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這個身份,大家都不陌生,在30年以前,我國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民,那個時候,都生活在農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想在土地上下功夫,能奔出個好日子,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證明,在農村致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們城市的市場經濟已經很活躍了,30年來很多人離開農村,在城市打拼,抓住機會,最終留在了城市,而那些在農村的農民,因為這麼多年,農村的經濟水平還是很低的,所以農民的收入非常有限,如果僅僅靠土地的收入,很多農民的收入養家是夠嗆的,所以還有大量的農民不得不去城市打工,不過在城市打工,遲早他們還是要回到農村,而面對即將老去,幹不動的時候,他們的老年生活該如何度過。
這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比較棘手的一個問題,就是進入深度老齡化的社會。我們都知道,同樣是老年生活,在城市和農村是有天壤之別的,城市的老人大部分都有退休工資、養老金,但是在農村,大部分農民都是只能領取每個月一兩百的養老補貼,之所以這麼大的差異,主要還是因為城市的工人、各類職工,在年輕的時候是自己和企業都繳足了養老保險的,而農民沒有繳納相關保險,所以老年的時候,在待遇上差別很大。
面對大量的農民老年生活無法保障的情況,在今年兩會期間,有專家提出建議:應該要讓農民也實行退休制度,讓65歲以上的農民「洗腳上田、老有所養」。這一建議提出就引起了很多網民的熱議,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支持這個決定的,大家一致認為,因為想法提高農民朋友的養老金,讓農民們老年生活也多一層保障。
不過,對於這樣的建議,想真正落地實現還是很有難度的,我們國家農民群體的數量還是很大的,一旦實行,這部分的錢數還是不少的,農民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繳納相關的養老保險,老了領錢,這部分錢從哪來呢?即便是可以實行,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不一樣,額度的商定都是需要商討的。總之,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想實現,就目前來看,還是有很多困難,但是對於未來,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對於農民實行退休制,你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