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試試正宗川味雞公煲的做法嗎?很簡單的哦!

2020-12-18 辣不哆

都說重慶雞公煲是結合燒雞公和乾鍋雞製作出來的,所以帶著很大一股重慶味兒。別人都說重慶火鍋比四川火鍋好吃,所以今天辣不哆想教大家一道正宗川味雞公煲的做法,好讓大家看看四川除了火鍋,其他特色美食並不輸給重慶。

首先準備:三黃雞1隻(普通的雞肉也可以),土豆1-2個,尖椒1個,紅尖椒2個,大蔥1根,四川郫縣豆瓣醬3勺(不喜歡吃辣可以少加一點),生抽,老抽,鹽,花椒、味精

做法:

1、雞肉洗淨,剁成大小合適的塊備用(不要太大,否則不容易入味)

2、土豆削皮,洗淨,切塊備用(也可以切片,看個人喜好)

3、蔥切段,青、紅辣椒切塊備用

4、炒鍋放油,油熱下豆瓣醬炒香,下雞塊炒至斷生入味,加生抽、老抽、鹽、花椒、蔥段炒出香味,添加水或者高湯淹沒肉塊。

5、大火燒開,改中小火煮20分鐘至湯汁露出雞塊,放入土豆塊繼續煮。

6、土豆煮熟後,放入青紅辣椒片翻炒至斷生,加雞精調味(可不加)出鍋即可食用。

怎麼樣,這道正宗川味雞公煲的做法學會了嗎?這次沒有提前醃製,而是直接下生雞肉炒斷生,怕不入味的朋友可以先醃製一下。當然了,雞公煲的做法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個。喜歡雞公煲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辣不哆的其他做法。

