後通過購買其他投資方手中的股票進一步增持貝殼找房。兩筆交易完成後,騰訊在貝殼找房中的持股比例從12.3%進一步上升至16.5%。

巨頭看中的網際網路房地產交易賽道,仍存在一些中小玩家,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也在積極尋求突破,搶奪一定的生存空間,房多多是其中一個代表。

透過他們新發布的財報,美股研究社將三者的商業模式、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進行橫縱向比較,或許可以窺視網際網路房地產交易服務行業的發展特徵,以及未來的發展走勢,為投資者提供些許建議。

新房交易成三個玩家的營收主來源,但核心業務增長均承壓

不論是貝殼、易居還是房多多,在新房跟二手房上都能給他們的帶來營收,但根據商業模式來看,三個玩家在這兩個業務上的表現不一。

據貝殼上市後披露的首份財報數據顯示,其三季度的營收為205億元,相較於上年同期同比增長70.9%。

據易居2020年年中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的營收數據為28.45億元,而2019年同期的營收數據為43.30億元,同比下滑幅度為52.2%。

三者中市值最低的房多多,在三季度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其季度總營收為8.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9.48億元相比,同比下滑幅度為15.6%。

從三家公司的同比營收數據看,疫情對房地產交易的影響還是不小的,除貝殼找房外,房多多、易居的營收在上半年同比增長都受影響。從行業屬性上來看,房地產行業實體經濟的屬性更為濃厚,對於槓桿屬性較高的房地產,用戶線下消費行為的特徵也較為明顯。

相較之下,貝殼能獲得同比較大漲幅的原因,或許在於其籤約流程的線上化程度較高。9月份,貝殼VR帶看佔比超過整體帶看量的40%。此外,三季度,有近30% 經貝殼平臺撮合的商業抵押貸款通過"線上貸籤服務"完成。

反觀易居,2020年上半年的收入近乎被"腰斬"。美股研究社認為,除去大環境的不利因素之外,易居線上化交易程度較低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

易居年中報顯示,房地產數據及諮詢服務業務上半年錄得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5.8%,但佔總收入的比重僅為15.4%。線上交易服務的營收佔比低,或許是因為易居的發展重心偏向於線下業務。

易居未來的收入增長面臨的一個風險因素來自貝殼找房。貝殼找房在其主核業務二手房交易之外,正在積極進軍新房交易領域。據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貝殼找房新房交易服務的淨收入從2019年同期的5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111億元人民幣,增長幅度為95%,佔總收入的比重為54.1%,而去年同期的佔比為47.5%。

而新房交易領域是易居的競爭核心所在,易居年中報數據顯示,一手房代理服務產生的收入從2019年同期的25.77億元減少至2020年的12.67億元,主要是由於2020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銷售中心暫停營業。

房多多本季度營收環比上漲,尤其相對於一季度而言,三季度營收的漲幅還是較為明顯。由此也可以看到三季度財報統計期內,國內房地產交易市場的逐漸回暖對於房多多收入的推動作用是明顯的。

而對於房多多此類中小玩家,阿里和騰訊的入局更是加劇了房產交易服務賽道的競爭激烈程度,恐會影響到房多多的GMV數據增長。

在線下房產資源層面也一直是房多多的弱點所在,貝殼找房脫胎於鏈家,雖著重於網際網路埠的交易,但在線下房產資源上並不弱,而易居的主要一手房業務也集中於線下。結合房地產行業重資產的屬性,擁有一定的線下房產資源才能有較強的競爭力,而這也正是房多多較為欠缺的。

費用支出高漲影響三玩家利潤,體量差距也反映成本支出存差異

淨利潤層面的數據對比能夠更為直觀地反映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這個層面看,市值最高的貝殼找房佔據一些優勢。據三季度財報,貝殼找房三季度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18.58億元,同比漲幅為210.6%。

而易居和房多多雖都實現盈利,但淨利潤的同比漲幅卻不容樂觀。易居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993.4萬元,相較於上年同期的5.78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1800.3%。

