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否還有借鑑意義?

2020-12-14 芷天說

在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的年代,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總結出了一系列的生活經驗。可以說這些生活經驗,都是對人對事的一種客觀態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生活中的俗語,並不斷傳承和發展。有些俗語說出做人做事的態度,也有一些俗語指出了待人接物的方法。

中國人大多數比較熱情好客,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都會,熱熱鬧鬧地吃一頓飯。大家坐在一起交杯換盞、暢想未來、談古論今,吃飯也成了很多人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然而中國老百姓對於餐桌文化,其實有非常多的講究和說法。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出了民間獨特的餐飲禮儀。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不能夠擺三盤菜,不能拿五種筷子給客人用,六個人不能坐在一桌開席。所以無論在家或者在飯店,請客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餐的禮儀。

一、「菜不擺三」的說法

《論語 學而篇》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證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熱情好客的傳統。家裡邊來客人了,主人都會拿出好酒好菜來招待客人,菜餚越豐盛證明主人對客人越重視。但是如果來的客人比較少,或者本家的主人比較少,那麼也沒有必要做太多菜餚。

即使共同用餐的人數較少,也不能在餐桌上擺三個菜。這主要是人們對詞語諧音比較忌諱,「三」聽起來和「散」非常相似。桌子上只擺三盤菜,意思就是讓客人趕緊離開,所以擺三盤菜來招待客人,很容易會讓人產生誤會。

客人原本遠道而來拜訪好友,經過熱情的噓寒問暖之後,主人家就會準備豐盛的宴席。但是一看見桌子上只擺了三盤菜,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不待見自己,或者讓客人吃完了趕緊走的意思,所以就會導致久別重逢之後不歡而散。

二、「筷不成五」的含義

「筷不成五」很多人都理解為,餐桌上不能夠有5隻筷子或者5雙筷子。其實這句話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就是在請客吃飯的過程中,餐桌上不能夠放5種不一樣的筷子。由於筷子的購買時間和長短、粗細不一樣,就會覺得這些筷子零零散散地躺在那裡。

餐桌上如果有長短不一的筷子,會給人一種「三長兩短」的感覺。不但非常會顯得非常不禮貌,而且客人吃飯的時候也會無從下手。長短不一的筷子用起來很不順手,所以就會誤以為主人並不歡迎客人來拜訪,導致朋友之間心存芥蒂。

以前老百姓生活並不好,所以也不會經常更換筷子。在家裡用餐的時候,就會使用長短不一的筷子,也有些筷子由於購買時間不同,甚至會有色差。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可能沒有那麼多講究,但是來客人之後拿出長短不一,或色澤不同的筷子會讓人笑話,而且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三、「席不成六」的講究

自古以來人們在一起吃飯,都講究一個「團圓」。逢年過節的時候,親朋好友坐在一起團團圓圓、其樂融融。但如果一個圓桌周圍坐了六個人,從上面看起來就像一隻烏龜一樣,所以就會讓客人覺得非常不舒服。

「席不成六」是古代老百姓,流傳下來的一種餐飲習俗,也就是說「六人不坐做烏龜席」。在古代社會其實有很多講究,特別是有權有勢的貴族人家,比較講究飲食和餐桌上的禮儀。而現在人們對這方面的講究,或者說要求已經不太重視了。

「席不成六」雖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用餐禮儀,但很多生活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所淡化。吃飯的時候幾個人坐一桌沒有太多講究,但如果家裡來了尊貴的客人,可以用八仙桌來招待客人,寓意吉祥富貴、八仙如意。

結 語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出了自古以來飲食方面的禮儀習俗,也是人們生活習慣的一種經驗總結。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化比較深奧,很多時候雖然同音不同字,但是這個諧音也會給人們帶來不少的麻煩。

比如數字「三」就會讓人們,誤會成「散」的意思;「分梨」有分離、分開之意。雖然現在人們對這樣的諧音並不在意,但是在客人面前最好避免這樣的誤會。老祖宗留下的這些飲食禮儀,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

