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科學開發虛擬旅遊

2020-09-24 DIGITIMES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

受到疫情影響,各國實施嚴格旅遊禁令阻止疫情蔓延,旅遊業停滯也造成經濟損失。為了對抗疫情,許多企業與航空公司紛紛推出虛擬旅遊或偽出國體驗行程,來彌補幾個月來的虧損。

美國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喬治亞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科技,結合現有的照片或旅遊熱點影片,開發一種逼真的虛擬旅遊技術,目標是重振受疫情衝擊的旅遊業。

團隊利用數據科學(Data science)改善現有電視與網絡的旅遊業者,該技術稱為LAPO,能在定點位置測量距離和數位化物體的形狀、角度,並藉由無人機的鏡頭、照片和影片來收集這些數據,這些影像使虛擬體驗更逼真。

LAPO使用信息幾何(Information Geometry)和保角映射(Conformal Mapping)來建立熱門景點的人物、地點以及事件的虛擬影像。據了解,信息幾何能測量物體的曲率、角度與面積;保角映射則用以測量物體曲線間的角度,並計算物體之間的距離。

虛擬旅遊比傳統旅遊節省時間,且花費更少,同時LAPO也能保護旅客的健康,不必出門可以選擇在家體驗。此外,LAPO系統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用戶只要擁有一臺計算機和穩定的網絡就能虛擬線上旅行。