房多多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的淨利潤表現為2190萬元,而上年同期的淨利潤為8030萬元,同比下滑幅度為72.7%。

雖說貝殼找房的盈利能力要優於房多多和易居,但淨利潤同比漲幅突破200%的背後,貝殼找房也存在運營成本過高的問題。

2020年第三季度,貝殼找房研發費用為7.89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已經高達17.64億元,已經超過2017-2019年的總和。

而由於房地產交易服務正處於快速發展的增量市場賽道,因而較高比例的市場營銷支出是不可或缺的。三季度貝殼找房的市場營銷支出為10.3億元,相較於上年同期的7.4億元,上漲幅度為39.2%。

而房多多與貝殼找房有類似境遇,但又與貝殼找房有些許不同。三季度房多多減少了品牌推廣和營銷活動的支出,還縮減了產品研發團隊的費用支出,使得研發費用和營銷費用都有所減少,但一般及行政支出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了128%。

對於一般和行政支出的增長,房多多在財報中將其歸因於增加人員編制和各種支出,以及對可疑債務人的準備金。三季度房多多活躍代理為276.6萬人,同比增長22.0%。

儘管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加強的背景下,房多多在力控成本,但三季度其總經營費用仍上漲了38.4%至1.7億元,6.3億元的收入成本和1.7億元的經營費用,也使得季度營收不足10億元的房多多的利潤空間得到壓縮。

而從易居來看,易居不論是研發費用還是營銷支出佔比都顯著低於貝殼找房和房多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易居這個成立20年企業目前所處的狀態。在房地產交易網際網路化的當下,易居網際網路化的步伐顯然是較為遲緩的。

這或許也是易居同意阿里入股的重要原因之一,藉助阿里的電商基因在線下房地產交易趨於疲軟的大背景下,在線上發展交易服務,藉助於阿里的電商流量,美股研究社認為易居未來也能得到發展。

此外,阿里除了入股易居外,也在天貓頻道上線了房產頻道。阿里究竟是想借易居在過去20年的市場積累為天貓房產頻道"賦能",還是誠心想整合網際網路房產交易資源,目前還未可知。

阿里+易居VS騰訊+貝殼VS房多多,30萬億級市場誰與爭鋒?

一直以來,房產交易在整個消費市場都佔據著重要份額。據CIC數據顯示,我國房屋流通市場(新房+二手房+租賃)的規模,將由2019年的22.3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0.7萬億元,未來五年的年複合增速有望達到6.6%。

蛋糕做大的想像空間,也吸引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對房地產市場的追逐。這些巨頭的入局能夠為較為分散化的房產交易市場進行整合,從而形成規模化的行業格局,這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較為有利的。

騰訊入股貝殼找房,補齊了其在"住"領域的短板。有了騰訊的入股,貝殼找房的發展在資金和流量入口有了一定的保障,蛋殼公寓的事件也再次反映出健康穩定的現金流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對於易居來說,與阿里天貓的合作也能夠補齊其在線上房產交易上的短板,這或許也是易居與阿里展開合作的最主要原因。將其積累的線下的資源進行線上轉化,或許才能在未來爆發新的增長潛力。

對於房多多這類中小企業而言,流量埠不太可靠,以流量埠取得勝利的一個例子就是58同城,但是現階段再依靠流量搶佔市場已經成為過去式。巨頭們都自帶大量的流量,在流量的比拼上中小企業處於劣勢。

房多多利用Saas發展產業網際網路為中小企業經紀交易賦能,是在房產交易網際網路化過程中值得肯定的點,但房多多對於線下資源較弱的把控能力是其最為致命的弱點。

而掌握更多的線下房產資源和才能為房多多打開一個突破口。雖房地產交易的網際網路化是一個趨勢,但是房地產交易流動性差的屬性決定其是"最後一個完成消費線上化的行業",這也說明房地產交易中對線下資源較強的倚重性。

巨頭的入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整體行業的規範化發展,同時對於流量和資金都不佔優的中小企業也是一種考驗。未來網際網路房地產交易行業的變動,美股研究社也將會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美股研究社,轉載請註明版權。

