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話粽-粽子-中國吉安網

2020-12-20 吉安新聞網

   ◇鍾莊炎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據《史記》記載,愛國詩人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夫。他遭饞貶職後,被趕出都城。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獨具風貌,影響深遠的不朽詩篇,故端午節亦稱詩人節。公元前340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飯糰、雞蛋等物投入江中。後來為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嶽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    禽獸肉、板慄、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並且由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用來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兒媳等。

    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清代詩人吳曼雲,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花生米等多種餡料。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相關焦點

  • 端午 | 甜粽or鹹粽?我選擇黑珍珠餐廳粽子
    今年端午,菁禧薈推出了「淳樸的潮州味道」粽子禮盒。分為6隻鮮肉粽和4隻梘水粽。鮮肉粽口味層次豐富,口感鮮香軟糯;而梘水粽則是凸顯本味,香滑不膩。 大董上海黑珍珠餐廳指南2鑽餐廳(向右滑動可以查看更多粽子圖片)大董在餐飲界盛名遠揚。
  • 端午粽子大賞|黑松露粽、半米長龍粽、蛋黃肉粽…
    黑松露粽、藤椒粽、髒髒粽、咖喱牛肉粽、黑椒味粽、人造肉粽……好吃又好看的端午粽子,既要拿得出手也要停不下口。送禮自用好吃又有面子。東方好禮尋粽覓跡禮盒,尋覓六大城市的端午風味,特別定製城市風味粽子:北京·紅袍豆沙粽:北京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地道的粽子還是要屬甜口紅袍豆沙粽。西安·蜂蜜白玉粽:嘗遍四海八荒的粽子,對西安人來說,美味的還是那一口蜂蜜涼粽,切片淋上蜂蜜,入口筋軟涼甜,芳香可口。
  • 端午時節話粽子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眾所周知,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有民間傳說稱,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粽子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的傳統食品。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製作粽子的食材和技藝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
  • 端午節又來了,鹹粽子完勝甜粽子?榴槤冰粽人氣爆棚
    半島記者 景毅又是一年端午時,扒龍掛艾粽飄香。6月7日是2019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京東大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肉粽子最暢銷,鹹粽子銷量是甜粽子的3.6倍;網紅新口味粽子熱銷,茶粽銷量同比增長78%,榴槤冰粽的人氣爆棚;傳統節日也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90後消費者增長最高;端午節小長假,上海、重慶、成都成最熱門目的地。
  • 福利貼|粽子新吃法,讓你的端午與「粽」不同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更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粽子作為中國端午文化積澱最深厚歷史最悠久的食品更是中華民族美食文化的瑰寶
  • 粽香飄飄話端午——假如沒有屈原,我們還能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嗎?
    走在小巷弄裡,聞聞那陣陣的粽香,看看小商販們掛滿推車的漂亮香囊,各種編織的五彩線,聽聽抑揚頓挫的叫賣聲,望望那滿地厚厚的粽葉,端午節快到了。有關端午節的說道可真不少,吃粽子、掛艾葉、塞龍舟、飲雄黃酒、佩香囊以及驅五毒等等。此時,我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在這樣一個流傳千年的全國性傳統節日裡,還有多少人記得屈原——這個跟端午節幾乎劃等號的歷史人物。
  • 6千粽子搭粽山迎端午
    6月9日是端午節,廣東連山壯瑤自治縣金子山舉辦壯族端午民俗文化節暨陀螺節,其中用6000多隻粽子與「麼乜」搭成的一座粽山,及壯族端午傳統的拋繡球、搶紅花、「渡河公」等民俗活動受到了外來客人的熱捧。「萬眾一心」的成語大家聽說過,但是「萬粽一山」活動很多人都沒有見過。
  • 端午節憶苦思甜話粽子
    粽子,一種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的傳統節慶食物。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過去這些曾經只能在節慶期間才能夠見到的美食早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快餐、方便食品。粽子因其取拿方便,有營養,易飽肚,尤其受到自駕遊愛好者們的青睞。
