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23 騰訊網

創作背景:

盛唐時期,詩人送朋友李判官到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去執行軍務活動,深厚的友情無以言表,於是詩人創作了這首詩為朋友送行。

劉長卿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注釋:

萬裡辭家事鼓鼙(pí),金陵驛路楚雲西。

你就要離開家鄉,奔赴萬裡之外的軍營,通往金陵的驛路上,楚地的白雲似乎也同你一樣,漸漸地向西飄去。

事鼓鼙:從事軍務。鼓鼙,軍用樂器。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代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裡即指潤州。楚雲西:古代楚國地方的西部,這裡指送別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長江兩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腳步,青青的綠草也在為你送行。

行客:過客;旅客。草色青青:形容草長得好(多用於形容春天的美景)。

劉長卿的主要作品有: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重送裴郎中貶吉州、長沙過賈誼宅、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聽彈琴、送靈澈上人、新年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尋張逸人山居、餞別王十一南遊、別嚴士元、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送靈澈上人還越中、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酬屈突陝、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餘幹旅舍、喜李翰自越至、酬李穆見寄、少年行、清明後登城眺望、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錢、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送陸羽之茅山,寄李延陵等。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劉長卿最美春日送別唐詩,最後兩句言淺情深,意味深長咀嚼不盡
    作為五言長城,唐代詩人劉長卿向來以五言詩聞名後世。但是其七言絕句向來也為人稱道。誠然,他的五言詩歌確實是精彩的,著名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已經展現出了他的才華和造詣。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寫出了最美的春日送別唐詩。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詩歌具體寫於何年尚待考證,從內容看,在仲夏暑熱的「五月」,詩人宦遊途中經日跋涉,向晚來到稚川,憩息於松下茅亭,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 唐代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許渾簡介: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
  • 唐代李白《北風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北風行注釋: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長城:古詩中常藉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bǐng)靫(chá)。 臨別時你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鞞靫:當作鞴靫。虎文鞞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岑參《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岑參簡介: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淨理:佛家的清淨之理。勝因:佛教因果報應中的極好的善因。夙:素來。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立誓歸隱辭官而去,信奉佛道其樂無窮。掛冠:辭官歸隱。覺道:佛教的達到消除一切慾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覺之道。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高適遇到向臨洮送兵的白少府,看到浩浩蕩蕩的新兵隊伍,不禁作下這首詩表達立功邊塞的強烈願望。高適簡介: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試問關山送兵之事,與在州縣勞苦相比怎樣?關山事:指從軍於關山隘口行役之事。何如:何及,哪趕得上。州縣勞:任州縣勞頓之職。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士兵們身帶赤羽之箭,使行進的軍容更為雄壯,滿山的樹色青青,使身著青袍的白少府更為威武。赤羽:赤色旗幟。
  • 唐代李白《白田馬上聞鶯》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白田馬上聞鶯注釋: 黃鸝啄紫椹(shèn),五月鳴桑枝。 黃鷗鳥啄食著柴色的桑椹,五月裡鳴叫在桑樹枝。
  • 唐代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杜牧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去,杜牧便先為他送行,並賦此詩相贈。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唐代李白《子夜吳歌·秋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子夜吳歌·秋歌注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dǎo)衣聲。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戶戶傳來搗衣聲。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相關注釋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後為雲門寺僧。上人,對僧人的敬稱。蒼蒼:深青色。竹林寺:在現在江蘇丹徒南。杳(yǎo)杳:深遠的樣子。荷(hè)笠:背著鬥笠。荷:背著。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山中注釋:長江悲已滯(zhì),萬裡念將歸。
  • 唐代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舊編在《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詩後,可能是高適在封丘尉任內,送別遭貶的李、王二少府(唐時縣尉的別稱)往南方之作。 高適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
  • 唐代詩人張祜與潤州
    說到此人,不少鎮江人大概都會想到他的題詠西津渡的名篇《題金陵渡》;有的人可能還會想到某些評論家的話,以為他是一個「風流才子」 和「豪俠之士」。這篇小文則通過張祜的遭遇和潤州詩,揭示他與潤州的關係,以及他仕途失意「自可愁」的一面。仕途失意,客居丹徒,隱居丹陽張祜,字承吉,生活於中唐至晚唐前期;籍貫不詳。
  • 唐代王維《臨湖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唐代詩人劉長卿最著名的詩句之一:「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斜陽 一作:夕陽)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送靈澈上人》,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劉長卿自稱為五言長城,他的很多五言詩確實很精彩,最著名的當然是那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了。今天所說到的這首古詩,是作者送別一位朋友時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