相關焦點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含義?古人很智慧
    而其中就有這麼一套,被人用俗語給總結出來,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菜不擺三 首先,說"菜不擺三",其意思是說在餐桌上不能只擺三道菜。那這是為什麼呢?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何意思?古人的規矩
    在我國的飯局文化中,人們注重的不僅是那些桌子上的美食,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在酒席上的交杯換盞之間,即便是陌生人也很快就會熟悉起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就是這樣被拉近。而隨著就餐文化的不斷正規化,還演化出了種類繁多的餐桌禮儀,這也是每個人在餐桌上都必須遵循的。對於這些餐桌禮儀,古人系統性地總結成了一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俗語是何意思?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什麼意思?飯桌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一直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謙遜、禮貌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標誌性性格,中國人好客,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把親人、朋友叫到家裡吃飯,但為了避免朋友在飯桌上尷尬,所以就有了大家嘴上都不說,但都默默遵守的餐桌禮儀,也就是題目中提到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
    飯桌上的禁忌:「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講究?「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有何深意?古代人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遵禮守規」卻做得要比現代人周到。比如說吃飯這樣的小事,就有許多規矩。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有何講究?大家都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能有這個稱呼,其不僅僅是因為歷史悠久,還與古人留下的文化禮儀等等,都有有所關聯。比如我國劉徹已久的餐桌禮儀了,這個就有很大的講究,而古人就用一句話來表述了一些餐桌禮儀。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餐桌禮儀你懂了嗎?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深奧
    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套專門的講究,也就是所謂的:"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但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大家的想法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習慣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很多人可能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諺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多數人不知其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直是人們心中衡量的標杆,除了很多有名的歷史典故之外,民間所流傳的諺語民俗也包含很多的大智慧,那麼俗語中有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圖片:人們參加酒席劇照菜不擺三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不擺三個菜,為什麼在宴請朋友的時候不要擺三個菜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中國禮儀博大精深
    子曰接下來就來講一個有關餐桌禮儀的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看看你知道其意思不?第一句:菜不擺三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吃飯時,放在桌子上的菜盤,不能是三個。」為何這麼規定?如果主人家的飯桌只有三道菜,就不免讓人覺得這是在祭祀,讓大家都會心生不愉快。子曰不得不佩服,古人把每個數字的寓意,運用得很廣泛。第二句:筷不列五很多朋友一看到這句話,就會以為意思是,古人吃飯不能放五雙筷子在桌上。
  • 老祖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飯桌上都有啥規矩?
    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相似的經歷,那就是飯桌上老人常說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中,亦或是筷子不能敲打飯碗等等,只聽老人常說這是不禮貌不被允許的,但很少有人問到為什麼。今天就來說說這飯桌上的各數禮儀,為何老祖宗都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規矩究竟有何意義?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早已經不需要這些俗語當作參考了,但人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話流傳下來,成為老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這句話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好比今天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咱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意思?第一,菜不擺三。咱們生活中家裡面來了客人,肯定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當然吃的是越豐盛越好了,不過要是人少的話,菜少些也不能擺三個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主要是人們對於一些字的諧音比較忌諱,像三的諧音是散,有離開的意思,人家難得來你家做客,吃飯的時候擺三菜,就有讓人吃完趕緊走人,不歡迎久留的意思,讓人覺得在下逐客令,這是不好的,應該來說,人們對一些字的諧音還是比較忌諱的,比如說送梨會被認為是梨的諧音
  • 老話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有什麼說道嗎?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古代諺語或者俗語,是古代人們通過多年來生活觀察總結出來的生活小百科、農業常識、風俗禮儀等等,這些話朗朗上口,簡單押韻,便於古人在整體文化素質低的情況下口口相傳,達到告誡後人的目的。 有句老話叫「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其實後面還有半句,叫做「席不成六」。
  •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古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被古人的智慧折服禮之初,始諸飲食——《禮記》前言而關於吃飯的禮儀除了在一些講究禮儀的書上有明確的記載,要求人們按照禮儀行動,還有一些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從這裡能看出來,這句話已經是具體到飯桌上的一種禮儀了,但是他的意思究竟是什麼,而且為什麼又有這樣的說法不妨值得探究一下。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到底是什麼意思?
    餐桌禮儀,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向來都被認為是一種最佳的社交資源,儘管現如今對於禮節的變化,也逐漸趨從於方便得體,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但當中所蘊含的美好寓意,卻讓人不敢不重視。菜不擺三桌子上擺三個菜意味著什麼呢?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什麼意思?
    關於「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說的並不是自己家人吃飯,而是農村的待客之道。菜不擺三,在陝西農村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事事成雙」,不光是待客吃飯,就連婚喪嫁娶都是「尋雙而定」。表達的意思就是雙數為吉,單數不通。
  • 老祖宗說: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這些飯桌規矩有啥講究
    大到朝廷,小到飯桌都有著不同的禮儀。雖然一些禮儀已經被淘汰,但是某些禮儀還一直延續至今,就比如至今我們的飯桌禮儀還規定著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那老祖宗總結出這些經驗,到底是有啥講究呢?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生活講究,沿用至今
    無論日常待人處事,還是生活點滴,無不講究一個「禮」字,即使是在餐桌上吃飯,老祖宗也是講究的,吃飯時,講究的是「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雖然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這些老規矩漸漸消失了,但細細品讀,卻發現,實際上,這其中有許多講究的確很有趣,有些甚至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循。
  • 農村俗話: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其中蘊含什麼道理?
    農村的俗語非常多,蘊含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準則。這句「菜不擺三、筷不列五、席不成六」,從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句關於餐桌禮儀、關於待人接物的俗話。你知道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麼?我們來一一了解。1、菜不擺三字面的意思就是請人吃飯的場合,擺在桌子上的菜不能是三個,宴請賓朋,三個菜的話就少了一些,顯得不是很重視。而且在很多人看來,這三字與「散」字的讀音非常的相近,自然這個不是個好的意思,總覺得有些不歡而散的意思。所以,有了菜不擺三一說。
  •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老祖先的飯局規則,別不懂
    假如主人要是在這一件事上安排欠佳的話,輕則相互間鬧得不愉快,重則還會為自己惹上各式各樣的麻煩。兒時在家裡用餐,我想去拿點東西,就直接把手中的筷子插在米飯上,結果被老媽罵了一頓,說不可以這樣做。我一直不解,但「母命難違」,就只好這麼做。直至我看到「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才逐漸明白,這些都是老祖先的飯桌規則,別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