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瑤鄉「山鳳凰」立志反哺家鄉|黎平縣順化瑤族鄉己...

2020-12-08 天眼新聞

「姐姐,你看我這畫畫得怎麼樣?這是我們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修改了好幾次都覺得不滿意,你給我提一點建議吧。」劉婢年是黎平縣順化瑤族鄉己貢村二組建檔立卡戶劉啟光之女,當時正值盛夏,烈日高照。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個額上滴汗、眼神有光、嘴角上揚,熱情得像這六月驕陽的瑤族姑娘劉婢年。

我是他們家的一對一幫扶幹部吳國蘇。第一次碰面,我就喜歡上了這個陽光有想法的妹妹,在交流中她告訴我:「我一直有個教師夢,希望有一天能學有所成後回到家鄉當一名教師,親自給瑤鄉的孩子特別是瑤鄉女孩子們傳授知識,改變命運。」聽到這句話我深受觸動,便和她保持了很好的聯繫。

吳國蘇(左二)開展走訪工作

2020年7月,劉婢年初中畢業,即將面臨升學問題,但因家庭困難,她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猶豫了,也想退縮了。得知劉婢年的想法後,我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前往她家了解具體情況。回到鄉裡,我立即將這一情況向鄉領導匯報,併到鄉扶貧工作站了解教育助學方面的政策信息,想方設法為劉婢年升學尋求各方力量幫助。  經諮詢,近期杭州下城區在黎平實施的「山鳳凰」項目關愛基金將要到我縣開展貧困學子助學關愛幫扶活動,得知這一消息後,我及時向鄉人民政府推薦劉婢年,最終   劉婢年得到山鳳凰關愛基金「她獎學」「她助學」項目5000元的教育資助。

順化瑤族鄉受助女孩在查看升學喜報

截至2020年9月6日,我鄉享有山鳳凰關愛基金「她獎學」「她助學」項目的資助的女生共22人,共發放資助金105400元,最高資助達8000元。領得資助資金後,劉婢年和她的同伴們並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家鄉、回報社會。9月劉婢年順利踏上了圓夢求學路。  據了解,山鳳凰關愛基金是杭州下城區慈善總會攜手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在我縣實施的教育公益項目。目前項目在我縣實行已經有兩年時間,2019年首批助學金共發放16.7萬元,受助女生29名。今年,在黔杭兩地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和愛心捐贈下,又有231位女生獲得山鳳凰關愛基金獎學金和助學金,金額超100萬元。  

