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2060字,閱讀約5分鐘
官渡之戰之前,袁紹控制了北方四州,實際上曹操也控制了中原四州,袁紹本想拉攏劉表和張繡一起攻打曹操,但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投靠了曹操,而劉表只是坐而論道的客人,沒有起到牽制曹操的作用。
曹操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出動了10萬步兵+1萬騎兵,總共11萬大軍,但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軍隊數量一直是個謎,也許曹操只是想隱瞞自己的真實?真正的兵力,千萬不要讓袁紹知道。當雙方沿著黃河南北兩岸在部署數百裡的防禦時,曹操的後方發生了意外,劉備率軍奪取了徐州,曹操的側後方強行甩出了一個威脅。
曹操派人攻打劉備,但是劉備卻大敗,最後曹操決定親自出兵攻打劉備,此時曹操的進兵面臨著來自北方的威脅,因為袁傑的大軍在黃河以北集中,如果曹操到徐州來打劉備,那麼袁紹突然南下攻打許都怎麼辦?
其實,還真有人給袁紹出主意,這個人就是田豐,據說是趁曹操攻打劉備這會,率領大軍攻打曹操的後方,也就是許都,因為有漢獻帝和名義上的朝廷,可惜袁紹拒絕了,原因就是史書上說袁紹因為小兒子生病,不能出戰。
袁紹
首先要確定袁紹是否能夠偷襲曹操的後方,曹操率領劉備主力東徵徐州,徐州離許都有八百裡路,實在是有點遠,一時之間曹真的救不了許都,但是你能想到的問題,曹真會想到嗎?自從曹操東徵劉備後,他便布置了許都的防務。
再說了,袁紹大軍的先頭部隊都集中在溧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浚河縣,距離徐庶將近五百裡,袁紹大軍想要偷襲徐庶,先要渡過黃河,然後突破曹操設置的三道防線,再從水路通過,才能開進徐庶的防區,徐庶是曹操最重要的城市,守勢那是肯定的,袁紹軍真要打的話,是絕對不可能偷襲的,因為袁軍無法潛到許都城下,只能表面上進攻,一道防線一道防線的進攻。
袁紹與曹操
既然如此,袁紹又能有多少把握能夠攻下許都?曹操打仗的時候至少要比袁紹好得多,個人認為這不僅是袁紹的機會,反而是曹操設下的陷阱,曹操在官渡之戰中開出的軍隊不過萬餘人,到了曹州之地,也不過萬餘人,更何況曹操還收了三十萬青州兵呢?說不定袁紹一攻過來,就有很多曹操在把守,再說了,袁紹孤軍深入,後勤跟得上嗎?不怕曹軍切斷補給線嗎?
所以袁紹事實上拒絕了田豐的建議應該是合情合理的,進攻許都的機會並不是那麼容易。
其實除了田豐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建議袁紹攻打徐庶,就是在雙方經過幾次大戰之後,可能是雙方在官渡對峙的那會,許攸建議袁紹分兵突襲徐庶,先拿下徐氏,把皇帝搶過來,再對付曹操,但是隆布裡並不是不同意,你為什麼不聽袁紹的呢?如果聽了許的建議,會不會改寫歷史?
曹操官渡之戰部署圖
從官渡(河南中牟縣)到許都只有200裡路,輕騎兵兩三天就能趕到許都城下,按道理這個建議是可行的,但真的成功了嗎?
別的先說,先說說許攸這個人,許攸是典型的投機分子,為什麼這麼說呢?許攸早在漢靈帝在位的184年,也就是黃巾起義爆發的那一年,冀州刺史王,就想利用漢靈帝北遊之機,廢除了漢靈帝再立合肥侯為帝,還讓曹操參加,這可能是東漢王朝中最早的一次內部叛亂了,其他的事情暫且不論,就算許攸能成功,那也不是第二個董卓了?皇帝是他的許攸能做什麼?這不只是猜測嗎?
徐佑
許攸的叛亂最終失敗了,他也逃走了,後來跟著袁紹,現在提出這個建議,仔細分析,袁紹當時跟曹操是在官渡對峙,袁紹整個集團的實力跟曹操是在消耗戰中強大起來的,這是袁紹的正確決策,袁紹敢分嗎?不敢,前車之鑑是如何殺掉顏良和文丑,是不分勝負的,曹阿瞞打仗如神,不是袁紹能比的,袁紹本來就比曹阿瞞實力強,要強大實力消耗曹阿瞞,曹阿瞞遲早會滅亡的。
官渡之戰
如果袁紹派出步軍,行軍速度會很慢,或者在佔領的地區,如果被曹軍發現,那將是一場災難,如果袁紹和曹軍一樣的戰鬥能力,那或許還能用各種招數突襲許都,而且還一定能取得勝利,況且曹阿瞞和重兵都沒有出現,曹阿瞞的30萬清兵部署在哪裡?再加上曹操帶著呂布軍、劉備的軍隊、張繡軍,再加上自己的軍隊,怎麼算也有一萬多人,這些軍隊的部署在哪裡?這是一個謎,我相信,不到萬不得已,曹操是不會用出來的。
所以,如果袁紹聽從許攸的建議,官渡之戰應該會提前結束,或者曹操大獲全勝,但袁紹可能不會敗得那麼慘,畢竟相比糧食被全部燒光,部分軍隊戰死並不會影響大局,袁紹雖然有11萬大軍,但最終的結局是曹操大獲全勝這個結果不會改變,袁紹註定要失敗。
這裡是《醉影在心》,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