相關焦點

  • 正宗雞公煲的做法,並非一定要加豆瓣醬
    喜歡雞公煲的朋友,一定很愛它那濃香醇厚的味道。但你們知道這種味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現在網上有很多關於雞公煲做法的介紹,就連辣不哆小編自己也分享過不少,大部分都告訴你們做的時候要加上豆瓣醬,實際上正宗雞公煲的做法,並非一定要加的,一些簡單的食材才是成就雞公煲的關鍵。
  • 今日推薦三道川菜:川味魔芋啤酒鴨、雞公煲、紅油龍抄手
    今天小編就根據川菜的這個特點給大家推薦三道川菜「川味魔芋啤酒鴨」、「雞公煲」、「紅油龍抄手」這三道極具特色的美食的家常做法!半小時之後,這道菜就完成了,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做試試!第二道菜:「雞公煲」雞公煲還是先來說下材料:小公雞1隻、雞公煲調味料(1袋)、胡蘿蔔(1根)、洋蔥(1個)、香菜(2根)、姜(3片)、大蔥(2根)、青椒(1個)、紅椒(1個)
  • 黃燜雞米飯的起源以及做法你們都清楚哪些?以及和雞公煲的區別?
    黃燜雞米飯的起源以及做法你們都清楚哪些?以及和雞公煲的區別?要說起美食,中國這個物產豐富的世界是更龐大的。說起來米飯你們坑會想到黃燜雞米飯吧,這道菜的做法不僅僅奇特,讓人們吃起來味道也是獨特無比的。所以今天在這裡我就要告訴大家黃嫩雞米飯的做法來歷以及區別。黃燜雞米飯是特別特別有名的小吃,說起來小吃也不足為小吃,因為它不僅僅可以稱為小吃,也是一種含有特別多營養的食品。這種食品是在濟南這個地方火起來的。
  • 鮑魚蝦雞煲,超簡單的做法,正宗美味,鮮美好吃!
    今天小編午飯吃了鮑魚蝦雞煲。雖然價格有點貴,但味道很豐富。對於小編和同事來說,每天都要面對一個問題:中午吃什麼?其實,這是因為食物的選擇太多了,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所以喜歡吃的食物只有那麼多可以選擇的,自己喜歡吃的又只有那麼幾樣,天天吃都吃膩了,所以就陷入了不知吃什麼的惡性循環。事實上,沒有人天生會做飯,都是遇到這種情況後,去廚房研究出來的。鮑魚蝦雞煲,超簡單的做法,正宗美味,鮮美好吃!
  • 一道超詳細的雞公煲火鍋做法,喜歡就試試吧!
    在菜譜上,雞公煲是一道重口味的菜品,同時具有香嫩、濃鬱兩種特性。有人說,雞公煲越辣越好吃,也有人說不辣的雞公煲才好吃。其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辣與不辣看自己怎麼去選,如果你是一名喜歡吃火鍋的朋友,那麼今天這道雞公煲火鍋做法,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
  • 雞公煲的創新做法,雞腿、雞翅營養美味,方法簡單一學就會
    前幾年,在黃燜雞還沒有走遍大江南北的時候,重慶雞公煲才是吃雞界的頭頭。 醬汁掛住雞肉,每一口都滋味滿滿。肉吃完,還能加湯繼續涮菜,實在是適合冬天的神仙料理。重慶雞公煲一般都是用雞腿做,我特意加了雞翅,有多好吃?試試就知道了。
  • 想要雞公煲做的好吃,用雞腿肉,還是雞胸肉呢?
    如果你很愛吃辣,建議你除了品嘗火鍋、串串、冒菜、小龍蝦這些重口味美食外,也一定要試試雞公煲這道菜。雖然它在八大菜系裡沒有名分,可也是家喻戶曉的特色美食。如果你還是一名廚藝愛好者,雞公煲就更適合你了。只不過想要雞公煲做的好吃美味,用雞腿肉,還是雞胸肉呢?
  • 雞的做法你會幾種?這裡有雞公煲、啤酒雞、鴛鴦雞、鍋燒雞!
    baby們下午好呀,又到了我們學做菜的時候咯,今天小廚給大家帶來了,分別是雞公煲、啤酒雞、鴛鴦雞、鍋燒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喜歡的呢?不說那麼多啦,我們開始學吧~菜1 : 雞公煲我們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這些:雞、豆瓣醬、蔥姜、幹辣椒、料酒、花椒、生抽、糖,做法如下1.把雞斬塊。起鍋燒油,倒豆瓣醬炒出紅油。2.倒幹辣椒、姜、花椒翻炒一會。倒雞塊繼續炒。
  • 家常版雞公煲,做法簡單好吃又營養,不去飯店在家自己做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吃貨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品,但是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道菜的製作過程可能會比較難,其實呢這道菜自己在家做起來非常的簡單,看了我的方法之後趕緊自己在家嘗試著製作一下把。
  • 川味燒雞公的家常做法,麻辣鮮香,看著就流口水
    大家好,我是石榴姐,今天分享一個家庭版川味燒雞公的做法,簡單易學,廚房小白都能學會。味道真宗,麻辣鮮香,特好吃,一點都不輸飯店的味道。今天我兒子在上班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要吃燒雞公,就給我打電話,說想吃燒雞公,問我有沒有買好晚上的菜了。
