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寫時代華章

2021-01-07 光明日報

趕街(中國畫)劉大為

澄懷觀化(中國畫)龍瑞

工匠(中國畫)謝志高

晨暉(中國畫)郭怡孮

雄姿英發 豪氣縱橫(中國畫)陳永鏘

青藏高原之歌(中國畫)杜滋齡

溫泉(中國畫)韓碩

【藝海擷英】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鑄成了中國繪畫基本的藝術形態、藝術功能和審美理想。新時代中國畫的發展與演進,賦予了這一具有悠久人文傳統的藝術門類以廣闊的視野空間和鮮活的生命力。在發展與演變過程中,中國畫創作經歷了風格樣貌的開拓、技法觀念的融創和媒介材料的探索,在承繼傳統藝術精神的同時,從創作實踐、畫學研究到展覽形態都實現了多方面的拓進延展,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時代格局。

近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畫學會展:時代華章·2018」正是以「當代中國畫的時代格局」為學術主題,分設「文脈傳薪」「時代丹青」「都市心象」三大板塊,指向當代中國畫創作所呈現出的傳統性、時代性與創新性,力求從不同方面對當下中國畫創作與發展生態進行全面深入的梳理與研究,展現當下中國畫的宏觀時代格局與藝術本體自覺,並對中國畫這一傳統畫種進行觀照與審思。

此次學術性展覽共展出中國畫學會理事的作品近300幅,分別呈現於中國美術館1—9號廳,旨在將中國畫畫家新的創作成就展示給廣大觀眾,把中國畫在新時代的發展繁榮通過一幅幅作品表現出來。由於參展作品大多是藝術家們近三年來的創作成果,因此我們更能從中清晰地觀察到作品的時代性,檢視出中國畫時代發展的走向與趨勢。這些由當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家群體創作的精品力作,共同反映出當前中國畫創作與研究的學術現狀與思想高度。

中國畫在新時代獲得了新的文化角色,承擔著復興民族藝術精神的文化使命。中國畫藝術如何站在時代高度,用筆墨語言「講好中國故事、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如何在筆墨傳統的長河中延展自身文化活力,實現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擺在中國畫畫家面前的時代課題。此次展覽的「文脈傳薪」板塊,涵蓋了以傳承中國畫筆墨傳統與寫意精神,宗法傳統造型、色彩規律與章法圖式為主的傳統出新形態的中國畫作品。郭怡孮的《晨暉》(2018年)通過繪荷塘美景顯時代芳華,筆墨間並不刻意追求空間的透視,而是大膽運用高飽和度的色彩,歌頌了彩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預示著無限的希望;劉大為的《趕街》(2018年)以充滿巧思的構圖勾勒出少數民族獨有的精神風貌和當下的幸福生活,藍灰色的背景使人物組合的輪廓鮮明,分布在左右的人物向著畫面中心露出側臉,在平衡畫面結構的同時烘託出輕鬆歡愉的氛圍;龍瑞的《澄懷觀化》(2017年)運用傳統筆墨語言為觀者呈現了祖國山河的巍峨氣象和蓬勃生機,左側建築小景點綴山間,趣味無窮;劉國輝的《宗師》(2017年)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林風眠並置一紙,時空交錯間流露的是新時代美術家不忘傳統的初心和對四位畫壇巨匠的深深敬意;楊曉陽的《土家花燈戲》(2017年)以線為骨,生動展現了人民生活的豐富多彩,概括的人物造型和大面積留白都使得畫面更加靈動輕盈;陳永鏘的《雄姿英發 豪氣縱橫》(2017年)以傳統花卉為創作題材,借物抒情,表達了美術家對新時代的熱情謳歌和美好祝福……無論是薪火相傳的學院風格,還是帶有傳統詩意的文人水墨,這些作品都顯現出當下中國畫創作筆墨語言的底蘊與新意。

西晉陸機《文賦》云:「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在「時代丹青」板塊中,顯現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的主題性中國畫創作氣象萬千。謝志高的作品《工匠》(2018年)精細刻畫了工地上的繁忙瞬間,人物與機械、情感與時代交融一畫;張道興的作品《肩挑的惠東》(2014年)則在紅綠色彩對比的運用中展現出勞動者新貌;杜滋齡的《青藏高原之歌》(2017年)人物造型個性鮮明,畫出了雪域高原藏族牧民的新風貌;馬國強的《冬陽塔縣》(2017年)則凸顯出少數民族人物淳樸的風貌。這些作品重視寫生的真實感受,兼顧個性語彙與時代精神的表達。從中可以看出,以中國畫的藝術語言展現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已成為當下中國畫創作的文化目標和生動實踐。

