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家房企抓養豬風口入局,恐怕重蹈王健林覆轍

2020-12-10 CEO故事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起來。

如今,豬本身就成了風口。

普通消費者都感覺到這兩年豬肉價格只增不降,事實上從2018年便開始,豬價連續飆升不降,被稱為「史上最強豬周期」,並且目前價格卻仍在上漲。

這種情況下,養豬頭部企業業績喜人。根據牧原股份三季報計算,牧原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不少股民稱一頭豬=2瓶茅臺酒的利潤。

打亂「豬周期」的直接原因是非洲豬瘟及新冠疫情雙疫情,導致生豬等供應受到影響。頭部豬企紛紛表態要在2021年增加銷量計劃, 而其他行業也聞風口而來。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透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僅從房地產過來跨界養豬的企業就超過1000家」。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和「房地產」。其中,6成以上的企業成立於近5年。

房地產龍頭其實早有布局,早在2014年,王健林就宣布斥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2016年,許家印也宣布要投資3億元建養豬基地。2018年5月,房地產龍頭碧桂園公開招聘養豬專家。今年,萬科也正式進軍養豬業。除此以外,中糧、華潤、綠城等一眾企業也紛紛加入養豬的隊伍。

如今,房地產商普遍面臨轉型壓力,養豬是多樣化經營降低風險的手段之一。並且養豬利潤高,養豬行業也進入升級階段,地產商還有渠道優勢。相比其他跨界,養豬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除了房地產,網際網路巨頭也在養豬,丁磊的「丁家豬」更是豪華養豬,蹲馬桶、睡公寓、不吃藥,不過價格也不菲,網易曾經公布的一頭黑豬肉,售價高達10萬。

有觀點認為,供應缺口到明年將依舊存在。不過養豬紅利期可能就剩1-2年。隨著前兩個月豬肉價格出現鬆動,已經有不少企業退出。農業需要長時間持續發展,想賺塊錢的未必能成功。比如,僅僅一年的時間不到,萬達的養豬場就慘澹收場。

豬肉產能恢復,對於消費者是好事,不過,那些房企又該何去何從呢?