相關焦點

  • 房多多迎來新一輪戰略升級,對標貝殼估值有望迎來修復
    發布會上,房多多聯席CEO曾熙表示,房多多不參與行業補貼的惡性競爭,希望通過SaaS幫助全行業實現科技提效。即使在行業惡性補貼大戰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反對惡性補貼、打造長期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房多多,其核心運營數據仍在穩步增長。第三季度,房多多平臺活躍商戶數再創新高,累計活躍經紀商戶數為27.66萬,同比增長22.0%。
  • 由房多多、貝殼找房看產業網際網路全新時代的到來
    本文從愛屋吉屋、金色家園、平安好房這些已經成為過去式的企業出發,重新審視當下熱門的貝殼找房、房友、房多多等企業的崛起和一個產業網際網路全新時代的到來。   早在2010年鏈家就和IBM合作IT化改造   而誕生於網際網路大潮的另一家公司房多多,則是用網際網路改造經紀行業的一個典型代表。
  • 「獨夫」貝殼:利益面前 「反貝殼聯盟」不堪一擊
    事實上,除了58愛房,面對規模龐大、發展迅猛的貝殼系,整個房地產經紀行業始終都處於暗潮湧動中。不同於姚勁波的公開「宣戰」,新的「反貝殼聯盟」正在探索不同的發展方式,以在龐大的房產渠道銷售市場中切一塊更大的蛋糕。如房多多攜手中原地產打造「原萃」,易居中國和阿里巴巴聯手成立「天貓好房」。
  • 貝殼找房IPO後首份財報發布,平均每天約發起19.3萬次VR帶看
    貝殼找房IPO後的首份財報數據顯示:交易規模方面,貝殼找房在第三季度的總交易額(GTV)為1.05萬億,同比增長87.2%;其中新房業務的GTV為4207億,同比增長105.7%,高於市場21.4%的GTV增速;存量房業務GTV為5761億,同比增長71.8%,高於市場22.6%的GTV增速;新興業務GTV則為532億,同比增長151.5%。
  • 貝殼找房IPO後的第一份成績單:前三季度總GTV突破2萬億
    近日,房產居住行業巨頭貝殼找房交出了其IPO後的第一份財報,細讀這份成績單,第三季度,貝殼找房平臺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元,同比大增87.2%;營業收入達205億元 (約30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經調整後淨利潤為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前三季度總GTV甚至突破2萬億,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總量。
  • 貝殼找房IPO後的第一份成績單:前三季度總GTV突破2萬億 ——鳳凰網...
    近日,房產居住行業巨頭貝殼找房交出了其IPO後的第一份財報,細讀這份成績單,第三季度,貝殼找房平臺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元,同比大增87.2%;營業收入達205億元 (約30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經調整後淨利潤為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
  • 特區四十年 房多多:地產「網際網路+」顛覆者
    創始人的想法總在以難以名狀的方式決定公司的發展,如何理解這個選擇,成為看懂房多多的一個窗口。在中國房地產交易服務這個以數十萬億計的賽道裡,堅持不自僱經紀人、堅持做獨立第三方平臺的房多多似乎是一個「異類」。但另一方面,房多多創業至今已有9年時間,這段時間內行業幾經風雨,前幾年,愛屋吉屋、平安好房相繼倒下;今年,貝殼上市、阿里入股易居,新的資本又在不斷湧入。
  • 天貓好房高調成立對標貝殼 許家印孫宏斌都沒來
    在阿里巴巴和易居共同宣布成立「天貓好房」平臺後,外界都判斷天貓好房要狙擊的就是貝殼找房。面對揣測,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忻說,他很欣賞貝殼的模式,自己與鏈家、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關係也很不錯。「但是易居要站在房企服務者的角度去想要幹什麼。而現在,開發商都想多一種選擇。」
  • 天貓好房成立,3年不賺錢,狙擊騰訊+貝殼意圖顯現
    面對聯手騰訊貝殼找房在線上線下的絕對優勢,以及在新房市場對易居的蠶食,天貓好房以補貼來搶佔市場,雖然依舊是最傳統的網際網路「補貼戰」打發,但依舊能夠看出天貓的進攻態度。只是對於超大宗交易的房地產而言,截至目前,純粹的補貼政策尚無成功案例。