展覽的第三板塊「都市心象」以表現城市題材的中國畫作品為主,其中《溫泉》(2017年)《濱海起新城》(2017年)等作品是對都市新景的精心繪寫,《窗外》(2014年)《都市行者之越野車族》(2015年)等作品則展現了都市百姓的生活狀態。各類當代城市景觀與人文風物的表現,傳遞出中國畫家對社會萬象的現實關切,更呈現了以中國畫的媒介語言表現當代都市文化的多種可能。畫家們在形式語言本體新變的同時,不盲目追新潮、逐時趨,而是探求有深度、有廣度的精神內蘊的表達。

展覽舉辦之際,中國畫學會還在中國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辦了「第二屆中國畫學會展:時代華章·2018」學術報告會,邀請對中國畫發展深有研究的專家到會,圍繞如何認識文化自信對於中國畫發展的現實意義、如何看待當前山水畫創作中「寫生熱」現象、如何理解當下中國畫寫意和寫實的互動與得失關係、如何解決當下中國畫家技藝追求和學養的缺失、怎樣處理中西繪畫的體用關係等學術主題分別發表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通過此次展覽活動的剖面,既可回望過去,又可體察當下,更能展望未來。面對新形勢,藝術家們表示要主動參與到時代發展進程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在開拓與創新中推動中國畫的繁榮發展,以優秀的作品奉獻於新時代。

(作者:亦南)

