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建議,65歲以上農民「老有所養」,農民好日子來了?

2020-12-25 大金牛財經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農民養老的問題一直被熱議,確實不同人對於農民工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之前以為全國政協委員王學坤就提出,建議推行農民推行制度,農民聽說這個建議的時候肯定是大力支持的,因為這意味著自己以後的生活有了保證。但是有些人其實是不支持的,他們認為農民的貢獻不夠,也就是種田,為什麼可以領取養老金呢,這樣顯然是不公平的。有這樣想法的,很有可能對於農民的貢獻不是很清楚,當年大力發展工業的時候,不僅僅是工人,而且農民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如果能夠實現,當然這是指65歲以上的農民,那麼我國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成果就相當的不錯了。對於幾代農民來說,其實退休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如果65歲之後能夠領取養老金,卻是農民會歡呼雀躍。其實很多人是支持這個建議的,因為這是一個有溫度的提案,也是目前國內最現實的社會問題之一。

之前的農民他們交了一輩子的公糧,卻是是有著很大的貢獻的。2003年我國還取消了農業稅,農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不過那一代的農民現在已經超過了60歲,顯然不少人已經幹不了繁重的農活了。那麼如果真的給農民發養老金,那麼一個月發多少合適呢?我們國家的城市很多,不同地區的發展也不一樣,所以這點也是很關鍵的。

因為不同地區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所以可以參照當地最低的生活標準,而且還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這樣就很有持續性了。比如說上海城鄉居民的足底生活保障是每月790元,北京是710元,天津的農村地區為540元,而鄭州僅為290元,可見因為城市的不同其實差距也是很大的,當然這和城市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有關,所以給不同地區的農民發養老金的話,其實是不能一刀切的。

目前看來,上海的養老金是最高的,但是有人就有疑問了,農民的土地還是可以有收入的,那麼這個又怎麼算呢?我們注意到,是建議發放基礎養老金,這個「基礎」就很準確了,就意味著不完全代表養老金,而且是起到一個補貼的作用,基本養老金和養老金肯定是存在著區別的。而且現在農村的新農合也比較不錯。