瑤鄉「山鳳凰」獲得資助現場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反哺家鄉是我的心願|黎平縣肇興鎮堂安村陸紅妹
    我是陸紅妹,是貴州黎平縣肇興鎮堂安村侗寨一名貧困生。大學就讀四年來我一直都享受貴州精準教育扶貧,非常感謝國家有這麼好的政策,讓像我一樣的貧困生有機會就讀大學,也讓像我這樣類似的家庭減輕負擔,因為上大學這筆費用,我和我妹妹都有機會讀書。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精準扶貧答卷丨黎平縣順化瑤族鄉掛職黨委副...
    我叫孟帥偉,是黔東南州公安局一名公安幹警,於2020年1月到順化瑤族鄉掛任黨委副書記,駐順化瑤族鄉順洞村。2019年底,順化瑤族鄉同步全縣出列。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2020年順洞村剩餘貧困人口「清零」,同時降低因疫情帶來的影響,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保證群眾穩定就業促增收。 孟帥偉(右一)走訪農戶我主動聯繫就業局,爭取招工信息,拓寬就業渠道。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黑洞村的扶貧「戰事」丨黎平縣德順鄉黑洞村...
    或許是機緣巧合,遠離海洋的我竟成了新時代新航程中的一名脫貧攻堅親歷者,才有幸向後人訴說著自己駐村扶貧所經歷的那些人和事。2016年9月,我來到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統計局參加工作,從那年開始,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正陸續打響。
  • 「我的扶貧故事」為黔茶出山添上翅膀丨黎平縣90後返鄉創業青年朱...
    我叫朱大丁,是一名90後返鄉創業青年。我的家鄉在素有「中國名茶之鄉」的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這裡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多雲霧、寡日照、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徵,生態植被良好,是建設原生態、高品質有機茶園最適宜地區之一。
  • 曾在香港打拼 廣西瑤鄉小夥藝術化包裝家鄉特產走俏全國
    高東風 攝(新春走基層)曾在香港打拼 廣西瑤鄉小夥藝術化包裝家鄉特產走俏全國中新網河池2月12日電(高東風 李雪松)十幾名工人正在趕製具有瑤鄉特色的年貨,熬製紅糖大鍋裡的糖漿沸騰著泛起層層「浪花」,冒著熱氣的一排蒸籠中飄出陣陣「芳香」,一雙粗糙而具有靈性的手迅捷靈巧地包出一個個「三角粽」,一把刃薄鋒利的刀將米花糖分割成一個個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成親人,才能辦好每一件事|黎平縣孟彥鎮...
    我叫張昭雄,是黔東南黎平縣孟彥鎮歸己村一名普通駐村幹部。天降大任,從最初的山高路長坡陡的孟彥鎮寶霞村轉戰全鎮道路唯一一條凹凸不平的村寨歸己村,雖心中有苦,但也要化苦為甜,服從組織安排,用心駐村,用情幫扶。用心駐村。
  • 「我的扶貧故事」三年駐村工作令我終生難忘丨黎平縣德化鄉培基村...
    我叫伍銘禮,是黔東南州黎平縣德化鄉政府扶貧工作站的工作人員。2017年11月,剛剛大學畢業的我考入德化鄉參加工作,同月我被委派到德化鄉最偏遠的培基村任扶貧駐村幹部,負責培基村的脫貧攻堅相關工作。到村的第一天,我和村支書沿著泥濘的泥巴路緩緩向村裡走時,村裡貧困的景象讓我驚訝。那時,我便下定決心一定要紮根於此,讓村子變得更好。
  • 「我的扶貧故事」由「不想交」到「我要交」丨黎平縣順化鄉宣傳...
    「以前不生病的時候,不重視交合作醫療,多虧你來提醒我們家一定要交合作醫療,要不然今年治我這病都不曉得要花好多錢了。」「我其實做不上什麼,主要是國家政策好,有了參合減免政策,既幫助你們減輕繳費負擔,更幫助很多患病家庭減輕就醫的經濟壓力,讓咱們普通老百姓都看得起病。」
  • 「我的扶貧故事」築牢前沿陣地堡壘 當好村級「戰鬥員」丨黎平縣...
    我叫羅森元,2019年6月,我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盡銳出戰」的號召,申請到脫貧攻堅一線——黔東南州黎平縣地坪鎮井郎村擔任網格員,12月接任井郎村駐村第一書記。  扶貧宣傳路上的一次次入戶就是對扶貧政策和措施的實事求是,對貧困戶提出的問題我總是先記錄,隨後諮詢多個業務部門後上門認真解讀,消除群眾的顧慮和疑惑。對村裡的大病戶、殘疾戶、老人戶,他們往往更需要政府的關心關愛,我們駐村工作隊就積極的上門了解內情,核實實際困難,積極的幫助他們申請臨時救助、添衣添被、裱糊臥室等,讓他們享受到國家的扶貧政策,也消除他們心中的擔憂,建立幹群友好關係。