相關焦點

  • 文成縣文化中心廣場:「文成繪華章」圖看70年巨變
    本次展覽以「壯麗70年文成繪華章」為主題,由主展區——「跨越·光輝歷程」「蝶變·滄海桑田」「騰躍·產城融合」「文韻·春風化雨」「人和·幸福文成」五個篇章及兩個專題展覽組成。從1949年的縣城解放到2019年的民生點滴,從時代的跨越到發展的亮點,從凝練的文字簡介到精挑細選的歷史瞬間,多元的內容,豐富的版面,呈現出一場乾貨滿滿的展覽。
  • 以青春之名,續寫時代華章——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以青春之名,續寫時代華章——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王鵬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  2月6日,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醫療隊隊員在北京西站合影,準備乘坐火車馳援湖北抗疫。
  • 交通強國中國鐵路譜寫時代發展華章
    日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臺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 去日本一定要嘗試寫一寫繪馬哦,祈願美夢成真
    到了神社,就一定要寫一塊「繪馬」,將內心的小心願寫在這塊小小的木牌上,掛在繪馬牆上,希望神明能夠看到,實現心願。日文的「繪馬」其實沒有相對應的中文詞彙,它類似於「許願牌」,是一塊長約15釐米,寬約10釐米的原質木牌。一面畫有吉祥圖案,每個神社會根據自己的特點畫上代表圖案,另一面就是留給大家寫上願望啦。
  • 大藝術家 | 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喜多川歌麿,《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問:浮世繪老畫女人,還有沒有男女平等了? 那必定是有男人畫的。我們在聽歌舞伎這個詞時,常常會認為是日本的女性藝伎。但實際上歌舞伎演員都是男的。描繪這些歌舞伎的浮世繪稱為役者畫。東洲齋寫樂就是役者畫大師。他和喜多川歌麿分別在役者畫和美人畫佔山為王。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贛州師專舉行「弘揚抗疫精神 譜寫時代華章」書畫作品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謝瑤報導:為弘揚抗疫精神,12月17日,贛州師專「弘揚抗疫精神 譜寫時代華章」書畫作品展在美術樓展廳舉行。校黨委書記廖偉,黨委副書記、校長姜在東,校領導吳虹、趙金霞、胡克龍一同參觀了展覽。
  • 展巾幗風採 譜時代華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子涵
    展巾幗風採 譜時代華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子涵 2020-11-18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恩同行 再寫華章丨伏羲山旅遊區2020年度答謝盛典隆重舉行
    12月19日晚間,以「感恩同行 再寫華章」為主題的河南伏羲山旅遊區2020年度答謝盛典在紅石林景區懸崖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20餘家旅行社及多家省市級知名媒體和社會各界朋友應邀參加此次答謝盛典。在未來的2021年,伏羲山旅遊區各級上下將不忘初心,牢記旅遊區發展藍圖使命,不負各地旅行社及媒體朋友的信任與支持,攜手並進,再寫華章!伏羲山旅遊區營銷部總監王曉楠做PPT講解回望2020,展望2021。
  • 「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在揚州博物館開展
    5月3日,「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在揚州博物館開展。運河沿線6省市19座城市的23家文博單位的300餘件文物參加了展出,集中展示了大運河為沿岸城市居民帶來的美好生活。「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集中呈現了大運河沿線城市的精品文物,展覽以時代為脈絡,分為「吳王夫差築邗溝——早期大運河」「共禹論功不較多——隋唐大運河」「裁彎取直貫京杭——京杭大運河」「漪路繁華展風採——運河人家的美好生活」四個單元。
  • 站在中國看世界:走進浮世繪 欣賞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浮世繪在許多人眼裡神秘而充滿誘惑,眾多喜愛浮世繪的人群當中,往往被浮世繪不拘一格的藝術形式所感染,能夠不斷的通過浮世繪的啟發,創作出更多的藝術之美。然而當你漸漸走入浮世繪的世界時,你會發現這已經完全不是一種藝術形式所能概括和形容的。但凡對浮世繪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浮世繪是指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版畫。然而正是這種起源於春畫的民間風俗畫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融合,形成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極其複雜題材,確實為人嘆為觀止。
  • 【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提起日本江戶時代的繪畫"浮世繪"幾乎是它的代名詞多半描繪風景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寫實的手法反映了燈紅酒綠的現實百態被形象地比喻為「江戶時代大百科全書」
  • 【文旅在線-文旅雲課堂】冀瑞寶—《匠心營造 土木華章》(四)
    【文旅在線-文旅雲課堂】冀瑞寶—《匠心營造 土木華章》(四) 2020-06-11 0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摺紙繪原是作為兒童的遊戲玩具而製作的。在幕府末期及明治時代,摺紙繪十分盛行,構成變得越來越複雜,出現了有二三十種變化的作品。但當時的摺紙繪一般玩過幾次後就會被扔掉,因此能夠遺留至今的作品非常少。據說這種畫最初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將和歌描繪成蘆葦或流水模樣的葦手繪。文字繪也被編入富有遊戲之趣的繪歷中。
  •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原標題:「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   新華網日本頻道北京4月25日電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了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師生及各界日本文化愛好者等近百人到場聆聽。   長井裕子首先介紹了浮世繪興起的時代背景。
  • 遊日本參拜神社寫繪馬5個小知識,閱讀或評論別人繪馬極不禮貎!
    近日有香港人去日本旅遊,在大阪參拜神社時,於木製的繪馬上寫上支持香港的字眼,其後遭一名內地網紅拆走,更挖洞埋下繪馬。事件引來日本網民炮轟,紛紛批評該網紅的行為,指她毫不尊重神社的文化。其實於繪馬上許願,有幾個注意位和小知識,參拜神社前熟讀了就不怕失禮啦!不過我小編還是支持這位內地網紅的行為的,中國只有一個。
  • 博物館時光|變動時代中的浮世繪,豈能被埋沒
    人們往往認為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文化,但其實在明治時代末期到20世紀初,依然有人製作浮世繪版畫,其藝術價值在今天沒有受到太高的評價,因此很少有美術館對它們加以介紹。在這樣的情況下,本展展出日本當代畫家、浮世繪研究者悳俊彥(Isao Toshihiko)收集的約220幅明治時代浮世繪,介紹在變動時代中探索浮世繪的新道路卻被埋沒在歷史中的畫家們的作品。展覽分為前期(11月2日~11月24日)與後期(11月29日~12月22日),前後展品有更換。
  • 浮世繪|富商街頭撒錢,江戶時代果真如此富裕?
    日本江戶時代竟如此富裕?富商在風俗場所大撒金幣?紀文大盡金撒図,豊原國周這幅浮世繪名為《紀文大盡金撒圖》。站在畫面中間往地上撒金幣的這個人是紀文大盡。,是江戶時代元祿時期的商人。江戶時代有一部專門寫文左文門生平的長篇小說,名為《黃金水大盡盃》,寫得半真半假,奇聞逸事居多,12年出了28本(可見注了多少水)。可能正是由於這本書吹水吹猛了,導致很多人覺得文左衛門是個虛構的人物。
  • 一次科技與人文的創意聚會,錦繡科學園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賈粵梅)12月20日下午,由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錦繡科學園承辦的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華章」系列活動在充滿創意的塗鴉大賽中華麗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