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德勒有這麼一座橋,世界聞名。它的出名並不是因為它的高大雄偉,也不是因為它建築結構的與眾不同,而是因為它的「土」,相信大家已經猜到,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烏本橋。
烏本橋與馬哈伽納揚僧院離得很近,很多看完千人僧飯的遊客之間就會把這裡帶過。但是由於看完僧飯正值中午,烈日當頭,烏本橋的景色實在一般,這個時候其實不來也罷。而最佳的遊覽世界是在日落之前的1個小時,網上大家所看到的各種有關烏本橋的攝影作品大多都在這個時間段創作,所以一鹿老師個人也建議在日落時分來這裡遊覽。當然並不是說日出的景色不好,畢竟太早了,去的人少,所以並不是太出名。
烏本橋全長1200多米,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由1086根真材實料的柚木建造而成,據說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木橋。橋建在東塔曼湖上,四周沒有任何大型的現代建築,湖面雖有汙染(不是那種工業的汙染,而是營養過剩,有各種藻類和植物漂浮在水面上),但貴在極其平靜,所以在這裡拍攝出的攝影作品古樸而又純淨,原始而又真實。難怪國家地理雜誌刊出後,一下子爆紅,成為一個網紅的打卡地。
遊覽烏本橋,其實不僅只有一種玩法。通常大家都是順著橋有一段,一般都是走到第二或者第三個亭子(橋上共有六個亭子),然後打道回府。這中午或許還可以走走,雖然特別炎熱。但是一到傍晚時分,一米多寬的橋梁就變得擁擠不堪了。由於烏本橋沒有圍欄,地上鋪的也是最原始的有漏縫的木板,人多的時候,還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的。這裡我推薦大家另一種玩法,坐船遊。試想一下,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泛舟東塔曼湖上,在紅色的晚霞下,給烏本橋來個全景或者特寫,是不是也很美呢?大約折合人民幣一百元左右,即可包上一個當地的小船(可以坐四到五人),由船夫帶您去湖上最美的地方取景拍照,感受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的角度,是不是另一種感覺呢?
最後我還是要提示一下安全問題。烏本橋本身其實就是一座木製的當地土橋,如果遊客過於集中,無論是從承重還是擁擠的角度來說,都容易有安全的問題;如果坐船,也是當地人的那種很舊的小船,而且沒有救生衣,不會遊泳的朋友還是要三思而行。日落時分去遊覽的朋友們,為了確保安全,走路的時候不要觀景拍照,以免踩空落水;記得一定在天黑前回到陸地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