  • 你們知道雞公煲、黃燜雞、燒雞公以及地鍋雞之間的區別嗎?
    很多人覺得雞公煲和黃燜雞相似,甚至覺得它們是同一種菜,只是換了個名字。其實大部分菜餚都有相同之處,但又各具特色。今天小編就想和你們聊聊,雞公煲、黃燜雞、燒雞公以及地鍋雞之間的區別。看看同樣以雞肉為主食的它們,私下裡都有什麼不同。
  • 雞公煲和火鍋雞的區別,一個有湯,一個沒湯?
    同樣的食材,只因做法不同就會出現差別。就拿雞公煲來說,經常有人將它和黃燜雞做對比,甚至有人直接認為它們是同一種菜,原因就在於它們的賣相、做法以及口感很相似。其實呢,明白的吃貨都能分辨它們的不同。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來介紹雞公煲和火鍋雞的區別,因為在更多人眼裡它們更容易混淆。雞公煲和火鍋雞到底區別在哪?首先是地區不同。火鍋雞起源於河北滄州,雞公煲則來自重慶乾鍋雞和燒雞公結合做出來的,發源起始卻在上海。其次是吃法不同。
  • 「假」地方小吃圖鑑,雞公煲真不是重慶的
    外地人到了重慶就會發現,想在重慶找個雞公煲好像很難的樣子。不好找就對了,這種食物根本不是從重慶起源的。雞公煲的做法,確實來自川菜,重慶燒雞公和乾鍋雞的做法融入到了雞公煲中。在東南亞根據海南文昌雞的做法改良出來的一種食物。
  • 「假」地方小吃圖鑑,雞公煲真不是重慶的!
    外地人到了重慶就會發現,想在重慶找個雞公煲好像很難的樣子。不好找就對了,這種食物根本不是從重慶起源的。雞公煲的做法,確實來自川菜,重慶燒雞公和乾鍋雞的做法融入到了雞公煲中。這真的沒寫錯,海南雞飯聽著是海南的吧,其實最早是東南沿海的中國人,下南洋闖蕩,在東南亞根據海南文昌雞的做法改良出來的一種食物。之後海南雞飯又流傳回了中國。這種食物最流行的地方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 秘制重慶雞公煲做法大揭秘,教你在家做出小店美味雞公煲
    雞公煲是源於重慶燒雞公和乾鍋雞的基礎上互相融合而得來的一道美味,以入味徹底,香辣下飯而廣受大眾喜愛,而本菜品又有微辣,中辣,重辣,特辣的口味,滿足了大家的味蕾,時間久不吃就會想念呢。想想好多天都沒有吃到最愛的雞公煲了,索性直接訂只雞自己下廚,來做美味的雞公煲吧。
  • 你知道哪些小吃和雞公煲很相似嗎?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有相似之處,就拿美食來講,很多美食都看起來差不多,但從做法,香味來辯又有區別,比如火鍋和串串,冒菜和麻辣燙,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等等。就說雞公煲這道菜把,有人曾經拿來和黃燜雞做比較,覺得他們真的很相似。
  • 當雞公川遇蝦婆,雞公蝦婆的做法
    雞公蝦婆核心調料取材於民間及市場,同時採集民間食療配方,萃取48味中草藥,香辣而不燥。30種專用調味品,博眾之長、提其精髓,自創淳和厚重、鮮香柔和、食無藥味的全植物油,真正做到了食不上火、味通南北、四季良膳、老少皆宜的特色香辣乾鍋、湯鍋。
  • 爆料老闆家的秘制雞公煲,好吃下飯,快來試試
    雞公煲大家都知道,在國內以「重慶雞公煲」聞名,其實不然,雞公煲到底哪家出名?其實全國人們都被這個「重慶雞公煲」給騙了。要我說還是這個雞公煲菜最好吃。上大學時給人在餐館打工,這家店就是做雞公煲的,所以我對雞公煲雖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怎麼做出來好吃我還是略知一二,所以想做出家庭版好吃的雞公煲,千萬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哦。好了好話不多說,開始造起來!首先是備料:主料:無毛雞1隻,(落地雞/散養雞)自己吃就要自己養的散養雞,不是飼料雞。
  • 家庭版雞公煲方法簡單易學,香辣誘人好吃到爆,實惠又衛生
    所以最近我琢磨著自己在家做雞公煲。終於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一道垂涎欲滴,口水直流的雞公煲成功製作完成啦!喜歡吃雞公煲的小夥伴們,今天你們的福音到了,今天我就把家庭版雞公煲的做法分享給大家,願你們也能做出直擊味蕾的雞公煲。這可是獨家秘方,看後點讚評論,留下你們的關注吧!謝謝大家!閒話少敘,直接上乾貨!
  • 各地名小吃不為人知的真相:蘭州沒有拉麵,重慶也沒有雞公煲
    去到一個城市不僅要試試近幾年落地生花的網紅餐廳,也一定會嘗嘗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然而在這些各地的特色名小吃大受追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真相,這些秘密只有當地的本土市民知道,其他人根本不了解。其實真正正宗的各地小吃並不開在步行街和旅遊景點周邊,所謂小隱隱於市,不僅名士如此,名小吃也如此。