相關焦點

  • 天文大數據都能做什麼? 虛擬天文臺讓天文數據活起來
    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首的中國天文學界於2002年提出了中國虛擬天文臺的設想,並於當年加入國際虛擬天文臺聯盟。中國虛擬天文臺是將國內外天文望遠鏡的海量觀測數據融合在一個網際網路的平臺上,通過雲計算的方式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服務。隨著平臺的建立,知識發現的新模式也隨之建立。
  • 大數據帶來的天文視覺盛宴——走近中國虛擬天文臺
    (原標題:大數據帶來的天文視覺盛宴——走近中國虛擬天文臺)
  • 集雲計算、大數據據等技術於一身的「虛擬天文臺」獲得科技進步獎
    太空飛行器是裝載科學儀器﹑執行探測任務的主要部分。進行空間天文觀測的太空飛行器必須具有控制自身姿態變化的能力﹐具有精確的定向精度﹐以完成證認天體﹑確定輻射空間分布和輻射源位置的任務。為了進行複雜的科學考察﹐太空飛行器還必須具備大規模數據貯存和快速傳輸的能力。世界各國相繼發射了大量太空飛行器。為了執行各種特定的使命﹐還發射了一系列考察衛星﹑行星和行星際的太空飛行器﹐構成不同的觀測系列。
  • 北京將支持旅企開發虛擬旅遊等新產品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12月13日,在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北京市副市長王紅在發言中明確,北京支持企業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培育發展文化+旅遊、沉浸式體驗等文旅新業態,支持旅遊企業開發5G+AR/VR虛擬旅遊,5G+直播旅遊等旅遊新產品,用於展現北京首都風範
  • 沃爾瑪準備開發自有人工智慧網絡;Levis推出在線「虛擬造型師...
    Levis推出在線「虛擬造型師」,幫助消費者穿衣搭配日前,蘑菇街成立了一個搭配研究所,希望把主觀的審美與數據算法結合起來,更高效地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搭配穿衣的需求。沃爾瑪準備開發自有人工智慧網絡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特裡普·喬德利(Trip Chowdry)透露,零售巨頭沃爾瑪計劃在今年剩餘時間內使用英偉達的人工智慧晶片建造一個神經網絡集群。這個集群使得沃爾瑪的OneOps內部應用開發和維護團隊可以開發一系列神經網絡,以便在現有應用和未來應用中訓練人工智慧。
  • 中國虛擬天文臺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
    」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會舉行,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的「中國虛擬天文臺試驗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作為5項代表性成果之一向評估專家進行了匯報。 以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永恆為負責人的「中國虛擬天文臺試驗系統研究與開發」課題被作為重點項目獲得資助。   在2004-2007年項目執行期間,項目組針對天文學研究對「以網絡為基礎的科學活動環境」的需求分階段、分步驟地開展了關鍵技術研究和試驗平臺開發工作,針對科技資源的便捷高效訪問、編程模式下科學數據的大規模統一訪問、各類科技資源的無縫融合使用等關鍵問題開展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 【乾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科學、機器學習領域96個在線...
    Access_Code=BU-MSABA-KDNUGGETSE&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Trimax_Direct&utm_campaign=BU-MSABA-KDNUGGETSE美國卡佩拉大學分析MS:教授大數據,數據挖掘,統計和相關技能,提供虛擬實習,並獲取SAS統計業務分析師證書。
  • 虛擬實境技術將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第二種是VR+旅遊,是基於地理位置兼容物聯網技術和雲計算,集成圖形數據等數據類型,應用於虛擬漫遊、運營管理、應急預案等更符合大數據時代展示和管理的智慧形式——三維空間共享服務視覺感知系統。第三種是在旅遊目的地營銷中使用VR沉浸交互體驗,這類應用中AR技術所佔比重較高,把旅遊目的地的歷史、故事、文化等虛擬出來,疊加到現實場景中,改變目前只靠解說或音頻、視頻介紹的方式,消除遊客無法互動的遺憾。
  • 【中國科學報】虛擬天文臺 讓天文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為虛擬天文臺的一個重要實例,本次上線的萬維望遠鏡2.0版由中國虛擬天文臺(China-VO)開發,成功對接了國際先進的天文數據標準HiPS,實現了對萬維望遠鏡數據的大批量、一次性更新,上線了包括嫦娥2號7米解析度探月數據、北京—亞利桑那巡天彩色星圖、卡西尼探測器土衛八數據、新視野號冥王星數據在內的88個新數據集,進一步豐富了平臺資源,也為天文科普教育提供了更多便利。
  • 《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迎來浙江大學的結業生!
    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杭州睿數科技(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聯合舉辦的《海豚大數據競賽暨數據科學訓練營》於2020年10月22日圓滿結束,並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蒙民偉樓223報告廳成功舉辦結業典禮!
  • VIVEPAPER助力「中國VR旅遊雲數據服務平臺」全球首發
    國家旅遊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國家旅遊局信息中心、任我遊(廈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全球智能行動裝置與虛擬實境(VR)科技的創新領袖HTC Vive,於今日攜手發布「中國VR旅遊雲數據服務平臺」。Vivepaper是由Vive開發的全球首個增強式虛擬實境(A-VR)閱讀平臺,用戶佩戴Vive虛擬實境頭顯(或其他兼容的手機VR設備),通過自然的翻頁及指點等手勢與印有Vivepaper識別碼的實體別冊互動,便可以全方位地沉浸在繽紛的互動內容之中。
  • 旅圖攜3D虛擬實境旅遊地圖亮相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
    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第二期展覽在北京科學中心自面向公眾開放以來,受到了首都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活動以「發軔眾創,雙翼承新」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普發展中心、北京科學中心、中關村示範區展示中心共同承辦,旨在總結成果展過去2018年的成功經驗,共同創新、探討科技創新成果表達的方式方法,進一步向社會推廣優秀科技創新項目,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 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虛擬旅遊,讓居家更精彩
    第一,方便遊客旅遊,豐富遊客文化生活。虛擬旅遊是建立在現實旅遊的基礎之上的,通過虛擬旅遊,遊客足不出戶便可觀賞美景,還可以通過預先瀏覽相關信息,合理地制定現實旅遊行程,在居家隔離期間,能夠豐富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二,虛擬旅遊能夠打造良好遊客體驗。
  • 虛擬旅遊形式的商業發展解決形式
    所謂虛擬旅遊,是以旅遊景觀的現實為基礎,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通過仿真或超現實場景,構建一個虛擬的三維旅遊環境。遊客可以在三維虛擬環境覽遙中遠離千裡之外的風景,栩栩如生,細緻生動。虛擬旅遊是虛擬旅遊平臺技術的應用之一.利用計算機技術實現對場景的三維仿真,並藉助一定的技術手段使操作者感受到目標場景。我國目前的虛擬旅遊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虛擬旅遊在我國的應用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旅遊業的不斷追求在旅遊市場上形成了新的旅遊需求,虛擬旅遊一詞逐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 虛擬數字示波器的設計與實現
    摘 要: 結合一個虛擬數字示波器的設計開發,介紹了虛擬儀器的基本組成,並重點介紹了基於圖形化程式語言LabVIEW的虛擬儀器編程方法與實現技術。數字示波器是在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中廣泛應用的一種通用儀器。下面結合一個虛擬數字示波器的設計開發具體介紹虛擬儀器的基本組成和基於圖形化程式語言LabVIEW的虛擬儀器編程方法與實現技術。 1 虛擬示波器的結構與組成 本虛擬數字示波器主要由一塊PCI總線的多功能數據採集卡和相應的軟體組成。
  • 廈門理工學院師生研發湄洲島媽祖祖廟虛擬仿真平臺
    湄洲島媽祖祖廟虛擬仿真三維平臺 李萬凱 製圖東南網11月8日訊(通訊員 林昕)日前,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智慧湄洲」高峰論壇暨第二屆海峽兩岸智慧城市科學、文化與教育交流會議在莆田市湄洲島舉辦。團隊成員陳乾臻同學表示,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是利用高精度雷射打點掃描,復現出物體輪廓並直接生成點雲圖,結合UAV傾斜攝影與雷射掃描互相補充數據,能夠掃描並獲取建築物的內外、上下的空間位置像素及其顏色信息,「團隊採集的三維雷射掃描點雲數據精確度可以達到0.2毫米到0.5毫米」。廈門理工學院的師生團隊還將當下國際間的研究熱點技術,如虛擬實境(VR)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運用至平臺內。
  • 「盛世長白」虛擬實境文化旅遊藝術體驗館正式發布
    人民網長春12月25日電 近日,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長春師範大學主持的「盛世長白」虛擬實境文化旅遊藝術體驗館平臺正式發布,對長白山進行全景式展現的3D作品亮相。當日,《「盛世長白」虛擬實境文化旅遊藝術體驗館平臺建設》成果發布暨研討會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全國多所高校及相關領域的專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
  • 數據科學入門前需要知道的10件事
    他在22歲時開始自學數據科學,目前已經自學成才,文摘菌編譯了這篇文章,希望能把以下需要注意的10件事告訴剛入門的你。我從2004年開始數據科學之旅。那個時候『數據科學』概念才剛被提出,當時廣泛使用的術語是『數據挖掘』。一直到2012年『數據科學』這個概念才引起人們注意,且一篇由Thomas Davenport 和 D.J.
  • 文物虛擬修復:歷史的數位化傳承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育部虛擬實境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軟體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虛擬實境與可視化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中國計算機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
  • VR+旅遊,正在一步步實現的虛擬實境,改變人們旅遊的新方式
    目前來看,世界旅遊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大部分能為旅遊業所用的原始資源已經大都被開發成了旅遊資源,而那些未進行來開發的資源,也大多由於各種自身的原因而離旅遊開發的腳步遠遠相望,但這些原生態的資源卻深深地吸引著那些熱愛而又充滿著好奇心的遊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