相關焦點

  • 1000多家房企轉行養豬?房地產的苦日子,終究還是慢慢來了
    但出乎萬科意料、也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18年至19年,房地產這個行業還算挺滋潤的,銷售規模、房企業績連年破新高。 但到了今年3月,萬科宣布成立食品事業部,加入養豬隊伍。一份「養豬招募令」再次掀起房地產是否已經江河日下的討論。 而事實上,早在萬科之前,已有一批房企在行動。
  • 1000多家房企轉型養豬?房地產的苦日子,終究還是慢慢來了
    但出乎萬科意料、也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18年至19年,房地產這個行業還算挺滋潤的,銷售規模、房企業績連年破新高。但到了今年3月,萬科宣布成立食品事業部,加入養豬隊伍。一份「養豬招募令」再次掀起房地產是否已經江河日下的討論。而事實上,早在萬科之前,已有一批房企在行動。
  • 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 1000多家房企相繼跨界養豬,只因房價下降豬價上漲?別太天真
    其實,從去年後半年開始,已經陸續有很多房地產開啟了降價打折等各種促銷活動,今年房地產降價趨勢更是明顯,其實這樣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房地產就是出點血也會自保,總比直接被pass掉要好的多!甚至,為了自保房地產們還做出了一些讓大家非常「吃驚」的舉動,面對嚴峻形勢,眾多房企不斷尋找新業務、開闢新通道,比如說這條消息:1000多家房企相繼跨界養豬!
  • 上千房企最後的倔強:不會養豬的房企不是好中介
    話說這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不,前有疫情來襲,後有螞蟻退市,中間夾了一堆魔幻現實主義,臨到年底了,沒想到房企們還能再造出個大新聞。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400家企業的經營範圍同時包含「豬 」和「房地產」,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我給大家解釋解釋哈,這意思就是超過1400家的房企發展了和賣房八竿子打不著的養豬副業,聽起來夠魔幻吧?其實房企跨界倒不是什麼新鮮事,造車、玩足球都是家常便飯了。這不,恆大已經開始要和貝殼搶生意做中介了。
  • 千家房企「跨界」玩養豬
    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曾幾何時,北大畢業高材生賣豬肉成為了很多人想不通的事情,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但如果這件事放到現在,爭議或許就沒那麼大,畢竟賣豬肉如今似乎也成為了一個大家都追趕的風口。養豬行業無疑成為了當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房企跨界養豬行業也成為業內關注重點。
  • 萬達前鑑不遠,上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來源:一財網2020年豬企大賺,超千家房企跨界養豬。 前有恆大造車,後有碧桂園造機器人,萬科也養起了豬,地產企業可謂跨界不斷。顯然,造車和造機器人不論在時間成本、資金成本都遠高於養豬,技術壁壘更是天差地別。加之疫情之後豬價高企,多家房企打起了養豬的主意。
  • 1000家房地產企業開始養豬 怕把養豬業給毀了
    有句俗話說的是,遇到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意思是說,機會來了,想躲都躲不過去,低頭就能撿到錢。這句話,也讓開發商認識到,似乎豬真的要飛起來了,於是紛紛投入養豬行業。  據報導,這幾年養豬在房地產圈流行了起來以後,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400家企業轉型養豬業。
  • 上千家房企「跨界」養豬,給市場發出了什麼信號?
    近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中國畜牧業協會在浙江嘉興召開了中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發表的那則關於「全國範圍內已經有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的言論登上熱搜。
  • 1000家房企轉型養豬,「10元時代」不遠了?
    買房養豬現象多 不管是什麼樣的商品,只要生產的多了價格就會下降了,生產的少了價格就會上漲,這是基本的商品經濟規律 養豬走向現代化 實際上外行入主農業的現象並不少見,在十幾年前的時候,曾經的網際網路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的網易老闆就曾經開啟養豬計劃
  • 房企轉戰養豬場,難道賣房不賺錢了?
    #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最近,這樣一則有意思的話題,登上熱搜榜。起因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一次發言總結:「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02超1000家房企跨界養豬養豬能賺錢了!大批房地產企業開始紛紛轉型成為養豬戶就見怪不怪了。
  • 這年頭,賣房不如養豬?房地產賺大錢的時代過去了……
    起因是,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一次發言總結:「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此番言論一出,一下子引起了網友廣泛熱議!怪不得當年老師說不好好學習就回去養豬!原來早給我指了明路?
  • 全國1400多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豬」 陝西超20家
    最強豬周期讓生豬養殖行業坐上了風口。從市場佔有率來看,豬王爭霸的實質,就是溫氏、牧原和新希望三家企業之間的「三國殺」。值得注意的是,1000多家房企轉行養豬,我國超140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包含「房地產」和「豬」。截至目前,陝西有超20家企業經營範圍同時含有「房地產」和「豬」。
  • 大廠齊養豬 網易味央運用RFID耳標技術實時監測豬狀況
    事實上,隨著房地產的政策趨向收緊,各大房地產公司業績受到增長壓力,開始紛紛開發新業態,基於國內養豬市場廣闊的整合發展空間和豐厚的利潤。近年來,盯上生豬養殖業的企業,在房地產領域和網際網路領域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表示,從數據上來看,真正「養豬」的並不多,整體尚未形成大趨勢,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再加上,還有來自傳統養豬巨頭,如新希望、牧園等都做得很好。
  • 房企數位化轉型是不是「新瓶裝舊酒」?「入局」要做好長期準備
    一些網際網路背景的大牛開始流向房企。隨著數位技術全面興起,全新的數位化運營體系的到來,以技術驅動力逐漸拉開房企信息化、數位化的大幕。部分房企開發商早早就響應趨勢,推出數位化轉型項目,野心昭然若揭,但誰能享受這第一波的數字紅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對於企業數位化轉型,很多房企管理層直觀的感受,就是工作方式從以往的經驗戰術轉向依靠數字、技術獲取新發展。
  • 我在風口養豬:夏天點蚊香、冬天裝浴霸,一次豬瘟就「團滅」
    文 | 顯微故事 李海草 李不追 常寧寧編輯 | 清淮有人說,「風口上的豬都會飛」,而如今,養豬本身也成了風口。比如今年疫情時,國家將豬肉都支援了我們湖北,但因為物資著實緊張,豬肉一度從20多塊錢漲到了40多塊錢的一斤,但家裡養豬的則可以安穩過年。而且有時候城裡的人也會回到農村找熟識的人「買豬」,一頭200多斤重的公豬,大概可以出100多斤的肉,按照每斤25元賣了,扣除養豬的成本(大概1500元),可以淨賺1000多元。1000多元,在農村足夠過一個好年了。
  • 仔豬價格「大跳水」,一頭直降1000+,明年養豬還能賺錢嗎?
    這兩年的養豬業可謂是風生水起,一片紅紅火火,「火箭豬」如雷貫耳,眾多局外人也投來豔慕的眼光,更有「上千家房企」投身於養豬業,看來豬業前景真的很可期待?至少從眼下到明年上半年,還是很值得期待的,但往後就有點不好說了。
  • 豬肉價格反彈 超1000家房企在養豬,股民稱:1頭豬利潤等於2瓶茅臺酒...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稱,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房地產企業涉足養豬行業早有先例:早在2014年,萬達就宣布要在貴州投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用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但是2016年宣布放棄,理由是養豬投資太大,但是利潤太低。
  • 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
    這一輪為什麼價格持續上漲這麼多,主要還是非洲瘟疫,我們的生產能力受到嚴重的破壞,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生產能力才恢復到80%、90%,甚至明年還可能繼續保持高位波動運行態勢。生豬養殖呈現「三國鼎立」之勢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最強豬周期,讓生豬養殖行業坐上了風口,收穫了紅利。
  • 房企巨頭跨界養豬 萬億市場誘惑還是陷阱:散戶們快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表示,多領域企業跨界養豬的核心在於國家有一些政策紅利,鼓勵有大資金的公司進場養豬,推動國內養豬領域朝品牌化、規範化的路徑發展,由此存欄量的管控、食品安全以及防疫等重要方面將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