  • 「千年瑤鄉」採風札記
    我正神遊四方的時候,時間便飛快地一閃而過了,陸續有人午睡醒來,窸窸窣窣響起了拿水喝的聲音,輕言輕笑聊天的聲音。我半夢乍醒似的回過神,順眼看了看時間,大巴車已在「連萬山為一山,連眾水為一水」的連州境內沿著河谷,蜿蜒了近三小時,到達江華地界。在江華地段,大巴車沿河用了一個小時的樣子行至水口鎮,才安排大家換乘兩臺中巴車,前往千年瑤寨桐衝口村。
  • 脫貧攻堅,同頻共振②|紅色瑤鄉的奔康路,走進清遠市秤架瑤鄉
    站在秤架村的紅色瑤鄉館內,廣東省清遠市秤架瑤族鄉秤架駐村第一書記龔勁松將村裡的歷史向記者娓娓道來。秤架瑤族鄉成立於1991年11月,是清遠市陽山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與此鄉同名的秤架村,是第三輪省定貧困村,毗鄰廣東第一峰「石坑崆」,自然生態優越。全村4030人中,少數民族人口393人。
  • ...扶貧故事」因戶施策 精準扶貧丨黎平縣永從鎮中羅村幫扶幹部龍滔
    我叫龍滔,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永從鎮一名普通幹部,2018年,我主動申請到中羅村當任幫扶幹部,負責5戶23人的幫扶工作,我的扶貧之旅也正式開始了。   我所在的中羅村,是三龍侗寨的核心地區之一和傳統村落村寨,木房建築、鼓樓林立,是黎平縣侗族大歌發源地,素有「歌窩」美稱。這裡有挑歌斷擔的故事,有古老神秘的關秧節,唱不完中羅的歌,數的完中羅的雞,撿不完棚裡的蛋。這裡山水相依,群眾生活淳樸,在這個鶯聲燕語的村寨,我在歌聲中「勞作」,從中享受扶貧成果。
  • 唐櫻:「千年瑤鄉」採風札記
    我正神遊四方的時候,時間便飛快地一閃而過了,陸續有人午睡醒來,窸窸窣窣響起了拿水喝的聲音,輕言輕笑聊天的聲音。我半夢乍醒似的回過神,順眼看了看時間,大巴車已在「連萬山為一山,連眾水為一水」的連州境內沿著河谷,蜿蜒了近三小時,到達江華地界。在江華地段,大巴車沿河用了一個小時的樣子行至水口鎮,才安排大家換乘兩臺中巴車,前往千年瑤寨桐衝口村。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讓高興村變得更加「高興」丨黎平縣壩寨...
    我叫潘啟航,是黎平縣壩寨鄉高興村的一名駐村幹部。經常有人問我:「你們這些派出扶貧的駐村幹部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對此,我也曾有思考。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驕傲地回答他們:「我做了很多實事,取得的成效明顯。」
  • 「我的扶貧故事」知命之年初心在 老驥伏櫪志尤堅|黎平縣高屯街道...
    我叫歐幫根,今年57歲,是貴州省黎平縣一名老茶人,制茶已有十餘年。在多年的茶產業發展中,我堅持精準選址、選苗,精心管護,培育好基地、好產業,並秉承茶葉初心,堅持做有機茶,健康茶。十年磨礪,我的茶葉榮獲了各類金獎,打響了自己的茶葉品牌。
  • 順化丨三朝古都
    古越人曾有詩云:「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綠如畫裡」,由此可見順化之美。遠觀之下,御屏山與其兩側的左浮山和右苾山形如鳳凰,就像拱衛帝王的天然屏障。一江一山,便是江山。順化古城就位於這江山正中。這位末代皇帝原本可以在日本的扶植下重建阮朝,卻振臂高呼:「願為獨立國之民,不做奴隸帝王!」結束了上千年的封建統治。進入午門,首先見到的是 太液湖。湖上設有中道橋,橋上立有兩座銅製欞星門,南門題額為「正直蕩平」和「高明悠久」,北門題額為「居仁由義」和「中和位育」。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做好群眾的服務員|黎平縣巖洞鎮擺孖村駐...
    2018年初,我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巖洞鎮擺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來之前,我做好了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心裡盤算著如何帶領村民脫貧。可到擺孖村後,看到村裡落後的面貌,心裡還是有些犯難。但轉念一想,越是艱苦的地方才越能鍛鍊人,越是貧窮的地方才越需要我們駐村工作隊,我心裡頓時又充滿了力量和希望。 到扶貧一線工作是基層黨員的價值所在,正是這樣的理想信念讓我在擺孖村一駐就是近三年。
  • 聚焦福龍 II 醉美瑤鄉 三十芳華 之喀斯特景致(1)
    河池市宜州區福龍瑤族鄉位於宜州區南部,距城區41公裡,與南寧市馬山縣、來賓市忻城縣和都安瑤族自治縣交界,轄區總面積413平方公裡,是宜州區地域面積最大鄉鎮。瑤鄉晨曲   蘭鶯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