今年新農合的範圍擴大之後,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卻是新農合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報銷比例提升之後,其實就相當於國家給農民發錢了,對於農民的健康是有保證的。所以如果真在的建議農民退休制度,那麼土地的問題肯定是要考慮的。畢竟土地問題也是很重要的,到底是給基礎養老金,還是解決土地之後給養老金,這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了。對於農民推行的問題,你是什麼態度呢?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農民實行退休制,65歲以上「洗腳上田」,可行嗎?
    農民,這個身份,大家都不陌生,在30年以前,我國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民,那個時候,都生活在農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想在土地上下功夫,能奔出個好日子,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證明,在農村致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65歲以上的農民每月發養老金400元,能確保基本生活嗎?看農民咋說
    如果現在給每位65歲以上的農民發養老金400元,我認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老人得基本溫飽問題,前提是老人沒有慢性病和突發事件,也就是說僅僅能解決吃得飽得問題。
  • 要讓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你知道「洗腳上田」什麼意思嗎
    全國政協政協委員王學坤提議推行農民退休制度,要讓65歲以上的農民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該提案一出,頓時吸引聚焦了無數人,可見,對於農村發展,農民保障等涉及到農民的問題,全社會都是極為關切的。在這個提案中,有兩個詞「洗腳上田,老有所養」,老有所養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但相信不少朋友是第一次聽說「洗腳上田」這個詞的,可能看到這句時,都一頭霧水,這是啥意思?
  • 「洗腳上田、老有所養」:農民退休制度值得期待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5月21日消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學坤表示,今年帶來兩個提案,一是建議設立「全民防疫日」,提升全民的防疫意識和生態安全意識;二是將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顯著標誌,讓65周歲以上的農民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充分享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成果
  • 農民65歲以上能領什麼補貼 每月總共多少錢
    如果農民朋友有繳納養老保險的話,在60歲退休後,每個月都能夠領取到一筆養老金,但一般不會很多,幾百塊錢左右。如果還領了低保補貼,那每個月有三百元左右,年齡70-80歲的高齡老人還有高齡補貼,幾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 兩會代表為農民發聲:「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對此你怎麼看?
    兩會正在進行,各行各業都在謀定規劃,當聽到有關農村農民的提案時,作為農村返鄉大學生,有著莫名的開心。全國政協委員王學坤今年提案:將推行農民退休制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顯著標誌,讓65周歲以上的農民能夠「洗腳上田,老有所養」。這樣的提案,讓幾億農民看到了希望與溫暖。
  • 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農民享有退休金,將對社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學坤提出讓65歲以上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建議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讓農民享有退休金。這一提議一時間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廣泛關注,引起全網的熱烈討論,同時也得到了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支持。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首次將「農民」定義為職業。古今中外,農民都是社會穩定、國家強大的根基。
  • 讓農民洗腳上田,稱為「最佳提案」有人反對,是因為你離農民太遠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對艾青這著名的詩句有著深切的共鳴。在我的故鄉大別山的溝溝坎坎裡,一代又一代的父老鄉親,終生勞累在田間地頭,四季交替,苗青谷黃……他們也從青壯年到了老年,老有所養是地球人共有的訴求。王委員的提案簡而言之就是:讓65歲以上的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有對農村老人養老方面有補貼,各地因為地方財政收支不同,通行做法是:對年滿60周歲的農民按月補貼50~70~100……400元。
  • 你支持農民有退休工資嗎?為什麼?
    農民朋友也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長期在第一產業辛苦勞作,默默奉獻的著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實現,難道他們就該缺席嗎?建國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都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GDP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兩會2020三農信號:那些讓農民最暖心的聲音!
    兩會期間,作為農民我們也一直在關注三農方面釋放的信號,國以農為本,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兩會2020三農信號:那些讓農民最暖心的聲音!2020年兩會三農好消息不斷發出,讓農民有尊嚴地活著、農民成為國家最關心的群體,從現在開始了!
  • 7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以外,國家還給高齡補貼?具體金額來了
    我們都知道農民是最辛苦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勞作了一輩子,到老了,人家城鎮職工有不菲的養老金,農民卻只有百兒八十元。不過,國家考慮到農民的貢獻,在免費給農民發放基礎養老金的同時,對於高齡人員還另外給予高齡補貼。
  • 農村80歲以上的農民有高齡補貼嗎?補貼多少錢?去哪裡領?
    農村80歲以上的農民,國家有高齡補貼嗎?補貼的標準是統一的嗎?在哪裡領得到?高齡津貼的發放是不分戶口的,80歲以上的農民也是可以享受高齡津貼的,每個地方的高齡津貼標準也是統一的,是由民政部門來發放的。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農村80歲以上的農民,國家有高齡補貼嗎?補貼的標準是統一的嗎?在哪裡能領得到呢?你說的高齡補貼,其實也叫高齡津貼,是一種社會福利費。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31個省份全部建立了高齡津貼制度,只要達到了當地高齡津貼的年齡門檻,就可以領取。
  • 「金葉子」讓農民過上好日子
    好的產品還要有品牌力量加持。隨著種茶技術不斷升級,種茶熱情不斷增強,茶產量不斷提高,為了利用好「狗牯腦」這塊金字招牌,將狗牯腦茶賣出大山,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遂川縣打出了一套品牌建設「組合拳」。  據了解,茶葉主產鄉鎮農民的收入平均有三分之一來源於茶產業,在核心茶產區,茶葉收入佔據著農民總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在遂川山區,農民種植一畝茶葉的年平均收入為4500元以上,比種植水稻的收入翻了一番,狗牯腦茶產業已成為遂川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如今,吳蓮花的茶園已經擴展至500畝,而她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茶「土專家」。
  • 建立農民退休制度,讓老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有什麼辦法?
    我是非常支持農民也有相應的退休制度的,不過相應的退休制度應當有充足的資金保障。資金問題始終是解決養老問題的根本所在。如果跳開資金來源,光談養老待遇,所謂的退休金也是「空中樓閣」而已。
  • 2020年農村養老有啥好消息,60歲農民可以享受什麼福利?答案來了
    現在中國已經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農村的老人養老更是社會關注的一個嚴峻問題,因為農村的老年人口正在大量的增長,與此同時,由於農民沒有社保,所以也沒有退休金,他們的晚年生活就會更加困難。那麼現在2020年農村養老有什麼好消息呢?60歲以上農民能夠享受什麼福利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65歲以上老人有補助嗎?滿60歲老人補貼多少錢一個月
    眾所周知,老人一旦退休之後,往往意味著失去了通過勞動獲取報酬的能力,當然,除非是繼續創業了,人一到65歲,也已經算是高齡人群,不過幸運的是,65歲以上老人有補貼,每個月都能領取一筆,但是每月能領多少呢?
  • 60歲農民一個月多少錢?60歲農民有補貼政策嗎
    近年來,在國家的全面扶持下,農村經濟也是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緩解農民的養老壓力,國家也是給予了很多補貼,那麼,農民60歲每個月能領到多少錢補助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 2020年農村有5大「好事」,農民朋友好日子漸近,涉及到家家戶戶
    導語:2020年農村有5大「好事」,農民朋友好日子漸近,涉及到家家戶戶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來農村的變化是非常的大,隨著國家的發展,農村各方面的經濟也有所提升,雖然說城鄉差距還是比較大,但是農民心裡真真實實感覺到生活有所變化,而且2020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 你覺得工人和農民,誰對社會的貢獻大?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可比性,工人和農民都是社會大家庭的一份子,是相互協作的關係。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貢獻同樣大。真要分個彼此,只能說農民經受的磨難和吃的苦更多。而得到的回報,相對較少。這才是值得比較的地方。一、建國伊始,國家一窮二白的年代。工人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 2021養老金新規出臺:60歲的老人每月有多少養老金?農民快看看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2021養老金新規出臺:60歲的老人每月有多少養老金?農民快看看 近些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好日子,尤其在農村,農民種地不僅有糧補,而且還能買養老保險,這在以前是幾乎不可能的,如今已成為現實,這也意味著農民的生活將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