  • 「端午節」話「粽子」(絕對乾貨,附做法)
    端午節來啦,這時候又掀起一股吃粽子熱,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 端午小假期去臺灣吃粽子,選擇南部粽還是北部粽呢?
    不然這個端午小假期,飛去臺灣品嘗一下他們的南部粽和北部粽吧, 不知道你會更喜歡哪種呢?臺灣南北的粽子的確有差異,只是比較不關注甜鹹,南部粽子配料比較豐富 (有比較有名的八寶粽為代表)因為是水煮的,所以比較不油膩;北部粽子一般用蒸,比較油一點。
  • 冰粽、榴槤粽、一口粽……貴陽端午粽子搶先上市,網紅口味創新十足
    「粽子一條街」氣氛已開始熱鬧5月17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有著「粽子一條街」的貴陽文筆街一探究竟。雖然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但這條有名的「粽子街」售賣粽子的氣氛已逐漸熱鬧起來,清香的粽子味道撲面而來,包括附近在內已有三、四家商戶已開始現場製作粽子,並開始接受市民預訂。
  • 端午說粽,與「粽」不同!辣粽、小腳粽、枕頭粽……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點雄黃酒和賽龍舟,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著很多習俗像掛艾草與菖蒲、戴香包、拴五色絲線、畫額、端午食粽等,其中端午食粽最為普遍,但各地又有差異。
  • 端午佳節 | 濃濃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
    溫情端午節 粽香暖人心端午節前夕,部分威海、乳山政協委員到馮家鎮中寨村走訪慰問了困難群眾。在困難群眾家中,委員們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狀況,為他們送上粽子、牛奶等慰問品,勉勵他們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保持樂觀心態,祝福他們端午安康。國網乳山市供電公司開展了「濃濃棕香傳溫情」慰問環衛工人志願服務活動。
  • 端午粽子組團「出道」!哪款讓你一見「粽」情?
    端午近了各大老字號品牌、酒店的粽子陸續上市經典口味以外有哪些粽子新口味「出道」呢?滬上連續2年的脫銷款:大師特製黑毛豬肉粽及雙黃黑毛豬肉粽,又回來啦!每年端午的南北鹹甜之爭總是異常熱鬧。新品:大師手工烏米細沙粽,亦可滿足愛好甜口的消費者。山中採摘的新鮮烏飯葉搗碎取汁,浸潤糯米,包入大紅袍紅豆鏟制的豆沙。閃著光澤的烏糯米,顆顆勁道,粒粒噴香,黏糯不爛。
  • 從粽箬到粽子,粽與粽有不同
    (《端午節前,升旗儀式上說幾句話》)  發言中提到了以嘉興粽子為代表的江南的粽子與我們這裡的粽子從外到內、從樣子到內容都有些不同。  這兩天有朋友和以往的學生讓我將這些不同能說得稍微詳細些。  那就來說說。
  • 話端午|粽子飄香
    每逢端午節,留香的艾草、飛渡的龍舟、甜蜜的粽子,總會讓人再次感到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承,也讓華夏兒女感受到千年習俗,帶給我們那份深深的情懷。端午節這天,家家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謝我們勤勞聰明的先輩。據說,當年屈原仰望蒼天,他時刻憂慮著國家民族的命運,當傳來國都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
  • 端午吃粽子,南方粽和北方粽有啥不同!!端午包粽、香袋DIY、增值滿送刷卡滿減……
    說起粽子到了南北鹹甜之爭的時候據某線上購物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一年,所售粽子的鹹甜口味比例為6:4江浙滬沿海地區都是比較偏愛鹹口味的粽子而偏中北部地區更加偏向甜味粽子豆沙與赤豆的碰撞外面是軟糯粘牙的糯米香甜細膩、口感糯滑其實,無論是鹹味粽還是甜味粽都有各的靈魂
  • 端午節「買粽攻略」,美味粽子大集合!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 粽粽粽粽粽粽粽粽……是你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今天讓我們跟著全區各「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去看看大家都是怎麼過節的吧!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粽子則是端午節的標誌性美食。自治區長城國興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駐拜城縣康其鄉墩艾日克村工作隊組織村「兩委」、老黨員、孤寡老人開展「喜迎端午,『粽』享歡樂」端午包粽子主題活動。葡萄架下,工作隊員、村幹部、老黨員和孤寡老人共話團結,一起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包的粽子,聊著家常,進一步密切了幹群關係。
  • 2016端午自製放心粽,四款家常DIY粽子做法合輯!
    又到了粽香滿城的時節~ 粽子可謂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食粽,也是南北各地的傳統習俗。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開始流傳的。《異苑》有載,「粽,屈原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