  • 殺向對手的腹地,中原、房多多聯手做加盟
    而2011年在深圳民居內成立的房多多,從創立至今僅9年的時間,業務始終聚集在房地產網際網路化領域,嘗試依靠網際網路賦能改變這個複雜的產業。兩者之間相差30多年的行業經驗,一個代表著傳統的房產中介行業,另一個則定位與線上科技。
  • 房多多新財報:破盈利難題,線下破局
    而在網際網路房產服務企業中,不止長租公寓,以房天下、房多多為代表的中介平臺,盈利狀況也不樂觀,這讓選擇它的用戶和投資者都難以放心。以近日發布三季度財報的房多多為例,營收和盈利之間的懸殊是它目前需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財報顯示,房多多三季度營業收入8.2億元,淨利潤2190萬元,雖然環比有所增長,但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特別是淨利潤同比減少了近乎四分之三。
  • 貝殼找房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 前三季度業績已超2019全年
    11月17日,貝殼找房發布在美股上市後的首份財報。
  • 攜手中原戰略升級、股價大漲,房多多動作頻頻在下一盤什麼棋?
    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房多多平臺的累計活躍經紀商戶數為27.66萬,同期增長22.0%,閉環經紀商戶數為2.65萬,同期增長28.0%。持續擴大的活躍商戶、閉環商戶規模帶來平臺GMV的持續增長。同時,Zacks認為,同類型上市企業的企業價值/收入平均值為9.7倍,依據該模型,房多多股票目標價24.80美金,是一支非常值得關注的中概股。
  • 房多多搶先貝殼找房赴美IPO,昔日萬科名將肖莉持股竟不足1%
    房產經紀行業如今幾家歡喜幾家愁。2019年以來,曾被稱為網際網路房產「獨角獸」的愛屋吉屋悄然停止對外業務;平安好房停止房屋買賣業務;安居客有著58同城做後盾一直穩居龍頭;脫胎於鏈家的貝殼找房發展迅速,也似乎正為上市做準備。
  • 阿里攜易居,騰訊入貝殼,房產交易平臺戰事升級
    從阿里和騰訊的投資軌跡可以看出,兩家網際網路巨頭的布局,均指向傳統房產交易的數位化,而「衣食住行」中涉及居住這個被左暉稱作「前工業化」的領域,也終於因為BAT的入局而彌散出更濃烈的戰火硝煙之氣。但隨著各自業務邊界的延伸,早期的平行線,終於走到了交匯點,尤其是貝殼這個平臺化的行業怪獸出現。數據顯示,僅2019年一年,貝殼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60億元。其中,二手房屋交易服務、新房交易服務、新興及其他服務的營收分別246億元、203億元和12億元。
  • 所有產業網際網路賽道 都值得用貝殼模式重做一遍
    11月23日,貝殼找房宣布完成20.5億美元的公開發行,共發行3540萬股美國存託股(ADS),募集資金達到23.6億美元。前不久,貝殼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這是貝殼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財報數據顯示,貝殼第三季度平臺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87.2%。
  • 房多多在中原租了幾畝地
    財報顯示,房多多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7.377億元,同比下降22.2%,淨利潤也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8500萬元驟降為虧損1400萬元。入股中原集團,也許是房多多扭轉頹勢的關鍵一步。黎明楷透露,跟房多多合作以後,中原集團對於原萃、幾畝置業並不是處於主導地位,跟房多多合作是為了擺脫中原傳統的基因,希望用年輕的一代的經營思路把原萃品牌帶起來。
  • 經調整淨利潤漲超200%,貝殼(BEKE)上市後首份成績單表現亮眼
    導語:貝殼2020年前三季度GTV、收入和經調整後淨利潤已全面超過2019年全年。11月17日,貝殼找房發布了自今年8月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從這份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貝殼各項業績增長均超過了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